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關於氣象的作文三篇

本文已影響 1.64W人 

氣象方面有很多小知識和小講究。下面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了關於氣象的作文,歡迎閱讀與借鑑!

關於氣象的作文三篇

  關於氣象的作文篇一:

雖然處暑前後我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於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爲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根據國家天文臺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處暑的準確時間爲8月23日19時21分。天文專家表示,處暑意味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炎熱情況將出現轉折,天氣漸涼,但“秋老虎”的餘威仍不可小視。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了,因爲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

趙之珩表示,處暑時節雖然暑氣漸消,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我國部分地區會出現30℃以上的高溫天氣。

全國華南處暑平均氣溫一般較立秋降低1.5℃左右,個別年份8月下旬華南西部可能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下的低溫,影響雜交水稻開花。但是,由於華南處暑時仍基本上受夏季風控制,所以還常有華南西部最高氣溫高於30℃、華南東部高於35℃的天氣出現。特別是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在伏旱延續的年份裏,更感到“秋老虎”的餘威。西北高原進入處暑秋意正濃,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漸萎,霜雪日增。

處暑是華南雨量分佈由西多東少向東多西少轉換的前期。這時華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裏的次高點,比大暑或白露時爲多。因此,爲了保證冬春農田用水,必須認真抓好這段時間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區處暑至秋分會出現連續陰雨水天氣,對農牧業生產不利。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也正是收穫中稻的大忙時節。

一般年辰處暑節氣內,華南日照仍然比較充足,除了華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於中稻割曬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數年份也有如杜詩所“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爲霖”的景況,秋綿雨會提前到來。所以要特別注意天氣預報,做好充分準備,抓住每個晴好天氣,不失時機地搞好搶收搶曬工作。

  關於氣象的作文篇二:

秋天,秋風陣陣,地氣蕭殺,有時高溫悶熱,有時又秋雨連綿,陰霾悶溼。在如此劇烈變化的環境中,身體偶有不適,就易患上“秋季氣象過敏症”,表現爲:睏倦乏力,納差腹脹,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頭暈目眩,心悸多汗,易激動、多焦慮,並伴有舊傷痛發作等等。

現代醫學已證實,單種致病因素難以使人致病,必須配合氣候因素,即氣候是引發疾病和導致疾病症狀加重的決定因素。而氣候主要取決於氣溫、溼度、氣壓、風速、風力、降雨量以及太陽黑子、宇宙射線等多種氣象因素,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氣溫、溼度和氣壓三種氣象要素。這些氣象要素通過人的皮膚感受器反映到大腦,使腦垂體分泌相應的激素,以保持天氣變化前後機體的相對平衡,使人不致患“氣象過敏症”。秋天氣候變化劇烈,人體一時適應不了劇烈變化的.氣候條件,於是便產生上述種種不適症狀,即患上“秋季氣象過敏症”。

現代氣象學表明,秋季是天氣系統較爲活躍多變的季節,冷暖空氣頻繁交匯,此長彼消,氣象要素變化劇烈、秋天的氣溫和溼度比夏天低,而氣壓則升高,某些易感者對這些氣象要素的變化尤爲敏感。統計表明,城市居民比農民、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此症。因爲城市居民長期生活在高樓深院和舒適穩定的安逸環境中,與大自然接觸少;而女性生性感覺敏銳,能覺察到激素分泌的微弱變化,加之女性分泌的激素少於男性,故而她們對氣象環境因素的調控能力比男性差。

如何防治“秋季氣象過敏症”呢?首先要加強鍛鍊,提高機體抗病防禦能力。秋天應適當“秋凍”,堅持冷水洗臉和冷水浴,以提高臉、鼻、喉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其次每天收看(聽)天氣預報,按天氣變化科學養生;及時增減衣服,防止受涼感冒。再次平時注意飲食的調理,以適應時令節氣的變化,多食些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品,如淡茶、綠豆湯、多種藥粥、魚肉禽蛋、海帶、紫菜、梨等等。最後,“秋季氣象過敏症”症狀嚴重者可去醫院進行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常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5—TA抑制劑,療效明顯。

  關於氣象的作文篇三:

8月7日“立秋”。養生保健專家提醒說,立秋後,天氣變化會比較大,冷暖交替,變化頻繁,公衆要慎防“氣象過敏症”。

養生保健專家張東生介紹說,當天氣變化劇烈時,人體需要適應的時間不能滿足,就會導致“氣象過敏症”的發生,而秋季是這種氣象條件變化顯著的季節。一方面,與夏季相比,秋天的氣溫和溼度有所降低,氣壓則有所升高,這會影響人體細胞的攝氧量。另一方面,秋季也是天氣變化比較大的季節,冷暖空氣時常交替入侵,氣象要素變化比較劇烈和頻繁,最易引發較爲嚴重的“氣象過敏症”。此症通常表現爲,注意力不集中、抑鬱焦慮、睏倦乏力、頭痛眩暈、失眠多汗等。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叫“春困秋乏”,其實這也是“氣象過敏症”的表現。張東生介紹說,“秋乏”是指當秋高氣爽,氣候宜人時,許多人都感到四肢無力,昏昏欲睡,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秋乏”是精神萎靡的表現,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許多人誤認爲“秋乏”可用不動或多睡來克服,這不是消除“秋乏”的方法。那麼,如何克服“秋乏”呢?養生專家指出,克服“秋乏”應該從調節人體規律入手,在日常起居作息上做有針對性的合理調整,包括起臥、飲食、運動等。

養生專家特別提醒說,入秋後,人們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同時保持營養平衡,儘可能避免“氣象過敏症”的發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