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禪的變遷散文

本文已影響 1.2W人 

說到禪,有人會說,哦!那是很神祕微妙的;有人會說,禪就是禪定;還會有人會說,禪是佛教的一個宗派,禪宗;又有人會說,禪是修行悟道的方法;還有的斷言,禪是智慧等等,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呢?我看其實這些都對。

禪的變遷散文

禪來源於古印度,原來讀作禪那,翻譯過來就簡化,念成禪了。在古印度的婆羅門教的“奧義書”裏是瑜伽,有靜思的意思,印度各教派都修行瑜伽,瑜伽被佛教接過來成了禪,意思跟瑜伽差不多,主要的意思是通過靜思冥想,達到一種超脫自我的狀態,是一個實證實修的境界,用言語的確很難表達其準確的含義,所以古代翻譯家門很聰明的就採取了直譯的方式,佛教經典裏類似的翻譯方法很多,比如般若,波羅密多,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印度人很講究靜坐冥思,不管什麼教派都這樣。釋迦牟尼將禪定引入了佛教的修行之中,因爲佛教的修行需要“悟”,也就是要想透生命,世界的一切,真正體會到“空”,從而跳出六道,證得涅槃,所以,沉思冥想就自然而然的成爲佛子們的修行的必然。釋迦牟尼當年在菩提樹下就是這麼寺院裏看到的佛菩薩坐着的姿勢,那就是在靜坐冥想,或者說是在進入禪定後的樣子。

佛教傳入中國,不管是禪定的方法,還是禪本來的含義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化主要是在漢地大乘佛教中發生的。

大家都知道在原始佛教時期,修習的經典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方法是所謂的“四禪八定”。小乘極其講究“戒定慧”三學,戒是當然的,要想“慧”,則必須先“定”,步驟一點都不能亂。先練習調息入定,然後摒除雜念(也就是所謂“安般守意”法),再一步步的去體會不同層次的喜樂,妙樂,不苦不樂樂等等,是一個“漸悟”的過程,很明顯,這個過程是極其漫長的,但是巴利語系的小乘信衆(我國雲南上座部佛教也屬於巴利語系)一直是這樣鍥而不捨的'堅持這樣修煉,今天還是這樣,真是不容易。當然最後修成所謂“神通”也是小乘派追求的目標

但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特別是大乘佛教進來後,在修行的重點上面,從小乘的“八正道”簡化到了大乘的“六度”。靜坐的方法也在發生變化,鳩摩羅什融合大小乘禪修,提出了針對不同情況的人,靜坐冥想的對象也應該不同,比如,他提出,慾念重的人,要修所謂“不淨觀”,在冥想中想象人體的種種污穢,屍體腐爛的過程,以此產生厭惡人生的觀念;癡迷人生的,要修“十二因緣觀”,在冥想中參悟透一切皆爲因緣所合而成,人生不值得留戀等等;大乘的修習入定主要也轉成了“唸佛禪”和“實相禪”,不過要指出的是,這裏的“念”指的是“念想”,“觀念”的意思,即在意念中想象佛的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將意念集中於一個特定的事物上面,以達到“入定”的境界;另一種禪修是“實相禪”,將“空”與禪觀融合,通過習禪,真是體會“萬法皆空”。

總之,將入定冥想簡化,這是提高信衆信心的修煉方法,與大乘教義共同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這也是大乘佛教漢化的開始。鳩摩羅什的弟子之一,號稱“孤明先發”的道生和尚也首先提出了“頓悟”的說法,認爲“悟道”不必按部就班的,非要經過“四禪”的“漸悟”才能修成正果,而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悟得正道,只要心誠。至此,禪的含義,修禪的方法也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小乘的“四禪”在漢傳大乘佛教的修行中漸漸被捨棄,禪被漸漸的和定聯繫在一起了,只要是佛教修行者靜坐冥想,就被稱爲“禪定”,禪的含義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到了隋唐前期,南印度人菩提達摩來到中國,帶來了另外一種禪法。菩提達摩的禪定功夫了得,竟然能一下子面壁九年冥想靜坐。不過他老人家面壁入定時是不是在進行“四禪”的過程,就不得而知了,從後來禪宗大德們的入定說法資料來看,基本上是進入一種什麼也不想的忘我境界,和小乘的四禪有根本的不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一個“漸悟”的習禪方法。據說菩提達摩這個禪定的法門傳了六代。到了第五代弘忍,傳了兩個人,一個是北宗禪掌門神秀,即東山法門,都是“漸悟”的倡導實踐者。另一個是南宗禪的鼻祖,即六祖慧能。當神秀和慧能都圓寂以後,慧能的弟子神會和尚通過滑臺無遮大會大鬧北宗,經過他多年的努力,安史之亂給了他機會,南宗禪終於得到皇家認可,成爲禪宗正宗。慧能的“頓悟”真正走上了中國佛教的舞臺,佛學大師兼歷史學者宗密將神秀和慧能開創的宗派定爲“禪宗”,禪的含義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因爲禪宗將習禪作爲悟道修行的唯一法門,這個時候的禪早已不是《奧義書》中瑜伽所說的那個禪的意思了。

到了神秀的北宗禪衰落,南宗禪興起,也就是說“漸悟”被“頓悟”取代,中國佛教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不過不要誤會慧能創立的南宗禪說的“頓悟”不要禪定的修行了,“頓悟”的真正意思是不要拘泥於禪定,在“定慧”層面上,不一定非要經過“定”才能“慧”。進入禪定,冥想可以悟道,在日常起居,生活的任何過程中均可以悟道,甚至可以先悟而後修習。禪修就是生活,禪已經融入了生活當中。佛教修行經過這麼一個“簡化”,特別是禪宗倡導的“不立文字”的參禪悟道,很快就贏得了中國信衆的認可,在唐宋時期,參禪話頭機鋒更是盛行,說禪悟道的聖人到處可見,尋道問禪的野狐多多,這個局面被後世說成是“滿街聖人,遍地野狐”。

更有甚者,到了慧能的徒孫輩下面的馬祖道一,習禪已經被貶到無處容身的地步,就是“觸類是道,任心爲修”,任何動作揚眉動目,嬉笑,打呵欠等都是佛事,你要問禪,說不定就挨一棍子,被大罵一聲,或乾脆挨一大嘴巴;要不然就是給你來個所答非所問,讓人莫名其妙的語句話頭隨處可見..。漢地大乘各宗派漸漸衰落,唯獨禪宗一家獨秀,天下寺廟叢林也全部是禪院了。禪修的法門幾乎只剩下兩個,即曹洞宗的枯禪,也叫默照禪和臨濟宗的看話禪,中國佛教的局面是所謂“臨天下和曹一角”,全是臨濟宗的天下,曹洞宗佔了一小部分,其餘什麼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等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宗派統統不見蹤影了。

就這麼到了明朝,佛教界開始漸漸的認識到老是這麼不注重經典,不進行禪定來返照自己的心境,憑不定知道什麼時候纔會出現的“頓悟”來修行似乎沒有前途。佛教不光是出家人的事情,必須有廣大民衆的參與才能興旺,和尚不念經不坐禪那哪叫和尚?在明朝四大高僧的倡導下,修習佛教經典,淨土宗修行法門的稱念佛號又漸被重視,得到當時佛教界的普遍認同,淨土宗很快盛行起來,唸誦佛號,往生西方淨土,很快得到出家衆和百姓的贊同認可,於是出現了“禪淨合修”的局面,一直延續到今天。特別是近代,太虛提出的“人間佛教”,將佛教與時代步伐聯繫起來,禪修更是不拘泥於某一種,某一宗,隨行方便。佛理成爲人們探尋人生鑰匙中的一把,禪修似乎成爲人們思維活動的指南。真個是處處有禪,處處是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