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四年級作文

關於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總8篇

本文已影響 1.2W人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總8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端午節吃糉子。

下面就說說端午節吧。說到端午節,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話說愛國將士屈原報國無門,受盡迫害,以死明志,五月初五投江自殺,老百姓們非常悲痛,怕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紛紛將米團投進江裏,後來,人們爲紀念屈原,便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並在這一天吃糉子、賽龍舟。現在每一年的端午節,家家都裹糉子,不會裹糉子的年輕人也會買糉子。而且,現在糉子裏面的餡兒各種各樣,大棗的、紅豆的、瘦肉的 味道美極了。其中,我最愛吃的就是大棗糉子。每次吃着糉子,我都會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會想起愛國將士屈原的故事

現在周圍的很多人都不重視祖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我們的傳統節日不夠重視,總覺得沒有外國的節日有趣。我認爲我們要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它發展、傳承下去。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民族詩人,叫屈原。他空有滿腔抱負,無處發揮,最後跳江而死。後人爲紀念他,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把糉子投入江中,由此人們習慣在那一天包糉子吃糉子。

端午節那天,大街小巷都飄着濃濃的糉子香,走過那兒的人都會口水直流。

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先把糉葉拿在手上圍成一個圓,把糯米和肉放進去,再把糉子包起來,用線把它繫好,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把我包起來的糉子和媽媽的包起來的糉子放在一起,一看,還不如媽媽的好,我想媽媽能包那麼好,我就不可以包得更好嗎?

糉子包好了,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煮,過了幾分種,我聞到了糉子的香味,媽媽說:“已經熟了。”終於能夠吃了,媽媽就把糉子放在盤子裏。我拿了一個糉子,把外殼剝了,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過端午節真好,不僅讓我學會了包糉子,又能吃到美味的糉子。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來嘍!

端午節不掛艾草怎麼行?每次端午,奶奶都會在門口掛一株艾草。別小看了這株草,不僅可以驅蚊蠅,還能淨化空氣呢!

端午節不喝涼茶怎麼行?端午這天,在我們這,有空的人家都會去摘一些草藥,用小火煮一個下午就行了!這可是端午的“王牌飲料”。

端午不戴香囊怎麼行?香囊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既可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還方便攜帶,這簡直就是端午時節的“最潮時裝”啊!

最最重要的,端午節怎麼能少了糉子呢!天剛矇矇亮,我和奶奶便早早起來,準備包糉子。包糉子必須得用現摘的綠油油的糉葉、甜甜的蜜餞、脆脆的花生,不然包出的糉子就像被風吹焉的花兒,沒有生氣。我雙手合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對着放在木桌上的糉葉先下了“毒手”。好好的糉葉到我的手裏,轉過來、拉過去、抻起來、壓下去,硬是給做成一隻“糉子精”。再瞧瞧奶奶,那叫一個得心應手!動作如此嫺熟流暢,手中的糉葉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就在我愣住的瞬間,奶奶又包好了一個糉子。我不能輸!我又試了一次,小心翼翼地將糉葉捲成海螺狀,再往裏頭塞上適量的糯米、蜜餞。另一隻手拉着糉葉的尖,葉子360°度轉了個圈,終於完成了!我高興得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想和奶奶炫耀一下。萬萬沒想到,沒用線包好的糉子,裏頭的餡“譁”一下灑落一地……奶奶看着我哭笑不得。

端午節,傳遞的是地道的故鄉情,傳承的是古老的文化傳統。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父親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瞭解了這一祕密,我馬上學着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爲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

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裏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糉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吃糉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由於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好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糉子,也感恩了媽媽!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6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我家突然沒有電,樓下管理處打來電話說是着火了,我爸爸讓我和媽媽趕緊下樓,爸爸拿着滅火器和我們一起衝下樓,到了一樓我看見電錶房濃煙滿天,我捏着鼻子跑出去。原來電錶房漏電產生了巨大火花,幸好電工很快地就把火花滅掉了,沒有造成火災。聽說明天才能來電。唉!今晚睡覺不能開空調了,我媽媽想了個主意,就是去酒店開房睡覺,當是短途旅行。

端午節來歷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會包棕子、龍舟競賽、喝雄黃酒來慶賀端午節。棕子有很多種,我最愛是肉棕,你呢?爲了慶賀節日,我們全家都騎自行車,帶着肉棕去梅林水庫玩,我們把自行車當龍舟在水庫邊比賽,一邊防比賽一邊吃棕子多開心啊!我今年過了一個非常難忘端午節。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7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每年的這個時間,人們都要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呢!比如說插艾草、賽龍舟、佩戴香包、喝雄黃酒、包糉子。糉子有很多不同的口味,有蜜棗、花生、臘肉、魚肉、火腿腸。其中,我最喜歡吃蜜棗的,首先要把糉子裹成一個錐子形,然後抓一些米,放裏面,再放一些餡,蓋些米,然後順着一個方向裹去,要裹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還不能露米,接下來,我又包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看。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可是屈原向楚王說要加強兵力,使國家不被欺負,使國家富強,這個說法遭到了一些小人的強烈反應,最終,讓屈原開始流放,流放期間,他寫了《離騷》、《九歌》,而《離騷》是屈原的著作。當屈原聽到了自己的國家被秦國佔領,心就如刀割一般,便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跳江自殺了。一聽說屈原死了,楚國的鄉親們萬分哀痛,漁夫們便去打撈屈原的真身。有一個漁夫把家裏的雞蛋、米飯扔到江裏說:“魚兒吃了這些東西,就不會吃屈大夫了。”還有一位年長的醫生把雄黃酒倒到江裏,說這樣水裏的猛獸就被薰暈了。從此以後,就在這天包糉子。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應該世世代代去紀念他。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星期一一大早,奶奶去菜市場買了許多包糉子的材料,有荷葉、醬油、糯米、五花肉。奶奶把材料買回來之後,我先把荷葉全部洗乾淨,奶奶把糯米、五花肉、醬油攪拌在不鏽鋼盆裏。材料準備好後,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奶奶告訴我糉子的形狀有各式各樣的,有圓形、三角形、長方形 ,這次奶奶教我包的是三角形的糉子。首先將荷葉拿在左手,右手將糉子的餡料放在荷葉上,然後把荷葉捲起來,用棉紗線裹緊,這樣一個糉子包好了。我和媽媽用奶奶教的方法包了一個又一個糉子,通過我們的努力滿滿的一盆糉子包好了。我們把這些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蒸,等糉子蒸好的時候,奶奶打開鍋蓋糉子的清香迎面撲來,饞的我口水直流。奶奶把糉子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還沒等糉子涼了,我就馬上品嚐起來,真是又香又黏啊!

吃完午飯媽媽帶着我到岸邊看龍舟比賽。到了賽場那邊已經人山人海了,我們選了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觀看比賽。沒過多久,只聽一聲鑼鼓聲,五條船馬上出發了。第一條船在最前面,第二條船緊隨其後,觀衆們都大聲喊着加油,加油。在最後的時候第一條和第二條同時通過終點,裁判員重複看了一下比賽回放,最後確認第一條比第二條船領先了一秒秒,獲勝的是第一條船,真是驚心動魄啊!

今天真是興奮而難忘的一天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