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我的兩個中秋節作文

本文已影響 3.3W人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兩個中秋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兩個中秋節作文

我有兩個中秋節,奇怪嗎?是真的。一個是爸爸的中秋節,一個是媽媽的中秋節。這個祕密我去年才發現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媽媽的中秋節。

八月十五的那天晚上,我們計劃坐在家裏的露臺上賞月、吃月餅,可是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大雨,我們只好回客廳看中秋晚會了。

媽媽說中秋是一個團圓節,我們給西安的奶奶打電話問候。奶奶聽到我們的聲音,十分高興。還告訴我西安的月亮很大很圓,他們正坐在院子裏賞月呢,我真羨慕!

第二天,媽媽說我們回奉化過中秋節去。我很奇怪,不是昨天已經過了中秋節了嗎?媽媽樂了:“小傻瓜,寧波的中秋節是八月十六啊!你不是每年都這麼過節的嗎?”我好奇地問媽媽:“爲什麼寧波的中秋節是八月十六?”媽媽讓我自己尋找答案。

我向爸爸求助。爸爸馬上帶我去參觀寧波博物館。在這裏,我看到了寧波人過中秋節的情景:天上又圓又大的月亮在夜空中悄悄地移動,院子裏一家人圍在一張八仙桌旁。大人喝茶、聊天,小孩子手裏捏着大大的月餅,擡頭望着月亮,彷彿在和月亮上的嫦娥姐姐和小玉兔“打電話”。這不是和奶奶家的中秋一樣嗎?

告別了寧波博物館,來到奉化看望阿太。阿太家的客人可多啦,都是和我們一樣趕來陪阿太過中秋節的。阿太最疼愛我。我問阿太:“阿太,寧波人怎麼過中秋節的?”阿太摟着我說:“寧波過中秋節可熱鬧啦!吃月餅、賞桂花、猜燈謎!還有一道特別的中秋大菜——‘鴨撲芋’,就是用肥嫩的新鴨子燉芋艿子。今天就讓你這小饞貓解解饞!”聽得我口水直流!

緊接着外公告訴我:“諾,知道嗎?中秋節起源於我國,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一樣,被稱爲我國四大傳統節日,是最偉大的非物質遺產呢!”

“諾,我來告訴你寧波八月十六過中秋的傳說吧”。外婆也迫不及待地要說話了。

“好呀,好呀!這是我最好奇的!外婆最棒了!”我喊了起來。

“相傳南宋的時候,寧波有一位叫史浩的人,在朝廷當宰相。他十分記掛家人,每逢中秋節,總要趕回家鄉同家人團聚。不料有一年,他返鄉途中遇到百姓有困難就幫忙處理,結果延誤了時間,回到家裏已經八月十六了,家人一直等着他過中秋節。後來,這件事情傳開了。家鄉人民爲有這樣以百姓事爲重的官員而自豪。從此,寧波人過中秋節都是八月十六了。”還是外婆最瞭解我的心思,我美美地親了外婆好幾口!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我們一家不約而同地吟誦起李白的詩來!

我有兩個中秋節,真幸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