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綿山行散文

本文已影響 3.1W人 

謁介公墓

綿山行散文

綿山是義山。雖然請來了各路神仙,今古名士,山坡陡窪,亭臺樓榭,祠堂廟宇,參差錯落,金碧輝煌,可謂人文會萃,熱鬧非凡。可我到了綿山,繫念的卻仍然是介子推。

小的時候就知道了綿山。每年寒食、清明時節,家人提前就要準備過節的飯食,特別是要用白麪做成大大圓圓的“志忠”,上邊十字交叉地盤繞着兩條長長的魚狀的面帶,饅頂上和帶的空間還要捏上精緻的“小燕子”趴在上面。我常常疑問,爲什麼這大饅頭要叫“志忠”呢?看着我的迷惑,大人們總會講介子推的故事,講他的忠義,講他的剛烈,講爲什麼全國都要過“寒食”。大人們說這“志忠”是寒食,也是對介子推的紀念。介子推的故事發生在綿山,我從小也就深刻地記住了綿山。

到綿山已是太陽將要落山的時候,夕陽中,山門前高大的金碧巨塑顯得特別壯觀。進山,下榻在深山北側的一家大酒店裏。

第二天,一早便去拜謁介公墓。乘電梯上到山腰,我們先去看了建在山左方的介公廟,又繞上一段山坡,去看介公當年偕母隱居的那孔低矮的草廬。返回來,沿着一條陡峭的石徑向上爬,路面逼仄且坎坷,走不多遠即大汗淋漓。四周峯巒攢擁,剛是初秋,坡坡窪窪便一片金黃。可介公山卻蒼翠濃綠,蔥蔥蘢蘢地長滿了松柏樹。攀着松柏的枝梢往上爬,山路雖然坎坷崎嶇,人卻倍覺有了精神。介公的忠義,剛烈的傲骨,就像這蔥蘢的松柏樹,勁挺着,簇擁着,蔥綠着。腳下的坎坷沒有了,心頭涌上了肅穆和崇敬。

介公墓其實就是一個長滿了松柏的山頭。墓下有石碑,有香案。墓前是一片不大的平地,周匝矗起高高低低的碑碣,但大多殘破,風雨漶漫,碑碣上的文字己辨認不清。我慢慢地在這片平地上移步,恍惚間,覺得腳下就是當年介公曾經留下的一疊疊的腳印。我感到一陣陣的顫動,隱隱地掀起了一股股涌動的心潮。

站在一塊碑碣旁,環顧羣山,一片燦燦的金黃中騰浮着血紅的火焰。我頓覺這就是燃燒了兩千多年的那場大火,至今熊熊地還在燃燒。這火是不會熄滅的啊,因爲在這火中誕生了一種忠義的永恆精神。介公爲忠而生,爲義而亡,他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這精神是永恆的'!

沉思使我沉痛,但也引發起我的濃濃詩意,遂乘興吟詩一首:

殘碑古碣擁墓冢,

蒼松翠柏籠紫煙。

神州大地同寒食,

華夏風雲共仰賢。

風骨獨傲標青史,

忠義彪炳薄雲天。

思君躬身輕移步,

秋山肅恭赤如丹。

在綿山,雖然還看了許多寺廟,拜了衆位菩薩和佛祖,但對介公總是念念不忘。離開綿山的時候,正是中午一時,天突然下起了雨。我站在雨中,心裏感到一陣陣的淒涼,我知道這是上蒼在祭奠介子推,也是爲我們祭拜者拋灑的淚滴啊……

車急馳數公里,出了綿山區域,雨停了,雲也退了,藍藍的天空又出現了一輪紅紅的大太陽。

綿山戲遊

祭拜介公以後,慢慢放下了沉重心情。心情輕鬆了,身體輕鬆了,第二天,我們便去遊覽綿山其他景點。緣着懸空棧道往上爬,覓着陡峭石磴向高攀。擡頭,奇峯壁立,藍天白雲;俯首,狹谷幽深,危崖峻險。可滿山都是金碧輝煌啊!我們在一座座寺院裏進進出出,聽悅耳的鈡聲,看玲瓏的雕塑。走進每一座寺院,我總想讓心沉靜下來。要靜就得專,所謂“靜專神自歸”,禪曰:佛心不二。可我知道,我是凡人,人在路上,心卻仍然想着家人,想着今生想幹可還沒有幹了或是幹好的事情。心有餘牽,自然不能靜專,又何能入靜歸禪。不過,我總覺得世界上也就是動靜二字,靜有靜的禪意,動有動的妙趣。人各有志,隨緣即好。所以,匆匆走過一座又一座寺院,拜過一尊又一尊菩薩和佛祖,仍是凡心不泯,也就沒有悟出一點界外的憚意來。

拜過空王真身,披着一身血紅袈裟的工作人員又要我去摸空王真骨,我直是一陣陣感嘆。走出寺院,向西不遠處的一彎石辿裏,有一井口般的水池,名曰轉運池,池內有水,水上飄浮着紅紅綠綠的人民幣,還有外幣,水底是繁星般閃亮的硬幣。西側豎着一塊鮮紅底色的牌子,上寫:誠心時來運轉,增財增福增壽。下邊解釋說繞池右轉,三圈:財運亨通;六圈:仕途順達;九圈:福壽安康。我的同伴正是風華正茂年月,我願他仕途順達,便要他去轉。可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去轉,雖然年愈耄耋,但也不是無慾無求,還常常想着“福壽安康”,安度晚年哩。於是,他剛轉罷我登場,紮紮實實地圍着這轉運池轉了九圈。轉了,心安了,走起路來腳下也輕鬆了。也許真能靈驗,餘年裏還真會有個“福壽安康”呢!

下山以後,向西來到棲賢谷口。棲賢谷崖壁高聳,狹狹的谷口激流湍飛,一夥年輕遊客,有男也有女,剛從棧道上下來,手緊緊抓住長長的鐵練,腳實實踩着溜滑的石磴,彎腰弓背,上上下下。也有人在水花騰濺的浮橋上顫顫地走。平日裏,他們總是以車代步,即使需要雙腳去走,也一定是走在平坦寬敞的大路上,如今面對如此情狀,自然驚嚇不已。不過,驚嚇中又有着一種意想不到的樂趣,隨即也就會爆起一陣陣的驚叫和歡笑。我的同伴也一躍攀上去了,他正年輕,英姿颯爽,斜陽輝映下,一副征服者的傲岸神態。我畢竟年紀老了,但遲頓之後,還是來了個“老夫聊發少年狂”,抓住鐵練,一鼓作氣往上攀。還行,順順當當地爬上去了。下來,我又走上浮橋,在浪花騰飛中留影。我十分高興,真是又回到少年時代了。於是,就模仿蘇東坡當年的那股“狂勁”,寫下當時的情狀和心情: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攀巖,右牽練。激流湍飛,狹谷通雲天。爲上靈臺求正果,心似鐵,志彌堅。

峯崖陡立迎面起,雙鬢蒼,何懼險。棧道懸梯,壑幽胸襟寬。踏平坎坷歸大道,翠嵐開,真佛現。

綿山一遊,除沉重的祭拜和懷念,還獲得如此這般的一些樂趣,身體雖然有些疲累,但值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