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蠟燭》教學反思範文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蠟燭》教學反思1:

下面是我對這節課所作的回顧與反思。

《蠟燭》教學反思範文

一、導入緊扣了文章內容和教學目標,爲下一教學環節作了用效的鋪墊。首先,有關蠟燭的詩句和詩歌的回顧不僅是溫故知新,也是一次知識的積累,更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到了課堂;其次,“各有什麼寓意?”的思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地深入,接下來,老師所說的導入語“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麼這篇課文爲什麼以“蠟燭”爲題,有什麼深意呢? ”也就水到渠成了 。蠟燭的寓意就是這節課所要教學的重點之一。

二、三個問題貫穿了整個課堂教學環節。這三問題是①這是一對什麼樣的蠟燭?②老婦人怎樣點這對蠟燭?③她爲什麼要點這對蠟燭?這三個問題讓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讓學生思維不斷深入。第一個問題很簡單,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快速地找到答案,這樣也就激起了全體學生的閱讀興趣。問題雖然簡單,但卻是教學面向全體的需要。學生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果然不出我課前所料,很快的答出了老婦人點蠟燭的過程,而忽略了前面老婦人埋烈士的很多文字,這時,我很及時地提醒學生:老婦人一開始就點上了蠟燭嗎?有了這個問題的鋪墊,學生能更細緻地,更深入地再次閱讀。那麼通過這個問題的解決,學生就瞭解了這篇敘事性作品的故事情節了。第三個問題是:她爲什麼要點這對蠟燭?這個問題更爲深入,學生一時還不能全面完整地答出來。主要是因爲這涉及到作品的主題,這個班的學生是臨時抽來的,課前沒有作過相關預習,所以此時我適時地提醒學生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來理解,並且補充地講解一下,這也是一種課前不知道學生學情,不能進行有效預習指導的一種臨時的變通吧。

三、整堂課我情緒飽滿,聲音宏亮,語調抑揚頓挫,教學用語簡潔明瞭,教學思路清晰。

不足之處

一、準備工作不細緻。課前教學設計中有一個環節是聽讀課文,結果這個階梯教室的多媒體硬件壞了,不能從網上直接聽課文錄音了,事先又沒有準備第二套方案,比如說準備一臺錄音機和磁帶,結果我臨時決定讓學生單個輪流讀, 這篇課文有44段,就有44個學生輪流着讀,雖然說這樣做體現了教學面向大多數的原則,可是效果一點也不好,也許由於是公開課,學生膽子太小,大半學生的讀書聲音非常小,小得我站在他的面前才能勉強聽得到,也許是由於教室太大,很多學生的聲音即使不很小,但離得遠的學生還是聽不到,更別說坐在後排的聽課老師和評委了。因此,10多分鐘的學生讀書時間,課堂氣氛十分的沉悶和冷清。對此,我想,如果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我一定要作好充分的準備,比如說事先到教學場地去了解情況,提前到學生中去了解學情,準備好多種教學方案,準備好替代的教學設備等,中心學校的胡中良校長也給我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改學生的個體讀爲小組讀或齊讀或輪讀,那樣,多人的聲音就會大些,課堂氣氛會顯得熱鬧些,效果也會好些。

二、教學設計不科學,沒有合理安排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導致“品讀最感人的句子”這一環節用時不夠,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激情,此時學生的激情剛被我調動起來,結果因爲時間倉促,我草草了事,硬是讓學生跟着我轉入另一個環節的學習。我想時間之所以“不夠”可能是因爲朗讀課文的時間太長了,如果把朗讀變成默讀用的時間會少些,但課堂氣氛會更冷清更沉悶,有條件的話讓學生提前預習來完成熟悉課文這一環節也許會更好吧。

  《蠟燭》教學反思2: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怎樣才能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是擺在我們每個語文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這篇通訊非常感人,但難度不大,怎樣讓學生的語文學習不流於膚淺,不流於表面,怎樣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引導學生去品味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深厚的情感,去咀嚼語言的精妙,對文本進行探究性的感悟品味,由整體入細微,由語言入體驗,這是我這次在教學設計中着重思考的問題。

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還是很成功的,讓學生做一回戰地攝影記者,抓拍感人場景這一語文活動,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能引領學生深入品味作品的感人之處、意蘊豐富之處,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不僅得到了心靈的感動和淨化綠色圃中,而且對於精彩的細節描寫也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學生的潛能被很好地挖掘出來了,他們的'回答可以說是精彩紛呈。這不由讓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總抱怨學生上課不配合,總覺得學生對稍難問題不願做深入的思考,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們沒能調動起他們研討的興趣,沒能給他們一個思維的具體的觸發點,沒給他們提供發揮創造性思維的平臺。如果課堂中只是簡單地問:“你們覺得本文哪些地方感動你?爲什麼?”估計很多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老生常談。所以,能巧妙地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讓每個學生都能自主地投入學習,去和作品及作者認真“對話”,親身體驗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在新課程環境下的語文課上就顯得尤爲重要和關鍵,否則,充分體現“以學爲主”的新課程理念就會成爲空中樓閣。

  《蠟燭》教學反思3:

《蠟燭》是一篇極富感染力的戰地通訊。作者通過對慘烈的背景、細膩的動作、崇高的情感的極力渲染,熱情的讚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的深沉的愛,盡情的謳歌了兩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誼。本文故事情節雖然簡單,可是要求學生準確地解讀其主題思想卻並非易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認知實際,幫助學生化解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打開學生探究的閘門和思維的通道,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並將發現的機會給了學生。學生在發現的過程中將思維和情感融進了作品靈魂的深處。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對文章的主題把握準確,有的學生的分析比我預設的答案還要全面,表現出較高的個性閱讀鑑賞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不應該人爲地設置出許多難以解答的問題來限制學生的思維。尤其是不能將課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進行問答式解讀。我們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依據自身的知識積澱和生活體驗等進行整體性的閱讀或個性解讀,這樣便於學生充分發揮思維的空間,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識積澱去激活知識,去感受情感,以心靈去振奮心靈。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能實現“交流”與“互惠”,就會迸發出學生智慧的火花,就會使學生的思想飛揚、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難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