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議論文作文

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

本文已影響 1.84W人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

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1

老子曾經說過:同於得者,得亦樂得者,同於失者,失亦樂失之。樂於得必樂於失,有失纔有得。

世間萬物,都是如此。松柏放棄肥沃的土壤,紮根於懸崖峭壁之中,換來迎風斗雪的雄姿;梅花放棄安逸的環境,獲得傲立風雪的傲骨;放棄絢麗多彩的夕陽,迎來日出的壯麗;放棄萬紫千紅的春天,迎來金秋的豐收碩果。

我們應該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在二者之間選擇其一,是在磨練我們的意志,懂得放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我們面前有美不勝收的風景與通往高峯的路,只能選擇其一,這時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有得有失,這是早已決定的,面對得與失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有得必有失。商紂因寵妲己卻失去了大好江山;唐明皇爲了一騎紅塵妃子笑而失去了唐王朝;貪官污吏因貪戀錢財而遺臭萬年。但是前車之鑑,卻不曾讓後人有警醒之感。當他們在逍遙自得、衣食無憂過着生活,享受一時之樂時,往往卻失去了一片大好河山。換來的卻是他們囚禁之時,貪圖一時的樂趣,得到的卻是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在當代社會中,貪官污吏不在少數,只是因爲被貪所困,得到的往往卻是得不償失。

有失不必有得。陶淵明一生仕途坎坷,他寧願失去功名利祿,也不願爲五斗米而折腰,卻換回了神仙般怡然自得的生活。蘇軾一生也屢次遭貶,但他語出驚人一蓑煙雨任平生,貶到嶺南時,他也能富有詩意地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豁達。失去的'是官職,換回樂觀向上的生活。面對失去與得到,他們仍保持一顆平常心,笑傲人生。即使失去,也無怨無悔。他們不願在官場上爭鋒相鬥,而願淡泊名利。既然失去始終失去,何不換一種心態來面對生活呢! 樂於得必樂於失,有失纔有得。人生便是如此,得與失之間獲得的要懂得珍惜。有時候失去是爲了更好的得到。但得與失同時也是一種考驗,從中吸取認識,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一定要切記不患得患失纔是生活快樂之本。

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2

常言道: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得與失是值得人們思索和討論的話題,如何看待得與失是感悟人生的重要環節。得到和失去,看起來像是某個起點或終點,但究其本質,不斷地得到和失去,其實是完善自我的過程

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心湖難免會因得與失而產生波瀾。唯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這種波動,纔算走向成熟。正因如此,得與失就好比磨刀石,讓人們得以磨礪心性,成就更好的自己。

得與失讓人們更懂得珍惜。求而不得,會格外渴望獲得;既而得之,便會愈加珍惜。一個人若不珍惜他擁有的某件物品,很可能是因爲得來全不費功夫,或者不到失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要珍惜。假若他曾花費了許多心思和時間去獲得,假若他曾失而復得,那他很可能會對此物倍加珍惜。可見,得與失能讓某件物品在人的'眼中更具價值。

得與失讓人們更勇敢地面對挫折。人生中的得,意味着順利;人生中的失,意味着不幸。可是,正如古人所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時之得何嘗不是他日之失?一時之失何嘗不是他日之得?這正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沒有人能參透這種轉化的奧妙,但它切切實實地存在且無法躲避。既來之則安之。也許這種奧妙就是爲了讓我們知道,挫折與磨難並不可怕,積極樂觀地面對即可。

得與失讓人們更能看清自己想要的東西。每個人想得到的東西很多,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得到其中一些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些,這時就需要做出選擇。而選擇,就是選出自己心裏真正想要的東西。陶淵明便是很好的例子。宦海沉浮數載,在名利上有所得,但失了自在閒適;歸隱山林,在名利上有所失,但得了自在閒適。兩種選擇並無優劣之分,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纔是陶淵明的心之所向。於是他選擇了放下對名利的追逐,迴歸田園生活,在品自然景色之美和瀟然灑脫的生活之味中尋得了人生的意義。人的一生,是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是接受得與失磨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把得失當作一路同行的朋友,才能順利抵達遠方。

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3

在人生的旅途中,總與得失相伴。在意外得到時不需欣喜若狂,在突然失去時也不必自我否定。靜心看看,在勞累的跋涉後,看到的是精彩的風景;在徹底的休息後,見到的是不變的舊景。得到的背後伴隨着種種的失去,失去的同時又會有種種意外的得。在得到與失去中,你曾猶豫徘徊過嗎?

得與失,本便是天平的兩端。你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有得必有失。奧運賽場上,運動健兒們用矯健的'身姿贏得掌聲無數;用輕巧的身形獲得滿場讚譽;用完美的動作摘金奪銀。然而,人們看到了他們在領獎臺上耀眼的光芒,卻忽略了他們在臺下的辛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捨去了平日了悠閒的時光,捨去了與家人團聚的歡聲笑語,甚至捨去了健康的身體。那些榮耀的得到的背後,伴隨着的,必定是常人所不能的失去。這種失去常常被人們拋之腦後,不曾多加理會,只去在乎得到時的風光無限。

有失定有得。在低谷中回頭看看,便會發現一片意想不到的風景。大詩人李白曾書: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因爲這份傲骨,李白失去了在朝當官的機會,失去了高官俸祿的富貴。但對於這種失去,李白不曾感到難過,因爲他權衡了得失,自失去中得到了簡單而純粹的快樂。因爲這份傲骨,讓李白暢飲美酒,遊盡名山;與知己論書,和好友評詩;在自由自在,豪放不羈中,寫出了那一篇篇流傳千古的名篇。試問,若沒有當日“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失去,又何來李白“詩仙”的美譽?若沒有對富貴權利的捨去,李白又焉能作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名句? 得與失,本便在於一念之間。不要悲嘆意外的失去,不要慶幸突然的得到。挫折可以是失敗,也可以是收穫;責任可以是負擔,也可以是認可。在得中失,於失中得。笑對人生,冷靜看待,便會發現,得與失,並沒有清晰的界線。少了失,人生總少了一些味道;少了得,人生又少了一些絢麗的色彩。它們,是構成五彩人生必不可少的元素。嚐盡了得與失的百般滋味才能真正完美人生,精彩生活。

走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妨換個角度看待得失。在頂峯思考過失,在低谷看到成功。在“得到”與“失去”中,你領略到了什麼?你又嗅到了哪些別樣的風景?

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4

生活就是一門,平衡得與失的藝術。生活有得有失,本是自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失去,並非無所有,並非無所得。泰戈爾曾經說過,如果你因爲失去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會錯過羣星。”不要因爲失去而悲傷,而應看到所得到的。得與失讓我想到太極,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到現在我只是懂。卻做不好平衡生活中的得與失。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記得總是問父母要零用錢。當時母親老是讓我幹些,我覺得枯燥無味的`事情來換取。我不明白就問。你問什麼要我做這些你直接給我就行了啊。母親卻笑着說傻孩子想要得到,就會失去。先學會承擔,你纔會不失去,我不懂母親說什麼。直到後來那讓我恨自己一輩子的事讓我體會到得與失的一點點含義。那時候我有一個很好關係的小夥伴。我們一起吃,一起上課,一起玩耍。我門經過一家果園看見一顆很大的桃樹可是桃樹上只有一個果子。我門都想要。那我門就決定誰先趴上去摘到就是誰的。我門就開始像猴子一樣在樹上攀爬。他比我稍微爬的快一點。眼看他要摘到了,我也只是差那麼一點。我急了一腳把他蹬下桃樹,結果他的腳骨折了。那時候我被父母關起來認真的思過。我才明白母親說的,得到就會失去,我得到了桃子卻失去了兒時最親密的夥伴,在想如果我沒有和他去掙那顆桃子。也許現在我們,也不用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然自然失去了紅花,但它會得到一個正在孕育中的花蕾。我們赤條條的來,也會條條的去。人生在世,得失之間。我們又收穫了什麼呢? 其實不管選擇什麼,你都會有所得有所失。因爲得與失是並存的,只要你明白在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就行了。而不是過分的糾結於自己得了多少,或者失去了多少,因爲你失去的越多你得到的就會越多。

以得與失爲話題的議論文5

從古自今,“有得必有失”,是一句經典。有所得到,就必然有所失去,就如同失去了翠綠但得到了果實,失去了年輕但得到了經驗。失去的與得到的並不一定相抵,事情可能變得更好,也可能變得更糟。

“塞翁失馬”無疑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塞翁失馬”大概發生在西漢,講的是有一個邊塞的老翁一開始有了一匹馬,但過了不久那匹馬走丟了,人們都替老翁感到可惜。然而過了不久,馬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匹野馬。老翁的兒子因爲愛騎那匹駿馬而摔斷了腿,卻因此躲過了參軍而免受九死一生的危險。這個故事一波三折,雖然是古文敘述,但當細細品讀它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將感情帶入進去,同塞翁周圍的人一樣,爲他的經歷感到羨慕、惋惜,也許在這故事中,只有塞翁一個人能夠做到看透得與失,不爲其懊惱吧。又看那些作文犯罪分子:盜竊的、吸毒的、搶劫的,他們得到了什麼?金錢、舒適、權力。他們又失去了什麼?道德、家人和作爲一個人的良知。這樣看來,得到即是失去。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人們小的.時候,都換過一次牙,這是將先前不夠堅固的牙齒換爲更加堅固的恆牙,而換過的牙齒常常會伴隨你一生。換牙這個小事情也能透露出一個道理:有時候失去是爲了得到,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

可是有人會爲此糾結:得就是得,失就是失,怎麼能混爲一談呢?沒錯,得到就是得到,怎麼樣也跑不了,失去就是失去,怎麼樣也追不回。然而,得到和失去往往是一起到來的,因此,論述得與失的關係並不荒謬。

總而言之,得與失的關係並非相互對立的,而是相互包含的,只要能正確處理好得與失的關係,纔可以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