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散文欣賞:蕹菜的夏天

本文已影響 2.3W人 

蕹菜是外來的水生植物品種,這是我在青少年時代就知道的。大概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生產隊養豬缺少青飼料,不知是誰弄來了蕹菜,把它們串在草繩上,放到河裏養起來,等長大長多了,再撈起來餵豬。那些蕹菜在水裏長的速度肯定比不上同時引進的水浮蓮、水葫蘆,我的印象中只在一個年頭裏見到過它們的蹤影,作爲餵豬用的青飼料,蕹菜被淘汰了。因爲它們都被放養在河裏,蕹菜引進時就被叫做水蕹菜。也許它們同這裏的農民接觸的時間太短,沒有人知道蕹菜除了餵豬還是一種很好的綠葉蔬菜,自然那時周邊的菜場上也從來沒有賣過蕹菜。

散文欣賞:蕹菜的夏天

我第一次吃到蕹菜是在部隊裏的事了。駐地在南方,那裏的老百姓都把這種東西種在田裏,並且把嫩頭摘去炒來吃,部隊裏自然也常吃,味道還真的不錯呢。復員回來後過了好幾年,本地才見有蕹菜種子買,我便買來種了。應該說,在老宅上我是第一個種蕹菜的人,私下裏還有“幾要幾不要”的種植經驗。以後每年種每年吃,種得自得其樂,吃得津津有味。可老宅上有好多人不看好蕹菜,也倒不全是因爲以前它們做過青飼料,有過一段“低賤”身世的緣故,而是他們認爲蕹菜有一股味道,一股讓他們不能接受的怪味道,方言叫它“氣之”。後來,老宅上也有好多人家種起了蕹菜,但主要的不是自己吃,而是上市場賣,並且有不少人至今不吃蕹菜。可見口味習慣有時也是一種阻力,不是說變立時三刻就能變過來的。

老宅上的'人見我這麼喜歡種蕹菜、吃蕹菜,經常問我爲什麼?我也就不失時機大力宣傳蕹菜的好處。那個時候,蕹菜生長漸旺之時,便是蔬菜供應逐漸趨淡之日,尤其是綠葉菜更是少見,蕹菜成了淡季中供應的重要品種。高溫季節裏市場偶然有買雞毛菜的,那肯定是打了不少農藥才長成的,它們是靠吸毒維持生命的。而蕹菜不需要農藥幫助就能舒枝展葉,每天在衆多的同類面前招搖其綠色。看看一天世界的蔬菜同類,誰的顏色敢和蕹菜比?黃瓜,還是茄子?捲心菜是菜,但它們的顏色天生不是綠色的。夏天是蕹菜的夏天,高溫、暴雨,它們都不在乎,它們已習慣把自己交給夏天,夏天的熱情能使蕹菜的綠色發揮到極致,它們的一切都是夏天給的。蕹菜有資格笑同類缺少綠色,當然,它們的笑語是微弱的,我們聽不到。我們看到的是表情,綠色就是它們的笑容。滿畦暖綠欲生漪。每次我到自留地裏想摘黃瓜茄子時,秀色侵眼,蕹菜總是用它們的綠色將我召了過去,最後,籃子裏自然是蕹菜多而黃瓜茄子少。蕹菜的口感極佳,油煸炒熟後的蕹菜是那樣的碧綠生青,挾一筷在嘴裏既滑又糯,不由得你不挾第二筷第三筷。如你接着吃一口雞毛菜試試,老渣渣的對比感覺特別明顯。以我個性化的味覺,蕹菜的口味遠勝於其他蔬菜。蕹菜的營養十分豐富,這可是那些營養學家說的,各種營養成分的百分比,都是有具體數據的。印象中好像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裏也有過記載,蕹菜還有解毒、止血等藥療作用呢。

原以爲蕹菜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才從外地引進的,其實錯了,它們“移民”到上海的時間是上上世紀的事。早在xxxx年編纂的同治《上海縣誌》所列33種蔬菜中,蕹菜被列爲第12位。志書中還特地註明:蕹菜“種出浙寧,今處處有之。”這樣說來,蕹菜來到上海落戶至少已有130年的歷史了。可讓人不明白的是,這種蔬菜後來怎麼消失了?或者說它們的市場佔有率逐漸小到可以讓人們忽略不計,從“處處有之”到“難得一見”。在上海種植的蔬菜中,本有不少是引進的,有的因水土不服等原因不久就從蔬菜序列中刪除了,蕹菜雖出現過危機,最終還是歸化了。夏天裏少了點綠葉菜,在以前好象並不重要,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時尚時代,多吃綠葉菜越來越成爲熱門話題,越來越成爲熱情忠告。於是,時至今日,蕹菜時來運轉,又走俏了,供應量逐年拉陽線。自然,130年後的蕹菜也有很多改變。用了塑料棚架後,上市期提前了。烹飪時加點蒜泥,口味更佳了。原先可以不用農藥的,現在說不定也被種菜者噴灑過幾次了。當然,蕹菜的基因沒有改變,蕹菜的綠色沒有改變,蕹菜的營養價值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對蕹菜的態度和心機。我對蕹菜的偏愛肯定也不會改變。蕹菜的夏天來臨了,那就請多吃點蕹菜吧,注意不要忘了多加蒜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