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以窗爲題

本文已影響 3.62W人 

以窗爲題1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學校組織我們四~六年級的同學去“世界之窗”春遊。

以窗爲題

當同學門聽到這個好消息的時候,都大呼“過癮”。吃過早飯,我們蹦蹦跳跳地來到操場上,校車早已經在那兒等候。大家整整齊齊排好隊伍依次上車坐好。我們這輛車坐得滿滿的,顯得有點兒擁擠,但同學們興致還是挺高。汽車出發了,這時,不知誰大聲說了一句:“我們一起來唱歌吧!”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答應起來,頓時車裏的氣氛更加活躍。滿車的人唱了一首又一首流行歌曲,不知不覺中就來到了目的地——世界之窗。世界之窗比我想象中還要漂亮多了。同學們陸陸續續下了車,由老師領着進入公園裏,裏面到處鮮花盛開。各種花香撲鼻而來,使人神清氣爽,忘記了旅途的勞累和炎熱的春光。

我們走進那繁花似錦的世界之窗,猶如置身如仙境之中。大家一邊走一邊欣賞世界各國別具一格的建築物縮影,我感嘆:建築大師們無窮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是成功的結晶。 我們走進動物展覽廳,啊!那隻老虎可真“兇”前爪一隻舉起,一隻按着大鐵球,昂首挺胸,威武極了。走近一看,原來是模型,像真的一樣。接着,我們走進玩過山車的地方,不過,要超過一米四的小孩才能玩。我只能在一旁呆呆的看着他們玩。我們來到了模擬太空倉,服務員把燈關上了,再把電影打開,冬——冬!我們的座位搖搖晃晃的起來了,開始激烈的戰爭。電影裏的飛碟遇到困難,我們也遇到困難,飛碟歪了,我們也歪了。過了好久,才停下來。

我們到外面已經頭昏目眩了。 一天就這樣輕輕鬆鬆的過完了。我覺得這世界之窗裏面挺好玩的,如果下次來,我還會繼續到模擬太空倉,表現我的勇敢。

以窗爲題2

一天晚上,我正努力複習着功課,忽然,一陣婉轉的樂曲聲在耳旁響起.時而明快,時而舒緩,時而憂傷,時而歡快.那是用口琴吹出來的樂曲,如此精細,如此明確.

好奇心驅使着我停下手中的筆,去看看究竟.拉開窗簾,看到對面窗戶上站着一個人,在微弱的燈光下練習着音調.因爲是晚上,看不清容貌,便沒有怎麼理會了,只有那低迴婉轉的樂曲在耳旁徘徊着,久久不肯離去.

聽媽媽說,對面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一幢廢棄的樓房了,一直沒有拆,後來,那些無家可歸的叫花子(用媽媽的話講)就都搬來這裏住了.他們什麼都沒有,也沒有聚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單獨行動"吧.

第二天晚上,耳旁又出現了那熟悉的聲音,或許,比上次更好了.打開窗戶,閉了眼,口琴的音色合着絮風漸漸升高,在樓房的上空盤旋着,樹葉發出了沙沙的聲響,算是給它們伴奏吧.絕妙的配合,時快時慢,井井有條,合成了一首無與倫比的交響樂,實在令人驚歎.窗前的他,一樣還是在練習着,不緊不慢,全神貫注地練習着,彷彿一切都是他的世界,只要一走進去,就會被他的世界所吸引,甚至留戀.或許,這只是同情弱者的一種憐憫之心,但,他從來都沒有對自己的身份而自卑,如此刻苦努力地練習着,或者,這是他放鬆心情的一種方式.或許,他在窗戶上的玻璃中看清了真實的自己,那是追求夢想,實現理想的精神,是心靈的窗戶,是力量的源泉

不過,現在,他已經離開這裏了.對面的窗框空空的,在路燈的照耀下閃閃的.但,我一看到窗,就能想起他的精神,想起他的努力,對着窗戶,我會變得更勇敢,更堅強,我會不斷努力,對着窗戶,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以窗爲題3

那是在中世紀。有一天,一個7歲的小男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大豪宅,這座豪宅上有許多漂亮的彩紋窗。這小男孩打自那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彩紋窗。他高高興興地跑回家,對他的媽媽說:“媽媽,我今天路過一個大房子,那座房子有許多漂亮的、有花紋的窗戶。媽媽,我也好想在家裏安上一個這種窗戶,媽媽,好嗎?”

這位母親並不富裕,她靠那些針線賺來的錢還不夠一家人的開支,何況,她還要爲身患重病的丈夫買藥。但是,這位母親太慈祥了,她不願用尖銳的“不”字來回絕她的兒子。於是,她彎下腰,慈愛地撫摩她兒子的頭:“親愛的,好的,你帶媽媽去看看把。”

小男孩興高采烈地拉着她母親的手,來到這座大豪宅前。這的確是十分漂亮的彩紋窗,但是,這位母親知道,按市場價,這窗至少要5美元,而5美元對這個家庭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但同樣,這位母親還是答應了她的兒子:“親愛的,放心。很快,我們家也會有這樣的窗戶的。”

爲了湊到這5美元。這位母親每天做工做到深更半夜,並且,她還斷了她丈夫三天的藥,七八天過去了,她終於湊到了這5美元,當她將這塊彩紋窗裝好的時候,她自己卻到了下來,再也沒有醒過來,她的丈夫悲憤欲絕,於第二天病發身亡。

幾天以後,這兩位父母去世了。但在他們的葬禮上,他們的兒子卻沒有來。聽說,他們的兒子在家呆呆地看着那塊彩紋窗,看着、看着,就瘋了。

幾十年過去了,當別人經過這家門時,總是有意無意地看看那塊彩紋窗。

一切都在變,只有那窗依舊……

以窗爲題4

寒末二月,依稀瞧見春天朦朧的臉。掀開那沉睡了一冬的泥土,希望的種子在萌發。

——題記

盯着窗外那棵老樹發呆。它的葉早在那個落葉紛飛的秋季飄零,蕩喲,蕩喲。一陣風兒吹來,葉片的空中轉了個圈,然後安穩地躺在泥土上。惟有那伶仃的枯枝陪伴他渡過整個嚴冬。來年,在春意盎然的時節,它會發出新芽嗎?還是,就這樣老去?

不由得,令我想起記憶中的他。那時是寒冷的冬季,大家都穿着臃腫的衣服,來抵禦冷氣的侵襲,瞧見那邊的滑梯上,一個彎腰駝背的身影格外醒目。他身着褐綠色的棉襖,一頂破舊的帽子,脖子被淺灰色的圍巾裹得嚴嚴實實的。很土氣也很老氣。看樣子,他行動不便。他蹣跚着走過了障礙。然後費力地坐下,順着滑梯,笨拙地滑了下來。我被這滑稽的動作逗樂了。可待他站起來,側過臉時,我驚愕地發現,這是一位花白了頭髮的老人。他深陷的皺紋,卻襯托着一張容光煥發的臉。我不敢妄自猜測他的年齡,他的活力令我折服。我敢斷言,他年紀一大把了,兒女也是爲人父母的了,只聽得旁邊的孩子親切地喚着爺爺。又見他慢慢地,一步步邁向那邊的鞦韆,興奮又激動的神情充滿了整張看似蒼老的臉,無憂無慮地在那兒自顧着盪鞦韆。他想起了小時候?一句蒼老的軀殼下,卻有着一顆不老的心。我歎服。

今朝寒末,到處洋溢着春的氣息。那棵老樹,在蓬勃的環境下,迫不及待的,長出嫩芽,繼續生長着……

以窗爲題5

雨在窗外,在我夢醒時分的窗外。

這時候雨就在李清照的清婉,秦觀的纏綿,柳永的細膩中鮮活起來。也就在我淺淺的憂傷中詩意起來。

這個季節,在夜的深處哭泣的不僅僅是雨。

我不知道有誰能聽懂夜雨的聲音。那雨穿過深重的黑暗探幽到我窗前,一定是來梳洗我的孤獨了。那麼,就讓那

些幸福的人們去爲太陽雨而歡呼吧。我是與寂寞爲伴的旅人,今夜我的心正好與雨共舞。

擁一襲清冷的風夜,徘徊窗前。看頗有韻腳的雨從戴望舒的筆下潛入我的思緒。

我如嬰孩般被雨聲輕輕拍打的時候,我的心聲卻升起淺淺的黎明——這樣與自然交副的夜晚,我的心是源於無風無浪港灣的小舟。夜雨便是讓心褪去浮華與混沌的利器。

雨在夜的盡頭悄然遁跡了。明媚了人們眸子的是一輪清亮的旭日。沒有人知道雨就在人們沉沉的夢境中舒展了天

空的愁容,就在我們給他燦爛的微笑時,沒有人相信我們的心會躲在某一個角落悄悄地哭泣過。

在人生平淡的季節,我懂得把沉重的苦澀消融在心的容器裏,以一個跋涉老的形象,行吟在歲月迷茫的風景裏,

所以寫下了下面的詩行——

你是匯河的一滴淚,流淌世間的滄桑,流淌不去的是你的思想,你冷酷中結晶,凝爲霜雪;

你凍去一身柔弱,結成冰塊;

你升成雲,染成一方蔚藍;

你搏擊雷電,舒捲一片燦爛。

縱使你被雷電鞭落,仍帶頭滌淨世界的使命,坦然地迴歸母親;

當晴日召喚的時候,你就握住一線光芒,又一次超越凡塵

以窗爲題6

那天,剛是成績宣佈後,我得知成績一落千丈,心情就跌到了深淵。放學後,揹着沉重的書包慢慢地靠近家裏。烏雲密佈,天下起雨來,在這個下雨的黑暗中,一種無奈、難過的心情在我眼前晃盪知。最後,臉上還是流出了淚水,雨水灑在我的臉上,根本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了。我無力地坐在地上,失聲地痛苦。突然,一把熟悉的說話聲傳到了我的耳中,"妹妹,發生什麼事了?你爲什麼坐在這裏啊?"我當時沒有說什麼,擡起頭來,衝進哥哥的懷抱中哭了。當哥哥知道我成績一落千丈時,想方設法地安慰我。

還記得那句令我漸漸停止哭聲的話是——只要擁有希望,便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哥哥的那句話引起了我的興趣,很有耐心地聽着他的講述。"希望就像是盒子裏的巧克力糖,它充滿想象;偶爾是撥不通的電話號碼,多試幾次,它總會回答。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樣?踮起腳尖,就更靠近陽關!希望&hllip;&hllip;"隨着哥哥的話語,我不知不覺地在哥哥的懷抱中睡着了。當我醒來的時候,已經在房間裏了。

透過窗子,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哥哥給我加油的微笑,也彷彿看到了那句珍貴的話——只要擁有希望,便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以後的我一定會做到:面對挫折時樂觀與從容,面對困難時堅強與微笑!哥哥,遠方的我爲你祝福,希望你一切順利!

以窗爲題7

向外望,依然是那微微浮動的影子。

——題記

努力忘卻往日的光景,但絲絲涼意任不放過這身臨愉悅之時的身軀。依然是以那陌生旋律,依然是那以忘卻的小河。

也許此時可以望望遠處那隻留有一絲記憶的高山,努力張望,但依稀只是那留有一絲清晰的青綠色的影子。有一絲嘆息,但又如何,只怪自己沒有珍惜那兩扇心靈的窗口。沒有嘆息,是因爲什麼呢?也許是有點遲鈍吧。“你真是一匹黑馬,怪不得你最近廢寢忘食呀原來你早有‘預謀’呀”。遠處微微浮動着那熟悉的影子,沒有回憶那是誰卻以身在眼前。“你也不錯了,都進三名了”“這就是成功了?如果都象你那樣好打發,那世間就沒有競爭的生存之地了,難得你還有幾分閒情呀。”“別誇我了,我可驚不住你的那番言辭。”幾分難得的話語只留有那熟悉的畢業寄語,最後只在揮手中離別。

操場上依然洋溢着往日的笑容,尋聲望去卻那樣的陌生。沒有留意,那隻會增添幾分“悽意”。遠處,紅旗下依然是那株白揚,回憶了那一段記憶:

那是小吳老師還在這的最後一天,天下着大雨,這似乎是最好的點綴了,它似乎是我們唯一的心語。離別之際在絲絲難捨之中留下了這在長高的記憶似乎有點陌生,但這畢竟只是難去的記憶,當日在模糊的記憶中告別了往日給我們留下“千思萬慮”難捨中不免觸動了我們那倔強的心。我們借病請了個假來到路旁隨熟悉的身影摸去,不想再讓她傷心。在小樹後,微微妄卻了那熟悉的身影,無意中面部已覺有點溼潤。

遠處,它來了,沒有它求,只願時間多停留片刻。

以窗爲題8

熟秋、季風暖暖吹過,一切變得泛黃陳舊。

那一扇破舊脆弱的窗被佈滿綠色的藤蔓、木質黑褐的框子在半邊白色窗簾的掩蓋下顯得格外安靜。一點點的蜘蛛網給人彌散的感覺。窗外那些憂傷的陽光想鑽進來、卻被擋得遠遠的,一些細小的光只能透過藤蔓偷偷的擠進來,卻是那麼冰冷。風一襲一襲的掠過,似乎帶來一些,也似乎帶走很多。它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寧靜,可我不知道它又帶走什麼。或許是一些快樂、或許是一些悲傷。透着窗,看着那個遙不可及迷迷茫茫被狂沙覆蓋卻又在想象中美好的未來,是真是假、窗在見證。絢爛明亮的天空乾淨得不帶一點兒雲,像有人正在撫摸這一副未完成的畫;像有人往一張湛藍的絲綢上潑上深藍的血;像有人丟失了手中的一把無數個藍氣球…·這一個矩形格子限制了我們的視線、不過,卻能掩飾了一些謊言。它說過,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不知道是誰往窗邊放了棵不知名的草、疲倦的葉子、羞澀的露珠。窗框的灰塵乖乖的躺着、像是熟睡了的嬰兒,偶爾挪挪手,咬咬脣。你看,直線方向的前方風車在擺動,鈴鐺在搖晃,清脆靈活的響亮。稻草人低着頭,似乎在向誰吟唱着古老不能說的祕密,滿山坡的蒲公英,一個個被帶走的小絨球輕盈的飄散着。

小麥草香溜進了窗戶,終於有一點的溫暖。窗邊的紅楓樹早就掉完了唯有的落葉。落日把一切鑲得更熟黃,倒影被拉得很長、目光移到了掛在牆上的畫,是一張噴了定位液的抽象作品。只有它還那麼完好無缺,那麼嶄新。或許過千百年後、當窗邊的草枯萎、當一切落葉都掉光、當稻草人倒下、當蒲公英死亡,只有它還在平淡見證這一切的發生。

提琴聲消失了、手冰涼了、眼角疲倦了。窗,又老了一圈。

以窗爲題9

在我家窗外,原先是一片茂密的小林子,裏面有三棵巨大的松針樹,其餘的大多是小樹芽,還散落着一些雜草。

在我8歲的時候,我就經常和院子裏的小夥伴來這裏玩耍,一人撿幾顆小石子,就在裏頭打起了“游擊戰”,你打我一下,我還你一顆。玩得好不快活。有時也會變爲捉迷藏,三三兩兩的,一個勁兒的往裏鑽,最後弄得灰頭土臉,記得在那時,我還被松針樹的葉子給“扎”了好幾下,疼得我上躥下跳,但又其樂無窮。

後來漸漸長大了,這兒就成了一種懷念,早晨起來一看,幾個小孩子在裏頭玩耍呢,我又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過不了多久,我的注意力又被爺爺栽的柚子樹吸引去了,天天跟在爺爺後面,看着爺爺澆水、施肥,日復一日,這小樹苗已長的與我一般高,我不服氣,偏要與它比賽,每餐飯都吃的飽飽的,隔三岔五地跑去量,還問爺爺我有沒有高了,爺爺總是笑呵呵的說:“高了,高了,高了一大截呢……”

又是幾年,這兒變了個樣,許多樹呀,草呀都被除去了,當然還有那棵小柚樹,我天天溫爺爺:“它去哪兒了呀?它是不是被砍掉了?”其實我早已知道,這棵樹早就被剷掉了,只是心裏接受不了罷了,現在只剩下了那幾棵松針樹了,下面添上了三張桌子和些許椅子,道路被抹平了,記憶也跟着被抹平了,這兒又開始停車了,我有時甚至懷疑,這兒原來還是片林子嗎?但方便了我們百姓,湘潭變得更美。

歲月匆匆,時間一去不復返,小樹林已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一片記憶,伴隨我的成長,但這些記憶也是一種美好的回憶,回憶着我的童年時光,給我一心靈的慰藉,使我以積極的面向前方。

以窗爲題10

我的房間裏有一個大窗戶,每天我在窗內都可以看到窗外生機勃勃的景象,隨着四季的變化,窗外的景色也在不斷地變化着。但是,窗外的房子依然矗立在窗前;窗外的大樹依然站在窗前;窗外的天空依然是那麼廣闊無垠。

在我們家,有隻小貓,它剛來時特別喜歡在窗臺上坐着,欣賞着外面的美景。隨着時間的推移,也許是它厭倦了窗外的景色,它把地盤從窗臺移到了門口,只要一開門它就像離弦的箭一樣衝出去。感覺被關得太久。而我呢,在這個窗前凝望了11年了,我也多想象那小貓一樣,只要門一開,就奮不顧身的衝出去。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唐僧從某一個磨坊裏選出了一匹馬,讓這匹馬跟隨他去西天取經。當時磨坊也有一頭驢,因爲驢認爲去西天太累了,就留在了磨坊裏原地打轉。

十七年過去了,那匹馬從東邊去了西邊,又從西邊回到了東邊。當馬回到磨坊裏時,它大吃一驚發現那頭驢還在原地打轉。它告訴驢自己走了多上個地方,並且告訴自己看到的新鮮事,驢聽到後羨慕極了。其實驢和馬走過的路一樣長,馬看到的是外面千千萬萬的新鮮事,驢卻只能透過窗戶,窺到外面的一隅。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坐在窗前欣賞外面的景色,不願意出去經歷風雨,這種人猶如井底之蛙。有的人喜歡衝破窗戶,沐浴陽光雨露,在風雨中堅強成長。我願意做第二種人,我想到更廣闊的天空去,拓寬自己的視野,做一隻翱翔藍天“雄鷹”!

以窗爲題11

我喜歡望窗外,這已然成爲我的一種習慣,並延續至今,仍常常望着窗外發呆,別人笑我太瘋癲,我卻笑別人看不開。

在我剛上學的時候,就已喜歡望着窗外,因爲那時候還小,又是第一次上學,周圍環境很陌生,覺得很怕羞,望窗外能讓我感到安心一些。隨着年齡的增長,性格越來越開朗,變得敢和周圍的人說話,可喜歡望窗外卻沒有改變,或許是已經習慣了,又或許是……

開心的時候,我喜歡望窗外,因爲它能讓我感到更加心曠神怡;遇到困擾的事,我喜歡望窗外,因爲它能讓我心情舒暢;沒有靈感的時候,我也喜歡望窗外,因爲窗外能讓我獲得更多的靈感:看到搖擺樹枝,我會聯想成正在跳舞的姑娘優美的手。看到樹葉發出沙沙響,我會聯想成歡迎春姑娘的奏歌……當考試考好的時候,我仍會望着窗外,望着浩瀚的藍天,由此聯想到宇宙之大,知識之無窮,並自己跟自己說:“要努力,保證下一次考好。”當考不好的時候,我還會望窗外,望遠山,望房屋及一小角天空,鼓勵自己說:“勝不驕,敗不餒,一次失敗不要緊,爭取下一次取得成功就行了。”偷懶的時候,仍然是望窗外,看見幾只飛鳥飛過,愕然想起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立即振作起來,發奮讀書......

就這樣,望窗外成爲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雖然不知道這個習慣是好是壞,但還是希望荷友們能嘗試一下,或許會給你們帶來更多的收穫。

以窗爲題12

“小林,你媽媽又來了。”

正埋頭做題的小林聽到聲音後向窗外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佝僂向前的農村婦女,正賣力的向內張望着。對,這正是小林的母親。

小林丟下手中的筆,三步並做兩步的跨出教室,小林緊緊的抱住母親,“兒啊,媽給你捎了點吃的,天冷了記得多穿點衣服,回去做作業吧,媽走了。”小林溼潤的眼眶只是沉默,默默地看着母親遠去的背影。

此時小林的心裏像針刺了一般,因爲他想到了一年前……

“哎呀,你怎麼又來了,不是跟你說了不要來看我嗎?”小林左顧右盼,彷彿做賊一般,生怕被人看見。

“媽不是就想來看你一眼嗎?媽在家很想你。”

“好了好了,我作業多着呢,你快回去吧。”

說完,轉身徑直向教室走去。

小林走進教室,在經過講臺的那幾秒鐘裏,向下瞟了一眼,他彷彿看見無數個眼球正盯着自己,不禁面紅耳赤,飛快的走回座位。

坐回座位的小林張大耳朵搜索着,他想知道教室裏是否有嘲弄他的`言論。而此時他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哎呀,小林他媽真好。”

“對呀,窗外要是我媽就好了。”

“我媽好長時間都沒來看我了。”

……

聽到這,小林的眼淚溼潤了;對啊,媽媽這麼愛我,我卻害怕她給我丟臉。想到這,小林突然站了起來,望着窗外,而此時窗外已經沒有了母親的身影。

這一天,小林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媽,我想你了,來學校看我吧!”“好,好,好。”電話那邊傳來媽媽的聲音,聲音中似乎夾雜着些許哽咽。

坐在教室裏的小林不時的望向窗外,因爲他知道窗外很快就會出現母親的身影,是的,很快……

以窗爲題13

帶秋的暮氣,姍姍來遲,到底是來了,在不再微涼的秋風中,點點輕寒。有白有紫有紅有黃,豔得壓倒其它的秋色。白色似娟,有着純淨高貴的柔軟;紫色如薰衣草,滿坡綿延着浪漫和美麗;黃色“滿城盡帶黃金甲”,使人想起張藝謀的導演來。

花朵不是一片片,也不是一瓣瓣,而是一絲絲垂下來,像柳條倒掛着,“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真是不勝涼風的嬌羞”。幾朵合在一起,在風中頷首,不喜歡張揚卻奪人眼神,就像剛過門的新媳婦,羞答答地怕見人,觀衆又急切地想看新娘,只因美得太嬌豔,幾枚綠葉降低又降低,低到了塵土上,枝杆也瘦了。秋風中,看見賣花人在路邊擺上一盆盆菊花,總是擠上前,不管買不買,因爲喜歡,盯着花朵要瞧上好一會兒。

“欲訊秋情衆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爲底遲。”,黛玉伸出纖纖玉手,輕輕叩在東籬上,菊花笑了。最美的菊不在盆中,不在注目的臺上,在人家的籬上,偷偷探看秋天。菊花開在深秋的凋零中,開在遙遠的山鄉中,似隱士走在山道上,不求顯達,不求富貴,只要兩袖清風和一身的詩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隱逸的陶淵明似菊,菊也似陶淵明,閒雅都在其中也。秋天去登山,走累了在臺階上坐一坐,有野菊在路邊黃得正豔,眼睛爲之一亮,疲乏感也減了,楓葉紅了更好,可以把兩種色彩一併裝進心裏。

從初秋到中秋到深秋,桂花香了,月兒圓了,壓軸的卻是菊花。冬寒臨近,萬物向體內佝僂,抖不開地蜷縮着,菊散開一絲絲頭髮,在涼風中飄成花朵,鮮得季節也帶了溫度,不再枯寂地走向深秋。花樹沾染蕭瑟在萎靡,菊主載起金黃的世界,寒風來了不可怕,有菊呢,秋冷了又暖了。

以窗爲題14

但,你心中的窗戶打開了嗎?打不開,只能霧裏看花,只有打開了才能發覺以往的世界是如此美好。

每天早上,人們機械的起牀、吃飯、上班,根本沒有時間打開窗戶,更沒有時間讓心靈與外界溝通、洞察一切,似乎忙碌已成爲心靈與外界有層隔膜的原因了。

那扇窗戶,那個簡簡單單長方形的窗戶,你利用起來嗎?這個窗戶在有些人心中格外重要,早已代替了眼睛,明亮的眼睛……

小羣是個天生就雙目失明的苦孩子,他不知道太陽是那麼火紅,花朵是那麼豔麗,天空是那麼湛藍,不能享受五彩繽紛的世界。小羣生活在黑暗中,成長在黑暗中。但他不是個盲孩子,因爲小羣有一雙眼睛,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這雙眼睛長在他的心中,長在他的窗戶裏。

小羣用他美麗的心靈??眼睛看世界,他感到這個世界並不陌生。反到更加熱愛這個有花有草,五顏六色的新世界了。小羣的心靈早打開了這扇不易打開的窗戶,心靈悄悄的探出頭去觀望一切新鮮又陌生的事物,洞察一切,瞭解一切。

當一縷縷陽光照進‘窗’來,小羣便知道了太陽有七種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當一習習風吹進‘窗’來,小羣便知道了風竟是如此的柔和;當一陣陣孩子們的嬉笑聲傳進‘窗’來,小羣便知道活在這世界上這麼快樂、幸福。

小羣不是個苦孩子,而是個幸運的孩子,因爲他擁有一扇可以探望世界的窗口。

相比之下,你我是否太笨拙了一些?連這美好的窗口都無法推開。爲何不讓心靈去接觸世界?爲何非要產生一層隔膜呢?

相信總有一天,這層隔膜會消除;相信總有一天,心靈正在好奇的探望世界;相信總有一天,你我會如小羣一般幸福、快樂,擁有世界……

以窗爲題15

我不喜歡門,我喜歡窗,我隨意上帝給我關上一扇門,只要他給我打開一扇窗。

我喜歡窗,我樂見窗,因爲他是透明的,不是空明的透明,而是可以不遮擋的去看萬物,沒有黑幕,沒有後臺,又沒有潛規則。這窗,就像是崔永元,無情的將一切露白,將這一切娛樂圈的潛規則給揭露。我樂意在初晨透過窗,去看這個透明的世界,看人爲生計奔波,觀鳥獸爲腸肚飛走。從初晨濃霧,至日暮黃昏。觀日出日落,萬物蒼茫,望這個透明,透的清白的世界。

我喜歡窗,喜歡他的輕靈,輕巧,開窗關窗,只需輕輕一拉,隨手可控。不像門,笨重,蒼白,上下揮發着遲與鈍,他不發出嘰嘰呀呀的雜聲,只會在用力時輕敲窗框,不是咚是砰!輕快,短促。

我喜歡窗,喜歡他的樸實,無論是何種品牌的窗,都是一種:一個框,一個鑲着玻璃的框,還有個把手。沒法開關的,倒更樸實,一個鑲着玻璃的框子,不像門。如今市面上的門,都有點兒太過花哨,有帶原始的大木門,不帶鎖的。還有帶鎖的,帶電子鎖的,指紋鎖的,語音鎖的,更有刷臉的,都在向你招手:選我!選我!有趣,但也無趣,太花哨,太繁雜。窗樸實,簡單寧靜,讓置身鬧市的我們略去了幾許聒噪,添加了幾分寧靜。

我喜歡窗,最因爲他能透過人心靈的大門,眼睛。這不是門上區區一個貓眼所能及的。世界萬物,萬物百態。閃在眼前,不禁引人思想萬物消長變化,塵世變化莫千。人間草木,四季花木輪轉心中,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我在窗前思考,思考世界,感悟人生。

我喜歡窗,因爲他透氣,他能以舊換新,能改革變代,能以充滿氧的、新鮮的、舒適的空氣,代替早已渾濁的氣體。這多好!他給我的心帶來了新鮮,給我的腦以新的思考。

有人反駁我,說窗不自由,不如門一樣能給人自由的進出。這是多蒼白,多無力可笑!我瞬間回憶起了我們班同學每天應爲沒有鑰匙開門,在門框上翻動的身影,有時偶爾幾人的拙態,更是增添了歡聲笑語。相反,這窗,不僅不會束縛我們的自由,更會給我們帶來樂趣!

多麼好的窗啊,我讚美它,歌頌它,熱愛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