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民俗背後的科學文化蘊含

本文已影響 2.33W人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民俗背後的科學文化蘊含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俗信。許多地區的人們認爲,老人到了七十歲以後,如果到了親戚或朋友家,主家不應該強留其住宿;到了八十歲以後,便不要再強留其吃飯;到了九十以後,如果老人自己想走,便不要再留他多坐。如果違背這種俗信,人們認爲可能會給老人家和自己家裏帶來不吉和災難。尊老重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民間俗信看上去似乎與傳統美德相違,但從中國傳統養葬習俗和人的生老規律來看,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中國人對自己的雙親和沒有親生子女的孤寡老人,具有傳統的贍養秩序和終老習俗。一般情況下,父母由親生兒子們共同贍養送終。如果兒子早於父母去世,則靠孫子贍養。如果沒有兒子只有女兒,一種情況是給女兒招贅女婿上門,由女婿和女兒共同贍養送終,即所謂“招養老女婿”。另一種情況是等女兒出嫁後,同沒有兒女的老年夫婦們一樣,過繼他人的兒子上門做養子,繼承財產、養老送終。這種傳統贍養秩序的特點是,老人們始終不離開他們生活了一生的生存環境,從熟悉的生存環境中得到主人感和生存安全感的雙重滿足,從而平靜安詳地安度晚年。這種傳統贍養秩序又給中國老人們造成了另一種心理現象,即非常重視他們的最終離世之地。圓滿理想的目標是在自己家的正房中離開人世,即所謂“壽終正寢”。

在中國傳統贍養秩序中,作爲贍養者兒孫輩是以“孝順”爲道德準則的。“孝”指贍養父母盡心盡力;“順”則指對父母意願的遵從。父母的願望是壽終正寢,兒女們當然應該遵從老人的心願。對兒孫輩來說,只有能使老人順心如願地壽終正寢,才能被社會輿論視爲符合“孝順”的贍養道德規範。在這一點上作爲贍養者兒孫,和被贍養者父母的願望是一致的。人到七十歲後已進垂暮之年,病老棄世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外出不幸死喪他鄉或親友家中,首先是違背了老人們壽終正寢的心願。其次是贍養老人的兒孫們會因自己不孝,使老人外出死於他鄉而受到良心的.譴責和社會輿論的批評。再次是接待老人的親友家會因老人不幸死於自己家中,產生許多尷尬和麻煩。顯然這種局面是人人都不想看到的。因此,老人們到了七十歲以後,兒孫們都儘可能勸阻老人到親友家走動。親友們也並不歡迎老人們到自己家裏來。當然。這並不代表老人的親戚們對老人沒有親緣感情。這種老人與親戚間的親緣感情交流,在民間遵循着另一敬老尊長秩序,即每逢過年過節晚輩應主動去看望前輩,同輩年輕者主動去看望長者。即便是有這樣的親緣感情交流機制,作爲兒孫輩也不願老人外出。但因特殊情況,如家庭矛盾,想念親友,年節去探望比自己更老的長輩等原因,老人外出去親友家的事還是時常發生的。遇到這種情況,親友們會想法勸老人儘快回家,或通知老人的兒孫們儘快接老人回去。民間對待外出老人“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的信條,是說年齡越大發生不測的可能性越大。民間所說違背這一信條帶來不吉和災難,主要是指萬一老人發生不測,會給接待老人的親友家帶來許多意外的麻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