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寫冬天的名人散文

本文已影響 3.96W人 

導語: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寫冬天的名人散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寫冬天的名人散文

  篇一:寫冬天的名人散文

安然時光,緩緩前行,與一季又一季我擦肩而過,日復日,年復年,平淡喜人的日子像是沒有終點。

前些日子還在猜想下一個灰暗着臉的天空會不會下起雪呢?晨,初醒,窺見窗外白雪紛飛,滿心的喜悅。不曾想,期待中的世界如時間一般,不知不覺,款款落入我的身邊。掩上窗櫺,守住安然,守住孤寂,守住一盞茶香。

披了一條毯子,倚在窗前,遙望世界。被雪,染白的世界如此開闊如此廣袤。薄涼的空氣,轉進肺裏,感覺呼吸如此順暢,一種少有的舒適感,貪婪的享受這份舒適,便任由時光,從指縫,從耳畔,兀自流失。終究還是 沒有力氣了,不再挽留了,曾經不論是照片還是文字,都是在執意挽留時光,等日後翻閱,彷彿昨日重現,彷彿時光沒有流失,其實這無可非議必然是徒勞。無奈,可笑,卻也多彩的人生。

莫名其妙總是喜歡有雪地日子,喜歡那個縮手縮腳的季節,只是因爲天涼了,閒逛的人就少了,喧鬧的世界就清淨了,我便可以盡情的沉澱,盡情的書寫,盡情的沉默或歡唱,像與世隔絕一般,享受一個人時光,所以有雪地日子是安靜的,那麼生活也該是安靜的。

已經沒有精準的日期了,只有斷斷續續的記憶,細微的感觸與自覺此時此刻彷彿與舊事重疊了。想起在雪地上狂歡的我們,站在17歲的尾巴上,面對冰冷刺骨的冬,哈出無法撲捉到的白氣,我們用樹枝在雪地上寫下安靜的詩行,互相品讀,於是安靜的生活中有了底吟淺笑,只是時光像個魔術師,一個轉身而已,與我一起寫詩的女孩就不見了,

一日,顯示屏上跳動出她的信息,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似乎一切都沒有變,她的模樣,她的聲音,她的性格,只她的身邊沒了我,我的身邊沒了她,我們彼此換來一個生活的地方,繼續成長。她發來一張又一張照片,是她和她生活的地方。那是個景色宜人,雨霧妖嬈的地方,春天來的很早,卻很少有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景色。她幾乎發來沒每一個角落,和沒一朵花開的樣子,我羨慕不已。我喜歡那些不知道名的花兒盛開的姿態,也喜歡那些,雲霧繞山腰的美,看着,看着,彷彿觸到了大山的輪廓。她很愛她的第二故鄉。只是她卻沉默了片刻,她說:“其實我還是很喜歡有雪的季節”有那麼一瞬間,感覺我們的記憶重疊了,倆三個女孩互相攙扶着在潔白的雪地上踩出花開的痕跡,我們沒有摔倒,是誰說的,我們踩雪的樣子像極了幾個老太太,於是大家都笑了。那笑聲純真無邪,像銀鈴般灑落在我們青春的道路上,可而今那些一起踩雪的女孩不知道都散落在哪裏,不知道她們會不會想起,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想起共同的記憶。我們彼此牽念,卻尋不到彼此的影子,也無法在雪地上一起寫下稚嫩的詩行,無法在雪地上踩出蓮一樣的花兒。

她說:“給我發一張你那邊的樣子吧!”於是我拍了山川拍了平原,拍了雪,最後拍了一張滿滿的全是雪。沒有一絲雜質,她看到後只是微微的笑了,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說:”真好~“

其實我們的人生,就如那一張滿滿的雪景照,純潔的沒有一絲雜質,等到我們步入社會,就開始往這張白紙上書寫,曾經我們努力的書寫,於是我們的生活裏充滿了希望,後來我們用心的書寫,於是生活便是用心美好,我們充滿愛的書寫,我們的生活便擁有了感動與溫馨。所以我們一邊認真的書寫一邊認真老去,等有一天紙上畫了句號,這張白紙豐富多彩,充滿愛和溫馨。

  篇二:寫冬天的名人散文

枕在冬日寧靜安祥的臂彎,踩着清晨的第一片柔軟的銀色素毯,揉觸着空氣寒涼的體膚,格外清越,一種空冥的感覺拉近了山野與鬧市的距離,大地如此的沉穩安然,不露絲毫的慌張,靜謐中清淺閒雅,清姿款款,溫淡素潔……

跫足緩滯,安臥空曠靜然之中,神自清怡,心自脫俗,有種欲行千里不覺沉的怡然,任思緒和着空氣嫋然,清韻幽幽,在莊重厚實的冬衣裏盡情的舒展思緒,蒸騰溫軟,尋千枝覓萬葉,譁然,丁玲……

雁行劃過的江北,留下的那串省略號呢?原來綿延在一場漫天飛揚的素雪中,而後,走進冬結實的宮殿,恆古不變莊重的表情,一切便安然靜默,

聽,早晨的風,它睡着了,依然藏躲在夜的領口酣睡,那些調皮的雀鳥叼來第一片曙光,大地睜開惺忪黛靄的眼睫,揉醒了一個寧靜的早晨,一切慢慢暈開……

那些天使的精靈呢,抖落與溫度成正比的足已厚實的羽翎,嫋然輕掠,蹲在蕭索的枝頭在舔食那瑩甘露如棉……

想必季節倦怠了,休眠的萬物靜寂悄然,蜷縮成一尊慵懶靜默的姿勢,均勻的呼吸,生怕稍一動彈便扭痛了腰肢,風還是在冬天的早晨緩緩蔓延開來,試探着大地半酣的睡態,撩起幾絲凌亂的碎髮,打疼了枝頭那幾片倔強的枯葉,潸然而墜,

滿地的零楓,支撐着最後的婉約,被溼寒淋漓過的芳顏幾分憔悴,卻褪不完那柚黃硃紅的衣衫,嵌入大地寬厚的胸膛,盈款爲隆冬裏最美麗的書籤,隱隱潺潺,吟唱生命裏最悲嗆隆重的晚歌。

那些楊柳呢,那片蔥蘢呢,循目,冷衫一襲,傲然地佇立曠野小道邊,依舊守着年華朝夕更迭的歲寒,默然而堅韌地堅守着上蒼賦予的使命,恬然裝扮着垂暮荒蕪的歲時,陪伴着生生息息一樣嬉鬧滄桑在這片土地的萬物生息。

總有一些別緻的婉約是華麗繽紛的,那盈玉魄冰魂呢,於寒寂的長廊翩躚旋舞,素袖輕嫋,便撒落萬朵千枝瓊絨的仙婀,如鵝絨暖裘,輕輕地圍在每一簇寒廖的頸脖,捂暖了光裸的荒涼,緄鑲在松柏翠衣的領口袖腕,姿顯華貴。

而在江南,卻不因多了點什麼而沉寂,無法晶結的心思,依然抖落滿眸的憂傷,在某一個無人的靜夜裏,奪眶而墜,打溼了夜的鬢角,便同時也驚粹起一串長長的往事,

夢中,那葉碧水青瀾間盪漾的扁舟漸漸也蕭索了幾分,懷想着三月柳簾的馨暖青翠,船櫓緩緩,盪開一眸楚楚憐意的憂簾,於季節的繁華處轉身,偶爾回眸。

從新綠到墨綠,江南從不曾岑寂,飄搖着亙古不褪的青色,綿延着殷殷不息的氤氳霧嵐,從北方的粗獷蕭殺中抽離,委婉嫋娜,在拱橋的中央娉婷翩躚,在幽徑弄巷中擎舉着五彩斑斕的傘花,在微寒的嬌喘中旋轉出一婉婉清麗……

不知不覺走了很遠,思緒禁不住飄飛,誰說冬季不夠婀娜,看它凝態嫺靜溫婉,聽它心語靜默呢喃,從喧鬧中獨處清寂,不與華寵,靜謐安然,於季節的最深處默然心悅,結晶最美麗的六棱花瓣,雕瓊枝琢玉樹,用最深沉的厚度包容萬物滄桑,撫傷過往,蓄積生命伊始再度的輪迴淺唱,從容向晚,清淺款款……

  篇三:寫冬天的名人散文

自古以來,秋是悲傷的象徵,是沒落的表現,是人生愁緒的晴雨表。屈原說“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說“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樣的詩句“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自然界萬木蕭條落葉紛飛,首先映入人的眼簾,自然界的物象使人產生了心靈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聯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秋葉飄零,及物及人,悲從中來,正如陸機《文賦》所言“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物之枯榮引發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諸如李白“人煙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賈島“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柳永“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孟浩然“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元薩都刺有五絕雲“秋風吹白波,秋雨鳴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唐朝詩人馬戴更把這種愁緒推到極致,“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羈旅他鄉,忽見落葉紛披,秋氣襲人,孤燈獨坐,情思頓生,縱使少年也添老。空園白露,孤壁野僧,極爲清寒寂寥之境,滄桑至極,欲說還休。杜子美《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常年在外,忽逢秋葉飄零,聯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時節,失落的人生,他的滿腔愁緒劈空而來,萬里與百年,無涯的空間與飄渺的時間,艱難苦恨,潦倒新停,盡付昏昏濁酒滔滔江水。他的《秋興八首》寫於大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時期,飄搖難料的身世,顛沛流離的老境,欲濟無楫的失意,國難家愁與秋的荒涼冷落渾然一體,蒼涼的悲壯,蒼茫的愁緒,排山倒海,風雲變幻,動盪不安,正如“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之際,詩人酬志無門,只能遊於江渚之上,當他體驗了底層的苦難,便獲得了精神的迴歸,“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秋,卻是意境的寫照,清冷、蕭瑟、寂寥、悲涼、質樸,是人生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淒寒之境。“萬壑泉聲鬆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秋霄日色勝春霄,萬里霜天靜寂寥。”王勃的意境更爲開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李白則以豪放見稱,“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蘇軾這個大才子,心境隨世態而漸老,他的筆下既有色彩斑斕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又有往事如煙不可追憶之苦,“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還有人生如夢不堪回首的浩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宋林逋則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拋開了淺盞低吟,唱起了“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對於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獨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清人王士禎則是獨釣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詩人遺世獨立超然物外,其境曠世高古攝魂奪魄。世人總喜歡春天的繁華似錦,排斥秋天的無情與落寞,然而,秋天卻是人們迴避不了必然經歷的季節,無論是時令之秋,還是人生之秋,有了閱歷有了苦難有了滄桑,纔有秋天的成熟與豐收,纔有藝術的蒼老之境。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唱響了嘹亮的秋的讚歌:劉禹錫有《秋詞》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篇四:寫冬天的名人散文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實實在在觸摸到了歲月。年是冬日中間的分界。有了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歲月一天天變短,直到殘剩無多!過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時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爲了。

歲月是用時光來計算的。那麼時光又在哪裏?在鐘錶上,日曆上,還是行走在窗前的陽光裏?

窗子是房屋最迷人的鏡框。節候變換着鏡框裏的風景。冬意最濃的那些天,屋裏的熱氣和窗外的陽光一起努力,將凍結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總是先從中間化開,向四邊蔓延。透過這美妙的冰洞,我發現原來嚴冬的世界纔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總有蔭影遮翳,蔥蘢卻幽暗。小樹林又何曾有這般光明?我忽然對老人這個概念生了敬意。只有閱盡人生,脫淨了生命年華的葉子,纔會有眼前這小樹林一般明徹。只有這徹底的通徹,纔能有此無邊的.安寧。安寧不是安寐,而是一種博大而豐實的自享。世中惟有創造者所擁有的自享纔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來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臺上說:“看吧,多漂亮的大葉子!”

這葉子像一隻只綠色光亮的大手,伸出來,叫人欣賞。逆光中,它的葉筋舒展着舒暢又瀟灑的線條。一種奇特的感覺出現了!嚴寒佔據窗外,豐腴的春天卻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自從有了這盆“香棒”,我才發現我的書房竟有如此燦爛的陽光。它照進並充滿每一片葉子和每一根葉梗,把它們變得像碧玉一樣純淨、通亮、聖潔。我還看見綠色的汁液在通明的葉子裏流動。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鮮紅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綠的,心靈的血液是透明的,因爲世界的純潔來自於心靈的透明。但是爲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說自己純潔,而整個世界卻仍舊一片混沌呢?

我還發現,這光亮的葉子並不是爲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爲了證實陽光的明媚、陽光的魅力、陽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時證實着另一個事物的存在。偉大的出現說明庸人的無所不在;分離愈遠的情人,愈顯示了他們的心絲毫沒有分離;小人的惡言惡語不恰好表達你的高不可攀和無法企及嗎?而騙子無法從你身上騙走的,正是你那無比珍貴的單純。老人的生命愈來愈短,還是他生命的道路愈來愈長?生命的計量,在於它的長度,還是寬度與深度?

冬日裏,太陽環繞地球的軌道變得又斜又低。夏天裏,陽光的雙足最多隻是站在我的窗臺上,現在卻長驅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牆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佇立在陰影裏沉思,此刻迎着一束光芒無聲地微笑了。

陽光還要充滿我的世界,它化爲閃閃爍爍的光霧,朝着四周的陰暗的地方浸染。陰影又執著又調皮,陽光照到哪裏,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後。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見被陽光照得晶晶發光的遊動的塵埃。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與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裏?黑夜與晨曦的界限呢?來自於早醒的鳥第一聲的啼叫嗎……這叫聲由於被晨露滋潤而異樣地清亮。

但是,有一種光可以透入幽閉的暗處,那便是從音箱裏散發出來的閃光的琴音。魯賓斯坦的手不是在彈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靈;他還用手思索,用手感應,用手觸動色彩,用手試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們像明明滅滅、強強弱弱的光束,散佈在空間!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鳥,扇着翅膀,飛進佈滿陰影的地方。有時,它會在一陣轟響裏,關閉了整個地球上的燈或者創造出一個輝煌奪目的太陽。我便在一張寄給遠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賀卡上,寫了一句話:

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樂裏。

冬日裏最令人莫解的還是天空。

盛夏裏,有時烏雲四合,那即將被崢嶸的雲吞沒的最後一塊藍天,好似天空的一個洞,無窮地深遠。而現在整個天空全成了這樣,在你頭頂上無邊無際地展開!空闊、高遠、清澈、莊嚴!除去少有的飄雪的日子,大多數時間連一點點雲絲也沒有,鳥兒也不敢飛上去,這不僅由於它冷冽寥廓,而是因爲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頭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間,寒空中才有星星閃爍。這星星是宇宙間點燈的驛站。萬古以來,是誰不停歇地從一個驛站奔向下一個驛站?爲誰送信?爲了宇宙間那一樁永恆的愛嗎?

我從大地注視着這冬天的腳步,看看它究竟怎樣一步步、沿着哪個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