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春天,是一場場花事的盪漾散文

本文已影響 2.22W人 

  醉於梅園

春天,是一場場花事的盪漾散文

春天走着走着,在大地的懷抱裏放縱起來。迎春花、梅花想必都在不遺餘力的趕往春天。立春時,就有賞梅的意願,因事務纏身,未能成行,那個乍暖還寒的日子,友再一次笑侃,再不去,那些梅花就不等你了。不等,是何等的讓人傷感和遺憾的事!是啊,再忙,能忙過春天花事的盛開嗎?再忙,能忙過一場花語的對囈嗎?它們一年只一次,花期短暫,若不去,就要再等上一年相見。於是抽出休息日的一小段時光,於午後和友相約走進梅園。

梅園,是我美其名曰所起,只不過有流水有小橋有各色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小草,細細碎碎散落於溝壑,高高矮矮的小樹,參差不齊的小灌木,那些蓄勢反攻的蒿草,若輕輕扒開地面尋至根部,已經有嫩黃的小芽探出頭來,還有幾棵挺拔的玉蘭樹和桃樹,它們在孕育着花期,枝枝椏椏間的蓓蕾在不斷膨脹,不加時日,也會笑對東風。

梅花,在我心中是一種敬仰的植物,自從讀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梅花》詩詞中“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在內心就烙下了深刻的印象,梅花的高潔和不畏嚴寒的品格自古文人墨客傳頌,值得學習。在這立春的時光裏,還寒的氣息讓梅開的更加起勁。更盼一冬深情在,心似梅花萬朵開。無怨友如此說,真的是花開不待人呢。一樹樹梅,在各自盛開,興奮的心跳,點數一支支含苞待放的骨朵,輕觸一片片花瓣,一絲絲花蕊還羞藏於花苞裏,探望它們孤獨而豐盈的生命,撫摸它們堅韌而挺立的'骨骼,一簇簇紅的似火,粉的似蜜,白的似雪,一叢叢聳立於春的枝頭,在東風的微拂下,陣陣馨香輕撲鼻翼,沁人心脾。陶醉於花叢間,梅的美,不嬌柔,卻堅韌;梅的香,不濃烈,卻馨鬱。萬物還在沉睡,只有她領跑春的腳步。

大自然真是神奇的造物主,一支支光桿兒枝條,無需綠葉的吐露就能挑起萬盞花燈,慢慢點亮初春灰色的天空,帶來春的氣息。

小時候,在漫長的冬日裏,那些難捱的凜冽天氣和呼嘯的北風裏,我一直問母親,冬天什麼時候會過去呢,母親總會說,到家院西牆邊看看梅花開了嗎?我和姐姐就一路小跑去看,那樹梅,枝條兒光光的,孤單對視天空,哪有花兒的影子呢,大雪紛紛時,我總是擔心梅樹會凍死,母親卻說,它比我撐凍,可不其然,立春之時的那段時間,我再去看時,竟然有針眼大的芽吐出來了,開始時是淡紫色,不幾天變成深紫色,如一個個稚嫩的小牙,可愛極了。當我激動地跑去告訴母親時,母親搓着我凍裂的小手,眼睛滿是喜悅,“呵,丫頭,梅花要開,春天要來,你的小手就不挨凍了。”一剎那,我好像聽到梅花開的聲音,柳梢兒在風中甩着響鳴,陽光普照和奼紫嫣紅的花海……

恍惚間,我看到母親蹣跚着腳步,手握一支盛開的紅梅走向我,淚水涌出眼眶,不能自己。

站在梅園中,不知道那一朵梅花是我。倘若生命是一場浩大的遇見,我知道我應該如梅一樣把生命活到極致;倘若人生是一趟永無歸期的列車,我知道我應該珍惜每一次的綻放。我也相信每一個女子心中都有一座梅園,燦爛嫣紅,不染塵埃。

  舊寨桃花

三月間,賞花的興致有增無減,桃花、杏花和梨花都是常見的花,俗話說,碰頭打臉的,牆角院落到處都是,“桃花開杏花敗”,我追着時光,已經錯過了杏花,怎會再錯過桃花?當閨蜜問我你看過舊寨的萬畝桃花嗎?我只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卻真是沒有在萬畝桃花中倘佯,那是怎樣的感覺?我不禁遐想……

車行向北,一路春色,放下一身負累,我這才仔細的看到,車窗外春色浩蕩,百花如約般而綻放。今年的春天來得早啊,倒走的松樹、楊樹、柳樹,都已抽出萬千綠枝,把柏油大道渲染的春意濃濃,盎然千里。迎春花、杏花在不遠處簇簇擁擁,到處都是,心情一下子豁然起來。

說是舊寨,其實是一個名叫騰龍崮的地方。騰龍崮位於山東省蒙陰縣舊寨鄉東北6公里處的杏山子村北面,因遠眺形似一條欲騰空而起的巨龍而得名。是的,車剛行至山腳下的確感覺這個崮如龍騰飛,又聞到甜甜的氣味,隨行人歡呼起來,桃花源到了。下車之後,一個大型的廣告牌矗立於此,桃花節於三天前拉開帷幕,而我們來的正是時候,喧囂熱鬧的小攤,旅遊物品琳琅滿目,擦肩蹭腿的羊腸小道,土氣氤氳,更是貼近心靈的氣息。下得山來的小姑娘頭戴一個用桃花編制的花環,散發着花香,我不忍心上前去怪她,一朵桃花就是一個味美甘甜的桃子呢。

此時,遊人多起來,三五結伴,成對成排,浩浩蕩蕩向桃花深處行進。這裏的桃樹縱看成行,橫看成嶺,形成梯田狀,勤勞的桃農們已經把一棵棵桃樹修整的有模有樣,大朵的桃花有深紅和淡粉,讓人驚喜的是一支條上竟有兩種顏色的桃花,帶着好奇,詢問過看花的老農,才知道,這些桃樹都是經過嫁接和授粉過的,蜜蜂結對在花叢間忙碌着,根本不顧及遊人的到來,它們好像已經習慣了與遊人的接觸,我伸出手就能捧住一隻,但我沒有那樣做,怕驚擾了它們幸福的勞動生活。擡頭向崮頂看去,一份寫意畫立於面前,山道上的雜草和樹木交相生長,萬畝桃花形成一個花海,春風徐徐,盪漾的花香把整個人都包裹起來,我不禁舉起相機,把它們收入我的相冊,成爲美好的記憶。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桃花就在騰龍崮的懷抱,崮雖不高,但因着美麗的傳說,我暗暗決心不登上崮頂誓不罷休。騰龍崮不是很高,但對於不經常爬山的人來說,也是耗盡體力。山路崎嶇,坑坑窪窪,還不時有帶刺的山棗樹和小刺槐阻擋腳步,閨蜜是一南方女子,行至稍有陡峭之處,她都會嚇得大呼小叫,一路走來,也增添了不少歡聲笑語。帶隊的友都是專業爬山人,在他們的一路鼓勵和提醒下還是到達了崮頂,崮頂不大約有一畝地見方,幾棵松柏迎風舞動枝頭,纖細的小棗樹還是枯枝,我想這讓我勇往直前達到崮頂的決心,遠遠不止是讓我看到這些樸素的植物。它們立於崮頂飲露吶霜,懷抱清風明月,俯覽熙攘人間,正應了這句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我們慨嘆萬物堅韌不拔生命的同時,也對大自然的福澤充滿感恩。讓我佩服的是一個六歲的小男孩,不需父母的背和抱,竟然一路攀登,率先到達崮頂。而我此時在山頂,迎着清涼的山風,俯覽着山下若隱若現的鄉村小路,這遼闊的畫面就是一副油畫,美不可言,滌盪着世俗之心。在路面上行駛的車和人,如螻蟻慢慢爬行。這山是有靈魂的,這萬畝桃花也是有靈魂的,桃花斜倚於崮的懷抱,相依相偎,不離不棄。若不是龍也喜歡桃花,怎會有騰龍崮和這萬畝桃花源呢?年年如斯,歲歲相守。我突然明白了舊寨桃花爲什麼讓我向往了。

在舊寨萬畝桃花海,我收穫的春天不是虛設的名詞,它在孕育舊寨人幸福的生活和美好未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