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生命的永恆散文

本文已影響 1.76W人 

生命的永恆散文1

魚類起源很早,大約在四億年以前的古生代中期(泥盆紀)已走向繁榮,所以在地質學中習慣把泥盆紀稱作“魚的時代”。那時,古生代的魚類,無脊椎骨,不具備現代魚類的形態,能保存爲化石傳世的多半是殘留的外皮,況且常常模糊不清,難以鑑別魚類的品種。中生代的白堊紀至侏羅紀,魚類由軟骨進化爲硬骨,並逐漸產生了硬骨代的脊椎,在這時的地質年代地層中所保存下來的魚化石,才能製作觀賞魚化石標本。

生命的永恆散文

魚化石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遼寧的狼鰭魚、新鱗齒魚等,安微的華南弓鰭魚、滿洲魚、亞洲魚等,湖南的粒鱗魚、衡南魚,山東的中國魚、狼鰭魚,新疆的鯢魚、鱈魚,內蒙的大青山鱈魚,湖北的江漢魚,廣西的柳江魚,浙江的弓鰭魚、中鱭魚、付鱭魚、永康魚、華廈魚、秉氏魚、扁體魚、寧國魚等,而其中最著名的應首推狼鰭魚化石。因爲狼鰭魚化石不但礦化驗室程度高,形態完整,紋理清晰,而且狼鰭魚化石常以羣體形態清晰地留存在灰白色的凝灰質頁岩上,便於採集、製作標本。

此狼鰭魚化石《魚樂圖》,長32釐米,寬22釐米,厚1.2釐米,鏡框配製組成。1.25億年前,這幾尾狼鰭魚,正在水清草綠的淡水湖泊中自由自在地悠閒、嬉戲……突然被附近火山噴出的鋪天蓋地的灸熱火山灰無情地埋藏了。生命,就在這無情中被凝固、被埋沒。隨着沉積物的不斷增厚,溫度、壓力的不斷升高,魚的內部有機質經碳化而逐漸失去,經礦物質的滲透蝕變作用,魚的骨骼、表皮等硬體留下了印痕,便成了今日矚目的《魚樂圖》,真可謂“悲慘世界”。有幸的是,今日這幾尾狼鰭魚重見天日,再現它們當時的悠閒快樂情景。於是,生命在這《魚樂圖》中被永恆地延伸,造物之奇妙,莫過於此!

狼鰭魚化石,常以羣體印痕保存於灰質頁岩中,但往往魚的形態生硬、死板、無動感,誠然是一羣死魚。而《魚樂圖》中的狼鰭魚化石,形態活躍、生動,情趣盎然,彷彿出自大畫家吳作人的手筆,儼然一幅《魚樂圖》,令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

生命的永恆散文2

好幾次去北京,都想去地壇看看,但每次還來不及走到地壇的門口,這個念頭又被我硬生生壓了回去。

史鐵生說除了幾座殿堂還有那個祭壇他不能上去,地壇的每一棵樹下,以及每一米草地上都有他的車輪印。那個時候他是多麼頹廢與悲傷,在最狂妄,也是最美好的年紀,他失去了雙腿。他曾經在那座園子中一遍遍想活着與死去,也想快樂與悲傷;想愛情與病痛,也想遠方的渺茫與現實的無奈。

他翻江倒海一樣的矛盾與糾結理所當然變壞了他的脾氣,也把他變得沉默而憂鬱。

然而,這一切苦難砸中的又豈止是他自己?用史鐵生自己的話說,他一心以爲自己是不幸的,卻不知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裏總是加倍的。他情緒不好,發瘋般地獨自搖着輪椅跑到地壇去,他的母親明明是不放心,卻又因爲他的不情願而只能默默地爲他準備,扶他上輪椅,然後靜靜看他搖出小巷。

我能想像到那個逼仄的巷子中那位坐臥不安的母親,她焦急、擔心,她也驚恐,可是她又無法時時參與兒子的世界。她想給她的兒子足夠的時間去舔拭傷口,去撫慰破碎的靈魂。只是這份等待是如何漫長與煎熬,定是無人能體會。

她一生唯一的兒子,在二十歲的時候突然變成了殘疾,無疑是在晴好的天空炸起一記響雷,震得世界都搖搖晃晃。可越是在這樣的時候,做爲母親反而要變得更加強大。縱是曾經柔弱如水,瞬間也要變得偉岸如山。因爲母親要成爲孩子的依靠,她必須用加倍的堅強來保護她的孩子,而那些劈頭蓋臉拋給她的苦,她必須狠命地嚥下。

她的兒子可以抱怨,可以發泄,但她不能。

他會突然砸碎玻璃,會無端把手中的東西摔向四周,他痛苦,他甚至不想再活下去。可母親每次都是躲在一邊,等到他安靜下來又來勸說他。她抱緊他哭着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他在園子呆久了,母親就會跑去找他,可找他又不願讓他知道,在遠處看到他好好的,便悄然回去了。那座園子,有史鐵生輾過多少的車輪印,就有母親多少焦灼的腳印踩過。

直到他的母親去世時,大口大口吐着鮮血,口中依然念念不忘她生病的兒子。就算愛得再苦,可她依然舍不下在塵世中輾轉的孩子。

所以,我一直沒敢輕易踏入地壇,因爲那裏會讓我想到那位母親,我是心存敬畏的。地壇於我來說,與歷史無關,只記錄着史鐵生與他的母親。

母親,就是天使,從天堂來到人間,只爲守護她的孩子。

任何一個生命的誕生,都來自於母親的恩澤。她把我們帶到人間,用生命的乳汁餵養着我們一生的時光。孩子,無休止地榨取着她的年輕和美麗,等我們終於長高長大,沒過她肩頭的時候,是不是會爲她的蒼老而寞然?那都是爲了我們啊,爲了我們活得燦爛與明媚,爲了我們活得好些,再好些。

我的母親家裏有一個紅色掉皮的妝奩,小時候我一直很好奇,好幾次問母親那是做什麼用的。母親只輕描淡寫說是出嫁時候帶過的放梳妝東西的盒子,她們叫梳頭匣,現在那個妝奩還在,就放在西房的櫃頂上,上面蒙滿了塵土,真的成了舊時光中一件十足的舊物。然而我已不敢輕易打開它,怕那裏藏着的一大把記憶將我擊中。懷抱着妝奩出嫁的母親,青絲綰結,脣紅齒白,明眸皓腕,她年輕的容顏與那妝奩一般鮮紅而明亮。

那妝奩,定有母親少女的桃紅色的夢,也有她水樣的年華許下的對生命的熱忱。那妝奩,多像母親年輕的時光啊。

記得母親很愛照鏡子,對着鏡子一遍遍梳理着黑亮的髮絲,端祥着那個年輕姣美的自己,臉上浮現了滿意的微笑。我還無遮無攔地嘲笑過她。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母親不怎麼照鏡子了,她的一頭烏髮彷彿在一夜之間被光陰染白了,有着猙獰的模樣,她的容顏也爬滿了皺褶。

以後,就算我把鏡子放到她的跟前,她也無暇。母親再無法把自己靜成空中皎月,她有那麼多的愛等着去付出,她的心沒有爲自己空下一隙之地,滿滿全是她的孩子。可我是多麼希望她能閒下來好好看看自己,讀讀自己啊。

我的母親,愛孩子愛得很過分。我常想,她的愛有如一壺烈酒,由不得你願不願飲下,她卻自顧自就要給你。入口是有些灼人,然而在經年的回味中,卻香醇無比。

現在,我基本不敢翻閱母親以前的照片,怕看到她笑靨如花的年輕,也怕看到她矯健挺拔的身姿,更怕看到她那一頭烏黑的發。那個身影在幾十年前曾是我們所有的依賴,我們總願緊緊牽着她的手,她的手指間便是我們所有的天和地。時空倒置,而今當她用迷茫的'雙眼在我們的世界探求歡樂時,當她蹣跚着,力圖再次牽着我們的手尋找生命的安全時,我頓然淚眼迷濛。

母親,你的老去如此悽然,如此讓我無所適從。然而,就算蒼老,依然無法停下她的愛。母親的愛總是太重,太重,以至於每每提筆,總要落淚。

一遍遍叮囑,一次次目送,一點點牽掛,她是那麼忙碌。生命不止,愛便不息。

年輕時,她愛自己的孩子,年老時,又要愛孩子的孩子,這一生,她總是忘了愛自己。與史鐵生的母親不同的是,我的母親愛得更高調更熱烈,可一樣濃郁一樣深重。

有母親的孩子,是幸福的。有母親的孩子,就是有家的人。無論你惆悵或是迷茫,請把心靠向母親,那裏會有最好的解答,給你最安全的護佑。無論你長到多高多壯,在母親的世界,你永遠是一個可以任性的孩子。

是啊,任性地以爲母親的愛就是那麼理所當然,以爲母親總會是地老天荒的。史鐵生說直到母親去世他才明白,在他痛苦地任性發泄的日子,母親是如何隱忍地堅守,又是如何在無數個黑夜白天中煎熬,她甚至沒說過一句“你爲我想想。”其實,做孩子的有幾個又認真地爲母親想過?

在我們的心裏,母親就該是強大的,堅不可催是她必須要付起的責任。可我們是不是忽略了她一樣有驚慌、害怕、委屈,也有流淚的權力?母親一樣是這紅塵裏凡體肉胎的人,憑什麼只因她被冠以了“母親”,便要活得超凡脫俗,活得那麼盛大?

只是,誰又能想到,光陰在塵埃裏一步步穿行,有一天,我們竟也不知不覺把自己變得那麼強大起來。我們毫無意識,卻又彷彿是意志堅定地接下了上帝賜給的這枚令牌。我們從母親的手裏掙脫,然後牽向了一些更稚嫩的手,他們叫我們爲“母親”。

這番傳承,怎麼都說不清,也悟不透,卻如隱隱綽綽的星光,永永遠遠掛在天上,俯瞰人間,看遍世情。

生命的永恆散文3

秋風蕭瑟,落葉飄零。

無聲無息,葉子脫離樹枝,在空中爲生命畫上了最美麗的驚歎號。它的生命已經死亡,但對於這死亡,我不是惶恐也不是惋惜,而是平靜與欣慰。死亡說:“它曾活着。”

日曬雨淋,死亡的生命已經腐朽,它已面目全非,但對於這腐朽,我不是傷心也不是絕望,而是欣喜與滿足。腐朽說:“它並非虛無。”

世人都爲生命的短暫而心痛嘆息。

春風拂過枝頭,無意中扣響了生命的大門。幼小的生命悄悄探出頭來,吸吮着甘露,攝取營養。葉子立在枝頭,翹首環顧四周,看萬物復甦,感受大地新的氣息。葉色是那鮮嫩的,讓人不由心生憐憫之情的綠。這綠告訴我,生命是脆弱的。

灼熱的夏季裏,它身着深綠,一種飽受風雨,歷經滄桑的綠。看到那顯然過去已久的傷痕,心爲之一怔,似乎有些心痛,但立刻有恢復了平靜。葉子在烈日下輕輕搖曳,折射出一道道刺眼的光芒。閉上眼,我感受到了生命強烈的氣息。這氣息告訴我,生命是強韌的。

金穗沙沙作響。夕陽中,葉子正奏着歡快清脆的音樂,音符在空中飄然起舞。一陣風過,葉子滑落枝頭,它欣然地接受了這一切。當葉子剛剛觸及地面的一剎那,一隻小腳丫踏了上去,給生命畫標了一個長長的符號——省略號,不是對死亡的呻吟而是對新生命的呼喚。

時光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過,葉子早已腐爛,與泥土摻合在一起,孕育着新的生命。

無需爲生命的短暫而心痛,或許“生命”仍在延續。

面對這短暫,我們要做的不是惋惜而是珍惜。爲生命添上色彩,即使只有一瞬間,也不會有多大的遺憾。因爲這樣的生命是真實的。

流星的出現很倉促,一閃即逝,但它留給人們的記憶是美麗永恆的。

魯迅不在了,臧克家說他還活着;周總理走了,人們說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雖然停止了呼吸,但不滅的靈魂延續了他們的生命。

也許我們不會是作家,不會是偉人,但我們同樣有生命,而且正活着,真實地活着。讓我們舉起雙手,呵護生命,共同創造生命的奇蹟——永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