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寫茶俗的散文6篇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篇一:茶與禮俗:茶與婚禮

茶與婚禮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在締婚中應用、吸收茶葉或茶葉文化作爲禮儀的一部分。其實,茶葉文化的浸滲或吸收到婚禮之中,是與我國飲茶的約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禮儀相聯繫的。

關於寫茶俗的散文6篇

男娶女嫁時,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禮把女子交換或買過來。

由於婚姻事關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數男女的父母來說,彩禮雖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更重視和更多的還是那些消災祐福的吉祥之物。茶在我國各族的彩禮中,有着特殊的意義。這一點,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中,有這樣一段說明:“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

又聘以茶爲禮者,見其從一之義。”從字面上看,好似只講茶在婚禮中的意義,與茶葉的列入締婚彩禮無關。其實,只要稍加分析,還是能夠理出茶在婚姻禮儀中的一個發展過程的。

《七修類稿》是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的一部作品,從中可以看到當時彩禮中的茶葉,已非像米、酒一樣,只是作爲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列選,而是賦予了封建婚姻中的“從一”意義,從而作爲整個婚禮或彩禮的象徵而存在了。這就是說,茶在我國古代的婚禮中,經歷過日常生活的“一般禮品”和代表整個婚禮、彩禮的“重要禮品”這樣兩個階段。作爲生活用品的列選,如《封氏聞見記》所載:古人亦飲茶,“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大致最遲不會遲於這本書成書的唐代中期。至於作爲首要的彩禮,俗稱“女子受聘”,謂之“吃茶”,這極有可能是宋以後的事情。因爲,據查考,在唐代以前的婚禮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東西,但沒有要求婦女“從一而終”的禮品。

宋期是我國理學或道學最興盛的時期。元朝統治者也推崇理學爲“國是”,鼓吹“存天理,滅人慾”,所以,要求婦女嫁夫、“從一而終”的道德觀,不會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這個階段,由道學者們倡導出來的。我國古代種茶,如陸羽《茶經》所說:“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由於當時受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一般認爲茶樹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茶籽直播種茶。

但是,也如《茶經》所說,我國古人只是認爲茶樹“植而罕茂”,並不認爲茶樹不可移植。可是,道學者們爲了把“從一”思想也貫穿在婚禮之中,就把當時種茶採取直播的習慣說爲“不可移植”,並在衆多的婚禮用品中,把茶葉列爲必不可少的首要禮物,以致使茶獲得象徵或代表整個婚禮的含義了。如今我國許多農村仍把訂婚、結婚稱爲“受茶”、“吃茶”,把訂婚的定金稱爲“茶金”,把彩禮稱爲“茶禮”等等,即是我國舊時婚禮的遺蹟。下面,列舉一些我國各族婚禮中應用茶葉的習俗。

訂婚,也叫訂親、定親、送定、小聘、送酒和過茶等等,民間稱法很多,差不多一地一個說法。在舊時,訂婚是確定婚姻關係的一個重要儀式,只有經過這一階段,婚約纔算成立。我國各地訂婚的儀式相差很大,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禮品,以把親事定下來。如京津和河北一帶農村,訂婚也稱“送小禮”;送的小禮中,除首飾、衣料和酒與食品之外,茶是不可少的,所以,舊時問姑娘是否訂婚?也稱是否“受茶”。送過小禮之後,過一定時間,還要送大禮(有些地方送大禮和結婚合併進行),也稱“送彩禮”。大禮送的衣料、首飾、錢財比小禮多;視家境情況,多的可到二十四擡或三十二擡。

但大禮中,不管家境如何,茶葉、龍鳳餅、棗、花生等一些象徵性禮品,也是不可缺少的。茶葉當然還帶有“從一”的含義。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禮以後,隨即也要送嫁妝和陪奩,經過這些程序以後,纔算完聘。女方的嫁妝也隨家庭經濟條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樣,一對茶葉罐和梳妝盒是省不掉的。

茶葉在婚禮中作爲“從一”的象徵,過去主要流行於漢族中間。但是,我國多數民族,都有尚茶的習慣,所以,在婚禮中用茶爲禮的風俗,也普遍流行於各個民族。如雲南佤族訂婚,要送三次“都帕”(訂婚禮):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茶葉、芭蕉之類,數量不限。第二次送“鄰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鄰居已同意並可證明這樁婚事。第三次送“開門酒”,只一瓶,是專給姑娘母親放在枕邊晚上爲女兒祈禱時喝的。雲南西北納西族稱訂婚爲“送酒”,送酒時除送一罐酒外,還要送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雲南白族訂婚多數和漢族一樣,禮物中少不了茶。如大理區洱海邊西山白族“送八字”的儀式中,男方送給女方的禮物中就都有茶。例如住在洱源的白族男女合過“八字”可以成婚的話,男方要向女家送“布一件,豬肉三塊(一塊帶尾),火腿一隻,羊一隻(宰好),茶葉二兩,銀圈一個,耳環一對和現金若干,並附‘八字貼’一張”。女方把禮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來。居住在雲龍的白族訂婚的禮物爲“衣料四包,茶二斤,豬肉半爿或一隻腿”等。

至於迎親或結婚儀式中用茶的情況,有作禮物的,但主要用於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長敬獻的“謝恩茶”、“認親茶”等儀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稱結婚爲“吃茶”。漢族“吃茶”和訂婚的以茶爲禮一樣,茶在這裏都帶有“從一”的意思;但我國其他兄弟民族結婚時贈茶和獻茶,則多數只作生活中的一種禮俗。如雲南大理區的白族結婚,新娘過門以後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來以後,先向親戚長輩敬茶、敬酒,接着是拜父母、祖宗,然後夫妻共吃團圓飯,至此再撤棚宣告婚禮結束。洱源白族結婚,一般頭天是迎親,第二天正客(正式招待客人),第三天閒客(新娘拜客);新婚夫婦向客人敬茶是在第三天。在接見時,男方還要分別向新娘及其父母、兄弟送禮。送給新娘的禮物,主要是成親當天新娘穿戴用的服飾;送給新娘父母的有布二件,其他主要是豬肉、羊肉和酒茶一類女方謝客用的食品;送給新娘弟弟的禮物爲……“酒半壺,茶葉二兩,豬肉一方”。很明顯,洱源白族結婚時,茶葉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給其弟弟,這種茶,在婚禮中就不具有漢族那樣的特殊含義。這一點,還可舉滇西北的普米族的婚俗爲例。普米族嗜好茶葉,他們從訂婚到結婚也很繁瑣,訂婚以後要二三年才結婚。寧浪地區的普米族結婚,還殘留有古老的“搶婚”風俗。

男女兩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屆時仍叫姑娘外出勞動,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後突然把姑娘“搶”了就走。邊跑邊高聲大喊:“某某人家請你們去吃茶!”女方親友聞聲便迅速追上“奪回”姑娘,然後在家再正式舉行出嫁儀式。非常清楚,這裏所謂請大家“吃茶”,和漢族婚俗中所說的“吃茶”,明顯不是同一回事。再如西北的裕固族,結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進專設的小帳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過酥油炒麪茶,舉行新娘進大帳房儀式。新娘進入大帳房時,要先向設在正房的佛龕敬獻哈達,向婆婆敬酥油茶;進房儀式結束後,就轉入歡慶和宴飲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贈送羊小腿的禮俗,實際是宴飲時由歌手唱歌助興的一種活動。儀式開始,由二位歌手,一位手舉帶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茶,茶碗中間放一大塊酥油和四塊小酥油。茶代表大海,大塊酥油代表高山,然後說唱大家喜愛的“謠答曲戈”(裕固語“羊小腿”)。這裏,在裕固族的婚儀中,茶又只代表大海的意思。

如前所說,我國大多數民族,都嗜好飲茶;我國各族婚禮,五光十色,在締婚的每一個過程中,往往都離不開用茶來作禮儀。所以,上面所舉的例子,只是滄海一粟,如果把我國婚禮中派生的茶葉文化現象全部蒐集起來,則將是一幅極其絢麗的歷史風俗長卷。

  篇二:世界各國不同的茶俗介紹

泰國茶俗:

歷史悠久的泰國,在風俗習慣和禮儀上也呈現出獨特的民族性。

泰國北部地區、緬甸和雲南地區相似,這裏的人們有喜歡吃“醃茶”的風俗,其法與出自中國雲南少數民族的製作醃茶一樣,通常在雨季醃製。

醃茶,其實是一道菜。將生茶醃製成酸味製品,時拌入食鹽、生薑、花生之類,吃時將它和香料拌和後,放進嘴裏細嚼。因爲這裏氣候炎熱,空氣潮溼,吃醃菜又香又涼,所以,醃茶成了當地世代相傳的一道家常菜。

印度茶俗:

印度人飲茶方式很特別,他們把茶倒在盤子裏用舌頭舔飲。另外,在印度如果用左手遞送茶具,就會被看作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爲。因爲印度人認爲左手是用來洗澡和上廁所的。他們喝奶茶,也愛喝一種加入姜或小豆蒄的“薩馬拉茶”。

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的居民酷愛喝濃茶,茶葉又苦又澀,他們卻覺得津津有味。該國紅茶暢銷世界各地,在首都科倫坡有經銷茶葉的大商行,設有試茶部,由專家憑舌試味,再覈定等級和價格。

西亞地區的土耳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紅茶,城鄉茶館普遍,出門飲茶也方便。

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離濃味紅茶,用沸水沖泡,再在茶湯中添加糖、奶或檸檬共飲。

  篇三:英國下午茶文化的起源

英國的下午茶,源起於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因此也稱維多利亞下午茶。

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最爲強盛的時代,在全球各地佔據着很多殖民地和附屬國,自詡爲“日不落帝國”。國家的強大和富足,促使人們注重追求有品位的生活,特別是一些豪門貴族更是在百無聊賴的日子裏,希望追求新的刺激,來填補生活的空虛和無聊。在1840年的下午,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睡醒了午覺,覺得心無寄託,百無聊賴,卻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大約在4點鐘,忽然覺得有點餓的感覺,就讓女僕到廚房給她找點吃食。女僕到廚房一看沒有合適的食物,就索性給夫人烤了幾片點心,沏了壺紅茶端了過來。貝德芙公爵夫人吃着新烤的麪包,喝着紅茶,覺得很受用。幾天後,貝德芙公爵夫人的幾位好友造訪,公爵夫人就命女僕,用點心和紅茶招待好友。不料這些好友異口同聲地讚美,回去後紛紛造訪,並逐漸擴大延展,就形成了流行於英倫三島的下午茶。

隨着下午茶的廣泛流行,下午茶這種飲茶方式變得越來越繁複,從喝下午茶的器具,飲下午茶的擺設,以及配下午茶的茶點,都越來越講究。在下午茶的茶具方面,瓷質茶壺很講究,很精美,還要根據招待客人的多少來選用大小不等的茶壺和茶杯,此爲還要備有糖罐、點心盤、果醬、奶油,以及叉子、餐巾、托盤墊等器物,這些茶具的擺設也有嚴格的要求。精美的茶具,優雅的客廳,在飲下午茶時還有用悠揚的古典音樂來陪襯,這樣,飲下午茶時的心情輕鬆而自在,形成了簡樸而不寒酸,華麗而不庸俗的優雅的氣氛。

飲下午茶的時間是下午的4點鐘,飲用的下午茶多爲紅茶,如大吉嶺紅茶、伯爵茶(以中國紅茶爲基本茶,加入佛手柑調製而成)、火藥綠茶、錫蘭茶等。飲下午茶時配備的茶點有薰鮭魚、火腿、蛋糕、三明治、英式圓形鬆餅、果醬、奶油和水果等。

隨着時代的發展,那種洋溢着維多利亞氛圍的下午茶,已漸漸失寵,但是飲下午茶的形式,在家庭、辦公室所還依然保持着。每天下午3點半左右都還少不了要喝一次下午茶。一般是幾個白領圍坐在圓桌旁,品着下午茶,吃着點心,稍作休息和精神調整。至於藍領往往沒有這麼悠閒,他們常常是晚上下班之後,在吃晚飯時,邊吃飯,邊飲茶。這就失去了悠閒的情趣,完全是出於生理需要來飲茶了。

  篇四:藝術新娘茶絕對搶眼

新娘茶,作爲古俗,代代相襲,流傳不息。話說新娘在拜堂後的第二天,第一件事就是親手泡製香茶敬獻公婆及男家親眷。當然,坐在川流不息的城市裏吃飯的人,十有八九沒有經歷過這種鄉下規矩。

晚上七點多時,廳堂裏紅燭閃爍,新娘在小姑引導下,蓮步輕移,登堂向四周客人施禮。獻上新人果子,裏面有紅棗、花生、桂圓和瓜子,預兆新娘早生貴子。然後是煮水泡茶。新娘泡製的是冰糖桂花茶,是取甜蜜之意,賜於親人以吉祥如意的祝福。

茶藝最重要的就是程序和規矩。新娘敬茶也有序、重禮。按照考證出來的程序,敬的第一杯茶,當然是上方的公婆,然後按下左、下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順序相繼敬茶。如果客人分列而席,那自然也是先左後右,先上後下了。但餐廳裏高朋滿座,分不清孰親孰疏,只好揀着順手的客人上茶。原來以爲自己置身事外的顧客,對突如其來的“厚愛”頓生受寵若驚之感。一桌印巴客人喝了“新娘”敬上來的茶後忍不住嘀咕:中國人吃飯還捎帶搞行爲藝術?

川流不息的茶藝表演,也許只是餐館豐富就餐氣氛的方法。但飯桌上喝茶的傳統確實應該有所光大,代代相傳,併發揚於世界各地。

  篇五:漢族的飲茶風俗介紹

以茶敬客。中國有句俗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即使不是富裕人家,也得有“粗茶淡飯”。家裏來了客人,不請吃飯可以,但不敬茶就顯得不禮貌了。下面就漢族的飲茶風俗做一介紹。

在漢族飲茶風俗中,除了廣東福建等地的工夫茶以外,講究一些的一般是用蓋碗來泡茶。許多地方都有用蓋碗泡茶的習慣,但以四川最有代表性。不但茶館裏用蓋碗,普通家庭裏也喜歡用蓋碗。蓋碗是三件套,蓋,碗,託。用蓋碗泡茶確實既方便有實用,既可揭蓋聞香,又能觀賞茶湯。能趁熱喝,還不燙手。早在唐代就有了帶託的茶盞了,據說是唐代府尹崔寧的女兒發明創造的,她嫌端茶盞時燙手,就想了個辦法,把蠟燭烤軟,上面放個小碟子,就成了盞託,不燙手了,傳到工匠那裏,就製成了帶託的茶盞了。四川的茶博士用蓋碗沏茶成了一門技術,甚至是絕技。長嘴大銅壺,青花瓷蓋碗,茶托茶碗一串串從茶博士的手裏飛出去。令人眼花繚亂,卻都能準確地落在客人的桌前。茶博士離得很遠沖茶,如同蜻蜓點水,有的還能做出花樣動作,高難度動作。

客來敬茶是熱情好客的表現,也是傳統的禮節和傳統的美德。“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這句宋代的詩說明了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禮俗。客來敬茶,要問客人喜歡喝什麼茶,是綠茶,花茶,紅茶還是烏龍茶。當然如果家裏只有一種茶也就罷了。要拿出好茶來招待客人,決不能以貌取人,分遠近親疏。相傳清代的大書畫家鄭板橋到一個寺院去拜訪方丈,方丈見他衣著簡樸,如同一般俗客,就淡淡地說,坐。又回頭吩咐小和尚,茶。雙方一落坐,一經交談,方丈覺得此人不一般,談吐不凡,頗有學問。於是就請入廂房,說,請坐,有吩咐小和尚,敬茶!後來,再經深談,方丈知道來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隨即請到方丈室,連聲說,請上坐!又趕緊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臨別時,方丈懇請鄭板橋題字留下墨寶。鄭板橋寫了兩句對聯。上聯是,坐,請坐,請上坐;下聯是,茶,敬茶,敬香茶。羞得方丈滿臉通紅。這個故事版本很多,范增平先生在《中華茶藝學》中說是鄭板橋和劉墉的故事。

文士茶是早年流行於江西婺源文人學士中的傳統茶俗,也是用蓋碗品飲,蓋碗又稱“三才碗”,代表天、地、人的和諧。文士茶講究飲茶人士之文雅、飲茶環境之清雅、飲茶器具之高雅,追求湯色清、氣韻清、心境清,以達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以上就是對漢族的飲茶風俗的介紹,希望對大家瞭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

  篇六:《金瓶梅》裏的飲茶風俗:九曲紅梅茶

靈山村位於丘陵連綿起伏的靈山風景區內。這裏森林茂密,氣候溫暖溼潤。得天獨厚的地形和氣候,爲出產頗負盛名的茶葉———九曲紅梅,創造了極爲有利的條件。

九曲紅梅茶,當地人也稱爲烏龍茶。說起這茶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久以前,有個男孩去上學,路過一座橋。發現橋下有兩條魚在搶奪一顆閃閃發光的龍珠,男孩於是把龍珠搶過來,爲了避免同學哄搶,就把龍珠含在嘴裏,一不小心吞了下去。不久,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男孩全身癢了起來,而且越來越癢,好像身上長出了什麼東西。男孩就在教室裏來回跑個不停,這時,先生察覺到男孩身上長出了一片片龍鱗,男孩要飛上天了,而龍沒有水就不會升空,先生於是急中生智,把硯中的墨水潑在男孩的身上。一瞬間,奇蹟發生了,男孩變成了一條巨大的烏龍,伏地西遊,地上留下了一行蜿蜒的水跡。之後,烏龍騰空而起,消失在蔚藍的天際。烏龍騰飛的地方,便是九曲紅梅茶的原產地——大塢盆地。村民們認爲是烏龍指引他們找到了這種極品茶葉,爲了紀念烏龍,村裏人就把這種濃濃的紅茶叫做烏龍茶。

大塢盆地是九曲紅梅茶的原產地,盆地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特別適合茶葉的生長。每年清明時節,漫山遍野的茶樹長出鬱鬱蔥蔥的新芽,茶農們忙碌地採摘着茶葉,一派豐收的景象。

茶農們採來的新芽被做成紅茶,這就是著名的烏龍茶。過去的紅茶都是由人工製作的,現在改用機器加工。首先把新茶放在太陽下曬焉,然後用機器碾過,這時的茶萎而不碎,且含着汁液。接着,用塑料袋把茶葉包紮好,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個小時,袋內的茶葉經過發酵,會散發出茶葉自身的那一股沁人的香味。然後把發酵過的茶葉鋪開在太陽下曬乾,香濃可口的九曲紅梅茶葉就製成了。九曲紅梅茶中的極品,顏色烏黑,精細如絲,曲折如鉤,且伴有清香。

喝茶的時候,先在茶杯裏撒少許茶葉,用熱開水沖泡。起先,杯口熱氣騰騰,杯中茶水清澈,一縷縷九曲紅梅獨特的茶香便擴散開來。漸漸地,熱氣消退,茶葉慢慢舒展開來,那股茶香也更濃郁了,茶水慢慢變成了棕紅色。這時,輕輕呷上一口,你會覺得,淡淡的甘澀中蘊藏着絲絲香甜。

聽老一輩說,這九曲紅梅茶還爲村裏添了不少光呢!1929年,九曲紅梅茶在首屆西博會上,榮獲金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