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雨花石散文

本文已影響 2.57W人 

雨花石散文1

手捧一本書側臥在牀,耳邊流動着悠揚悽婉的歌聲,緩緩的,心,漫無邊際的盪漾開來......

雨花石散文

“石對雨的愛,就像藍的海,雖有萬千語,不知怎麼去表白......”情到濃時,有的只是心照不宣和默契,那就什麼都不說,一個微笑足以抵得上萬語千言,不是不知如何去表白,而是所有表白,當時已顯多餘。

“嗨,你在哪兒?嗨,我看不見......”聲聲呼喚,萬縷柔情,當思念蔓延,環顧四壁,那個日夜牽掛的人兒,你到底在哪裏?那個不斷閃爍的影子,微笑着深深凝望片刻,瞬間又沒了蹤跡,怎麼找都找不到,怎麼看也看不見......

“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你的影子,已看不清,我還在尋覓當初你的笑容......千年以後,繁華落幕,我還在風雨之中爲你等候......”繁華落幕需要千年嗎?晨起朝陽跳躍,日落殘紅漫天,萬物繁榮終歸都被時間掩埋化爲塵埃和泡沫。風雨之中傻傻等候的小石頭呀,宇宙之中你是何等渺小,星光燦爛、明月皎潔,而你有的只是平凡、簡單和卑微。如果註定你是一眼枯井,也許就應該無寸水微瀾,沉默孤寂的那隻心栓,加固後就該永遠的塵封,驟然的開啓,亮了眼,也會傷了神。可憐的石頭,如今你悽裂的呼喚,有誰能聽到?你苦苦的守候,又有誰能動心?

悠揚悽婉的歌聲肆意襲捲,手中的書早已滑落一旁,兩行清淚,悄然流淌......

雨花石散文2

曾經拿着一顆小小的雨花石,低頭吟: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然後把它交到你的手中。電話裏的那頭你也曾深情的對我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

一個小小的物件,一首歌,一個地方,因爲參與者不同,我們會賦予它們與衆不同的涵義。生命中那麼多的過客,總會有那麼一兩個會給我們留下一輩子的回憶。初戀,一個讓無數年少男女憧憬的浪漫字眼,純淨而美好。戀愛中的我們,是另一個自己。所謂的緣分有時候就是突如其來,讓人猝不及防。即使蒙得上眼睛,但還是抑制不住錯亂的脈搏。如果生活可以按下快進,那所有的故事都會是童話般的結局。

因爲我們的獨一無二,所以人的相處過程中有一種階段叫做磨合期。五年之癢,七年之痛,又讓很多人不敢相信永遠,因此總是彼此許下許多的諾言。殊不知,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兌現方式。但是還是會有些傻丫頭願意相信那個萬分之一。

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但現在的平平淡淡。飛逝的流年悄悄地改變了當初的感覺,可是你還是心裏的那個你。也許當桂花再次閒落時,你就會出現,手握雨花石,微笑不語。而我,再次爲你心動不已。願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樣我就能重新找到存在的意義……

雨花石散文3

雨花石悅目、養心、益智、提神,是天賜南京人的藝術享受。生活在南京,雨花石可飽眼福,鹹水鴨可飽口福,《茉莉花》可飽耳福。

在雨花石節開幕的上午,我隨南京雨花石協會的石友乘車去六合觀光。六合在江北,是南京的一個區,過去稱縣。

龍海廣場果然成了晶瑩亮麗的海洋。室內展品和室外的銷售品琳琅滿目,爭奇鬥豔。上百家攤位擺出一排排白瓷碗。白瓷碗裏用清水養着億萬年前就已形成的五彩繽紛的精靈。大自然的風花雪月,飛禽走獸,大千世界的人物山川,都在方寸美石中盡情表演。石中的月,好像在呼喚着遊子,石中的花,感覺它散發着芳香。它彙集了世上的色彩,它變化着人生的夢幻。

隨着收藏熱的加溫,精品雨花石的價值不斷飆升,是30年的5000倍,幾枚精品雨花石就能換一套別墅。

六合是雨花石的主產地。六合的雨花石大都來自長江岸邊的橫樑鎮。此次展出的精品、絕品中有一些就是從那裏的農民手中買來的。當初幾元錢就成交了,如今已漲到五位數。江蘇省觀賞石協會顧問、73歲的老作家劉水,是六合瓜埠人,他常到橫樑鎮農民家裏淘石。一次,農民端出一盆雨花石讓它挑選,他一枚都未看中。門外廢石堆裏的一枚卻讓他眼睛一亮。農民說:“劉老,你要喜歡就拿去!”劉水如獲至寶:黑亮的瑪瑙上,秋葉落盡的叢林裏,一輪明月升起,橫空的枯枝從圓月中穿過,倍感夜色冷峻靜謐。劉水爲它起名《寒夜》。從此,這枚石頭蜚聲石壇。國內外的展覽會上和各種精品圖集中,都有它的身影。石友們不喊他劉水了,直接喊他劉寒夜。浙江省的一位老闆要出10萬元買《寒夜》,劉水搖搖頭,他要讓這枚石頭陪他終老。

中午吃飯的時候,和我坐在一桌的一位老人,六合人都喊他老縣長。他花3100元買了一大包形形色色的雨花石中最細膩的蛋白石,拿出來讓大家看。他笑着說:“愛石頭,沒辦法,錢都花在它身上。今天上午開銷後,月工資只剩500元了。”

南京雨花石協會會長戴宗寶也和我同桌,他拿出一枚雨花石請大家取名。石上有一輪圓圓的月亮,旁邊有顆亮晶晶的星星,有人說,叫《伴飛》,有人說,叫《星星伴月到永遠》,我想了想,說:“月亮星星都在石上,不必再提,就叫《相伴永遠如何》。”戴會長站起來,敬我一杯酒。

雨花石散文4

南京,舊稱金陵,亦稱石頭城。石頭城的石頭不是怪異嶙峋,也不是碩大無比,而是以小巧玲瓏的雨花石而著稱。雨花石,有雨有花,花而冠雨,貌似鵝卵,飽滿晶瑩,美麗雅緻。

去年夏天,我有幸去了趟南京,帶回幾枚玲瓏剔透的雨花石,視爲珍寶,藏在陋室。

提到雨花石,還有一則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南京石子崗,就是現在的南京雨花臺,觀中有位雨花真人,睿智豁達,深藏不露。

一天,他開壇講經,深明大義,傳道授業,救濟蒼生,一時震撼天地,上蒼雨神歡悅降下一場五彩天雨,好似一幅山水長卷天掛,瀑布流雲,緩流直下。雨水有節奏地敲打着石子崗的石子,彷彿奏響了天樂。粒粒石子瞬間變成瑪瑙般的雨花石。老百姓喜不自禁,心存感激。衆生爲了感恩上天的洪恩浩蕩,用雨花石壘就一座雨花臺,高雅別緻,供遊人觀賞。到如今,早已成了吸引中外遊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有科學家解釋,雨花石的形成距今有150——250萬年之間,是燃燒的岩漿噴射出的產物,凝固後在雨水的作用下,將其中的二氧化硅分離出來,再沉積形成石英、玉髓、燧石或者蛋白一樣的混合物,它經過了凝固、風化、沉積碩石層三個階段,可謂歷經磨鍊,纔有今日之風流。可是人們對雨花石的形成大都還是相信那個美麗的神話傳說。要是雨花石是經歷凝固、風化、沉積三個階段形成的話,那別處也應該有雨花石,有噴射岩漿的`地方多了,可那裏不但沒有形成雨花石,大都給老百姓帶來無窮的痛苦和災難。

一部《石頭城》爭相說雨花,《紅樓夢》中賈寶玉“一落凡胎,嘴裏便含一塊五彩晶瑩的寶玉來”,寶玉的名字便由此而來。此玉“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有人傳說,這通靈寶玉就是傳說中的雨花石,有神靈保佑,要不然那能那麼神奇。

我從南京帶回幾枚,置於一透明的魚缸中,常常靜心觀賞。

雨花石,浸在水裏,水漫在上面,清澈透明,別緻豐潤,雨花點點,亮若星星。就像欣賞一幅幅水墨畫,佈局繁茂中疏密有致,蒼茫雄渾中滋潤有韻。看雨花石,於空谷幽泉中感受那份久違的清新和遠離塵囂的淡泊寧靜。

雨花石,講究質、色、形、紋,其顏色豐富多彩,形狀紋絡千變萬化。綠如翡翠,晶瑩流光,紅似朝霞,金碧輝煌。加上紋絡的天然搭配,形成的種種物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你看,這枚懷抱一團白雲,卻又沾着幾滴春雨;那枚抹一身豔麗,又像披一襲晚霞,看,那枚像寒梅在狂風中怒放,這枚又像一嫩嫩的蛋黃,又恰似一輪噴薄欲出的太陽,還有一枚像是大漠的孤煙繚繞,卻又像幾條翠柳迎風飄拂……

觀雨花石,又似品味人生真諦。人生如雨花石五光十色,生活像雨花石景象萬千。紅色象徵着堅定信念;綠色燃起生命的希望;藍色代表着純真;黃色又盪漾着浪漫……豔如紅梅,白似銀雪,桃花飛雨,碧天流星,翠綠若玉,嬌媚妖嬈,美妙絕倫。

一場雨灑下多少哲思,多少溫馨。雨花石,靈動如雨,嬌豔似花;雨花石,粒粒流光,枚枚溢彩;雨花石,雨傳奇,花傳神……

雨花石散文5

一、

那一年他六歲。他拽着母親的衣角去她家看她,她出生才三個月。

他去的時候,她正在睡覺。她的頭只有一隻洋芋那麼大,她看上去胖嘟嘟的,小胳膊小腿兒就象菜地裏的白蘿蔔那樣粗壯白淨。

看不出可愛不可愛,可是他的母親卻一個勁地誇她長得好,將來定是有個福的女娃。

他只是覺得那小腳丫很好玩,就忍不住上前摸了下。他的舉動將兩位母親逗笑了。他不知道她們笑什麼,於是也跟着傻笑。

從此,只要經過她家門,只要看見她母親抱着她在院子裏轉,他都要跑過去摸摸她的小胖腿小胖手。

在那缺吃少喝的年代,他不明白她爲什麼長得那麼白白胖胖。當她睜着黑豆似的眼滴溜溜地望他的時候,他才覺得那她真的很可愛。

二、

他上小學了,已經會念“滿天大雪紛紛下,大樹小樹開銀花”,她則和村裏幾個年紀相仿的小女孩蹲在門前的大樹下,臉上塗滿了泥巴,手裏拿着黃土做的泥娃娃玩着過家家。

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他都會碰見她在那兒玩。於是他裝作大人的模樣,走過去逗她:“妹妹,妹妹,你姓什麼?”她的小名叫梅梅,可是卻被他叫成了妹妹。

聽到她稚嫩的聲音天真地回答“我姓媽媽”時,他就和那幫調皮搗蛋的男孩子一起肆無忌憚地笑了,好象得到了莫大的滿足。

而其實他的心底是難過的,他難過他沒有妹妹。他想她要是他家的小妹妹就好了,就可以天天和她一起玩。

三、

十六歲,他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再也不可以和別人隨便說笑,特別是村裏的女孩子。

她也去了他那所學校上學,出落成一個文靜秀氣的女孩兒。

不知哪一天開始,他有了朦朧的分辨意識,隱隱約約地覺得她是村裏長得最好看的女孩子。

他和她經常一起走在同一條上學路上,遠遠地就可以看見她碎花的布衣,似一團鮮豔的花朵耀眼地開在他的眼前。

冬天的清晨,上學路上還是漆黑一片,他怕她害怕,就故意放慢腳步等她,而即使她經過他身旁,他也不會說一句話。

他覺得自己喜歡看見她,可是她真正出現時,他卻常常無言以對。不過,這已經夠了,因爲他可以看見她。

四、

三年高中苦讀,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省城大學,成爲村裏第一個大學生。

他要去上大學了,可是他並沒有別人預想的那樣高興,因爲他上大學的那天,是兩個聰明好學的弟弟輟學的日子。

家境貧寒,只能犧牲兩個弟弟的前程來保全他;還有,去省城上學,就不能經常見到她了。

大學裏,他依舊保持着良好的作息習慣,奮發刻苦,只爲減輕父母臉上日漸增多的皺紋,只爲有朝一日說出醞釀已久的那三個字。

他沒想過幸福是什麼。如果說憧憬,他只要父母弟弟健康平安,只要能天天看見她在他身邊,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有一次,他也曾像那些青春年少的熱血男孩一樣,省下飯錢買了十元一竄的雨花石項璉,他想她戴上一定很好看。等放假他回到村裏的時候,卻始終沒有勇氣送出。當然,最主要的是,她還只上高中,他不想打攪她的學習。

五、

大學畢業,他回鄉參加工作,成了一名鄉鎮中學老師。他想等她上了大學,他就可以說出那三個字。

可是還沒等到這一天,按照父母的意見,他將娶一位農村姑娘爲妻。

母親說,這幾年他不在家時,全靠那姑娘對他們一家的照顧,這份情無法償還,就讓他娶姑娘進門。

他驚呆了!

儘管他心裏一千個一萬個不情願,可是卻依然點頭答應。

百善孝爲先。他懂得這些年父母及弟弟爲自己付出的是什麼,無論他們提出怎樣的要求,都不算過份。

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她。如果是與她定親,那他的心此時可能是另外一番情景了吧,他想。

他的愛情就如琴絃還沒有彈奏出美妙的樂曲就戛然而止。他悲傷,但不埋怨。

幾個月後,他和那位沒說過幾句話的農村姑娘結爲夫妻。

六、

他上班,妻子照顧家務。他過着朝九晚五的日子,也有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兒子。他覺得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了這片土地,也習慣了這樣平淡無奇的日子。

聽說她上了大學,聽說她去了遠方的城市生活,後來就再沒有她的消息。

他也不再從別人那裏探聽有關她的一切。年少時,他曾經渴望過轟轟烈烈的愛情,可是現在才發現,有沒有愛情日子一樣過。重要的是認真走過每一天,便也沒有虛度年華吧!

然而,此時,在家裏任勞任怨的妻子卻生病了!他和妻子的結合算不上愛情,可是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已經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了。

妻子雖不能和他志趣相投,可她勤勞善良,他不能失去她,年幼的孩子更不能失去母親。

他帶着妻子四處求醫,外債高築。即使這樣,上天還是沒有眷顧他的誠心,妻子一個人靜靜地去了那個冰冷的世界。

七、

他心灰意冷,簡單收拾了下行囊,帶着孩子,離開了生活多年的故鄉,來到城市去謀生。

他既當爹又當娘,不記得怎樣的艱辛相伴,與兒子相依爲命一路走過多少風雨。

十年的時光一晃而過,他也由青春的書生變成了人到中年的淡定默然。

好心人有意的成就,還有孤獨寂寞的無助,他也曾用心“談”過兩個女友,可是世俗最終還是將他一個人留在人海里,品嚐世態,冷暖自知。

他心無雜念,一心一意拉扯着孩子。兒子長大成人,能夠在社會上立足,這一生他也就沒有遺憾了。

八、

他沒有想到今生還能遇見她,那個童年少年時代被他稱爲“妹妹”的人。

他去省城參加一個會議,恰好她也來省城出差。

差不多有二十年沒見面了吧,雙眸相對時,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她也認出了他。

歲月在她眼角刻下了細細的皺紋,可是他眼中的她還似年少時一般。

他倆怔怔地對視了半晌,然後兩人都笑。這笑裏是故人意外重逢的驚喜,亦或是人生無奈的遺憾?

他沒說,她也沒問。

交談中,他得知,她結婚不久就離婚了,現在是一家報社的編輯;她得知,這些年都是他一個人獨自拉扯着孩子,在一家國企作行政助理。

九、

他原以爲在塵世消磨中,他的心已經死去,可是自見到她的那一刻起,心似乎又復活了。這幾天,睜眼閉眼,他的眼前總會浮現她小時的模樣,還有那開在眼前那鮮豔的小碎花,象一團火苗。

短暫的幾天培訓結束了,他和她又將作別,從此天涯遙遠。他的心隱隱不安,這些年都沒有這麼牽掛過一個人了。

她要走了,她不讓他送,他堅持將她送到了車站。

他似乎看見她眼裏有晶瑩的眼珠,又似乎沒有。他一直在玻璃窗上看她。她拿出一竄項璉,託在掌心,對着他淡淡地笑了。

他驚訝不已!

因爲,這是他青春年少時想送給她而沒有送出的禮物,什麼時候到她手上了?

他當然不會知道道,項璉是他的老母親臨終前託人捎給她的,作爲母親怎麼會不懂得兒子深藏未言的心願呢。

隨着火車轟隆隆的聲音,她的音容漸漸從眼前遠去。

“明天就去找她,不管天涯海角,這一次再也不能錯過!”他對自己說,臉上的笑容如同燦爛的陽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