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江南古鎮洋湖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說到洋湖鎮,就不得不提及它得天獨厚的地理方位。發源於仙寓山的秋浦後河,與源於大南坑高山大峽谷的烏沙河,呈“丁”字形交匯於洋湖鎮附近的南河,又與起源於石臺丁香的東河,呈“丁”字形交匯於龍船碑。“三河合一”的洋湖河沿着黃湓河,經升金湖,最終注入了長江。六十年代興修的“231”與“325”省道也以“丁”字形定位於它的腹心地帶。於是,這裏一直流傳着“丁上又加丁,遍地出黃金,三丁連一丁,何愁業不定”的諺語。

江南古鎮洋湖散文隨筆

洋湖鎮既是皖南山區小集鎮建設的經典之作,也可以說是江南水鄉自然美景的點睛之筆。刀耕火種年代,這裏大樹參天,綠蔭遍野,水網縱橫,魚蝦滿河。山川的秀美往往也是一把雙刃劍,古代每逢梅雨季節,這裏山洪暴發,河水上漲,狹窄的“牛頭高”以上的.河套,便白浪滔天,一片汪洋。這貌似海洋,形同湖泊的景觀,有人說這就是“洋湖”得名的真正緣由。

其實,洋湖的傳說很多。很久以前的一次洪災中,一條修煉多年的鮎魚,出海入江,順河而上,一路搭救溺水百姓不計其數。鮎魚積德行善之舉感動了觀世音菩薩,便命它在洋湖鎮橫山前的回水灣裏頤養靜修。它吐盡鉛華,積金成坡,立地成了仙。此後,這裏每逢洪水,總是水漲坡高,遂成永不受淹的“洋湖坡”。

易漲易退山溪水,潮漲自有潮落時。一旦水位回落,這裏灘塗一望無邊,禽獸出沒。唐代詩人杜甫的《渼陂行》中“波濤萬頃堆琉璃”的佳句,正是沿河兩岸的真實寫照。當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時候,這裏的百姓開始圈圩造田,於是這裏漸漸出現了泥黃畈、徐家畈、李家洲、三山畈、養馬畈、八音畈、楊畈等可供耕種的廣闊良田。

可能是因爲戰火吧,黃河流域的人羣逐步向長江中下游遷徙,洋湖坡的人煙也日趨稠密起來。優越的地理位置,將人們的思維方式由謀生求溫飽轉向經商發大財。洋湖河是抵達安慶的黃金水道,也是通往徽州、祁門、浮樑、彭澤等地古徽道上的中心驛站。越來越多的木船竹筏的停靠,自然在這裏形成了農貿集散地。宋朝元年,洋湖坡的商賈騷客在坡西的古渡口樹起一塊路碑。從此,這裏又有了第三個名稱———洋湖碑。

有人流就會有集市的誕生,洋湖老街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它南北走向,東西兩側爲合面店鋪,有寬敞平坦的路道,多以條狀青石鋪就。主街地勢高朗整潔,錯落有致的牌樓一律粉牆黛瓦,清一色的馬頭牆和響板門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魚市、老酒坊、醬油坊、染坊、藥店、金店、布皮店、雜貨店、屠宰店、當鋪、錢莊、茶社、賭場、戲樓、飯店、旅店以及青陽、徽州、六合等幫會會館,一間連着一間,商業活動蒸蒸日上。

如果說熱鬧的洋湖老街是一張臉的話,那周邊的美景就自然是她飄逸的長髮了。“煙橫古渡淼天淪,石壁嵐浮滿目春。二水漁歌舟影遠,三山樵唱樹爲鄰。新塘映月添佳色,李井流泉泛綠茵。楊廟鐘聲明慧眼,老亭仙鶴佑鄉民”的八景,酷似衆星拱月,將老街攬進自己的懷中,讓來者流連忘返,使去者回味悠長。洋湖碑轄區不斷擴大,隸屬貨棧也逐步增多,1934年,她有了正式名稱———洋湖鎮。

洋湖鎮的劫難,不會因她的發展就迂迴繞道。估計在1938年前後,繁華的洋湖老街被日寇的“三光”政策全部毀沒。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約300米長、5米寬的老街均爲後來重建。改革開放以後,黨的福民方針給洋湖鎮帶來了新的希望。在老街的另一邊,新街異軍突起,洋湖鎮真的“洋”起來了,一個現代化的小集鎮如同“聚寶盆”一樣出現在世人的眼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