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散文:山裏的冬天

本文已影響 3.15W人 

雨一直下着,沒日沒夜的,也是無聲無息的,好多天都不曾見到過太陽了。雲層很厚,遮住了整個的山頭和山上的樹木。風悽悽冷冷的颳着,掠過樹枝,檐畔,發出嗚嗚的瘮人的聲音。

散文:山裏的冬天

這是江南的冬天,這是江南山裏的冬天。

天很冷,氣溫很低,泥濘的山路上,偶爾有車子開過的聲音,路上很少有行人,遠處的雞鳴和犬吠,彷彿都來自雲層中。勞作了一年歇下來的農民都躲在屋裏,烤着火,燙一壺熱茶,在不着邊際的閒聊着,時不時從門縫裏吹進來一縷寒風,把火苗刮的東倒西歪,使人不禁要打上一個寒顫。

柴門外傍水溝的地方,有一簇野菊花,在瑟瑟的寒風中搖擺着,開出一朵朵已經有些暗黃的花朵來,帶黑點的葉子有些蜷縮着,已然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我不知道野菊花這麼固執的'開放着是爲了什麼,得到的結果又是什麼,她想表達什麼,我想不僅僅是她能抗拒寒冬吧。溪邊田地裏的農作物卻是更加地蒼翠了。綠的白菜,白的蘿蔔,都是那麼地富有生機和生氣,長得有一筷長的油菜,翠油油的,鋪開着葉面,葉面上有一層薄薄的纖細的雨珠,象是長了一層薄薄的白絨,柔軟而潤滑。

“冬雨溼衣看不見,” 山裏冬季的雨,就象朱自清先生筆下寫的,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伸手接不住,擡頭看不見。飄在你的臉上,手上,你能感覺得到那一絲絲寒涼,是沁人心骨的那種,冰冰涼涼。

爲了抵禦冬天的寒冷,衣服也是年年變換這樣式,從我們小時候的棉衣,到絨衣,再到現在的羽絨服,冷的感覺是越來越少了。老人都穿得臃臃腫腫 ,小孩子則象是被包裹着的糉子,整個地密不透風,就算摔一跤也無所謂的了,有厚厚的衣服擋着呢。不象那時的我們,穿着一條單褲子,和一件被哥哥姐姐穿得不能再穿了的舊棉衣,襪子還是納了襪底的紗襪子,手腳和耳朵,一到冬天就起滿了凍瘡,晚上就用白蘿蔔在火灰裏煨熱去燙起了凍瘡的地方,癢得鑽心,也燙得難受。而現在放學回家的孩子們,進門就把自己關起來,提一個電爐子,做着無聊而又乏味的習題,亦或是聚精會神地看着電視,或目不轉睛地玩着電腦,根本看不到年少的樂趣,他們的童真就這樣被封閉起來了。看到現在的他們,我不禁想起我們的年少時光。

那時的我們什麼都沒有,烤火是木柴,照明是煤油燈。放學回家後就呼朋引伴,踩着高蹺,玩着陀螺。高蹺是用細小的杉木做成的,陀螺則是用茶子樹削的,玩瘋了的時候,任父母喊破喉嚨,也當作沒聽見。

我們是一個大灣大戶,我們同齡的孩子特別多,比我們年紀大的堂兄就唆使我們打架,打架打贏了的,就能得到一副高蹺,或者是一個陀螺。我們就拼了命的互毆,但打架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許傷人,如果誰傷了人,就會被開除,以後就沒人和你玩了。爲了那一副高蹺或者陀螺,打得不可開交,衣服上,臉上沾滿了泥土,臉上的泥土被汗水一侵,成了一道道溝痕,個個都是氣喘吁吁,頭上熱氣蒸騰,回到家,免不了被父母一陣訓斥,嚴重的時候還要跪板凳,或者是挨幾篾片的抽打。事隔幾十年,這種情形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山裏的冬天是封閉的冬天,打開門看到的就是灰濛濛的一片。雖然現在有電視、電腦連接着外面的世界,但山裏人的身子卻離不開溫暖的火塘。因爲有了電視和電腦的陪伴,鄰居間的走動也少了,交流與溝通也越來越少了,年輕的後生子們都到了山的那邊,外去打工了,家家都關門閉戶,守着屬於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偶爾也能聽到一兩聲呼喊聲,那是留守的老人因體力或手腳不便而在叫他的鄰居幫他把柴火搬到竈屋去。這呼喊聲在這狹小的空間裏顯得空曠而單調。門前泥地裏那幾只覓食的家雀,被這突如其來的的叫喊聲嚇得撲棱一下飛到了堂前的那棵古樟樹上,嘰嘰喳喳地張眼望着,露出一絲絲地迷茫來。

山裏的冬天不似原先那麼冷了,也很少看到下雪了,甚至連霜凍期也越來越短了,“又是一個暖冬” 。但是我能感覺得到,山裏的冬天是越來越冷,也越來越乏味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