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走進紅石谷散文

本文已影響 3.6W人 

石頭是有語言的,人們想讓它說話它就說話,想讓它唱歌它就唱歌。

走進紅石谷散文

——題記

2013年10月26日,農曆9月22日,筆者去遼寧省海棠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在新修的八座白塔前巧遇普安寺的住持益希嘎哇,相談景區如何開展文化開發事宜。他告訴我們,你們來得正好,今天是佛降日,也叫天降節。於是,我們像是受佛祖點化了一般,直奔位於海棠山背陰處的紅石谷。

俗話說,有山就有谷。這裏山谷相連,溝谷幽深,景色迷人。走進紅石谷,不由得想起加拿大古老民歌《紅河谷》:“走過來坐在我的身旁,不要離別得這樣匆忙,要記住紅河谷你的故鄉,還有那熱愛你的姑娘……”紅石谷與紅河谷雖一字之差,此刻,我們的心情,卻和歌中所唱是一樣的。

生於斯,長於斯,故鄉的一草一木,都讓我感到格外親切。也許是因爲趕上了佛降日,天空湛藍湛藍的,沒有一絲雲彩,陽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雖時令已至深秋,卻沒有絲毫的寒意。納蘭性德有詩云:“晚秋卻勝春天好,情在冷香深處。”可是,當年的他卻是怕歌愁舞,只嘆此際淒涼,獨自禪坐,在空寂無聊中打發時光,強說歡娛。此時此刻,我們沿着石階而上,希望找到小時候的紅石砬子。

故鄉人把裸露的山岩稱爲“石砬子”,“紅石砬子”意即“紅色的山岩”。曾經當過導遊的小才告訴我,過去的紅石砬子,就是現在的紅石谷,我卻固執地一味向深處走去,走啊走……老公說,咱們回去吧,哪裏有什麼紅石砬子,它早就被鋪在我們的腳下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苦苦尋找的不是當年兀立於山頂的紅石砬子,而是在尋找舊日的時光,它就像這紅色的岩石一樣,被鋪在我們的腳下,再也找不到過去的影子。

史詩般的故鄉,蘊生出衆多英雄人物。關於紅石砬子,有一個英雄的傳說。相傳曾有一位叫那木斯萊的英雄,他能騎善射,性情剛烈。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爲反抗清政府吞併牧場,欺壓牧民,他集結貧苦牧民,多次打敗清兵,使他們心驚膽寒。可是,他們怎能甘拜下風呢?月黑風高夜,清兵突然來犯,那木斯萊帶領十幾名弟兄奮力突圍,拼死衝殺,退至海棠山上,終因寡不敵衆,壯烈犧牲。英雄的鮮血,灑在海棠山上,開出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映紅了對面的石砬子。人們爲了紀念那木斯萊,就把石砬子稱爲紅石砬子,並將石砬子山稱爲紅石砬子山。

如今,紅石谷被裝點得愈發美麗動人。這富有靈氣的山石、樹木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即使走過名山大川,故鄉總是讓人魂牽夢繞,且聽那潺潺流水聲,看那奇巖陡壁,鬼斧神工,大自然的氣脈與人的氣脈相合,就像是父親的風骨,母親的柔情。溝谷之中,那渾圓的石頭像海豹似野豬蹲伏在溪流中。清泉石上流,使石頭有了動態的美感,入情入畫。有一塊巨石像是幾百年前漂流而下,撞進一棵楊樹樹幹中,而樹依然頑強地活着。景區管理人員小邱問我,這樣的景觀究竟應該怎樣命名?思忖片刻,我告訴他,就叫“石樹共生”吧。

大自然就是這麼奇妙,生命居然如此頑強,令我驚歎不已。沿紅石谷向上攀援,到達雙獅峯,可見雌雄石獅對視纏綿,好像在互訴衷腸。曲徑通幽處,情人路像是情人幽會之地,山丁子樹下,一對男女坐在木椅上促膝談心,只要舉手之勞,就可夠到通紅的山果。秋雨後,溝谷中野果飄香,連草木都有了熟女的味道,隨便捋一下野草,那香味就粘滿了手。

紅石谷裏,從紅石谷的頂峯雙獅峯向北,有一道石階,蜿蜒北上,石階由各色好看的石頭鋪就而成。沿石階向上,可見一山洞,像是道人之居,其中巨石橫臥,有人曾經生活的痕跡,洞口刻着“民國”字樣,顯然是民國時期開鑿而成。從古至今,人們對石頭總是情有獨鍾,石頭雖然緘默無語,可一旦在上面雕刻佛像,就有了特殊的靈氣。

有一首歌裏唱道:“精美的石頭會唱歌”,看來,石頭是有語言的,人們想讓它說話它就說話,想讓它唱歌它就唱歌。詩人左岸曾說:“我的嘴是一塊石頭的裂縫,緘默無語。”可是,當他緘默無語的時候,筆下流淌的卻是一行行精美的文字。有時,用文字說話遠比用嘴說話好得多。

海棠山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神話,每一塊石頭都有故事,如望兒石、濟公帽石、蛤蟆石、龍盤石等等,在民間都有美麗的傳說。在古代,石頭是人們的打獵工具,還用石頭打造生活必需品,石碗、石盆、石杵、石斧、石桌,多得是;有人還用石頭做樂器,做打火鐮用於取暖、燒烤食物。打火鐮是用火石製作的,也就是我們阜新地區盛產的瑪瑙,還有南京的雨花石、內蒙古巴林右旗盛產的巴林石和雞血石等等,它們和瑪瑙一樣都屬於寶玉石。冷兵器時代,石頭爲成吉思汗的統一大業立下汗馬功勞。他足智多謀,帶兵擺下石頭陣,砸得敵人哭爹喊娘,直至被征服。

蒙古族是崇敬大自然的民族,他們祭祀長生天,祭山祭樹祭火等,認爲萬物有靈。據《蒙古祕史》記載,成吉思汗在布爾罕敦山被篾兒乞人包圍脫險後,把帽子掛在手臂上,對着太陽行了九跪九拜之禮,併發誓說:“布爾罕敦山啊,您用茂密的樹木庇護了我弱小的生命,使我這如蝨的身軀未受傷害,護救我於仇敵之手,保佑我躲過劫難。高大尊貴的布爾罕敦山啊,爲感激您如天的恩德,我將天天祭您,月月祭您,世世代代祭拜您!”從此,蒙古人就有了祭祀大山的習俗。沒有山的草原上,人們就從遠處運來石頭,堆成山狀來祭拜,逐漸形成了敖包文化習俗,使之成爲精神家園,於是敖包就成了蒙古人的“山圖騰”,虔誠崇拜。也許因爲如此,石頭給當地創造的價值有目共睹。

在我的家鄉阜新,早在清朝統治時期,有人種地時發現不斷有黑色的石頭被犁出地面,擦出火花以至燃燒,才知道這就是煤,於是開採出礦,被人們稱爲“烏金”。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大肆進犯,掠奪煤炭資源,野蠻開採,英雄的阜新人民奮起抗爭,趕走了侵略者。此後,阜新地區因煤而興,爲支援國家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如今,阜新成爲資源枯竭型城市,可是聰明智慧的阜新人一直沒有停止探索,曾經廢棄一隅的煤矸石派上了用場,人們用它做磚、提煉天然氣等等,讓它發揮出更大的能量,爲人類造福。人們靠山吃山,靠石頭賺取豐厚的利潤,石材工藝走進千家萬戶,涌現出點石成金的創業者,愚公移山不再是夢想。

精美的石頭,不僅會唱歌,它還給人們帶來無盡的財富,也難怪人們從骨子裏這麼喜歡石頭。記得兒子三歲時,我帶着他回孃家,在公共汽車上,當他透過車窗看到山上巨大的岩石,興奮得大叫:“大石頭,大石頭!”故鄉的大石頭,就是這樣讓人按捺不住興奮,以至讓小孩子驚喜地叫出聲來。夏季裏,我還曾帶着兒子到海棠山上游玩,讓他赤身裸體地坐在石雕的釋迦牟尼佛像懷抱裏拍了一張照片,希望他生生世世受佛祖的保佑,成爲國家之棟樑。慈悲爲懷的佛祖,保佑着這方土地上的每一個子民,保佑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保佑人們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文學評論家高海濤先生說過,沒有文化和歷史感的景點,是沒有吸引力和想像力的。海棠山以其獨特的摩崖造像羣著稱於世,即有歷史的積澱,又有文化的底蘊,極富開發價值。不瞭解海棠山歷史的人以爲這裏是海棠花盛開的地方,其實海棠山是蒙古語“海塔格山”之意,爲醫巫閭山北部餘脈之高峯,它恰似龍之骨架,接地氣,納風水,幾十種動物,幾百種植物,260餘尊摩崖造像,古剎古塔,盡收其中。

早在遼金時代,海棠山上就已有人傳道。到清代,藏傳佛教的傳播,在阜新這個五行俱全的土地上達到鼎盛時期,清政府爲愚化蒙古人,實行政教合一體制,採取懷柔政策,撥國帑鼓勵建廟,附近村民成爲寺廟的屬民。普安寺四世活佛丹畢道爾吉從西藏請來高級工匠在海棠山上大興土木,在岩石上雕刻佛像,形成世界罕見的'摩崖造像羣。普安寺,號稱“有名的喇嘛三千六,無名的喇嘛賽牛毛”。當地的蒙古人把自家男孩中最聰明的送到廟上當喇嘛,誦經聽法,拜師學藝。我的爺爺兄弟五個,三爺四爺都是海棠山普安寺的喇嘛。那時,蒙古人給孩子起名要到廟上請喇嘛賜名,有的直接就給孩子起名爲“喇嘛”,附近村人的名字至今仍有叫“大喇嘛”、“二喇嘛”、“三喇嘛”、“小喇嘛”的,而且叫這種名字的人有男也有女,可見佛教對人的影響之深遠。金碧輝煌的廟宇中,誦經聲此起彼伏,在山谷裏綿延不絕,聲聲悅耳,極具神祕色彩。

最近,聽說海棠山上又發現了兩尊摩崖造像,在紅石谷發現了喇嘛洞.職業的敏感,使我產生了去看一看的念頭,於是搭乘車輛又一次前去。原來,這兩尊佛像,就在海棠山措欽大殿東北120米處一個巨大的岩石背面,一爲無量壽佛,一爲綠度母像,還有新發現的喇嘛洞,處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中,洞口岩石上刻的字依稀可見,從沿途拾到的青磚碎片來看,這裏確有人生活過。在家鄉阜新的土地上,史上曾有高句麗人、契丹人生活,山上不時有盜墓者挖掘過的痕跡。至於這個洞是何時開鑿的,何人所爲,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海棠山,這個神奇的地方,確實有很多文化開發的文章可做,相信有官方的重視,百姓的期盼,環境的保護,美麗的海棠山,文化的海棠山,在不久的將來會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