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宋人衣香撩人的祕訣

本文已影響 1.73W人 

據說,古代宋人喜歡衣香撩人,那麼,如何才能達到衣香撩人的效果呢?

  曾經偶然翻到一首宋詞,雖然意思無聊,但把閨房內的日常小景呈現得生動,讓人很難不喜歡:

宋人衣香撩人的祕訣

一瑣窗兒明快。料想那人不在。熏籠脫下舊衣裳,件件香難賽。匆匆去得忒煞。這鏡兒、也不曾蓋。千朝百日不曾來,沒這些兒個採。(《竹香子》“同郭季端訪舊不遇,有作”)

詞意淺顯得不成,作者劉過和友人一起去探訪有陣子沒見的某位名妓,結果撲了空,只能隔窗窺看一下閨房。透過陽光照亮的花窗,可以看到熏籠內暗香幽微,籠面上則攤滿了伊人的衣服,雖然並不是新衣,但每一件都薰得香氣噴鼻。一旁的梳妝桌上,圓月一樣的明鏡倚在鏡架上,沒有來得及蒙上鏡簾,說明女主人是匆匆忙忙化好妝後就出了門,以致沒歸置妝臺。不知爲什麼,女性外出一定匆忙,一定扔下身後的閨房一片狼藉,這個規律竟是古今中外相通的。

這首詞寫得很隨意,簡直像順口溜,與宋詞普遍的雕琢精緻做派不同。如果從物質生活史的角度,它倒是特有價值,展示出,在宋代,於熏籠上攤開衣服加以薰香,確實是富有階級的一種日常行爲。

我們今天或許以爲,薰衣,就是在香爐內點上香,扣個熏籠,鋪上衣服。然而,中國古人事事都無比細緻講究,怎麼可能單在衣香的問題上簡單粗暴呢。宋人洪芻所著《洪氏香譜》中記有“薰香法”,可知彼時的精細過程:首先在熏籠的下面放置一大盆熱水,然後把待薰的衣裙攤開,平展於籠頂上,讓熱水冒出的蒸汽洇潤衣服,由此使得織物能夠更好地吸附香精。接下來,將一隻香爐置放在水盆之內,燃炭焚香,再扣合熏籠,鋪開衣裙,正式開始薰衣程序。之所以如此,是要讓熏籠內始終保持溼潤度,這樣才能避免衣服染上煙火的焦味。衣裙經充分薰香之後便從熏籠上撤下,但還需摺疊整齊,放入衣箱靜置一夜,如此,衣香能延續數日。

要知道,在宋代,一如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樣,薰衣並非女性的專享,男性也一樣喜歡衣香撩人。“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的傳說膾炙人口,但文獻記錄的一些宋代優雅男士的相關軼事,相比荀令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葉夢得《避暑錄話》裏就記載,北宋的'重要政治家之一趙抃喜歡薰衣到了癡迷的程度,在他住處,設有一隻特製的超大號熏籠(“焙”),直徑達五六尺,籠下置放一隻薰爐,終日香菸不滅。他常穿的衣服從不收入衣箱(“籠”),每次脫下衣服,就直接扔到熏籠上,接受薰濡。由於薰爐長年爇香,所以一旦他搬家,原住處會長達幾個月餘香不絕。

這樣說來,趙抃不僅衣香襲人,他的住處因爲終日有熏籠緩吐煙麝,更是芳氣盈漾。其實這正是大多數宋代士大夫的生活狀態,人是香噴噴的,書齋、臥室、寢帳也一樣香噴噴的,朝堂與官署更是香噴噴的。去參加雅集,主人的客廳,秦樓楚館,甚至民間經營的酒樓,亦是爐散篆煙,還有人的衣香、所配香囊香佩之香、化妝品的香氣氤氳成一片。

近些年,幻想一個人穿越時空回到古代的小說很流行,網友們因此常討論,即使真能穿越回到往昔,傳統生活的艱苦也讓現代人無法忍受,要趕緊跑回來吧。可是,倒過來設想一下,如果真有一位宋代士大夫穿越到我們這個時代,大概同樣要震驚於生活中居然缺乏香氣的烘托,要驚訝於我們的生活方式竟這麼粗糙。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