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漂泊的愛和情

本文已影響 1.16W人 
漂泊的愛和情


  一
  在那臉色與情感都荒山禿嶺似的山溝,小蘭感受到的愛情,就是貼個紅喜字,穿上新衣裳,很快就成年輕的老太婆。於是,她立志要去過大城市的生活,要像都市女性一樣去經營自己甜美的愛情!
  可父母卻早已爲她定下了親事,男方叫馬吉爾,是鄉長的兒子。所幸那馬吉爾是個很有抱負的小夥子。他支持她去實現夢想,他那當鄉長的老子也只好依他,把小蘭也弄到了縣城去跟他一起去讀高中。
  1999年他們在高考中雙雙落榜後,他的父母不顧他和她的反對,也不管違不違法,硬是爲他們張羅婚事。可胳膊擰不過大腿,18歲的她與19歲的他就“優先”邁入了婚姻殿堂……婚後,他們繼續去復讀,在縣城的學校裏沒人知道他們是夫妻。轉年高考他們雙雙榜上有名,他們報的第一志願都是哈師大,可小蘭卻被鬼使神差地錄到了北京一所大學的新聞系。
  可接到錄取通知書後,她卻發現自己已經有了身孕……
  二
  馬吉爾看她傷心、委屈的樣子,就叫她打胎去念大學!
  可婆婆一聽她要打胎,“撲通”就跪在了她的跟前,又是磕頭、又是作揖、苦苦哀求她生完孩子再去念大學。她不答應,婆婆就跪着不起來!
  這時,馬吉爾挺身而出,跟父母叫上了號:要不讓小蘭去讀大學,他就跟她打離婚——在那山溝裏,“打離婚”可是有傷門戶風化的可磣事啊!
  於是,她這才上了大學。
  從此,家就跟隨理想上路了,他們開始了一半在繁華京城、一半在美麗冰城的生活。
  小兩口兒冷不丁分開,那種牽腸掛肚、魂牽夢縈的“兩處閒愁”,沒有親身體驗的人是很難想象的。偶爾“複習”一回家的感覺,要費好多周折不說,有時還會鬧出麻煩來。
  受“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影響,那年“十?一”黃金週,各地對證件檢查都特別嚴,她北上至哈,由於心慌情急,走得匆忙,或者壓根兒就沒想到要帶結婚證……他們雖然住進了旅館,但只能眼巴巴地分居男女客房。
  當時她那房間只有她一人,她偷偷把他叫過來,可還沒說上幾句悄悄話的功夫,突然進來一位女顧客,害得三人全都嚇了一大跳!
  半夜時分,他那房間的顧客去趕夜車後,她溜了過去,黑燈瞎火地剛摸到他的牀邊,卻又響起了敲門聲——這下壞了,警察查夜來了,他和她當場就擒,而且還被弄進了看守所!後來,經雙方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民政和學校共同證明,才被放了出來。
  在念大學的日子裏,離多聚少,每年相依相守不過寒暑兩假,留下太多、太多的惦念和牽掛,那卻在她的記憶裏,刻下了餘味無窮、美妙無比的愛情印跡……
  三
  2004年大學畢業,她在京城一家報社當了記者;馬吉爾卻去黑南的一所中學當了教師。
  她想憑藉記者的優勢把他調進京城,可結果卻是“此類問題太多,解決京城內外兩地分居——只能出,不能進!”
  後來,馬吉爾又多次嘗試到京城應聘卻都沒有成功。
  同學和朋友就都勸她:京城這麼大,難道就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你那老馬的男人?
  同事們也開導她:都什麼年代了,還死守着那份陳舊的愛情望月興嘆?北京的好男人有的是,乾脆就地就近換一個算了,免得讓那牽腸掛肚弄得“人比黃花瘦”……
  她沒有把這些好心的關懷放在心上。可報社社會部的柳主任卻上心了。
  那是2005年秋天的一個週末,柳主任給她打電話,叫她立即趕到一家酒吧執行採訪任務。她到酒吧後,卻被柳主任拉進了雅間。她愣愣地問:“酒吧裏出了什麼需要報道的新聞?”那柳主任卻說:“你的丈夫遠在天涯,我的老婆也遠在海角,你我同是京城無家的人……這,你看需要報道嗎?”
  她的臉“騰”地就紅到了脖子根兒。對於“野鴛鴦”的生活,她壓根兒就沒想過。於是她就慌忙地說:“我還有個稿子急着要趕……”
  可在她轉身離去時,卻被那柳主任攔腰死死地抱住!
  她本能地給了他一記耳光,趁他“發愣”時,她奪路而逃。
  可從那時起,她的心情卻海樣兒地洶涌澎湃了起來。她那擱淺在老家的家、那漂泊在遠方的愛,讓她孤獨、令她寂寞、使她形隻影單,爲她帶來不盡的煩惱。但細細地琢磨,她卻又覺得這就是愛,這就是深入骨子裏、融入血液中的家的觀念哪!
  所以,她不能放棄這個跟隨理想和愛情飄忽未定的家!
  於是,她和馬吉爾別無選擇地商定了另一條“閤家京城”的途徑——那就是考研。
  她對他說:“咱們的家在京城,你挺進京城之日,就是咱們有家之時!”
  他卻盯着她問:“如果這輩子都考不上呢?”
  她毫不猶豫地答道:“那就讓家在理想的路途上漂泊下去,一輩子都像現在這樣聚聚散散——聚時有家,散時有愛,雖然牽腸掛肚愛得很辛苦,卻有幸福和浪漫在心頭……”
  四
  擇定丈夫挺進京城的途徑後,她的心情平靜了許多,再看到柳主任那憂鬱的目光時,她的心也不再那麼慌亂了。
  她記得那是2007年春的一天,她正在改稿子,有位鄉下妹子打扮的女人,連門都沒敲就進了辦公室,問道:“大妹子,柳主任在那個屋啊?”
  沒有想到,這鄉下妹子竟是那柳主任的妻子趙秀娟……而且,她千里迢迢從山西農村找到京城來,居然是來跟丈夫打離婚的!
  再說那馬吉爾,從2008年起考研兩年未中。“蔫”了好長時間的柳主任,又來與小蘭糾纏:“我說現代家庭就該姓‘愛’,只要能夠愛到一起,找間房子就是家,就這麼簡單。可你偏偏堅持家庭姓‘情’,你那老馬真要一輩子都進不了京,我看你的那點‘舊情’到底還能維繫多久!”
  她看都不看他一眼就反脣相譏:“你是領導不假,可你的職責裏有領導我個人生活這一款嗎?”
  那柳主任被她噎得啞口無言。其實,那趙秀娟不想再拖累他,就找上門來要與他離婚。可他一直在打着小蘭的主意——小蘭不離婚,他也一直沒答應趙秀娟。
  2009年的元旦,報社裏只有柳主任和她了。他突然來到她的辦公室,而且還拉把椅子坐在了她的對面,她緊張兮兮地、在心裏緊急準備着反擊他的糾纏!
  可這一次,他卻是來跟她商討工作的,他與她商量要新闢一個社會熱點透視欄目——他和她一拍即合,對離婚家庭進行透視報道,引導離婚新潮流,給離婚或準備離婚的青年夫婦以啓迪。
  自打她做這個欄目後,她所接觸的對象就是破碎或瀕臨破碎的家庭。
  她看着那一個個遭受愛情打擊的青年男女,離婚後似乎是擺脫了某種枷鎖,她卻感覺到,在那些離異者輕鬆自在的背後,彷彿套着一副更爲沉重的精神枷鎖!當她看着遭受父母離異重創的孩子們,聽着那一聲聲“媽媽不要我了”、“爸爸總打我”的哭訴,她的心、她的靈魂、她的整個生命都被震撼了!
  她常常獨自一人坐在夜幕一隅,對照她接觸到的離婚男女的現實,品味起那柳主任的家庭和愛情觀,她那緊繃繃的態度不知不覺出現了鬆動,她想:也許柳主任沒有錯?
  正當她快要成爲“柳氏家庭和愛情觀”的俘虜時——謝天謝地,她那馬吉爾在2010年第三次考研中,終於榜上有名了!
  五
  馬吉爾挺進京城後,她圓了做母親的夢想。去年他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應聘到京內一所專科院校做了教師。她和他又貸款買了住房,總算是在京城裏搭建了自己真正的家。
  然而,這一切,不僅沒能給他們帶來歡愉和快樂,反而生活的煩惱卻是與日俱增!
  她上下班,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馬吉爾離單位只有十分鐘的路程,可他從不接送孩子,也不做一點家務。在他的意識裏,生兒育女和家務天生就是女人的事情。而且,他那大男子主義越來越嚴重了,動輒就指責她、訓斥她、就以一家之長的身份叫她幹這幹那……她忍淚飲泣,默默地問天、問地、問自己:我到底該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女傭?還是他馬吉爾的“丫鬟”?
  結婚已經十幾年了,她一直以爲家應該是愛的美巢、情的港灣、溫馨和溫暖的大本營。可在馬吉爾的心中,有了家,有了兒子,就像是爲愛情上上了“終身保險”似的,竟然一點危機感都沒有了。
  雖然她一直在努力改變這種局面,卻都毫無收效。
  更令她不能容忍的是,他馬吉爾居然“關注”起了她的交往和行蹤!
  到了這個份上,那維繫婚姻的愛情在枯竭,他和她已陷入沒了愛情的“空殼式”婚姻,家庭也成了一種象徵了……她困惑,她迷惘,她舉頭飲悲憐天,她低頭泣淚憫地,她一遍又一遍地默問自己:“爲伊消得人憔悴”的家呀,真的會像“因誤解而結合”那樣開始,又“因瞭解而分手”那樣告終嗎?
  她的心簡直碎了!
  在她心中沉浮已久的離婚的念頭,又一次大模大樣地浮了出來。
  但她一想起那風風雨雨和聚聚散散,一看到這來之不易的家和剛上託兒所的兒子,那些遭受父母離異重創的孩子們的可憐模樣,也同時在她眼前浮來晃去。於是,她又反覆地責問自己:搞那“離婚透視報道”,爲家庭倫理和社會公德建設諫言、爲親情愛心和良知吶喊、爲父母責任和失去家庭的孩子們命運疾呼……難道,就與自己毫不相干嗎?
  於是,她就三番五次地告誡自己:在決定家庭命運的問題上,不論如何都絕不能輕言放棄!
  可今年3月24日卻是個令她徹底心灰意冷的週日。
  那天傍晚下班前,她給丈夫打電話,讓他下班把兒子接回家,他答應了。
  她提前回到家裏,做了幾道拿手菜,準備了一瓶他最愛喝的好酒。她想跟他好好敘敘舊,共同追憶那漂泊的浪漫情懷,以期喚回家的溫馨和美。
  可她把飯菜做好後,等了又等,他卻沒有回來。
  她往他的單位打電話沒人接。
  她打他的手機卻已關機。
  她只好悻悻地接回兒子,呆呆地守着那桌晚餐傷心落淚!
  夜晚10點多了他纔回家。她沒有責怪他,也沒有追問緣由,只想給他個臺階下,便調侃道:“老馬未老,記憶力卻不行了——答應好的事都給忘到脖子後去了。”
  可他卻說:“忘倒沒忘,我以爲你又跟那柳主任‘鬼混’去了呢……”
  他心眼兒小,但從不撒謊,當下就實實在在地說出了晚歸的理由:他接到她的電話後,立即“殺”到她的單位去盯梢——他沒有盯着她,就盯上了柳主任,卻始終未見她出現,才知道又白盯了。
  此時,她那委屈的淚水“唰”地奪眶而出,她心也一下子瓦涼瓦涼的了!
  但她依然不想讓那份親情和友情,隨已枯竭的愛情煙消雲散;她更不想因沒了愛情就反目成仇,使年幼的孩子承受巨大的精神創傷!因此,她一直在尋求既能解除婚姻,又能維持友情,還能使孩子繼續享受家庭溫暖的新方式……
  六
  今年“五?一”前夕,她與他決定協議離婚,但前提條件是:決不能“一離了之。”
  於是,他和她在達成“離婚不離崗”協議後,才“祕密”地離婚了……
  離婚後,她和他與往常一樣,依然生活在那來之不易的“家”裏,但她的心裏總是空落落的。
  這天,她不由自主地來到酒吧,以酒消愁。
  她忽然想到已升任報社副總編的“柳主任”,回山西老家已有一週多了——此時,她說不清自己出於什麼目的,或者她什麼目的都沒有,只是在空落時受情感需求的指使,才撥通了他的手機。
  當她得知他已回到京城,心情一悅便順口約他出來坐坐。
  柳副總編很快就來了,他居然把那趙秀娟也帶來了!
  話說她主持的那個“社會熱點透視欄目”,雖是他柳副總編提議設立的,但起初他並沒怎麼上心,可後來他審閱她的稿子時,每一次心靈都會受到深深的震撼……於是,他漸漸地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愛情和家庭觀,而且還親自把趙秀娟接到京城來,使那飄搖的愛和家不再飄渺!
  此時此刻,她的心底,在泛起對柳副總編敬仰之情的同時,也爲自己這個由親情和友情撐起的“特別家庭”,感到了欣慰。
  到現在她與丈夫“離婚”已經兩個多月了,她和他都還沒有另覓新歡的苗頭,也都在自覺地履行着“不離崗”的協議……
  在鄰里、親朋和同事們的眼裏,他們這“兩口子”和和美美,相敬如賓,絕對是一對“模範夫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