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親愛的爸爸媽媽》同步試題【附答案】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導語: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親愛的爸爸媽媽》同步試題,歡迎同學們過來做一做,相信做過後會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的.!

《親愛的爸爸媽媽》同步試題【附答案】

  基礎知識應用

1、下列劃線字的注音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A納粹(suì) 悼念(dào)朝聖(cháo)蜿蜒(wǎn)B屹立(yì)肅穆(mù)恍惚(hū)執著(zhuó)

C盟誓(míng)憧憬(chōng)韻律(yùn)反駁(bó)D屠殺(tú)遇難(nán)沉寂(jì)模糊(mé)[來源:ZXXK]

2、劃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並加以改正

荒繆( ) 鍵忘( ) 頭髮班白( ) 響徹雲宵( )

3、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發生於______年____月,我遇難同胞達_____人。

4、文章以"親愛的爸爸媽媽"爲題目的目的是( )

A 這是孩子們臨死前的呼喚,呼喚爸爸媽媽來保護他們。以此爲題目,再現了孩子們臨死前的恐懼。

B "親愛的爸爸媽媽"是孩子們被屠殺前最後的呼喚,以此爲題目,可以引起讀者的同情和心靈上的震撼。

C "親愛的爸爸媽媽"這一題目爲全文設置了懸念,吸引讀者讀下去。

D 文章以此爲題目,意在通過再現孩子們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力,反襯出法西斯的殘酷,並向全世界提出警示:永遠不要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5、文章第四部分引述死者遺言對錶達中心的作用是( )

A 引述死難者遺言,表現了這些人赤裸裸的愛、赤裸裸的心願。

B 引述死者遺言,這是生者對死難者悼念的一種方式,以此寄託生者的哀思。

C 通過再現被殘殺者的遺言,表現了他們死前的愛和心願,反襯法西斯的殘酷,控訴法西斯的罪行,並警示人們:永遠不要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D 面對屠殺,死難者的遺言中毫無恐懼,證明塞爾維亞人民的英勇無畏,堅強不屈。

6、下列各句修辭方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A 悽風、苦雨、天昏、地暗。( )

B 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父母失子的哀傷和控訴、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執著--世世代代'人'的聲音。( )

C 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

D 一首首詩,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劇,在兩小時之內,將半個世紀前的殘酷歷史呈現在我們眼前。( )

7、下列標點符號的用法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那V形石碑象徵被害孩子們的班級--五年級。(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

B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也建在當年日軍集中屠殺中國人的地點。(雙引號表示強調)

C 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雲霄,響遍山谷。(雙引號表示特定稱謂)

D 我們一共六十幾位作家,從世界許多地區應邀在南斯拉夫討論"放逐與文學"。(雙引號表示特定稱謂)

8、按照下列句式,仿寫一句話。

原句: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就那樣年年不間斷的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仿句:--------------------------

  課文精段賞讀

西德作家明赫白緩緩地站起來,他沉重地說:"......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殺害了那些孩子。我們簡直就是禽獸!所有集中營都必須粉碎!你們允許我和你們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他說不下去了,坐下來掩面哭泣。

另一位作家講話之後,日本人也要講話了。

"......南京大屠殺是事實。但是,請不要忘記:我們也有廣島原子彈,也有一片沉寂。"

安格爾低聲對我說:"我要問他三個問題:( )( )( )他們先發動戰爭!他們先殺人!"安格爾接着問我是否應該站起來反駁他呢?

"不必了。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對照,就是很好的反駁。"

明赫白仍然雙手撐着頭流淚。我和安格爾走過去和他握手。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

1、 從第一段看,西德作家明赫白對德國曾經的侵略行爲的態度是----------。

2、 作者爲什麼稱那位日本作家爲"日本人"而不稱他爲"日本作家"?----------。

3、 第三段空白處應填入三個問題,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

⑴美國在日本進攻珍珠港之前扔過炸彈嗎?

⑵中國人侵略過日本嗎?

⑶中國人屠殺過日本老百姓嗎?

A⑴⑵⑶  B⑶⑵⑴   C⑶⑴⑵  D⑵⑶⑴

4、 爲什麼許多人走過去和明赫白握手?爲什麼沒有寫人們對那個日本作家的態度?------------------。

5、 聽了那個日本人的發言後,安格爾想站起來反駁他。請你結合安格爾的三個問題,替安格爾寫一段反駁的話。並展開聯想與想象,描寫一下日本人聽了這話後的表現。

反駁的話:------------------------------------------。

日本人的表現:--------------。

6、 除了南京大屠殺,克拉庫耶伐次大屠殺,你還知道哪些侵略者製造的慘案?古今中外均可。--------------------。

  拓展閱讀

(一) 黑暗征服不了的光明

(美)湯米·瓊斯

①日軍建立的集中營位於蘇門答臘的東海岸,帶鉤的鐵絲網包圍着陰暗潮溼的牢棚。外面,白天有赤道熾熱陽光的照射;夜晚,皓月與繁星相輝映。可集中營裏,黑暗夜以繼日。裏面住人,然而"住"顯然是詞不達意。我們是被填塞在牢房裏。偶爾,可以見到一縷微光,那是尚未鏽蝕的鐵絲網在太陽或月亮下閃光。

②已有幾年,還是幾十年了?疾病和衰弱使我們懶的去想。剛被關押時,還計算時辰,現在,時間彷彿凝固了。我們周圍,有人死於飢餓,死於疾病,死於最後一線希望的破滅。對於戰爭結束、獲得解放,我們早已不抱幻想。我們變得恍惚和麻木,只有喉嚨裏才躥出野獸般的生命慾望 :飢餓。除非有人抓住一條蛇,或一隻老鼠,要不就得捱餓。

③不過,集中營裏有一個人仍有可吃的東西--一根蠟燭。他原沒打算吃它,正常人是不吃蠟燭的。可當你看見周圍的人皮包骨頭、氣息奄奄的,你就不會低估這支蠟燭的分量。他實在無法忍受飢餓折磨時,便小心翼翼從藏匿處找出蠟燭,細細咬下一口。他把它看作生命之源。如果有一天,當人們因飢餓發瘋時,他便求助於這根蠟燭,作爲朋友,他保證給我一小節,所以,我白天黑夜一隻注視着他和那根蠟燭,這也成了我生死攸關的關鍵。別讓他在最後關頭一個人吃了整根蠟燭。

④一天晚上,他在樑柱上刻下又一個標記後,語氣呆板地說:"明年聖誕就我們就會回家了。"幾乎沒人對他的話做出反應,誰還想這事?可是又有一個人說了句很奇特的話:"聖誕節的時候,有燭光和鐘聲。"他的聲音虛無飄渺,似乎來自悠久的年代和遙遠的地方。他的話與現實毫不相干,對我們沒有意義。

⑤天已經很晚了,我們躺在木板上,每個人都在想心事,確切的說是什麼也不想。我的朋友忽然變得不安起來,他朝那隻箱子爬去,拿出蠟燭。黑暗中,我清晰的看見了它的白顏色。"他準備吃了,"我想道,"但願他別忘記我。"他走出屋外,從看守那兒借火點燃了蠟燭,放在牀頭。

⑥沒有人說話,不久,黑影一個接一個溜到他的牀邊。這些半裸的難友們,雙頰凹陷、目光飢渴,悄然無語的在蠟燭旁圍成一圈。主教和牧師也圍了過來,沒法認出他們是神職人員,只不過同樣也是兩個虛弱的"囚犯"而已。牧師用沙啞的聲音說:"聖誕節來了,光明在黑暗中閃耀。""黑暗征服不了光明。"主教接口道。這是約翰福音的語句,但在那天夜晚,圍着蠟燭發出的不是幾世紀前的書面語,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給我們每個人的神聖啓示。

⑦我從沒見過如此潔白和纖美的蠟燭。儘管我很難描述當時的情景,但我從這火焰中見到了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東西。我們被關押在沼澤和叢林之中,但我們聽到了成千上萬鳴鐘發出的聲響和天使的合唱,燭光的火苗越躥越高,像利劍般刺穿黑暗地牢棚。一切都沐浴在如同白晝的光明之中,從沒有人見過這般明亮的光芒。我們自由了,意氣昂揚,不再飢餓。有人輕輕說:"明年聖誕節我們可以回家過了。"我們都相信這是真的,因爲光明本身給我們這樣的啓示,那是用火焰書寫的文字。

⑧蠟燭燒了整整一夜,普通蠟燭是無法燃燒的這麼久長,這麼壯美的。我們齊聲歌唱,迎來了曙光。我們確信無疑,一個溫馨的家在等候我們。事實也正是如此,我們中一些人在第二年聖誕節之前回到了家,另一些人呢?是啊,他們也回到了家。我幫着把他們掩埋在集中營後面的泥土裏,可他們向世界告別時,眼睛不再像從前那樣暗淡無光。他們的眼睛充滿着光明,那根蠟燭發出的光明--黑暗征服不了的光明。

--摘自《青年文摘》

1、 本文題目爲"黑暗征服不了的光明",通讀全文後,你認爲這裏的"黑暗"指----------,"光明"指--------。

2、 "我們"在集中營中過着怎樣痛苦的生活?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至少四點:----------------------------。

3、 第⑥段劃線句子應怎樣理解?----------------。

4、 第④段中有人說"明年聖誕節我們就會回家了"這句話時,人們的反應是怎樣的?第⑺段中又有人說這句話時,"我們"的反應又是怎樣的?爲什麼同樣一句話,人們前後反應卻如此不同?----------------。

5、 一截小小的蠟燭發不出多少光芒,但第⑦段卻說"燭光的火苗越躥越高,像利劍般刺穿黑暗的牢棚。一切都沐浴在如同白晝的光明之中,從沒有人見過這般明亮的光芒。"該怎樣理解這段話呢?----------。

6、 文章結尾一句的作用是什麼?----------。7、  (二)生死攸關的燭光

佚名    ①這是發生在的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來源:Z_xx_]

②在法國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婦女,人稱伯瑙德夫人。他的丈夫在馬其諾防線被敵軍攻陷後,當了德國人的俘虜,身邊只留下兩個幼小的兒女:12歲的雅克和10歲的傑奎琳。爲把德國強盜趕出自己的祖國,這母子三人都參加了當時的祕密情報工作,投身到爲祖國解放的光榮鬥爭行列。

③每星期四晚,一位法國農民裝扮的人便送來一個小小的金屬管,內裝着特工人員蒐集到的絕密情報。伯瑙德夫人的任務就是保證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軍派人前來取走。爲了把情報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許多辦法,她先是把金屬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橫檔中,儘管他們安全的躲過了好幾次德軍的突然搜查,伯瑙德夫人始終感到放心不下。最後,她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裝着情報的金屬館藏在半截蠟燭中,外面小心地用臘封好,然後把蠟燭插在一個金屬燭臺上。由於蠟燭擺在當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幾次嚴密的搜查。

④一天晚上,屋裏闖進了三個德國軍官,其中一個是本地區情報部的官員。他們坐下後,一個少校軍官從口袋中掏出一張揉皺的紙就着暗淡的燈光吃力地閱讀起來。這時,那位情報部的中尉順手拿過藏有情報的蠟燭點燃,放到長官的面前,情況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點燃到鐵管處後就會自動熄滅,同時也意味着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將告結束。她看着兩個臉色蒼白的兒女,急忙從廚房中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着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但是,輕鬆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那位中尉把冒着青煙的燭心重新點燃,"晚上這麼黑,多點支小蠟燭也好嘛。"他說。燭光搖曳着,發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彷彿成爲這房子裏最可怕的東西。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一旦這個情報中轉站暴露,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⑤這時候,小兒子雅克慢慢的站起來,"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說着伸手端起燭臺朝門口走去,房子頓時暗下來了。中尉快步趕上前,厲聲喝着:"你不用燈就不行嗎?"一伸手把燭臺奪回。

⑥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運即將到來了,但在鬥爭的最後時刻,自己必須在場。他從容的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的坐待最後的時刻,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突然,小女兒傑奎琳嬌聲的對德國人說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邊,用親切的聲音說:"當然可以。我家也有一個你這樣年紀的小女兒。來,我給你講講我的路易莎好嗎?"傑奎琳揚起小臉,高興地說:"那太好了......不過,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頭很痛,我想睡覺了,下次您再給我講好嗎?""當然可以,小姑娘。"傑奎琳鎮定地把燭臺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階梯時,蠟燭熄滅了。

1、 面對三個德國軍官,爲挽救藏有情報的蠟燭,伯瑙德夫人一家採取了哪些行動?--------------------。

2、 讀第④段中的劃線句子,兩個兒女"臉色蒼白"的原因是------------。

3、 體會下列加點詞的不同含義

⑴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

⑵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浪般的眼睛都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

⑴似乎:--------;⑵似乎:----。

4、 爲什麼"此時此刻,它彷彿成爲這房子裏最可怕的東西"?----------。

5、 你認爲伯瑙德夫人一家有哪些值得讚賞的品質?----------。[來源:ZXXK]

6、 本文情節並不複雜,讀來卻扣人心絃。你覺得本文情節安排上有什麼特點?------------。

寫作訓練文題: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描寫孩子們被屠殺前的場面。要着力刻畫孩子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抓住細節表現他們對和平、對自由的熱愛和呼喚。300字左右。

寫作點撥:本文題是要求同學們通過合理的聯想和想象描寫一個場面。這個場面描寫一定要忠實於原文,要表現出劊子手的慘無人道和孩子們的無辜、弱小及對自由、生命的熱愛。從而激發讀者熱愛和平、憎恨戰爭的思想感情。

思路一:

以村中目擊者的身份和角度來描寫。抓住場面中主要人物的主要行動、神態、語言等進行着力刻畫,再以適當的筆墨勾勒其他人的形象,做到主次分明、點面結合。因是"村中目擊者",對孩子、老師都非常熟悉,所以描寫時應直呼其名,增強文章的真實感。同時,也可用目擊者的心情側面烘托場面的慘烈。

思路二:

以"受害者之一"的身份來描寫,可以自然真切的抒寫出自己的所聞所見所感,更易引起讀者共鳴。寫作時可選用原文中引用的隻言片語,合理想象他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的。選擇幾個主要人物進行重點刻畫,通過他們的言談舉止表現他們或臨危不懼或膽小害怕的性格特徵,突現文章呼喚和平的主旨。

例文:天堂裏沒有硝煙

(湖南) 文靜

暮秋的傍晚,夕陽像血一樣染紅了天空,在屬於阿富汗那片天空裏,依舊漫布着陣陣硝煙。在一個難民營的附近,橫七豎八的躺着幾具血肉模糊的屍體。在屍體的旁邊,痛不欲生的家人怎樣也接受不了失去親人的痛苦:有的在撕心裂肺的哭喊;有的由於過渡傷心已經昏厥過去。

不遠處,一位衣衫襤褸的婦女,跌跌撞撞地在地上尋找着自己的孩子。她每掀開一具屍體,心彷彿就像刀割一樣的難受,那些都是曾經多麼熟悉的面孔啊!在被導彈擊中的一片廢墟里,她找到了孩子那雙黝黑赤裸的小腳。孩子的上半身被深深的埋葬在了廢墟里......她終於倒下了,最後的一點點意志在頃刻之間被完全摧跨了。她瘋狂的哭,瘋狂的笑,回憶一遍一遍地在腦海中翻滾,孩子的笑容一遍遍地在眼前浮現......

就在一個月以前,他們還過這幸福的生活。孩子們無憂無慮的上學,在沙灘上自由自在踢足球,在河裏打水仗、捉魚,對他們來說,生活是沒有煩惱的,有的只是歡樂和愉悅。大人們天天上教堂做禮拜,爲孩子們祈求幸福和平安,爲世界祈求和平。然而,他們平靜的生活卻因"9?11"事件而全亂套了,10月7日20點57分,美國飛機轟炸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的附近地區。隨後,又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軍事打擊,戰火逐漸蔓延到了阿富汗各個地區。阿富汗人民爲了逃避連綿不斷的戰火,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難民營成了他們的家,傷病和飢餓不時威脅着他們的生命......

一個晴朗的上午,這羣小男孩從難民營裏偷偷的跑了出來,想看一看美國的飛機。他們曾看過電影,堅信美國的叔叔只會炸"壞蛋",可是,這羣天真的孩子就這樣無辜死在了炸彈下。接着,就出現了本文開頭悲慘的一幕。

這就是一羣十幾歲男孩的人生,短暫的人生!我相信,炸彈是不長眼睛的;我也相信,天堂裏是沒有硝煙的。但是,我更渴望,恐怖主義行爲能在世界上消失,戰火和硝煙能在世界上永遠熄滅,年輕的生命能在和平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摘自《作文指導報》

簡評:這篇文章取材於"9·11"事件後美國飛機轟炸阿富汗的實事。通過一羣阿富汗難民營的孩子無辜被炸死的事實,強烈的譴責了恐怖主義及一切破壞和平的行爲,激起人們對和平的熱切期盼。小作者用倒敘的手法,先描寫孩子們被炸死的慘狀和親人們悲痛欲絕的情景,然後回顧他們被炸的過程,特別是孩子們戰爭前後生活的鮮明對比,讀後更令人感到痛心欲絕。結尾的抒情議論點明瞭主旨,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應用

1、B(A粹應讀cu ì 蜿應讀wān ;C盟應讀méng 憧應讀chóng ;D難應讀nàn 模應讀mó)

2、"繆"應寫作"謬","鍵"應寫作"健","班"應寫作"斑","宵"應寫作"霄"

3、1937,12,30萬人。4、D(要結合文章主題去理解)5、C(要結合文章主題去理解)6、A(A用了對偶、排比,而B、C、D都僅用了排比)7、C(C項雙引號表示強調)8、略(提示:注意"沒有......沒有......只有......只有......只有......的句式)

課文精段賞讀

1、他反省本國的侵略罪行,態度誠懇,認識深刻。他把自己與整個民族看成一個整體,表達了整個民族的反省。2、作家本應具有人類的良知,而這個日本作家卻爲軍國主義開脫罪責,作者不稱他爲作家,就說"日本人",表明了對他的鄙棄。3、D(提示:根據原文和各句間的邏輯關係來選擇)4、⑴明赫白反省本國的侵略罪行,認識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摯,態度非常誠懇。他代上一代人受過,贏得了人們的寬容和尊重。⑵從許多人走過去與西德作家握手這件事,在無言之中表明各國作家對那個日本人的反感和那個日本人在會場上的孤立。所以不用寫他讀者也會感到他的處境。5、如: 中國人侵略過日本嗎?中國人屠殺過日本老百姓嗎?美國在日本進攻珍珠港之前扔過炸彈嗎?你混淆了"侵略"與"反侵略"的界限!略(提示:要表現出日本人的尷尬、啞口無言的狼狽相。)。6、如:濟南慘案、海蘭泡慘案、盧旺達大慘案等。

拓展閱讀

(一)1、集中營中暗無天日的生活和人們絕望的心情。蠟燭帶來的光芒,它燃起人們心中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2、⑴住在陰暗潮溼、暗無天日的牢棚裏。⑵疾病纏身,身體衰弱。⑶難以忍受的飢餓。⑷對獲得解放的絕望心情。3、蠟燭帶來的光明劃破了黑暗,啓示人們"黑暗征服不了光明",這光明照到難友們的心中,驅散了他們心中的絕望,燃起了他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4、⑴第一次說這話時,幾乎沒人對這句話作出反應,誰也不去想這件事。第二次說這句話時,"我們都相信這是真的"。⑵人們前後反應截然不同,是因爲:第一次說這句話時,人們的心情絕望,對於戰爭結束,獲得解放,早已不抱任何幻想;第二次說這句話時,人們從蠟燭的光明中得到啓示,重新燃起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希望,所以堅定不久"我們"會重獲自由。5、這是人們當時的特別感受,也是人們對未來重新燃起希望、重新獲得信心的表現。6、⑴照應前文,使結構嚴謹。⑵點題並點明深化全文的主旨。

(二)1、⑴伯瑙德夫人取出油燈替代蠟燭。⑵雅克藉口搬柴想拿走蠟燭。⑶傑奎琳藉口上樓睡覺,樓上黑拿走了蠟燭,保全了情報。2、情況萬分危急,他們內心緊張着急所至。3、⑴表明在當時看危機過去了,但實際沒有過去。⑵表明這時伯瑙德夫人的一種感覺,是她心情緊張、着急所至。4、因爲萬一蠟燭點燃到鐵管處後會自動熄滅,情報就會暴露,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也將告結束。5、他們一家熱愛生命,不怕危險,面對德軍從容鎮定、機智勇敢。6、作者對情節發展作了巧妙的安排,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