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冰窖巷憶舊散文

本文已影響 3.65W人 

第一次知曉,偌大的古城西安,竟還有一個叫做“冰窖巷”的街名,那還是很早以前的事情。

冰窖巷憶舊散文

今年暑期,依然是在“熱氣沸騰”的西安家中煎熬度過。我一向對所有的家鄉美食都非常感興趣,只是經常受制於經濟條件,也不得滿足自己一時的口腹之慾罷了。

我還是不計室外高溫的“炙烤”,仍舊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於今年的八月,天氣最炎熱的時節,終於去了一趟位於西安小南門報國寺的小巷,一家招牌上寫着“春發芽”的葫蘆頭小吃店。大快朵頤了一番,也了卻或滿足了一回久違的“饞意”。

等我也過足了“癮”,悠悠然從那家巷子口出來,再轉另一條街道前行,走着走着,忽然無意識地朝街邊事物,看了又看,一塊由陝西著名作家平凹先生題寫的某培訓中心的豎牌,也便映入眼簾,接着,又似乎多走了幾步,一塊普普通通通,如果不仔細看,有可能也極易錯過,印着“冰窖巷”名字的那塊標牌,也即刻闖進了我的視野。我頓時停下腳步,也往那條極爲平凡的巷子,用似乎隔着時空與回憶的眼神和目光,即興朝巷子伸進去“打量”,亦瞅了瞅。巷子並無變化,依舊如記憶中,當年的“模樣”與“容顏”,“簡潔”和“肅穆”地默默靜立,這座擁有上千年曆史文化的古城,毫不起眼的.一角。如果不是與這條巷子有着所謂的不解之緣,如果不是今天亦懷着滿足自己一時口腹之慾的急切來到這裏,自己未必再會惦記起來,這條畢竟充滿着自己回憶影子的巷子。

那是大約二十年前。我和父親也因爲要託人辦事,便不遠千里,從那座已經生活很久日子的高原腹地,也頗有些風塵僕僕地來到這座古城。記得,那時我們家的條件境況一般,也通過父親當年的一位關係很是不錯,至今仍時常與我的父親電話往來問候的同學,經過一番牽線搭橋的努力,也日漸感情“聯絡”上父親這位同學的哥哥。父親這位同學的哥哥,當時便是古城省高院(法院)的一名副院長。自然在當時那個年代來說,我們一家無疑也遇上了令我們自豪,甚至些許向外人誇耀般的資本,所謂寶貴又可遇不可求的人脈資源。爲了拜訪這位我們家至今感激不盡的“貴人”,拿什麼給人家呢,在這件事情上,卻讓我們一家也犯了一回難。思來想去,我們終於一致同意,最後做出“決定”,就利用我們在高原環境生活的僅僅有限的一點“福利”吧。在當時來說,我們做出了給這位還遠在異地,父親已經見過面的,當時十五六歲的我,並未有幸謀面的陌生“伯伯”,帶些當地特產的高原牛羊肉了,也作爲我們的“見面禮”了。

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年的冬天,我和父親終於經過百般忙碌,也歷經諸般顛簸,在火車到達古城西安的第二天,也放下擔心被“蛇皮”包裹不大一塊的牛肉“消融”的思想顧慮。當我和父親,在第二天有些寒風凌厲的清晨,也不斷打探這條叫做“冰窖巷”的,位於古城的何處。父親此前通過獲悉,也大略知曉,這條當時還是省高院家屬院的這條巷子位於古城朱雀門附近,卻不知具體的街巷地處位置。我和父親最終經過一番向路人的問詢和打聽,也如願地找到了這條深處古城不起眼一角的普通巷子。

那天,當我和父親,又被那位伯伯的兒子,駕車送我們去古城西安火車站的路上,天色也逐漸暗了下來。那時,我也僅僅十五六歲,只是在父母身邊,在距離他們並不遙遠的草原,上一所普通的師範。我至今也忘不了,那天,第一次在那位顯得毫無一點官架的伯伯家做客的情形,他簡單樸素的家庭佈置甚至顯得比較“侷促”點的住房,以及他鼓勵親切般的對我講的那些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