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時代的呼喚散文

本文已影響 1.34W人 

觀音山之得名,源於山形秀美。北面觀之,其形似靜坐連臺之觀音。觀音山東側佈滿墳瑩。奇怪的是這山東側有一彎,彎兩邊修有數十米長的運河似的建築,平行而對稱,不知何用。由南觀之,觀音山之陡峭,少說也有七八十度。而其後的懸崖上,有座民房式的建築。不難想象,這樣的建築在修建時的艱難。

時代的呼喚散文

爲探究竟,我在清明節的第一天帶上相機,由新街村一側的田野上而進,南向攀登。山上幾乎佈滿灌木荊棘,那些貧瘠巖隙間的野草,還處在冬眠狀態。攀登壁陡的山,得藉助灌木、野草。這些鑲嵌在岩石隙間的生命,大多看似嬴弱,實則根深而質地堅韌。三百我米的山,我很快就爬到目的地。

一米左右寬的路,從東邊平緩向西,伸進觀音山後的建築物。這是一座水泥磚砌就並用杉樹搭建、石棉瓦爲蓋的簡易建築。先進入的是“火房”,也就是信衆敬了“菩薩”後做吃的一個遮風擋雨的偏廈房,裏面堆着不少柴草。再往前走,就是供奉“菩薩”之所了。擡頭觀之,兩根竹杆橫於巖畔,胡亂地掛着寫有經文和沒有經文的紅布。西面巖下有立着鑲有鏡框的觀音像,還有碗口大的竹根雕琢的笑面佛,竹根密實的根鬚恰好成了笑面佛的鬍鬚。往裏,有一紮鮮豔奪目的紅布。我踏上臺階,揭開紅而簾,低頭彎腰進去,再往上攀一點,纔看到那扎紅布其實是卡進一塊像樹椏樣的小小岩石上的。也許,這塊小岩石,就是人們敬奉的“正神菩薩”。

我們有的百姓,或因爲一個夢,或因爲一種錯覺,或因爲某種傳說,常把自然界某些東西作爲祈求賜福的神加以供奉,一旦其所求能有所應驗,便更加篤信。當這種篤信被神聖化,成爲一種信仰,無私的精神就會體現出來。

這房子雖簡易,但耗費不少。可以看出,財力、物力、人力的耗費,都要是民間無私獻之。

曾經,我們的黨,有多少人爲了革命的信仰,前赴後繼,用生命創造歷史的奇蹟,用鮮血譜寫一曲曲振奮人心的壯歌。我們的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無私地投入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可歌可泣的故事層出不窮。抗日戰爭的勝利、三大戰役的奇蹟、紅旗渠的修建、湘黔鐵路的建設……無不體現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和信仰。

然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後,國家不斷富強後的今天,我們的精神和信仰爲啥大不如前了呢?我們的人民爲何寧願尋找子虛烏有的菩薩作爲精神寄託,作爲信仰追求呢?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看似沒錯。但是,我們的文化建設、我們的思想建設、我們的信仰教育,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出現了不該出現的很多問題,確沒有引起當局足夠多的重視,從而讓我們的社會上很多人出現了信仰危機,精神空虛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說,百姓愛信什麼就信什麼,只要不影響穩定就行。

然而,這樣的信仰危機一旦漫延開來,我們的社會要想穩定都難。更何況,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不少社會矛盾在加劇。這需要我們大力着手思想文化建設。黨中央對此已深有認識,並提出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而如何落實這一戰略,不斷解決信仰危機問題,真是迫在眉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