作文中心散文

貼大餅子燉小江魚散文

本文已影響 1.08W人 

“清明”前後,是松花江開江季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別管鄉下人還是城裏人,最想吃的便是傳統的農家風味飯菜:貼大餅子燉小江魚了。

貼大餅子燉小江魚散文

按理來說,貼大餅子燉小江魚並不特別難做。把從江裏新捕撈上來的活蹦亂跳小魚去掉魚鱗,開膛,取出其內臟,再扣去魚鰓,用清水洗淨,便可以留着待用了。

收拾完小魚後,在鐵鍋下面架好柴草,把少許豆油倒進鍋裏燒熱,再放蔥、姜、蒜末等佐料炒出香味兒,加入適量的水和少許食鹽、“八旗醬”等,接着便可以把洗乾淨的小江魚放進鍋裏,然後再放進去幾隻整個的幹辣椒,架大火將鍋燒開。

鍋燒開以後,把發酵好的苞米麪在盆裏使上鹼,使勁兒揉開,揉勻,去掉髮酵後的苞米麪中的酸味兒,然後雙手捧起一塊揉好的麪糰,來回揉搓成橢圓形的玉米麪大餅子,一個個均勻地貼在燒沸的鐵鍋四周。貼完苞米麪大餅子後,蓋上鍋蓋,加大火再燒上二十多分鐘,熱氣從鍋蓋的縫隙中鑽出來,嫋嫋向上升騰,屋子裏瀰漫着一股燉魚的香味兒,再加上大餅子的香糊味兒,令人垂涎欲滴。

大餅子熟了,小魚也燉好了,一起出鍋上桌。蒸熟的大餅子宣氣騰騰,而貼着鍋沿的一面被烤出焦糊的黃嘎兒;鮮活的小江魚用“八旗醬”及各種佐料燉熟後,特別鮮嫩可口,營養豐富,是健康食品中的美味兒。這種做法,飯裏有菜,菜裏有飯,飯菜一鍋出,不僅經濟實惠,又省柴火,是典型的傳統東北農家風味兒飯菜,味道獨特,別有一番風味兒,是現在許多生活在城裏的人品嚐不到的。

爲什麼“貼大餅子燉小江魚”出現在東北,而不是中原或者南方呢?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東北天氣寒冷,尤其是冬天的氣溫可以達到零下三十多度,甚至四十多度,而過去農村的生活條件又比較差,各家各戶多數只有一個鍋竈,做出來飯後再做菜,等到菜燉熟了,早出鍋的飯已經冰涼了,吃起來不舒服不說,還無法得到人體所必需的熱量補充。這樣,爲了保持飯菜的.熱乎,以便抵禦寒冷,從傳統上東北不僅時興吃燉菜,而且往往都是飯菜一鍋燉出來,在鍋沿兒的四周貼上大餅子,下面燉菜或者燉小魚。這樣做,這樣做不僅可以保持飯菜的熱度,而且還特別生柴火。何樂而不爲呢?跟普通的玉米麪大餅子相比,在魚鍋裏貼熟的大餅子味道更是十分獨特,經過燉魚香味的燻蒸,而且大餅子的下半截兒甚至還能浸泡在魚湯裏,吃起來既有玉米麪的香味兒,又有江魚的新鮮味兒。兩種香味兒混雜在一起,是任何一位高明的廚師都不可能做出來的。

許多種菜餚都有着出處,或者一個故事,“貼大餅子燉小江魚”也不例外,也曾有一段悽美的故事,據說是一對居住在松花江邊的漁民夫妻發明的。

很久以前,在東北農村有一對相親相愛的男女青年,可是姑娘的父母嫌那個小夥子家太窮,想把那個美麗的姑娘嫁給一個老地主做二房。姑娘爲了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趁着一個黑夜,和小夥子逃裏了家鄉,兩個人來到一個偏遠的松花江邊,折草爲香,叩拜天地,結成了夫妻,每天靠下江捕魚爲生。

他們住在一片荒涼的江邊,很少能見到外人。一天,他們的網房子裏來了一位路過的客人,夫妻倆如同見到親人一般。恰好那天又特別寒冷,漁民的妻子爲了讓客人能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便在鍋裏燉魚,鍋沿的四周貼苞米麪大餅子,吃得客人心裏熱乎乎的。從那以後,每逢網房子裏再來了客人,夫妻倆都是如此熱情招待。日久天長,這種待客方式便在江邊悄悄傳播開了,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即使現在,若到黑龍江或者松花江的網房子去玩,一日三餐,只要是在飯時趕到的,不論貧富貴賤,不論身份高低,也不管是否認識,趕上飯儘管上桌吃,有酒就喝。吃完,喝完擡腿走人,保證分文不收的,特別豪爽。

如果你有機會到松花江邊去遊玩的話,記住一定要點這道飯菜喔!保證能吃得你從心裏一直熱到外面,更會記住江邊那些純樸善良漁民們的火熱心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