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淺談告狀現象散文

本文已影響 3W人 

從教低年級的幾年中,發現學生們經常到教師跟前“告狀”,淺談“告狀”現象。小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和價值觀尚未形成,“告狀”現象只是兒童心理異常的外部表現,是社會情感不成熟的體現。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掌握其心理活動變化規律,進行心理矯治與調控。

淺談告狀現象散文

  追根溯源,分析“告狀”的原因

1.喜愛聽老師和長輩的表揚,希望受到老師、同學關注

愛“告狀”的孩子通常是希望引起老師的注意,動機是積極的。

一些班幹部對於教師的要求,常常是不折不扣地執行,教育論文《淺談“告狀”現象》。由於低年級小學生理解能力和獨立應變能力較差,他們爲了樹立權威,只好把老師作爲惟一靠山。

有的學生認爲自己是教師的代言人,對犯錯誤學生亂加指責,把“我去告訴教師”掛在嘴邊,這樣極容易引起犯錯誤學生的反感。還有的`孩子內心深處認爲老師偏愛別的孩子,爲了讓老師注意他,去告訴老師別人的不足,來襯托自己的成就,確立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地位。

2.“以牙還牙”,通過“告狀”來反擊的報復心理

這類學生“告狀”把目光盯着與自己有過結的同學,等待他們犯錯誤。在報告老師的過程中,他們甚至會無中生有,添油加醋。教師對他人的批評會使他們產生心理上的滿足。

有些學生受到一點委屈或碰到一點很小的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因爲同學向老師反映自己一些錯誤,誤解爲跟自己過不去,認爲周圍的人都在輕視自己。這種學生爲求心理平衡而產生“告狀行爲”。

3.妒忌他人引發的“告狀”行爲

某些學生產生不悅、自慚、怨恨、惱恨,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一旦發現經常受表揚的同學或和自己競爭的勝利者有了一些小錯誤,就會迫不及待地去報告老師。

4.膽小孩子的一種反抗方式

愛“告狀”的孩子可能是個膽小的孩子,他受到委屈,要找一個能幫他說話的人來保護自己。

  處理“告狀”的態度與方法

1.多關心孩子,使他的需要得到滿足

在學生向教師“告狀”時,用目光、表情、身姿等非語言行爲表達對報告人的關切,不管他動機是什麼,應該讓他把話說完,教師積極地傾聽,切忌邊傾聽邊評判。通過傾聽,敏銳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

2.學會寬恕

教師要在教育他們寬以待人的基礎上,指導他們進行和諧的人際交往。讓學生帶着教師指導性意見去處理或者獨立地處理事情。如果孩子真的是因爲受到了傷害想通過“告狀”來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