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談車散文

本文已影響 1.71W人 

車,是我們身邊最熟悉不過的交通工具,自從英國發明家瓦特改進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就有了車。我們現在常見的有汽車、火車、公交、自行車、摩托車……以及後來根據車的用途和常規屬性在佐以分類,分出大小,家用和共用。公路、鐵路等等,在“車”的世界裏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漢字文學裏車這個字很形象,甲骨文和金文多數寫法是車廂、車轅和兩個車輪俱全,形象逼真,後來車輪逐漸被簡化爲一個就有了我們現在常見的“車”這種最簡單,最原始的東西從他的誕生開啓了人類文明之後,引領着世界的潮流也改善了人們固有的觀念,它的存在以及更新見證了歷史前進腳步,以車代步發展到如今,是否還可以激發起人們對車的懷舊情結?

談車散文

——題記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滿街的車水馬龍,汽車像蝗蟲一樣塞滿了街道,汽車已經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場。古代車最初被稱爲軒,就是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帳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嘯嗷東軒下”、“月上軒而飛光”的情境是多麼令人景仰。杜牧《阿房宮賦》:曰“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車騎塞巷,賓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場景。而如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早已代替了以往尊貴的軒或者攆。

記得小時候汽車是很少見的,那時城裏還未開始建設,大都是那種帶着一個車斗的摩托,有點像電視裏《甲方乙方》英達騎得那種軍用摩托,或者是那種笨笨的後面可以坐三個人125式大傢伙,聲音大不說,後面冒起的濃煙直嗆得人睜不開眼,但是因爲那時候老百姓家家還比較困難,所以那種摩托倒也能吸引不少路人眼光。而身體單薄的我9歲時候就被那種摩托帶倒,是媽媽衣不解帶地在醫院照顧了我整整一個月。所以印象裏我是很排斥也很恐懼那種東西的。

而在家鄉除了摩托車,灰突突的路面上也經常見到馬車,偶爾還有邁着四平八穩的駱駝,高高在上的蒙族老鄉騎着高頭大馬,馬兒或者駱駝不停打着鼻響,由老鄉牽着繮繩不緊不慢的樣子很是威武,到了秋冬時候老鄉就從牧區趕一架勒勒車到城裏,車上大都是一些裝在袋子裏的白條羊、黃羊、牛肉,鹽巴等也有我們那時最眼饞的奶豆腐,奶嚼口或者糙米,車上坐着頭戴氈帽,身穿棉袍,腳套氈靴趕車人,雙手籠在袖筒裏,懷裏抱着一根馬鞭,低着頭閉眼打瞌睡,信馬由繮地在小城中間“踏踏踏……”一路走親訪友,那時我們幾個小孩子常常跟在老鄉車後面跑,希望可以從上面掉下來一些東西來,老鄉被驚醒了自然知道我們的意圖,有時候會很厚道的抓一把奶豆腐乾扔給我們,我們於是捨棄馬車一哄而上去撿落在地上的奶豆腐。現在想來也是兒時遺落的溫馨記憶了。

這種由一匹馬或者騾子套的車有點像三國時期諸葛亮坐在四輪車,只不過臥龍先生用它揮斥方遒,幫助劉備鞏固蜀國。而我們更多是兒時對食物的.一種垂涎。記得魏晉時期容貌俊美,風采極佳的衛玠,少女擲果盈車,成爲轟動一時的風景。對於我們車上既沒有潘安,也沒有衛玠,否則會羞煞先人罷。

車的變遷,可謂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都具有時代個性。我上初中時候全國開始風靡自行車,那兩個輪子的車不但可以騎,而且還很快,在車把上還有個亮晶晶的車鈴鐺,用手一按,會發出清脆的“嘀呤呤”聲音,煞是好聽,而騎車的人雙手握着車把左拐右拐在大街小巷裏自由穿梭,到了地方一條腿架車上,一條腿支在地上動作帥極了。爸爸也買了一輛永久牌28大架車,是黑色的,在車座與車把之間有一道橫樑,還有一個亮晶晶後座,閒暇時爸爸經常前面帶着弟弟,後面帶着我去商場。我閉着眼任風在耳邊呼呼吹着感覺愜意極了。而對於親自駕馭它還是高中畢業以後,那個時候弟弟早已騎着爸爸這輛“永久”滿大街耀武揚威了,而膽小怕疼的我卻還是望車止步,媽媽偷偷又給我買了一輛26“飛鴿”女式車,在星期日學校廣場上常常見到的場景是我在前面東搖西晃地騎着車子,媽媽在後面滿頭大汗邊跑邊緊抓車後架,在媽媽幫助下我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握着方向把心裏那份自豪和滿足感就別提多美了。

諸葛亮六出祁山時曾發明了“木牛流馬”的交通工具。可以運送糧草和其他東西,而人類也根據昆蟲或者飛鳥不斷髮明瞭新的運輸工具。

在所有車的種類裏我最喜歡的要算火車了,小時候每到逢年過節媽媽、爸爸總會提着大包小包帶着我和弟弟回老家,在擁擠的站臺遠遠聽着火車鳴笛聲音,漸漸宛如長龍的火車呼嘯而來,我心裏就會激動雀躍,大凡一趟列車的人羣口音也都差不多,於是在火車上找到座位後媽媽爸爸和老鄉攀談起來就格外親切。而我和弟弟卻最愛在火車上小小通道里跑來跑去,中午時候列車有乘務員送水、送飯,媽媽爸爸捨不得吃只給我和弟弟買一份簡單盒飯,我和弟弟卻是狼吞虎嚥吃的格外香。吃完後我和弟弟爭着趴在窗口看火車外面風景,媽媽總害怕我們出意外,不停的叮囑:“別把頭和手伸出去。”火車開得很快,有時候看到另一列火車在鐵軌上向我們飛馳來,嚇得我緊閉雙眼,大氣也不敢出。那種緊張和刺激怕是現在過山車也沒有的。

車的歷史性的演變,使人們的出行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便捷,越來越舒適。汽車的代步工具作用正在演變爲汽車文化、汽車休閒、汽車娛樂、汽車運動、汽車生活。參加工作後那時候的汽車已經是屢見不鮮了,不過對於我們這種工薪階層家庭依然是奢侈物。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各種款式小車從我們身邊絕馳而去,心裏羨慕不已。雖然也坐過幾次別人尼桑,奔馳的高級小車,終究不是自己的於是坐在那舒適的座椅上,手腳如被束縛,看着手感光滑真皮座椅生怕給主人留下什麼污點。那種感覺談不上得意洋洋,沾沾自喜,更多也就是如坐鍼氈了。

記得陳佩斯主演過一部《父子老老爺車》的電影此片體現在改革浪潮下一些小人物的心酸故事以及悲喜交集的人生,這裏的車不只是具有喜劇幽默的輕鬆的道具,也代表着一種文化背景和品位。而我也是因爲工作關係,也跟車結下了不少不解之緣。

與我打交道最多的是公交車,那是北漂十年最深的記憶,公交車性質有點類似20世紀的黃包車,老舍的《駱駝祥子》祥子拉的就是這種人力車,作爲腳伕的一種,是以苦力爲生,舊時黃包車伕地位低下,常受人欺負,人力車代表了一個社會的發展趨勢,更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歷史背景。而公交是現代科技產物,都是服務於大衆。卻沒有舊社會弱肉強食的陰影,總覺得北京是公交最多的城市,初來北京望着縱橫交錯的公交線路彷徨失措,公交、地鐵、快速、電車、常常讓我迷失在這繁華大都市。站在十字路口滿眼川流不息的人羣和車流,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恍若夢境。公交雖然不大分爲前後門,前門上車後門下車,小小的公交車門一關也已然是一個小家庭了,而這家庭裏有人坐在座位上悠閒看書,有人悄悄低語,也有人看着外面風景沉思,更多人是低頭擺弄手機,小小手機包羅萬象,難怪低頭族越來越多了。公交車人少還好說,而趕上下班高峯期時,就會被擠得苦不堪言,裏面也就怨聲載道了,一面埋怨人多,一面抱怨公交來得晚。這邊說:“你踩我腳了!”那邊說:“哎呀,別擠了,在擠成相片了!”當然也有素質不好的會在這擠擠攘攘中破口大罵,不只讓公交車內空氣不好,更讓風氣也不好。而我在被擠時候除了盡力忍耐之外,就是感嘆自己的辛苦了。其實漫漫人生路誰又能不苦呢?

具有歷史和現代意義雙重使命的使者,是人類文明和智慧的象徵,隨着時代進步科技發展,於是車的種類也開始增加。

跟大型貨車打交道是我自己創業那幾年每星期一次的業務,我的生意需要大型貨車,比如紅巖,斯泰爾,坐在這種霸王車上給人感覺往往是一種王者風範,因爲它們的霸氣世無可擋,威震一方。高大的車身,寬敞的駕駛室倒也很匹配,只是那些年我坐在車裏每天跟着東奔西跑,風餐露宿不說更多時候想的是這趟生意能掙多少?除去這價格不菲的運輸費用我還能盈利多少?儘管在心裏的小九九算了又算。最後的生意還是因爲某些因素功虧一簣,但是直到現在看到行駛在路上的那些大貨車依然感覺很是親切,因爲那裏麪包含了我很多動盪的歲月年華。

現在很多時候我會跟公司貨車上下班,這裏體驗最多的是方便,快捷,因爲公司車不用像公交排隊等候還要倒車,直接就可以抵達目的地,而且司機又是同事,一路上兩人邊開車邊聊天,間或插科打諢,倒也是輕鬆自在,作爲公司司機我也見證了他們的辛苦,上下班沒點,拿着微薄薪水養家餬口,風裏來雨裏去,最主要是在裝卸工或者業務員忙不開時會又做業務又做司機。因爲公司裏的司機大都是農村來的,有着很好的吃苦耐勞精神,想來想去也真是不容易,我更多是希望他們每一天平安快樂!

前段時間表弟談了多年的女友終於答應和表弟攜手走進婚姻殿堂,但前提是不但需要豪房還需要一輛豪車,女友講話:一輩子的婚姻當然要風風光光。只是這樣無形中給表弟和舅舅家增添了砝碼。

由人(畜)力到機械,見證了幾千年歷史的滄桑鉅變,從象徵權力富貴的輜車到現在百姓人家的普通豪車,甚至成了即將邁入婚姻門檻的一種價碼。這不但是質的飛躍,更是人們對物質的一種奢華追求。從人力黃包車,到現在的無級變速,從帶兵打仗的轀車到現在的高鐵,高速,不但改進了外觀更提升速度;它的由簡到繁、由慢到快,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通工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車轔轔,馬蕭蕭的戰爭場面已經隨着歷史的融入了滾滾硝煙裏,故壘西邊,看到的不只是出嫁的小喬,滾滾車輪帶走了往昔崢嶸歲月,卻獨獨少了那份怡然自得生活樂趣,每天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着擁堵的交通,滿是霧霾的天空,漫天飛舞的白色垃圾,和越來越少的自然界空間我們在欣喜科技發達同時是不是也覺得失落了些什麼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