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通用26篇)

本文已影響 2.8W人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通用26篇)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

早晨起牀,似乎有些涼意。拉開窗簾,外面是陰雨濛濛。

今天,是端午啊!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啊。

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窗外的陰雨綿綿,雨絲密密的斜織着,地上溼漉漉的,就似我心中也是溼漉漉的一般,莫名的抹上了一層傷感的色調。

心似乎被雨絲牽引一般,將我帶到幾百年前的汨羅江江邊。也是,五月初五,也是這樣的陰雨天,迷迷濛濛,看不清楚。卻似乎能看到赫然立着一位一襲素衣的翩翩公子,他便是屈原。晃得,我似乎看到他臉頰上閃爍的淚光,心微微一顫,我似乎能感受他心底的那份痛苦與無奈,連周圍的空氣都帶上了憂傷與悲愁,嘗一嘗,一定是酸的。而我,就在那不遠處,幾步之遙,卻始終無法靠近,我好想拉住他,告訴他:“你這樣是沒用的,你的那位君主並不會爲你的死而改變什麼,你的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怎可以白白斷送於此?”但他卻彷彿置身與另一個世界,與我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看不到我,聽不到我。心底又泛起陣陣的辛酸,就算聽得到,恐怕也不能理解我的話吧,就算他能理解我,他一定也還會堅持,因爲這是他性格所致,他骨子裏的那份堅貞,使他必然要接受這樣的結局。所以,我只是,也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看着他,這位爲後世所永遠懷念的偉大詩人,看着他,看着他的視線一點點地收縮,最後只剩下一江的汨羅水,看着他,看着他用盡全力,縱身一躍,在溼漉漉的空氣中,畫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像一架橫跨古今的彩虹。而我仍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切都寧靜如初,眼前只有密密的銀簾,不停的落下,彷彿剛纔只是我的幻覺,只不過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虛無縹緲,不曾出現,也不曾停留。

“菲菲,來吃糉子,誒,你在幹嘛呀?來吃糉子了,菲菲,誒,你到底要不要過來啦。”身後傳來媽媽的喊聲,顯然有些生了,我趕緊跑過去,“哎,叫你吃個糉子,叫了你半天都叫不應,拉個窗簾拉了十分鐘,站在那邊,不知道在想什麼,是不是昨天沒睡好啊?”說着就拿筷子插起一個已經剝好的糉子遞給我,咬一口,嘴裏滿是糉子黏稠的感覺,從小就喜歡糉子比喜歡飯多一點。“媽媽……教我包糉子吧。”“怎麼啦,又想包糉子啦?”“恩,好吃。”我似有若無的回答着,突然想起來,還有那個,“媽媽,也給我房門上掛上艾葉吧。”“呦,你不是說掛着難看死了,還說我沒事幹買個那個幹什麼嘛,送給你都不要的。”“我現在要了嘛。”“哎。”媽媽無奈了,但還是點點頭。

我想,或許,學會包糉子,呼吸着艾葉的清香,我就能離那個屈原更近些吧!就能離那個時空更進些吧!忽然覺得,端午節的真正含義,並不是我們所關心的放不放假,而是它的本質,這是人們懷念屈原的一種方式,是人們對美好正義永恆的追求和嚮往。屈原的死已無法挽回,那麼就只有守住他的那份堅貞的品格,永遠珍藏於心。在每每端午節時,想起屈原,懷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向後輩或老外自豪的講述他的故事,我想,這纔是端午節自古流傳下來,成爲我國傳統節日的真正意義。卻有越來越多的人,不知從何時,開始遺忘。

12點的鐘聲就將敲響,這個端午,也即將過去。或許得感謝那個虛無的夢,感謝媽媽,感謝這些習俗,讓我想起端午本質,讓這個端午過的如此深刻。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

上一個端午節似乎離我是那麼遙遠,記憶也是那麼模糊,聞不到艾草跨越時間的清香,也沒有黏黏的糯糯的米糉帶來餘香的綿長,我爲自己對傳統的不恭感到壓力和羞慚。

然而,早早地,左鄰右舍與親友已經帶來了許多糉子和香囊。但帶來的糉子雖然品類繁多,卻畢竟是商品糉,有些許油膩。幾天前,這些饋贈被冷落於角落,而爺爺則親自買回精選的糯米與碧綠的糉葉,自己包糉子。他自己包得飛快,一聲不吭,頭始終低着,我卻學不來這技術,包起來鬆鬆垮垮。沒有多年的實踐,我是不可能成功的。

無聊地捧起一根糉葉,寬大,挺括,脈絡清晰。輕輕地捻一捻,摩擦力極大,似乎用肥皂搓洗過,很奇特。貼近鼻子聞一聞,有股蒿葉的氣息,也彷彿夾雜着些許薄荷的清冽,輕輕放入水中,綠得是那麼深沉,不覺離真正的端午更近了一步。

忙碌到正午,遠處又飄來艾草神聖的氣息。觀世音菩薩的佛龕前,不知誰已燃了三炷香,升騰着嫋嫋的煙。它與艾草一起,無聲地傳達着端午節的前兆。擡頭看看那尊佛像,眼神似乎有着滿意與欣慰。

端午節在這個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如約而至,清早朦朧中糉子的氣息又燃起記憶中的餘火。清晨,爺爺取出冰箱中白米糉,聽着溫暖的沸騰聲,它們逐漸甦醒。

等待,等待。

剝開層疊的糉葉,還有糯米頑強地吸附在上面。撒一些綿綿的白糖,咬一大口,那種糯米原本的稻香與糯,糉葉的清香,白糖的甜蜜在口中交織,脣齒留香,它讓我覺得,還是最簡樸、最自然的品相方能永恆。也許,它正是因爲有了端午節的歷史與傳說的光環而愈加神聖,彷彿縱閱歷史,流轉千年。我虔誠地吃下一整個糉子,以表示對傳統的尊重。

仍在佛龕前擺着的艾草早已枯萎,卻仍散發着清香,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飽經滄桑,卻一成不變地執着,它等待着最後的蛻變。艾草水又重新擺在佛龕旁,充滿了端午的氛圍。

也許現在的人,已經被喧囂和浮華矇蔽了雙眼,用“新穎”的方式來度過一個個傳統的節日,把那些傳統的習俗和故事都忘得一乾二淨,但至少還有城市、家庭、人在堅守着傳承。

驀然間,鼻翼一翕動,又有一縷糉香從遠處飄來……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3

陽光輕輕的灑落在窗簾上,透過紗紗的簾子照耀進我的臥室。

睡意朦朧的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突然一下坐起了身子在筆袋裏翻出了我的寶貝——五彩繩!端午節的帷幕從此拉開。

“彩縷碧筠糉,香粳白玉團”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掛着艾草,給孩子繫上五彩繩,提前爲孩子包好糉子,還有些人家會一家人歡天喜地地去賽龍舟……

清晨的太陽似乎有些嬌羞,躲在雲朵後面探頭探腦的。來到飯桌前,看着深綠色的糉葉包裹着的糉子,聞着陣陣飄香的糉子和奶奶一大清早特地準備的用艾草水煮過的雞蛋,一股暖流在我的心尖縈繞。媽媽在廚房裏忙進忙出的,雖然開着窗,清涼的微風悄悄拂過媽媽的臉頰但是豆粒般的汗珠仍舊是一滴一滴的順着媽媽的臉頰滑下。我抽了一張餐巾紙,小心翼翼的給媽媽擦拭臉上的汗珠。一瞬間,童年的無數回憶在腦海中重現,那些塵封的回憶在眼前浮現。媽媽從小爲我忙到大,每年的端午媽媽都會提前好幾天準備好五彩繩、糉子、艾草,端午那天的清晨媽媽總是寧願自己一大清早的離開被窩起來忙活也不會把我從睡夢中叫醒。

看着媽媽臉上的汗水,淚水不禁浸溼了我的眼眶。等了好久,終於等到媽媽去上班啦!

我開始搗鼓,尋找家裏的繩子,最好是能找到顏色鮮豔的。費盡千辛萬苦,歷經重重磨難,我找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好想根本就不會做啊,不過沒有我可以學嘛。時間滴滴答答的流逝,我猛地擡頭竟然已經十點半了!苦心人天不負,在萬般努力下我成功啦!雖然賣相不好看。

暮色開始四合,天空披上了暗色的紗衣,媽媽回來了。我悄悄地揹着手走到媽媽身邊,推着媽媽讓她坐下,而我則蹲下讓媽媽伸出手默默地給她繫上屬於她的五彩繩。媽媽的淚水在眼裏打轉,或許她從未想過她的女兒會給她繫上五彩繩。

端午節到了,往年都是媽媽爲我係上五彩繩,都是媽媽給我帶來溫暖的祝福;今年我來給媽媽繫上五彩繩,換作我來給媽媽送去祝福。一根五彩繩把我和媽媽緊緊地繫上,一根五彩繩延續了我心中的那點祝福!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4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我們中國人的眼裏,節日的牽掛與思念已經成爲一種文化,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裏!花剛開過,一片片翠綠毫不吝嗇的隨處蔓延,越描越濃。不經意間,悠悠飄來一縷淡淡的馨香,聳眉貪婪地吸允,好熟悉的糉葉清香。淡淡的糉葉和艾蒿的清香,依然令人浮想聯翩。

今年的端午節我來到了鄉下的姥姥家在放假的那一天晚上我到了姥姥家她正在包糉子,媽媽和我也來幫忙姥姥說包糉子首先要有箬葉,箬葉到冊上採的才新鮮,可這裏沒有,只好去街上買。街邊有好多好多箬葉,在我的眼裏,它們長的都一樣,綠色的,長長的葉子,可是包糉子得新鮮的箬葉纔好,我經過精挑細選,才選好了要包糉子的箬葉,箬葉買回家後,還得用剪子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餡料媽媽買的是肉。

肉買好米買好後,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姥姥”這陣東風了!姥姥包糉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一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接着纔可以包,姥姥把箬葉折成三角形,留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姥姥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米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着一個個糉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姥姥快點蒸幾個,可姥姥說,一時半會兒也蒸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是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姥姥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的離開。過了一會兒,我懷着滿腔喜悅回家了,早說垂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的跑回家了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着香氣和熱氣的糉子,也不管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糉子揚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糉子又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便把它放在碗裏,用小刀將糉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咬了一口,回味無窮!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不會變,也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的流傳下去,越來越盛……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5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爸爸就把我從甜蜜的睡夢中喚醒:“欣昱,快起牀,和爸爸一起去南山採艾葉。”我聞聲起來揉揉惺忪的眼睛,急急忙忙穿好了衣服,就和爸爸一起走出了家門。我們沿着羊腸小路向南山進發。離的很遠,就望見了山腳下已經有很多人在採艾葉了。我們加快了腳步,很快就融入了採艾葉的人羣之中。我一邊採艾葉一邊問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採艾葉呢?”爸爸說:“端午節前後是各種疾病復發的時期,在我國古代,因爲缺醫少藥,人們一旦患了病,只能在病痛中死去。後來人們發現,艾葉不僅能驅除蚊蟲,而且能治病,所以,人們就在大地返青的端午節之際上山採艾葉。”我接着又問:“採回來艾葉怎麼辦呢?”爸爸說:“回家後,把艾葉放在窗臺上,或者插在屋檐下,通過艾葉散發出來味道就可以驅除蚊蟲。”

早上清新的空氣使我們精神煥發,我們邁着輕盈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

打開房門,我就聞到了糉子的濃濃的香味。顧不了那麼多,立刻衝進了衛生間,洗了把臉,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餐桌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糉子。這時爸爸走過來問我:“欣昱,你知道人們爲什麼在端午節吃糉子嗎?”我嘴裏邊嚼着糉子邊喃喃地回答道:“不知道!”爸爸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爲自己無法挽救國家被敵人侵犯的命運,就在陰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憤然投入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人們非常敬重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兒吃掉,就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從此以後,人們每逢五月初五都會以包糉子、吃糉子等方式來紀念屈原。”聽了爸爸的講述,我更覺得香甜可口的糉子裏散發出不一樣的味道。因爲它使我明白了好多道理:人必須要有正義感,熱愛自己的國家。在國家遭遇困難與危險的時候,我們要勇敢面對,並且積極獻計獻策。

難忘的端午節,它不僅使我增長了醫療知識、歷史知識,而且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作爲國家小主人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責任感。我一定要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現在努力學習,長大後立志報效國家!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6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羣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着大地的靈氣,沐浴着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牀,把事先準備好的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着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裏讓雨水將其沖走。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着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纔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裏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裏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我的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我的媽媽:“你用的是這裏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我的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7

端午節到來的時候,我的假期還沒休完,因此,可以跟家人踏踏實實的過個節。按照家鄉風俗,爸爸一大早起來做釀苦瓜,而我也一大早起來幫忙。

十點多的時候,給他打了個電話,問他考完試沒有,他說沒有,可能會比較久,考完再給我電話。不想去連隊吃飯,十一點,我就跟家裏人吃了個飯,算是過節。

中午十二點,接到他的電話,準備行裝,帶上滿滿一盒的釀苦瓜,頂着烈日,到他那去過節。

一點,到了部隊,他來接我。到了他宿舍,他說他剛回來吃完飯,還不想吃,先去衝個涼。

一點十分,上來了,他說爲了考試才睡了四個小時,要眯會,一眯就眯到了兩點半。期間,我在玩電腦。

原本,他說下午沒什麼事,訓練讓別人帶,要跟我過個好節。但是,兩點四十五分的時候,營部來通知他去開會。他留了塊西瓜給我,說等你把西瓜吃完,我就回來了。這塊原本五分鐘能吃完的西瓜,我吃了兩個多小時,五點,他終於開會回來了。

五點,剛進房門,把帽子一扔,又去準備第二天考覈的事了。

五點半,我看到他在下面,給他打了個電話,他說,我馬上就好了,協商好就回來。這一個馬上,就到了五點五十。期間,我還在玩電腦。

五點五十,終於跟一個排長一起回來了,可能餓了,他給副指和排長都裝了一碗釀苦瓜,狼吞虎嚥的吃起來,那一刻,我一點都抱怨都沒有了。

六點,集完合回來吃飯,我問他,晚上有事嗎,他說有,七點開會,沒事,你在這玩會,等我開完會就好。我說開多久,他說半個小時。我再問,開完以後呢,他說還要準備一下。

低頭吃飯,吃完飯六點半。我說送我回去吧。今天能不能送我上車。他說來不及啊,七點要開會。我說,服務態度越來越差了。他說,沒辦法,忙啊。我板着臉,不理他,豈有此理,我的端午節都玩電腦去了。

最後,他還是送我上車了。等車的時候,我讓他回去,因爲我知道一等有可能就等半個小時,他說沒事,來一趟不容易,反正時間過了,今天我無論如何都要送你上車。帶着內疚,上了車,覺得自己還是太任性了,其實他也挺辛苦的。結婚後的端午節能跟他一起過,我已經很滿足了,即使我們說話的時間都沒有多少,我覺得還是幸福的。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8

我國的傳統節日中,除了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爲什麼呢?那我就悄悄地告訴你:端午節有我最愛吃的糉子。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媽媽對我說:“妞妞,今年端午節你學包糉子吧,想不想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呢?”我一聽,舉雙手贊成,早就盼着自己包糉子呢!媽媽還神祕地說:“我還請來一位包糉子專家,給你當老師,保證包教包會。”

正當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時,外面響起了敲門聲,媽媽說:“快去開門吧,老師來了。”我一個箭步衝到門口,想解開這個謎團。打開門一看,原來是我親愛的姥姥呀!我趕緊把“老師”讓進了屋。

媽媽把幾天前買好的包糉子材料都端了上來,有泡好的糯米、洗淨的糉葉、白棉線,還有大紅棗、花生,擺了滿滿一桌子。姥姥一邊整理東西一邊說:“妞妞,想學包糉子,可要有耐心呀,當年你媽媽就是我親手教會的。”我點了點頭,心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一定能超過媽媽的。說幹就幹,姥姥先拿起兩片糉葉爲我做示範,她把糉葉捲成漏斗狀,從水中撈起一把糯米放進去,再抓一顆紅棗,用剩下的一截葉子包住裹緊,最後用棉線把它牢牢繫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姥姥包得可真快呀!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學着姥姥的樣子,拿起兩片糉葉,嘴裏還小聲說着:“第一步捲成小筒,第二步放糯米,第三步放紅棗,第四步繫繩子。”可是當我最後一步繫繩子的時候,卻怎麼也系不好,包好的糯米都撒了一地。原來包糉子這麼難啊,可不像我想得那麼簡單。這時姥姥說:“你的問題出在第二步上,放的米太多了,再少放些米,就好包了,萬事開頭難,多練幾次就好了。”聽了“老師”的話,我又拿起兩片糉葉認真地練起來,這次放的糯米少了,非常順利地包好了第一個糉子。雖然不是那麼好看,可也算成功了。接着,我們又包了很多糉子,我越包越熟練,包的糉子也越來越棱角分明,還受到“老師”的表揚呢!接着,媽媽把我們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大鍋裏煮,不一會兒滿屋都飄着糉子的香味。糉子煮熟了,我趕緊選了一個包得不太好看的糉子,打開“包裹”,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這個端午節最難忘,因爲我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糉子。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糉子飄香。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天家家戶戶會包糉子,灑雄黃酒,還會敲鑼打鼓去慶祝。普遍的形式有:龍舟競渡、食糉子、佩香囊、插艾葉菖蒲等。端午節又稱端午,端陽。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乾淨,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有一種說法是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每年端午節,廣州都會在珠江上舉行龍舟賽。那是的珠江邊,簡直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看龍舟的,賽龍舟的,齊聲喊着口號,鑼鼓喧天,龍舟像箭一樣在你的身邊飛過,岸上的觀衆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

那場面,真是激動人心,讓你久久不忘!

我喜歡端午節,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啊!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0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它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有的說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但是我們不用去糾結到底是爲了紀念誰,因爲在千百年的傳承中已經變成了一種愛國的精神的傳承。

端午節最有意思的還是划龍舟,包糉子,記得我和媽媽包糉子的時候,媽媽總說:“包糉子是不能換手,手也不可以移動,否則糯米就漏出來了,綁繩子的時候不能太鬆。”關於糉子度來歷,據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年),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須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糉子。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這個神奇的傳說,最先被樑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說,收在《續齊諧記》裏。說明糉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爲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爲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說專門用糉子來喂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

而划龍舟端午節這天,屈原故里人們主要的活動就是看龍舟,吃完早飯,便身着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往西陵峽“屈原沱”彙集,傾城出動,爭看競渡。端午陽的屈原沱兩岸,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江上七條龍舟飛渡,岸邊數萬名羣衆觀戰。場面之壯觀,氣氛之熱烈,令人驚歎。划龍舟分遊江、招魂、競渡、回舟四個程序,有一整套的鑼鼓和唱腔,其中競渡雖然熱烈,但招魂最爲感人。在屈原故里,鄉親們非常看重龍舟競渡,而且對奪標尤爲重視,“寧願荒廢一年田,不願輸掉一年船”之說,奪標歸來,不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還會帶來一年的豐收和幸福。

這些傳統文化都是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同時又體現出了祖先們對自然的崇敬。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1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因爲端午節有賽龍舟活動。

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樑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誌中,共有227種方誌有龍舟競渡的記載。端午划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衆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

這項活動在端午節前後舉行,是一種聲勢浩大的自發的節日文化活動。龍船就是龍形和舟楫。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龍形狀,叫龍船或龍舟。荊州市五月端午競渡的龍般是在普通木船的首尾,臨時紮上龍頭、龍尾,也有特製的專用龍船。《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爲屈原投汩羅,曰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下鳧,一自以爲水軍。一自以爲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觀之。宋莊季裕的《雞肋篇》記載了江陵賽龍船的盛況:湖北以五月望日爲大端陽,泛舟競渡,逐村之人,各爲一舟。明代袁中道《午日沙市龍舟》雲:旭日垂楊柳,傾城出岸邊。黃頭郎似馬,青黛女如仙。龍甲鋪江麗,神裝照水鮮。萬人齊著眼,看取一舟先。

端午節的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吃糉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糉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糉子。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糉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爲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裏。爲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裏。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裏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乾淨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爲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糉子”。

煮熟的糉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賽龍舟、糉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爲我喜歡吃糉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2

端午,這個日子總是帶着一絲絲纏綿的回憶,那些美好並又留戀着的回憶。

每每想到端午,自是少不了關於糉子的回憶,而那些回憶總是與奶奶有關,又讓我不禁想起那些和奶奶一起包糉子的日子。

恍惚間又看見奶奶拿着乾淨的糉葉,把它弄成一個錐形,然後放上糯米,在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再加上我最愛的棗子,然後把錐形填滿,用細細的線把它裹緊,讓那些糯米不漏出來,最後就等着第二天端午節的時候下鍋了。

我問奶奶爲什麼不在這一天煮糉子,奶奶彷彿知道我心中的祕密,只是笑笑,沒有回答。我卻因爲奶奶不肯煮糉子,又特想吃糉子,心裏直癢癢的。能看卻不能吃,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終於,奶奶似乎是受不了我那種表情,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語重心長地說:“端午的糉子,自然在端午吃纔有意義,今天如果吃掉了就沒有意思,那就只是吃糉子而不是吃端午的糉子了。”

哦。我似懂非懂,反正我只知道只有端午的那天才會有各種各樣的糉子吃,平常是沒有的,就是有也只有很單調的一種而已。那時候,我並不知道爲什麼會有端午,爲什麼端午要吃糉子,爲什麼平常沒有,我只知道端午的時候有糉子。

如今奶奶已經不在了,做糉子的人也換成了我的小姑媽。姑媽包的糉子沒有奶奶包的糉子好看,裏面也沒有我最愛的餡。唉,除了奶奶還有誰記得清楚我的最愛呢?畢竟我小時候是和奶奶呆在一起的。

現在我幾乎記不清有端午這個節日了,偶爾記得也是從別人口中得知的,反正到了端午也不過是吃吃糉子罷了。端午的內容我也不知道有些什麼,只是吃糉子和划龍舟記得還比較清楚。記得划龍舟是因爲爸爸帶我去看過,而糉子只是那些回憶罷了。

又快到端午了。今年的端午,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自己去包個糉子,像當初奶奶教我那樣,即使我並不怎麼會。

學過《端午的鴨蛋》那篇課文,我纔想起有吃鴨蛋的習慣。以前,只有奶奶纔會在端午的時候在桌上擺上鴨蛋,那紅心鴨蛋特別好吃,但我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過了。

端午,我只剩下這些絲絲縷縷剪不斷、舍不去的回憶了,希望今年的端午會好一些。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3

天氣一天天轉熱的時候,端午節就要來了。幾大傳統節日中,除了春節,端午應該算是一個比較熱鬧的節日了,吃糉子,捆五彩絲線,戴香袋,賽龍舟,逛廟會。對於孩子們來說,端午是最有實際意義的一個節日。

一大早,不到四點,就被兒子喊醒了,小聲央求着:“爸,挪下車,我和同學約好去爬山。”這也太早了!忍着滿腹的沒睡醒的抱怨,下樓給他挪車,想到我也得去上山採點艾蒿,索性我也直接上山。

我去了一個有點遠的山上,那裏人少,不像北山,人比艾蒿還多。以前端午節我也去過北山,感覺北山過一次端午節就好象經歷了一場浩劫,去得稍晚點兒,不僅艾蒿,所有蒿類都難尋一根半根,甚至有人採不到蒿類連樹枝也扯上一枝,扛在肩上招搖下山,實在過份。我在一個松林中的小山溝裏安靜地採了點兒艾蒿。早起的感覺真好,空氣清新,晨風清爽,草香清淡,四周安安靜靜,反襯得幾聲蛙鳴、雉叫非常清晰。我用剪刀剪了大半袋子,這樣採不傷根,過個把月再來採,還有新芽可採。艾絨熱炙、艾葉沖澡、艾蒿泡腳都是非常好的健體手段,我每年都會備上一些。

看着太陽要冒頭了,我也收拾一下回家。下山快進市裏時,陸續有人上山,還是奔北山。北山,失火城門前的池魚。

大廟前好長一溜商鋪地攤,不光賣端午節特定商品,賣什麼的都有,渲染出了熱鬧的節日氣氛。

推開家門,一股糉子的清香撲面而來,妻已煮好了雞蛋糉子,等我開飯。小女兒飛奔出來,向我炫耀她的五彩絲線。兒子也回來了,一家人開飯。兒子說屈原是他最想感謝的一位歷史名人,不僅因爲糉子,更因爲廟會和放假。懶得理會他的“歪理邪說”,這年齡的孩子個頂個象剛會打鳴的小公雞,充滿了鬥性。

吃完飯,本打算今天要出去踏青野餐,正在收拾東西,突然下起一陣急雨,噼裏啪啦把好好的打算澆個七零八落。小女兒趴在窗前撅嘴,我趁機補一覺,希望老天過會兒能發發慈悲,給個晴天。

……睡夢中被小姑娘薅頭髮叫醒,嚷嚷着:“晴天啦晴天啦!”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一早上讓倆小混蛋挨個叫醒一遍,看着妻在後邊幸災樂禍地壞笑,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生無可戀”是種什麼感覺!看看外面,果然是天晴了。

後來山上的野餐還是很不錯的。這就是我的一天,一個人到中年的倆孩子的爹忙碌但也滿是愛之體驗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啦!

這天一大早,我便與爸爸、媽媽收拾好行禮,採購好水果、糖、還買了一些乾菜,準備回老家過端午節,我也想回去找二哥玩呢!我們一路有說有笑,班車行了大約五十分鐘就到了老家——子午街。

剛一下車,叔叔、嬸嬸和二哥就着迎了過來,我激動得與二哥擁抱在一起,叔叔、嬸嬸叫了爸爸、媽媽一聲,並趕快幫助提水果和行李。哇!哇!我禁不住大聲感嘆,老家的端午節可真熱鬧耶!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街市上賣着各式各樣的工藝品,如:燈籠、紙紮的龍、虎、狗等等。

一回到老宅,就見大姑媽拿着一盤餃皮從四樓下來,正準備與大姑爹一起包餃子。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都圍攏坐了過來,我和二哥也不約而同地參與到了包餃子的隊伍中。二哥嘛,包得不算太熟練,可我一點也不會包,剛開始,我只能看着他們其樂融融的包着餃子,不過,我可不想眼巴巴的看着,硬是吵着要爸爸教我包餃子,爸爸欣然同意。爸爸叫我跟他一起包,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包。先拿一張餃皮,擺在左手手掌上爸爸嘴裏一邊說一邊拿起了一張餃皮,我也學着爸爸拿起了一張餃皮。然後用小勺舀三分之一勺餃餡,放在餃皮末尾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包着,還沒等爸爸說完,沒想到因爲第一次包餃子,我心一急手一抖,將那勺餃餡給抖掉了,二哥差點兒沒有笑破肚皮。爸爸卻鼓勵我說:雙喜,別灰心,失敗乃成功之母,我有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會包呢!聽了爸爸鼓勵的話語,我又舀了一小勺餃餡,小心翼翼的放在餃皮上。用餃皮包住餃餡,折一折,再折一折,將餃餡包住,包嚴實爸爸一邊說一邊包着,我便一步一步的按爸爸教的方法包。幾秒鐘後,咳,注意了,這是最要害的一步,也是最後一步了爸爸說:將餃皮翻個身,繞食指圍一圈,兩頭包回來,用麪粉水一粘,就大功告成了爸爸認真的說着,只聽嘩的一聲,餃皮連着餃餡被我給扯爛了,這次二哥可真是笑得拍桌子了。這時,爸爸又鼓勵我說:沒事兒,小喜其實你很聰明,我學包時,還浪費了七八張餃皮呢!別灰心,再包一回嘛!大姑爹也在一旁鼓勵我說。就這樣,我又拿起一張餃皮,呀!這次是粉面水弄少了,再來一張,哇!我成功啦!啪!啪!啪!全家人都不禁爲我鼓起了掌,爸爸會心的衝我點點頭,我也露出微笑。

嬸嬸已經將餃子煮好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心裏樂滋滋的。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5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爲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爲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

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裏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爲糉子,劃的小船改爲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

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糉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6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具有偉大紀念意義的懷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

一大早,爸爸就帶我們回奶奶家了,還沒進門就聞着奶奶家不時傳出的清香,我趕忙三步並作兩步邁進屋,我的口水差點就“飛落三千尺”了,一會奶奶端來了清香四溢,熱氣騰騰的糉子,只間有菱形的,橢圓形的,三角形的,爲了好區分糉子餡,有的用桑皮纏的,有的用玉米繩纏的,還有的用線繩纏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個大大糉子,三下五除二就剝開糉皮,看着鮮紅的大棗,粘滑的糯米,飛揚的熱氣,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藝可真算得上精益求精,絕妙無雙,我狼吞虎嚥的吃完一個,又順手拿起一個。

“加油!加油!”聽見門外的叫喊,我詫異的探出頭,原來是小孩子們在小河邊賽“龍舟”啊!我也跟姑家弟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只見一個個紙做的精巧別緻的小船漂在水中,每個小船都被畫得五顏六色,還起上了好聽的名字,看着一個個名字浮在水上,“神龍號”,“白虎號”……,甚至還有一些時髦的名字,如“潮人號”,“神馬浮雲號”……一個個小船順着水而下,又接連着被浪給打翻,激起了一陣陣水花,嘩嘩聲,嘻嘻聲,吆喝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熱鬧極了。

一些老人將糉皮放在水中,看着它順江而下,聽奶奶說,這叫“避水”,讓水裏的妖魔鬼怪吃飽,以後就不會纏着我們,不傷害人們了。

不一會,奶奶有約我回家吃荷包蛋,只見奶奶用艾蒿、麥穗、豬埡槽等五種珍奇異草熬成的湯,再放上紅糖,吃完蛋,再喝湯,喝了能治頭暈,我其實肚子早已撐得鼓鼓的,沒胃口再吃了,可迫於奶奶熱情跟諄諄教誨,還是勉強喝了點。不一會,鄰居傢伙伴都來找我玩,奶奶讓他們吃糉子,荷包蛋,他們都說自己家有,吃過了。

以前我記得每年端午節,農村很少有包糉子的,奶奶每次煮一大鍋糉子,光送親朋好友跟鄰居就送去一大半,現在新農村變化可大了,不光是體現在街道、樓房,家電、生活物質上,農村的鄉村文化大院也體現着農村的精神文明,也體現着農村天翻地覆的變化,也體現着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端午節,是古代人民勤勞與智慧,勞動與品質的象徵,是中國的自豪凝成的寶貴鑽石,看着農村人家也如此重視這個紀念故人的節日,由此可見,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必定會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7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的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我家鄉的端午節要比其他地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來吃,糉子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白白的糉肉,鹹糉子裏紅紅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糉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糉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糉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糉子作爲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姥姥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糉子。

我家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着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8

端午節悄然走來,端午節早上,我們開始了包糉子,家中環繞着溫馨的味道,我與端午節的故事在歡聲笑語中拉開了帷幕。

我自信滿滿的笑着拿起糉子葉,學着我的媽媽折成的樣子,再放進一把糯米,封上口。眼見就要成功,可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突然糉子葉裂開了……糯米卻逃脫了糉子葉的束縛,紛紛滑回盆裏,我還沒反應過來,糉子卻已經只剩幾粒糯米了,我只好重新包。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我對挑選糉子葉也上了心。我的媽媽的糉子葉裏,有去年用過的,比較軟和,也有今年新買的,很硬。我想:大概硬的比較容易裂開吧,於是就選用了去年的糉子葉。可是由於太軟,已經沒有了韌勁,輕輕一碰便裂開了口子,我又一次失敗了。是我判斷失誤?我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新糉子葉,可是因爲太硬,使勁一折——斷了。面對眼前的事實,我無語了。這時,沉默半天的我的媽媽笑了,我的媽媽一句話令我茅塞頓開:“傻孩子,你不會兩樣搭配着用嗎?”我照我的媽媽的話去做,果然好了許多。

可誰曾想,“剛出狼穴,又入虎口”,在加糯米的問題上,我又遇到了困難,糉子葉折成的筒下面有一個小洞,總是會漏出少許糯米。我正焦頭爛額,忽然瞥見我的媽媽總是先用一小點糯米嚴嚴實實堵住那個口,再添糯米,我也學着我的媽媽的樣子做,果然不再漏米了。

雖然主要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還有一些小問題,我慢慢克服,終於弄出了糉子形狀的一個東西。接下來該捆繩了。我在捆的過程中,由於太用力,糉子葉又再次裂開了。我趕忙又貼了一張糉子葉,當“補丁”,然後重新捆上繩子。生怕它會漏米,於是給我的小糉子來了個“五花大綁”。

糉子入鍋了。懷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過了一段時間,從廚房中是不時傳來糉葉與糯米的香甜味,環繞在家中,有說不出的溫馨感。說期待,是因爲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糉子,說忐忑,就是害怕我的小糉子在幾個小時的過程中熬不住,變成一鍋粥。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似乎度“秒”如年的感覺等待着糉子的出鍋,迫不及待的我直勾勾的盯着鍋,白色的熱氣一直在鍋蓋上方竄起。突然一個聲音傳來:“好啦,可以出鍋啦。”我便興奮的站起來,打開鍋蓋,一團白色的熱氣涌出。香氣撲鼻而來,我要開始享受這頓美餐……

這就是我與端午節的故事,平凡而又美好,簡單卻又幸福。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19

對於節日的印象在我已是很模糊了,常年在外的奔波,爲的是能讓日子往好處奔,人也活得能走到街上去,常常把時間就給淡忘了,只是某月某日某一節日的到來亦或是已經過去,我才恍然明白,這已是該過端午節了。

在我的印象中過節大多是孩子們喜歡的事,因爲我小時候就喜歡過節。

記得那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那一年的端午節我們院子上屋的來友哥要結婚了,那幾天整個小院像是沸騰了,全院所有的人都在忙碌着,就連街上的四鄰也前來幫忙,最熱鬧的還算是我們這些不幹活白吃白喝還鬧事的孩子們,在我的印象中那幾天真的'比過年還要熱鬧。

大人們一大早就開始忙碌起來,有包糉子的,有做綠豆糕的,還有炸油糕的,大人們一見到我們孩子就往我們的身上掛一個香包,有幾次我們幾個孩子爲了那個香包香,那個香包好看而鬧得不可開交,大人們不管我們的吵鬧,看着我們只是在一旁笑,但他們的手腳是不會停下來的。

前來道喜的人們擠滿了我們的小院,不管是大人和孩子來的都是客,最讓我們這些孩子們高興的事,那天來了很多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剛開始大家還比較拘束,一旦玩熟了,那些孩子比我們更加的能瘋,我們很快和他們成了好朋友,有幾個孩子在分手告別時哭的哇哇的,大人們只好留一兩個孩子在小院過夜,幾家的孩子都在搶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到他家去住,這時的大人們笑得更加的開心了。

我那是時搞不清人爲什麼要結婚,端午節剛過不久,我們幾個孩子就問大人,來友哥什麼時候還結婚呢?大人們說:人一輩子只能結一次婚,你來友哥不再結婚了,那還有誰要結婚呢?大人說:你們問誰結婚幹什麼,結婚就有好吃的,好喝的,還有好多好多的小朋友和我們玩,大人們笑着逗我們說:等你們長大了就可以結婚了,我們就問大人:我們什麼時候長大,我們什麼時候能結婚。

在我的印象中,那時的人們前來道喜,大多有前來幫忙的意思,禮品的多少都不會受到人們的恥笑或非議,特別是人們一見面時的道喜場面顯得更加的融合,親切,吉祥。就如同大家是一家人似的,我每每想來心裏總有一種難於言說的留戀,那情景在我已是很久遠,很久遠的事了,就如同已故的親人們,我只能想念他們,而永遠也見不到他們一樣。

我記得那天的晚上,來友哥的爸爸還給我們這些孩子們講起屈原的故事,也許我是從那時起喜歡上了屈原,後來又喜歡上了屈原的(橘頌),特別是經過郭沫若改編的新橘頌,更使我永遠記住他。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0

家鄉有許多節日,好多我早已淡忘了。由始至終不會忘記的還是家鄉的端午,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至於它的源起,相信大家早就有所耳聞了。

端午,是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節日,據我們當地人說這天到大山上去遊玩,就能治百病,如果再吃些野果之類的東西那就“更勝一籌”了,家鄉的老人們把這一遊稱之爲“遊百病”。這一說雖說沒有科學道理,但當時在長輩們的“吹捧”下,天真無邪的我們始終深信不疑。依稀記得,小時候,在端午節這天,村裏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會一大早不約而同地來到村口集合,浩浩蕩蕩的向渴慕已久的大山“進軍”。

這天,經過跋山涉水之後,迎來了陣陣的鳥語花香,蝴蝶在草叢間偏偏起舞,阿娜多姿,蜜蜂也毫不遜色,爲它伴奏,悅耳動聽,雖不能與金曲互相媲美,但這是原滋原味的天籟之音呀!好不令人醉生夢死。兒時的我們最喜愛不過的當然要算是在草叢間找野草莓了。野草莓它與市場上賣的草莓截然不同,它個兒不大,顏色也不一樣。雖說難找,可一番忙碌之後,各自都“碩果累累”,忙着帶回家好與父母一起分享,也暗自在心裏默默祝願他們健康長壽。

不必說繁花似錦的百里杜鵑,更不必說景色迷人的黃果樹瀑布,單是家鄉的“人間仙境”就是許多人的心之所向。人間仙境是指神仙坡,它是家鄉人們在端午節時遊玩的地方。神仙坡地勢險要,海拔極高,山路斗折蛇行,盤曲而上,撥雲弄霧。必須用汗水澆灌你才能“一覽衆山小”。這兒最精彩不過的是異彩紛呈的文藝節目,這些節目大多是由苗族同胞們自編自演,他們多才多藝,以此來顯示家鄉的地靈人傑。

如果這其中非要評個高低的話,當然是要算苗族滾山珠了,我應當怎樣來形容他呢?

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就要寫出行雲流水般的詩來描繪他們的變幻多姿的舞步;假如我是一位畫家,我會用各種色彩點染他們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飾;假如我是一位作曲家我會用動聽的音符來構成此起彼伏的音階傳達他們清脆的鈴聲;假如我是一位雕刻家,我會在玉石上摸擬出他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材,然而,我什麼也不是,我只能用貧乏的文字來描繪這驚人的奇葩,就像白居易所說:“珠瀴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朋友,如果你願意到我的家鄉來,我會爲你着引導,如果你喜歡我家鄉的舞蹈,我會你作介紹,來吧!我遠方的朋友。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1

在這淅淅瀝瀝的雨聲中,端午節又到了。

“端午節到啦!吃美味可口的糉子了!”一大早,媽媽就在我的牀邊哄我起牀。還別說,這辦法還真管用,媽媽的話音剛落,我已經從牀上一躍而起,穿好衣服直奔樓下。

端午節到了!今天我們可是要去爺爺奶奶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還沒進家門,我就已經看見奶奶跟嬸嬸坐在陽臺上忙的不亦樂乎,她們一手拿糉葉,一手拿着燙漂把糯米裝進卷好的糉葉裏,一個個精美的糉子,讓人看了都想吃。

我好奇的跑了過去,“我也要學學看”我說。嬸嬸說:“包糉子首先要準備糯米;糉葉;還有大家喜歡吃的餡兒。包的時候你可以把糉葉捲成正方形;圓錐形;跟菱形等,各種形狀。”嬸嬸耐心地一邊說一邊做着給我看。“糉葉卷好後,如果裏面要放餡兒,就要先裝一半糯米在把餡兒放進去,然後再用糯米把餡兒埋起來,包好並用繩子困紮好就行了,你看,我包的糉子好不好看?”嬸嬸一邊說一邊把包好成型的糉子拿到我眼前給我看。“如果不要餡兒的直接包好;困紮好就行了。”嬸嬸繼續說着,“等全部的糉子包好後再拿去鍋裏用旺火煮上幾十分鐘,就這樣,既好看又好吃的糉子,就可以進入你這小饞貓的嘴裏了。”

聽了嬸嬸的話,嘴裏的口水還真有點往外流了。我不好意思的紅了一下臉。即使是一下,也逃不過奶奶的眼睛。“寶貝孫子,你想不想來試試啊!”奶奶用慈祥的口吻對我說。“好呀!好呀!”我一邊說一邊用我的小手拿起了一片翠綠的糉葉,不一會兒,一個錐形不像錐形,方形不像方形的糉子,就在我的小手中誕生了。大家看了都笑了起來,笑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糉子煮好了,來吃糉子了!”這時,媽媽端着大盆的煮好的糉子從廚房走出來。我急切的找着我親手包的這個不是很好看的糉子,找到後,我先聞了聞,“哇!真香啊!”我急忙打開嚐了第一口,真是美味絕倫啊!

這個端午節真好,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嚐到了香甜美味的糉子。我喜歡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2

今天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我的家鄉的端午節更是有很濃郁的節日色彩,不信,我就帶你們去看一看吧!

端午節一到,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爲了包糉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跟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爲天下民衆除了一大害。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跟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爲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跟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跟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3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喜氣洋洋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還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五月初五,這一天各地的風俗不同,有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我最喜歡吃糉子。關於糉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聽爸爸講:”戰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曾多次勸說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的國家滅亡了,於是抱石投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後,馬上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他們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撈到,他們怕小魚小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家家戶戶做糉子,投到江中讓它們不再吃屈原的屍體。從此,端午節就有了家家戶戶吃糉子的習俗。啊!原來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呀!

這時,媽媽喊道:"過來呀,包糉子啦"。我和爸爸連忙走了過去,媽媽告訴我,拿一片糉葉,折成一個漏斗形,把米放進去,然後拿着線把糉子纏起來。聽着容易,可是做起來好難啊!我把糉葉折成漏斗形,往裏放米,可是米就好像一個個淘氣的孩子一樣,從下面跑了出來,我氣得把糉子葉扔到一邊,不包了,媽媽看我不包了,連忙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我又開始包了,這次我把漏斗折成底面不漏眼,我還少放了一些米,這回,我很輕鬆地就包上了,我拿給爸爸媽媽看,他們誇我說"真棒"!我把我包的糉子和爸爸媽媽的放在了一起,我包的扁扁的,爸爸媽媽包的卻十分飽滿。雖然,我包的不好看,但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也很高興。

媽媽把糉子拿去煮了,過了一會兒,一股糉香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啊!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任然還記憶猶新吧,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了,現在就讓我來爲你講講我所熟知的端午吧。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的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便是其中之一。在端午的前幾天,大人們就將一枝茱萸或柳條插在門楣之上,據說,這可是能驅妖避邪的呢!再來說說戴香包吧。大人們用碎布縫製成小包,然後將艾、蒼朮等草藥包在小包裏,孩子的身上,便可增強免疫力。然而,最典型的風俗還是吃糉子了。將糯米洗淨,再用糉葉將其包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美味的糉子了。我最愛吃糉子了,每逢端午節,我都要吃個夠才罷休。奶奶做的糉子十分可口,輕輕將糉葉撕開,便露出了又白又香的糉子了。忍不住咬上一口,甜甜的糉子滑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習慣了奶奶包的糉子,再吃起別的糉子,便便覺得沒了滋味,還是奶奶包的最能入口。

不知怎的,每次吃糉子都會有同樣的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的香氣中,彷彿升騰起英魂不滅的的屈原,自己也彷彿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陷害屈原的那些卑鄙小人們嗤之以鼻,不禁爲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謂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盎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瞧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複着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亦可囊星漢!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是歲月的裙襬,挽斷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尋求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面前空空的盤子,原來,糉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不過是過眼浮雲,君王霸業數千載,到頭來一樣是蹉跎······

糉子在口,香氣瀰漫,只因爲有你,纔會有這麼美好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和五黃。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我的家鄉--杭州,那兒的端午節,又是別有一番風味了。

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的大門上紛紛掛上了一株艾草,許多孩子身上帶着幾個精緻可愛的香袋。艾草大都是用紅線綁在大門上,可以驅趕蚊蟲,以保安康。不同的是香袋,樣式各種各樣,什麼形狀都有,花花綠綠的,既美觀,掛在身上還可以辟邪。

“一二,一二,一二……”這是端午節在南方一項十分熱鬧的活動--賽龍舟。杭州的西溪溼地每年端午都會舉行。這是一項激動人心的活動。小時候,我曾到這項活動的現場,看到一艘艘掛滿五顏六色小彩旗的龍頭大船,一位位穿着白的、黃的、紅的衣服的“壯漢”拿着漿,隨着鼓點的節奏,飛快地划着。我嚇壞了。當時,我叔叔正在一條紅龍舟上奮力划槳。忽然,人羣發出了笑聲,怎麼回事?原來是我叔叔的那隻龍舟給我們表演了一個華麗麗的大側翻,船上的“壯漢”全體入水,變成了“落湯雞”,剛剛還害怕的我一下子便捧腹大笑。至今,賽龍舟仍然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項活動。

當然,吃貨的世界裏,端午節怎麼可以少得了吃呢!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吃“五黃”和“糉子”。不過對於我來說,糉子的味道更勝一籌。我們吃的糉子有三角糉和四角糉兩種形狀,紅棕色的顏色看起來十分誘人,糉子的味道又香,肥瘦的豬肉,鮮美的肉汁浸透了每一粒糯米,一口咬下去,香噴噴熱乎乎,綿軟細膩,那軟糯的口感百吃不厭。古時候,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啃食因愛國而投江的屈原,把糉子扔入江中;而今,糉子已成爲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食物,傳播甚遠。每次家中煮糉子,滿屋飄香,讓我忍不住又大吃特吃一番,每咬一口,滿嘴流油。

又到端午,又聞糉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我的端午節作文800字 篇26

時間可以沒收我一些記憶,但它,沒收不了,它就是端午節。因爲在那一天,有美味的糉子,有屈原濃濃的愛國之情……在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報國無望,憂憤而投江自盡了。楚國百姓知道後十分悲痛,爲了紀念這位成爲清正的大夫,把糯米捏成團投入江中,期望魚兒吃了糯米而不吃屈原的屍身,因怕蛟龍所食,就拿楝葉包裹好,拿繩子綁上。此做法逐漸演化成了“端午節”。

在端午節這一天,即使不到海邊觀看賽龍舟,也毫不沮喪,因爲在家可以吃到如小山般的香噴噴的糉子。

奶奶可是包糉子能手。奶奶總是嫺熟地把糉子捲成鬥狀,放入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接着放入鹹蛋,五花肉,紅豆等,放好之後再盛一些糯米來填滿,用糉葉包裹好,在用繩子捆緊打結,一個似小山的糉子就包好了。過了不久,就包了許多各形各色的糉子,接下來放入鍋中蒸,蒸幾個小時就好了!在糉子還沒有煮好時,肚子早已餓得咕嚕嚕着在叫了,我拍拍肚皮,說:“肚子啊!你在忍一下哈,立即就煮好了,別在叫了。”,剛說完好似就更餓了,好似有許多蟲子在咬我的胃,難受!

糉子一蒸好,我立馬掀開鍋蓋,頓時空氣中飄着讓人無法抵禦的糉香,就就連蒸糉子的開水好似在和我抗我抗議:“這麼香的糉子不讓我蒸久一會兒。”我早已盯得口水直流了,下意識就拿起一個最大最香的糉子,急忙解開繩子,幫它脫掉了它那翠綠的綠“衣裳”,再撒上似雪花一般的糖點綴着,一個美妙藝術作品就展示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下去,嗯,糯米的軟鴨蛋黃的鹹與糖的甜,這三者融合在一起,那味道妙不可言!我三兩下就吃完了,回味無窮,脣齒留香,大大的滿足!

在這個節日裏,我不僅讀懂了屈原的愛國情懷,也品嚐到了美美的糉子味,如此節日,我怎能忘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