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我的家風作文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3.1W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家風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家風作文通用15篇

我的家風作文1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四個字來代替——積極向上。也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成功之道,讓我終生受益……

首先,就來說說我的爸爸。他小的時候雖然很調皮,但學習還是不錯的。比如說寫字吧,他寫得端端正正、整整齊齊、清清爽爽,而且作業卷面乾淨、清爽。不像別的同學,作業拉里拉塌,還有菜湯菜水沾在上面。比如說畫畫吧,他畫得像模像樣,畫一隻小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彷彿要從畫裏蹦出來似的。臨摹大師的作品,也是非常像,大家還誇他是“小畫家”呢!爸爸最厲害的就是體育。他在他們的體育隊裏可是赫赫有名的哦!他在五年級的跑步紀錄沒有人超過他,後來被一個人破了紀錄,原來是他在六年級破了自己五年級的紀錄。他在籃球隊也是“響噹噹”的,每次比賽都是他去奮力搶球,爲他們隊爭奪勝利。記得有一次,他對我驕傲的說:“女兒,老爸年輕時候跟別的'隊打籃球,超過他們三十幾分呢!”對於我老爸的水平,我是肯定相信的啦,這就是我積極向上的爸爸。

我還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媽媽。她小時候在班上各科也是名列前茅。還有我現在有這麼好的成績有30%是媽媽對我嚴格要求,讓我積極向上的。媽媽也等於我生活中的“百度”。因爲只要我有學習和生活上有疑問或不懂的地方,她都會耐心地講給我聽,直到我懂爲止。在家裏:家務、做飯、管理媽媽都條理得非常好,家裏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在工作上,她也是一個能者,她會合理得安排員工的工作,自己工作也是非常認真,差不多可以稱得上是“女強人”。但對家人還是溫柔體貼,爸爸勞累,會爲他按摩,做可口的飯菜;我傷心時,會安慰我;我生病時,會關心我,好像想把我的病轉移到她身上去……

我不僅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爸爸,還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媽媽,不用說我也繼承了他們積極向上的基因。我在班級裏的職位是副班長,不但是老師的好幫手,而且是同學們的好榜樣。我還獲得許多獎項:有全國畫畫比較三等獎、韋博杯英語口語大賽二等獎、運動會女子400M跑步第二名……我還去過報告廳晉選過小主播,去參加小古文朗讀……許多優異的成績。因此,我的家人都爲我驕傲。

這就是我的家風,讓我受嚴格的家教,受愛的呵護,受心靈的洗禮……

我的家風作文2

俗話說得好。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也是人們常掛在嘴邊說的一句話。那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下面就來聊一聊,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媽媽經常對我說。要尊老愛幼,有孝心,做個勤儉節約的人。她自己一向都以身作則。我們家是個大家庭,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同住,十幾年來我們一直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爸爸是個大老粗,雖然脾氣有點暴躁。但人還是很善良的。對奶奶做的菜從不挑剔,總是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奶奶做了湯圓放了好多糖,爸爸小聲說:白糖不要錢呀,放那麼多。但爸爸沒有當着奶奶面多說,還是咬着牙吃完了,從不頂撞奶奶。

在我十歲那年,吃飯時,不小心有幾個小米粒掉到桌子上,奶奶看見後,立馬就說把飯桌上的.小米粒撿起來吃了。孩子,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聽奶奶這麼一說,我突然想起書中學到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下子明白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艱辛。從那以後,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奶奶的話。每次家裏有事,總要開家庭會議。各自發表意見,如果實在不能統一,最後肯定是聽奶奶的,用媽媽的話說,百善孝爲先,對長輩,首先要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太大的問題,就由他們來決定。媽媽還常說:“對大人盡孝道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這些家風家訓,其實每個人都懂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寥寥無幾。我會用行動來規範家風家訓,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帶動其他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地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完作業纔有玩的時間,知道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拖拖拉拉,每天堅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家的溫暖,社會的進步。讓我長大後,爲國家做貢獻。

我的家風作文3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相信你們的家庭也有家風。

我的家風是乾淨、實在、善良、誠實!

我的家庭很乾淨。平時,都是媽媽打掃衛生。但是每週末會有一個全家大掃除,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任務。比如我的任務是整理東西,哥哥是幫媽媽拖地,弟弟是倒垃圾,還有叔叔、嬸嬸是洗客廳的毯子。如果我們的大掃除有人缺席,就要做五個蹲起和十個俯臥撐,還要刷碗。我們家就是這樣形成乾淨的習慣的!

我的家人很實在。有一天,我跟媽媽一起去她上班的地方。我和媽媽到了商場,過了一會兒,媽媽的老闆來了。這時,一個顧客看中了媽媽店裏的一張牀,顧客問:“這張牀多少錢啊!”媽媽說:“二千五。”媽媽的老闆對媽媽說:“這張牀你咋給她的價格那麼低啊!你有時可以漲價的'。”媽媽當時沒有說話。轉過臉來,對我說:“咱們做生意,講的就是貨真價實呀!我們應該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

我的家人很善良。有一次,我和奶奶去超市買東西,買了一些麪包、牛奶、零食、水果、蔬菜等。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老奶奶,那位老奶奶正坐在地上,似乎很餓的樣子。於是,我和奶奶上去問了一下:“老奶奶,您坐在地上幹什麼呢?”老奶奶慢吞吞地說:“小姑娘,我很餓,沒力氣了。”我連忙問奶奶要了一個麪包和一瓶牛奶給了老奶奶,看見老奶奶滿臉的喜悅,我心裏也很高興。

我的家人很誠實。有一次,我和好朋友一起玩遊戲,然後另一個朋友說:“你們去哪兒啊?”我的好朋友不想跟他玩,就說:“我們去超市呀!”我心裏想:可是我們明明去操場玩呀!爲什麼你要騙人啊?我沉思了一會兒,勇敢地說:“你不應該騙同學的,同學之間要誠實不能騙人說謊的。”

我的家風就是乾淨、實在、善良、誠實喲!你們的家風是什麼?趕快動筆寫一寫吧!

我的家風作文4

我有一個快樂、幸福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有愛聊QQ的老媽,有愛種花卉、種蔬菜的奶奶,有愛看書、看足球的教師老爸。我嘛,則是一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開心果,整天嘻嘻哈哈的,凡是有我的地方,就有笑聲和歡樂。

今天,我就來聊聊我的家風。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我家的規矩那叫一個字“狠”,兩個字“太狠”,三個字“非常狠”,四個字“狠得可怕”。老爸、老媽對我的學習抓得特別嚴,學習態度必須端正,字跡必須工整,每一個字都要認認真真地寫。如果寫得不好,不管做了多少,都必須重寫。比如上次,我一篇日記寫得比較潦草,老爸居然把整本日記都撕了,而後讓我從第一篇開始抄寫。我嚇了個半死,心裏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寫好。

我家的`學習氛圍非常濃,一家四口除了奶奶,一有空閒時間就看書。尤其是晚飯過後,老爸、老媽和我都會不約而同地捧上各自心愛的書籍如飢似渴地讀起來,直至老媽不停地嘮叨:“可以休息了,可以休息了。”大家才疊好所看的地方,關燈睡覺。至今,我看了差不多上百本書,每本書都有點記憶,因爲老爸讓我每本書至少要讀5遍。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記得一次考試,我因爲必讀書讀得不夠仔細,結果一條簡單的題目都寫錯了。老爸知道後質問我:“這本書你不是讀過了嗎?讀過了怎麼還出錯?”我張口結舌答不上話來。從那以後,我看書都要讀上好幾遍,都要做些摘抄,尤其是好詞佳句。

我家每個人都很節約,哪怕一粒米飯掉在桌上都必須撿起來吃掉。吃剩的菜,哪怕一點點,奶奶都會用小碗盛起來,放在冰箱裏下頓再吃。起初我不太理解,後來爸爸告訴我,小時候家裏特別窮,連頓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大魚大肉了。事實上,老爸不講我也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怎麼能浪費就浪費呢?

我的家風,雖然很嚴厲,但能讓我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能讓我更加完美,何樂而不爲?

我的家風作文5

我們的家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家庭,有快樂也有憂愁,但總體快樂佔據主導地位。想想大概是家風的引導調節作用吧。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是塑造孩子行爲的無形力量,它融合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各種家庭生活方式和交往形式潛移默化的教育着孩子。它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一種無字的典籍,形成了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它也同樣存在在我的生活中。我家的家風和家訓能概括爲“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可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我的老爸老媽都很孝順,沒有住在一起,所以他們堅持每天都給幾位老人打電話,除了經常的身體問候,還會聊聊身邊的趣事兒,從而讓他們不覺得孤單。從小他們就用行動教育我,在父母面前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端茶送水、添飯加衣等,養成關心孝順父母的好習慣。

其次是儉。小時候,祖父就常常將“節儉興家,浪費可恥”掛在嘴邊。飯桌上的剩飯剩菜會放到下餐繼續吃,決不允許隨意倒掉,除非變質。而我們吃飯應該規規矩矩坐在桌子上,不許亂跑或者三心二意或者狼吞虎嚥,這樣就不會養成灑米飯的`壞習慣。他們穿的衣服不被穿破是絕對不會被扔掉的,有時候甚至縫縫補補地又穿上了。

最後是勤。勤於我就是勤奮好學,於其他人就是勤勤懇懇。我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過上一種一放學就全身解放的生活,放學意味着有一種學習的開始,不過這種學習是自我學習,這是在父母長期的嚴厲要求下形成的,通過我在學業上的取得的成績還是要感謝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每天不僅對我嚴格要求,對於他們自己也是毫不鬆懈。家庭境況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好,可是他們並不因此滿足於現狀而止步不前,而是更加努力,不斷制定更高的目標

我們的家就是在這樣好的作風下變得越來越好的,這樣的家風不高大上但卻實實在在。相信中國正是有了無數像這樣的好家風才醞釀了博大的華夏文化,纔有這幾千年的生命力。

我的家風作文6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中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和家訓。而我家一直有一套家訓指導着我前行。

尊敬長輩,以孝爲先。每天爸爸媽媽都告訴我,要尊敬長者,孝敬父母。每天吃飯的時候,爺爺都是坐在最中間的位置,爺爺先動筷子,我們纔可以吃飯。每天,全家人都生活在濃濃的親情之中,也處處體現着我們對爺爺的孝順與尊敬。在中華民族,孝敬父母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父母的父母,也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還有所有的老人長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美好和諧。

以禮待人,修身養德。媽媽常常教導我,女孩子,要淑女一點,別整天瘋玩。媽媽還很嚴格地要求我,教我學會與人交流,學會以禮待人。我們的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向來重視家教。媽媽曾跟我說:“現在對你嚴加管教,對你未來的很多習慣都有很大的幫助。”她還說這是家風,如果不重視家風,很難想象未來的我會怎樣。她希望可以給我創造一個溫馨、節儉、又認真的學習氛圍。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昇華。要讓家裏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啓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麼活動,但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裏暢遊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家風不僅是一個家的風氣,更是一個國家的.風氣,一個國家是否強榮繁盛,不單單隻看它的物資夠不夠豐富,風氣決定一個國家的衰敗與強盛,只有好的社會風氣,這個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我們應該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端正家風,繼承優良的家訓家規,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社會風氣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纔會有好的發展,國家的未來纔會更加繁榮昌盛、安國富民。

警告:版權作品,未經《作_文_吧WwW.ZuoWen8M》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我的家風作文7

我的家是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我家有一個帥氣的爸爸,漂亮的媽媽,調皮的哥哥和可愛的我。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做個孝順,善良,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我的爸爸媽媽都來自農村。在我爸爸媽媽小時候讀書時,學校也沒有我們現在學校的嶄新漂亮,生活條件也很艱苦,我經常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說在我爸爸媽媽讀書時,經常有親戚朋友給我爸爸媽媽許許多多的幫助,現在我們要懂得感恩,好好回報幫助過我們的人,更要力所能及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我們沒有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但是我們一家人每到節假日就會帶上一些禮品去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媽媽常說:“每個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子女應該經常回去看望父母,老人會很開心的。”我有孝順的`爸爸媽媽,我也繼承了他們的優點。

每天爸爸媽媽下班回來都會很累,我會給爸爸媽媽倒好開水,吃好晚飯,我會收拾桌上的碗筷,然後幫爸爸媽媽洗碗。睡覺之前我還會給他們洗洗腳,每到每年的父親節和母親節我都會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爸媽準備一份禮物,或者親手做一個禮物。

善良是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我最基本的要求。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尊敬,對弱小的弟弟妹妹要多多愛護,對小動物也要保護起來。媽媽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善良的小女孩,但是善良還體現在大方不計較,讓我以後也多多原諒哥哥和同學們偶爾的小事情,做一個大度開朗的女孩子。

父母的樂於助人也深深地影響了我。有一次,我們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拎着一個籃子在馬路上慢慢的走着,看起來好像很累了,我爸爸把車子開到了老奶奶身邊問:“老奶奶去哪裏?”老奶奶說:“由於沒有趕上公交車的時間,所以只好走路去縣城了”。爸爸就請老奶奶坐上我們的車,把老奶奶送到了縣城,到了縣城老奶奶要付車費給我們,我爸爸媽媽拒絕了老奶奶的車費,經過這次事情後,我也感受到了幫助別人能給我帶來快樂。

孝順、善良、樂於助人,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我的家風作文8

20xx我的家風作文範文1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爲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爲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衆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爲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爲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衆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爲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爲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我的家風作文9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麼?”這個問題,很多同學就會唯唯諾諾,說不清,道不明瞭。而我這隻快樂的小鳥每天都生活在家裏這片蔚藍、溫暖的天空中,雖然自由自在,卻是有着家規這條看不見的航線在指引着我一路前行的方向。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後,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說:“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爲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在我家,父母經常教導我要做一個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的人,這句話深深的印在我心裏。

七歲的一天,一個叔叔家的小妹妹來我家玩,玩了一會兒,叔叔便把她拉着走了。在家裏的沙發上,一個玉項鍊落在了那裏,眼尖的我馬上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你看,沙發上多了一個玉項鍊!這肯定是剛纔那個叔叔家的小妹妹的,你快給叔叔打電話,不然人家該着急了!”媽媽拿過項鍊,說:“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論是在哪裏撿的也要還給丟失東西的主人,不然主人會擔心,這一點你做的很好,這也正是咱們家的家風。”說完後,叔叔帶着小女孩就來到了我的.家裏來取項鍊,媽媽把項鍊還給了那個小女孩,她連聲道謝,那位叔叔也對我讚不絕口,我的心裏還美滋滋的。

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了,國風纔會好。我相信,我以後會做得更好!

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不輟的拾金不昧之風飄在中國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我的家風作文10

家風如一縷微微的清風,透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家風如一面明亮的鏡子,盛衰知得失;家風如一盞引路的燈,讓我在前行的道路上一路順風;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們家也不例外。

家風——勤奮是美德

有一次我回姥姥家玩,一回來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吃零食,玩得不亦樂乎。姥姥進屋一看,零食袋,瓜子皮滿地都是,她什麼也沒說,就開始默默的收拾我的`“傑作”,可我像什麼也沒看見一樣,仍舊往地上丟垃圾,姥姥說了我兩句,我裝作沒聽見,繼續看我的電視,媽媽進來看到這樣的場面生氣的把我拉出去,斥責了我一通:“你都12歲了,應該幫老人幹些活,不能仗着自己是個孩子,就什麼都不做,應該他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你爲他們服務,不是他們處處爲你服務,你大了應該明白這些道理……”聽後我十分後悔,跑進屋子和姥姥道歉,並幫助她掃地幹活。那一刻我明白了,“勤奮是美德”!

家風——百善孝爲先

孝順是每個中華兒女所具備的傳統美德。爸爸媽媽也無時無刻用行動告訴我“孝順”這個詞語。每次熬雞湯,媽媽總會把最大的那一碗端給奶奶,奶奶說媽媽是個孝順的好媳婦。每一次回老家,爸爸總會給爺爺,捏肩、捶背、洗腳,爺爺說爸爸是個孝順的好兒子。我問媽媽這是爲什麼?媽媽說:“老人們很辛苦,他們把我們養這麼大,我們做晚輩的,應該盡一份孝心,老話說百善孝爲先!”於是,一有時間,我就幫媽媽爸爸幹活,陪爺爺奶奶聊天,盡我所能的孝敬他們!

家風——不以善小而不爲

那天放學準備回家,我上了公交車找個位置就坐下了。“叮咚——第二站到了”公交車上陸續上來了好多人。其中就有一位老奶奶,拿着許多東西,頭上還出了好多汗。我毫不猶豫的站起身,給老奶奶讓座“奶奶您坐這兒吧”“小姑娘你坐吧!”“沒事兒,您坐”“謝謝你啊,小姑娘!”“我是小學生應該的。”我微微笑了一下,望着窗外的景色,感覺心裏暖洋洋的,原來做一件小事心裏那麼爽,那麼愉快。讓我想起媽媽經常說的“不以善小而不爲”!

家風如一位老師,時時教導我;家風如一位親人,時時溫暖我;家風還像一位朋友,伴隨我走這一生!

我的家風作文11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人人皆知。

可是家風是什麼?老師在班會上講: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傳統;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我家的家規多多,爸爸教給我的是一一大大方方,不自私。

有一次,我和朋友們在一起玩,玩累了我就回家,掂起一瓶飲料往門外瘋跑。爸爸見狀,忙問我爲什麼不多拿幾瓶,我困惑着說:“這是我們家的東西,爲什麼要給她們拿?”爸爸訓斥道:“你喝了解渴,別人呢?”聽爸這樣說,我索性把飲料放回去,賭氣跑出門。

爸爸追出來:“孩子們,卓甜讓我給大家帶飲料了!”朋友們一哄而上。望着我的小夥伴們愜意、知足的笑臉,爸爸對我閃閃眼,走了。

“你可真是及時雨,卓甜!”快嘴快舌的小雨笑着。

“這飲料真甜,甜在口裏,甜在心上!”豪爽的木蘭誇着。

“咱乾脆叫它卓甜牌飲料”!”風風火火的亞楠贊着。

我紅着臉,心裏比扇子扇還涼快!

我懂得爸爸的良苦用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此以後,我做事時總爲他人着想,慢慢養成了習慣,慢慢養成了性格。

爸爸是我的'良師益友,爺爺則是我的精神導師。

我的爺爺是一名教師,可想而知,他是多麼愛讀書,愛學習,六十多歲了,還是整天津津有味的閱讀各種書籍,從報紙上尋找耐人尋味的美文,並時不時念給我聽。在他的薰陶下,我也養成了愛讀書,愛學習的習慣:我的書架上全部是課外讀物;我的書桌上,全部是我摘抄的優美詞句;我拿起手機來,不是玩遊戲,而是聽美文品讀;我打開電腦來,不是聊天,而是賞析那動人故事。於是,課上,每每聽着老師聲情並茂讀着我的,我從心底裏感激我的爺爺,他是我知識的引路人!

我常常想: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家中影響着我們,改變着我們的良好習慣或品質!一個家庭,擁有良好的家風,人人受益無窮!

我的家風作文12

家風是什麼呢?在我眼裏,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那家訓又是什麼呢?在我眼裏,家訓又是一個家庭對子女的教誨與教導。沒錯,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給我們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使我們幸福成長。因此,我家的家風家訓尊敬長輩、師長、同學和有需要幫助的人。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這一點說的真沒錯,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例如埋兒奉母、行佣供母、懷橘遺親等。在當今社會,我們同樣也要孝敬父母。我的姥姥年齡大了,身體不好。因此,媽媽常常把姥姥接到家中照顧她,有什麼好東西都拿給姥姥吃。她常對姥姥說:您年紀大了,就應該多出去走走,多鍛鍊身體,好讓身體更健康。我常常問媽媽爲什麼要這麼做?媽媽說:每個家庭中都是有老人的,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如果我現在不尊敬老人,樹立好榜樣,那當我老時,誰還尊敬我呢?

爸爸從小就教育我,人要有禮貌、有規矩。在學校裏,遇到老師要問好,見到同學要打招呼;在生活中,遇到老人要讓座,碰到長輩要請安;在這點點滴滴的教導中,我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相信大家也聽過這樣一句話民無信不立,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民如果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它告誡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就必須講信用,否則將不會得到人民的支持與信賴。它使我對誠信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誠實是精神上的財富,如果你擁有了誠實,那就等於你收穫了一大筆物質上的財富。

家風和家訓,一直伴隨着我成長,陪我走過多個春夏秋冬,它無時無刻的提醒着我,激勵着我。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是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努力的,有不好的地方要及時改正,好的、值得提倡的地方要一直髮揚發展下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

我的家風作文13

花開,蟬鳴,葉落,霜降。四季輪迴,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不知不覺我已經是十歲的少年了。望着窗外那輪明月,我限入思索,成長的路上,是誰一路修剪去我的旁枝末節,又是誰點亮一盞燈,照亮我前進的方向?我的思緒在記憶的長廊中尋找着答案。

我生長在一個普通、和睦的'家庭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住在一起,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生活艱苦,因爲年紀大了,身體不是很好,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很好,總捨不得讓他們太辛苦,儘管我們家離學校很近,可爲了讓爺爺奶奶休息好,二年級開始我就被送到了午託班,一開始,我很牴觸,不能理解爲什麼有家不能回,還要花錢去午託班,後來我看爸爸媽媽每天下班回來搶着做飯,每到週末,大伯、姑姑都會來看爺爺奶奶,陪他們聊天,看着一家人其樂融融,我漸漸釋然了。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懂得了關心長輩,並慢慢地學會了幫忙做一些力手能及的家務。上行下效,近朱者赤,正是長輩們的一言一行,年少的我懂得了“烏鴉反哺,羊羔跪恩”,懂得了“孝道”,學會了愛,學會了感恩。

在我的家裏,奶奶是最受歡迎的人,她在我們小區里人緣超級好,左鄰右舍經常誇她。她常常跟我說做人一定要善良,並在生活中一直爲我們做着榜樣,她有什麼好東西總願意與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分享。我們家種的辣椒成熟了,她會摘下來送給四川來的愛吃辣的保安叔叔;我去採楊梅回來,奶奶趕忙送一些給對門的鄰居哥哥;逢年過節,奶奶都要給她那些親戚們捎去禮物……諸如此類的事,舉不勝舉。奶奶常說:“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人與人之間就需要有一種融洽快樂的氛圍。”我想我就是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慢慢地喜歡幫助別人、樂於和別人分享,並享受着“行善”這份幸福:我把我喜歡的書捐給學校,我喜歡同學們閱讀我的書的感覺;我將穿小的冬衣放到愛心回收箱,我想象山區的孩子們穿上便不再挨凍的樣子;莫蘭蒂颱風過後,我跟着大人們一起清掃路障;這些都讓我感到快樂。

收起回憶的思緒,那些看似不清晰、卻早已植入靈魂的字眼漸漸清晰起來,我似乎懂了,家風就是在日常生活點滴中影響你的那些好的習慣,我相信,“孝道、行善”這些美德終將影響我一生。

我的家風作文14

古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題記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一個家庭的中樞,更是一個家庭的根鬚。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總是在聽着媽媽講故事中入睡。耳朵裏聽進去的有時是神話傳說,有時是寓言童話,有時是兒歌詩詞反正,媽媽的故事多姿多彩,千奇百怪,每個故事都會引起我的無限好奇和思考,啓迪我的智慧,在我幼小的心靈開啓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廣闊有趣的世界。

長大了些,我便會自己閱讀感興趣的書籍。這時,姥爺的書房就成爲了最吸引我的地方。於是,藏在書架裏面的劉備、曹操、孫權、宋江、晁蓋等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便在我心中的世界裏活蹦亂跳了。就這樣,隨着時間不斷的流逝,媽媽自小就埋進我心田的那顆對閱讀充滿好奇和興趣的種子便萌芽了,如小樹苗汲取了陽光雨露般不斷生長,我對閱讀的嚮往達到了如飢似渴的程度。即便在手機已經非常普及的今天,每當有閒適時光,我們一家人仍不會像時下的很多人那樣沉浸在手機的世界中,而是會各自挑選一本喜愛的'書,隨處一臥,靜心閱讀,度過一段安靜而又充實的美好時光

在我的家庭裏,父母親爲我樹立了讀書的榜樣!其實,不僅在讀書方面,在珍惜時間,提高效率方面母親更是給我率先垂範。古往今來,有多少警示我們努力讀書,珍惜時光的的名言警句!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又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媽媽就是一個懂得安排時間、處理時間的人。作爲一家之主,她總把今日事今日畢掛在嘴邊上,既時刻提醒自己,又時刻提醒家裏的每一位成員,未雨綢繆,在做足打算之前,不輕易下手。在媽媽的薰陶漸染下,我雖不及她那般自律,卻也習慣在做事之前打算一番。所以,在深夜回想時,我也能夠對自己的一天滿意,即使有遺憾,也會吸取教訓,讓明天的自己更好。

家規是尺,丈量着每一個人的心靈;家風是圃,孕育着每一個人的思想;家訓是雨,滋潤着每一個人的未來。一個家就是一個濃縮的國,一個國就是一個放大的家,而良好積極的家規家風,它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素養,乃至成爲優良的文化傳統,在子孫後代中綿延不息

我的家風作文15

我的家位於沂蒙山區的一個偏遠山村。即使在中國地圖上用放大鏡我也找不到這個村莊的名字,但是我的家仍然充滿了強烈的歡樂,院子裏經常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我家的節儉風格。花園裏的花不多,爲什麼還有這麼大的優雅空間?在農村,我們的房子簡單又小,但我們的家庭卻井井有條。看,牆壁總是一塵不染。坐了20多年的沙發雖然破舊,但很整潔。每個人都願意像“親密朋友”一樣坐在家裏。

我家的智慧之風。手機是目前我們家庭中管理孩子最困難的問題,但它們已經成爲我們家庭智慧的源泉。我們在手機上下載了“成語瘋狂猜謎”,在空閒時間,我們一起過海關去猜成語。例如,“nao”一詞指的是擁擠的市場,“chu”一詞指的是山外的山,“cabinet —— canal”一詞指的'是自然的結果,“困難”一詞指的是進退兩難,“離婚四次,結婚”一詞指的是完全失去成就。你認爲看到這些東西有趣嗎?然而,要把握好時間,適可而止,放鬆就足夠了。

我家的感恩之風也是名副其實的。從婚禮和葬禮到鄰居家的婚禮和葬禮,我們都不是吝嗇的志願者助手。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中的一些人會捐錢和東西。從在家洗衣服和洗腳開始,每年冬天,我媽媽總是在早上給我爺爺奶奶安裝一個取暖爐,晚上安裝一個暖水袋。我細心的媽媽總是用軟布把暖水袋包起來,放在我奶奶的牀上。

我家和諧的風足夠柔和,帶着“風悄悄潛入夜晚,潤物細無聲”的味道。孩子們每天必須說三個詞:“早上好,爸爸媽媽”,“再見,爸爸媽媽”和“晚安,爸爸媽媽”。看似簡單的問候,並不容易持久,但它們仍然留在我的家裏,只是“連續”而不是“完整”。有時,當有一點小爭執時,弱者總是用機智問:“我們還是兄弟嗎?”然後雙方相視一笑,喊道:“快跑,兄弟!”一切都恢復正常了。

在東方、西方、北方和南方,家裏都有風。我的家庭有各種各樣的風格:節儉、幽默、樂觀、感恩……只有這樣,我的家庭才能更加和諧、美麗和幸福!

風和太陽是美麗的,家和一切!讓家裏的“風”來得更猛烈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