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四年級作文

作文清明節的來歷四年級示例

本文已影響 2.86W人 

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下面爲大家分享了清明節的來歷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作文清明節的來歷四年級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1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着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2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就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大部分人都離開了重耳。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同他一起避難去了,其中有個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的暈了過去,介子推用刀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端給重耳吃了。十九年後,重耳回國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對和他一起流亡出走的大臣們都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不願見他,緊閉大門。偷偷背上他的老母親上綿山了,晉文公讓他的御林軍上山去找,可是找不到,有人獻計:放火燒山,只留下一個出口讓介子推出來。晉文公聽從了那人的計策,便縱火燒山,火燒了很久,介子推死活不願出來,便被燒死了。晉文公沒看他出來,又讓人上山去找,見到他們母子倆靠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只留下兩具屍體,晉文公悔恨交加。在收拾介子推屍體的時候見他脊背靠着柳樹洞,便從裏面拿出一塊布,上面寫着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從此以後,人們就有了清明節吃寒食、掃墓的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3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4

又到了清明節,我想起了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路上行人慾斷魂”寫出了人們悼念已逝親人的沉悶氣氛。

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說起清明節不得不提起一個歷史人物介子推。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有一天重耳餓暈在地上,跟隨他的介子推, 四處找食物也沒找到,眼看重耳奄奄一息,介子推忍痛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烤熟餵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重耳做了國君之後,就封賞所有跟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沒有封賞介子推,介子推便隱居綿山。後來,有人向重耳諫言說“要是沒有介子推,大王那有你的今天,介子推纔是最大的功臣啊!重耳一聽,十分慚愧,便派人尋找介子推,得知介子推隱居深山,不肯接受封賞,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那知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仍不肯出山,在這場大火中活活的燒死掉了。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介子推燒死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禁忌菸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的食物。現在清明節取代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清明掃墓也稱爲上墳,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4 至4月6日。掃墓時,人們要帶紙錢、水果、酒、食品、鮮花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燒掉,爲墳墓添上新土,然後磕頭,祭拜 ,最後 吃掉酒食。

至今,清明節已成爲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被國家列爲法定節假日,放假三天,便於人們有更多的時間祭奠親人。

  清明節的來歷作文5

春天來啦,我讀到過許多讚美春天的詩句,也讀到過描寫這個美麗季節中的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日—清明節的詩句,總覺得帶有淡淡的憂傷。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節日呢?我在清明假期好好了解了一下。

清明節有2500多年曆史了呢,古時候又叫踏青、三月、祭祖、掃墓、掃墳節等。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爲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2013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於是就有了清明休假。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 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

清明節的節日習俗有掃墓祭祖、踏青、插柳,此外還有大量娛樂項目,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現代的拔河運動)、放風箏和盪鞦韆等,也還曾盛行一時,只有射柳和蹴鞠早已消失。清明節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餘,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

這下我明白了,爲什麼從我記事起,媽媽每年都要帶着我跟外公外婆一起去媽媽的老家寨橋鄉下給太公太婆(媽媽的爺爺奶奶)掃墓。媽媽告訴我,她從小是太公太婆帶大的,人要懂得感恩,每年來祭掃就是爲了緬懷先輩,寄託思念。媽媽說的我還不是全懂,但我知道這個傳統千百年傳承下來,一定有它的深刻意義吧。所以我總是懷着肅穆的心情,恭恭敬敬地行禮。我在想,清明節可不可以算作是中國人的感恩節呢?另外,這天也是我們和外公外婆,舅舅阿姨以及叔公他們一大家子的一次難得聚會。今年也不例外,還多了一項活動呢,下午我和媽媽去了淹城古遺址公園踏青,欣賞春天的美景,沐浴明媚的陽光!

我們 中國的節日文化可真豐富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