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立夏節氣民間習俗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 2.21W人 

導語:立夏表明春天結束,夏日由此開始而已。那麼立夏的時候有什麼習俗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立夏節氣的民間習俗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立夏節氣民間習俗有哪些

  鬥蛋

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用冷水浸上數分鐘,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彩色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羣鬥蛋。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爲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爲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爲蛋形如心,人們認爲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嘗三鮮

無錫有“立夏嘗三鮮”習俗,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爲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常熟則更爲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爲鯽、鹹蛋、螺鰤、熄雞(微火煨熟,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醃鮮、滷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立夏飯

這天的飲食,必吃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蛋形如心,吃了蛋使心氣精神不虧損;吃竹筍拄腿,寓人雙腿像春筍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吃豌豆拄眼,帶殼豌豆形如眼睛,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吃筍和蠶豆及青梅、茶葉蛋、蠶豆,認爲可防“疰夏病”(每逢夏天人會清瘦、無力)。再是吃軟菜(君踏菜),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南方立夏喜歡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俗稱吃“立夏飯”。烏米飯也是立夏一大美食:先把烏樹葉搗爛,冷水中浸泡後去渣,再將糯米浸入烏葉汁浸透變成黑色,放入鐵鍋蒸熟,撒上白糖即可。

小知識:客家人很喜歡吃雞腸面,每逢立夏,家家都有吃雞腸面的習慣,每人都要親手揉制雞腸面。這時老人會念叨說:“長長雞腸面,人人都要食;立夏吃了面,人人腳骨健。”希望全家人吃了雞腸面,都會變得精力旺盛,身強體壯,無病消災,幹活起勁,多福多壽。

  野炊

嘉興有立夏燒野米飯的習俗。野米飯一般爲兒童結夥舉辦,各家湊柴米,從田中採摘新鮮蠶豆,在野外搭鍋燒煮蠶豆飯(也有加入少量鹹肉、春筍的)。在湖州,村裏兒童三五成羣,去村外燒野米飯,米是向各家討來的百家米,菜餚可到任何一家田地上採摘蠶豆、豌豆(不算偷,但不準只採一塊田,要多跑幾塊田頭),有的兒童下河灘捕魚,女童支好鍋,拾好柴。認爲吃過野鍋飯,不疰夏,人也變得聰明、勤快。德清農家在十二月十二蠶花生日時,用米粉捏成小狗數只,掛在通風處陰乾,俗呼“立夏狗”。等到立夏節燒野鍋飯時,將米粉小狗洗淨,與野鍋飯同煮食,據說兒童吃了體質比狗還要強健。大人在家吃立夏酒。這一天市場上有麥芽糖餅供應,也有自己做的。

  七家粥

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與“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嘗新的另一種形式,七家粥是彙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有的還往裏面加點荷葉、綠豆,醒脾開胃,消解暑熱。七家茶則是各家帶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茶,備了果品餅餌,在親戚鄰居之間,互相敬茶、饋贈。這些儀式是過去農村社會中重要的聯誼活動。是吃了這些粥,喝了這些茶,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做夏、“鼎邊糊”

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爲葷美可口。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不光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邊一樣,“一紋(涮)就熟”,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里”的傳統美德。福建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麪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爲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製成菜餚,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

  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秤小孩則說“立夏“稱人”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相傳諸葛亮收服孟獲,立夏日臨終囑他每年看望蜀主一次。後來晉滅蜀,孟獲依舊每年立夏去洛陽看望鬥,每次去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是否被虧待。如輕了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爲了遷就他,就用糯米飯把阿斗餵飽。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吃夏餅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麪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麪食主要有夏餅、麪餅和春捲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麪餅,有甜、鹹兩種,鹹麪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麪餅則多加砂糖;春捲,用精製的薄面餅,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麪粉拌蛋清粘住,然後放在熱油鍋裏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喝綠茶

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時補充水分。茶葉中含有的茶鹼是一種中樞神經的興奮劑,夏天喝茶消暑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出現“醉茶”的現象,不喝濃茶。不空腹喝茶、不大量喝茶,如果出現“醉茶”,可及時吃點東西,喝點白開水來緩解。

  迎夏

崔駰在賦裏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古代,在立夏這天,皇帝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迎夏還要由皇帝賜給百官冬天儲存的冰塊。江浙一帶,人們不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爲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爲餞春。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

吃貨們看了上面這些介紹,是不是已經口水直流了呢?先別慌,再看看,立夏還有啥值得注意的吧!

  立夏保健牢記六件事

從立夏到立秋這段時間,其氣候特點是酷熱多雨,人體陽氣此時最易發泄,新陳代謝也極其旺盛。《理虛元鑑》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這是夏天養生的基本指導思想:第一,要防止暑熱之邪傷人;第二,不要爲了避而傷了人體陽氣,即還要注意養陽氣。

  居室透風要注意

夏天一定要將多餘或暫時不用的傢俱搬走,使居室擁有較寬敞的空間。每天將南北向門窗打開,空氣對流而生的自然風,可使居室滿屋生涼透爽。

將向陽的外窗戶上方裝上涼篷,這樣能將烈日直射帶來的熱量阻之窗外。用淡綠、淺綠、瓦灰、乳白等色彩裝飾牆面、天花板、窗簾、沙發套,可令人覺得清涼爽氣,這是因爲冷色調的色彩,可使人心裏滋生涼爽感。若在牆上掛一幅《冰上雪峯圖》或《秋山楓葉紅》的油畫,能達到心底生涼的效果。

  飲食養生很關鍵

在菜和菜湯中要適量加點鹽,這是由於高溫下人體大量出汗,體內有相當多的鹽分隨汗排出。鹽的供給量,包括普通飲食中的食鹽在內,每日有20-30克即可,也不能太多。

其次要多飲水。需注意少量多次飲用,每次不超過300—500毫升,清涼飲料溫度不宜過低。茶葉、咖啡除能補充水分外,有助於解除疲勞;綠豆湯、烏梅湯則可以改善食慾。

多吃水果、蔬菜、瘦肉、動物內臟,雞、鴨,蛋等。脂肪供應量應適當減少,若過於油膩,就會引起厭食。夏天往往食慾下降,所以飲食中要注意色、香、味,並適當吃些粗糧。酸味和辛辣的調味晶,有增進食慾的作用,可適當多食。

  睡眠保健不忽視

夏天,體內物質和能量一般消耗較大,因此,睡好覺就顯得十分重要。古人云:“能眠者,能食,能生長,”這一點在夏天對於一些身體虛弱的、在高溫作業下工作的中年人,尤其不能忽視。睡眠保健的另一方面,是要節制性生活,以免損傷人體陰精。

  鍛鍊身體講方法

暑天炎熱的氣候往往使人煩悶、焦躁、容易“生火”。因而這時的健身應以避暑熱而從清爽爲主。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保持精神上的自我寧靜,便是炎夏保健的一個重要內容。旅遊、避暑、游泳等諸項活動,是暑天健身的有益活動。置身於自然之中,精神輕鬆愉快,既能避暑消夏,又可鍛鍊身體,是盛夏有益的健身活動。傳統醫學認爲,夏天人體陽氣最易向外發泄,故應該“夜臥早起,無厭於日”,迎着初升的太陽堅持室外鍛鍊。

  防病保健很重要

夏令酷熱多雨,暑溼之氣容易乘虛而入,造成苦夏、中暑。苦夏的主要表現是胸悶、胃納欠佳、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此病主要反映了胃腸消化功能減退。故減少食量、少吃油膩、減輕胃腸負擔,是預防苦夏的主要措施。中暑大多因爲較長時間的日光曝曬或高溫而引起,預防的辦法是多喝些防暑飲料,如酸梅湯、西瓜汁等,野外作業者要戴帽子,避免曝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