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狼和小羊》優秀教學案例附反思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教學內容

《狼和小羊》優秀教學案例附反思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狼和小羊》第二課時。

 案例過程

 一.複習檢查

1.上節課,我們讀了一個童話故事《狼和小羊》

“狼”字會寫了嗎?請三位同學寫在黑板上,選一個寫得最漂亮的做課題。

2.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評議。選出一個字,將字貼在課題上。

(選取學生的習字作課題,學生躍躍欲試,充分激發了他們寫好字的信心和決心)

3.聽寫詞語。

溫和故意弄髒氣沖沖

倒流撲去可憐背地裏

4.指讀課文,思考:故事主要講了什麼?(講狼想吃小羊故意找碴兒)

 二.講讀課文

1.精讀第1自然段。

(1)自讀課文,彙報學習收穫。

(2)相機貼小羊和狼的圖片,瞭解狼和小羊在河岸的位置。(直觀影像,學生學習的熱情被調動。)

(3)齊讀第1自然段。

2.精讀第2自然段。

(1)“找碴兒”是什麼意思?狼共找了幾次碴?(三次)

(2)找對話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分別用“——”和”﹏﹏”畫出來。

(3)狼想吃小羊,找的第一個碴是什麼?指名讀。體會狼說的兩句話不同的語氣及說話時的想法。(第1句是感嘆句,第2句是反問句。)自己讀一讀(讀出盛氣凌人,橫加指責的語氣。)指名讀,學學狼說話的樣子,最好加上動作。師生評議。(學生讀時教師相機加以指導。學生讀時學狼的語氣,再加上動作,有模有樣,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創造了一個課堂情境。美耶,一舉兩得。)

(4)水弄髒了嗎?從哪裏知道的?學習小羊的話。

第1句也是反問句,是什麼意思呢?(我不會把您喝的水弄髒的。)

比較:a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

b我不會把您喝的水弄髒。

讀一讀,比一比,這兩句語氣有什麼不同?

(3)誰說的話有道理?(小羊是不會把狼喝的水弄髒的,因爲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是不會倒流的。狼說小羊弄髒了水,這是在找藉口、挑毛病。)

聽了小羊的話,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羊?讀出小羊的小心翼翼、據理力爭的語氣。

(4)分角色朗讀第2自然段。

3.精讀第3自然段。

(1)小羊回答得多好呀,一下就戳穿了狼的藉口。這時,狼是什麼態度?(氣沖沖)相機變換狼的表情圖片。指名讀。

(2)有禮貌的小羊現在怎麼喊起來了?(狼說的話毫無根據,小羊在和狼爭辯)相機板書:爭辯(3)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4.精讀第4自然段。

(1)狼硬說說壞話的是小羊的爸爸,毫無根據,這是在幹什麼?(爲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兒)

(2)狼找了兩次碴,都被小羊駁倒了,終於露出了真正的面目,指名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反正都一樣”的含義。(藉機吃掉小羊)相機變換狼表情、動作的圖片。請學生來學學狼兇惡的樣子,朗讀這一自然。

(以上都不忘通過各種渠道對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也在情境中角色讀得像極了,棒極了。)

 三.朗讀全文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可憐的小羊就要被狼吃掉了,你們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嗎?那請你想想接着會發生什麼,給故事加上結尾。

學生分小組討論,發表不同意見。

(孩子的心是善良的,對弱者充滿了同情,續編結尾,既進行了說話訓練,展開了他們想象的翅膀,又讓他們滿足了情感上的需要。)

 四.說一說你對狼的印象和羊的.印象

 五.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什麼道理呢?

(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須想辦法對付。)

 六.演一演

1.演練

我們剛纔讀了故事,想不想演一演?挑選一個男生演狼,一個女生演小羊。現在給大家一點時間,同座位排練一下。(老師巡視,挑選小演員上臺).

2.學生戴上頭飾,進行表演。

(表演時個個躍躍欲試,熱情高漲。——感情得到深化,同時課文知識也得到了鞏固。)

生共同評議,總結表揚。

佈置作業:這篇故事選自《伊索寓言》,這本書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從中還能明白許多道理,同學們在課後可以讀一讀。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起點,教師引導結束,教師引導他們讀相關課外書,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有助於擴大學生閱讀視野,積累語言材料。)

 七.練習

1.造句

總是——

經常——

2.給課本續編故事,也可想象說話:如果我是小羊—

3.編演課本劇。

課後反思

本課例我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指導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材料。

本文主要講狼爲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力爭,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寓意深刻,作者通過對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的着力描寫,展開了故事情節,揭示了深刻的哲理。課文對於學生來說,一點兒都不陌生,孩子們老早就知道這個故事,而本文學習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認讀本課生字,積累“故意、藉口、溫和、弄髒、可憐、逼近、討厭、爭辯”等詞語,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能通過朗讀,明白道理: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找藉口做壞事,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怎樣讓孩子明白這道理呢?我覺得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朗讀。所以整個教學環節,都是圍繞朗讀展開的。

在揭示課題後,直奔課文的兩個主要人物:“狼”和“小羊”。課開始時我這樣導入:狼和小羊在你的印象中,它們各是什麼樣子的?以此激起孩子原有的感情基礎,激發孩子的愛憎之情,同時也爲理解課文作鋪墊。在教學時,我緊緊扣住“找碴兒”這個關鍵詞。讓學生理解,“找碴兒”就是“找藉口,挑毛病”的意思,那麼“故意找碴兒”又是什麼意思呢?“故意找碴兒”就是“故意找藉口、故意挑毛病”的意思,“誰對誰故意找碴兒?”(狼故意找碴兒),“一共找了幾次碴兒?”“每次它都是怎麼找碴兒的?”問題的層層推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更清楚、更深刻地認識到狼的面貌,狼的故意找碴兒就是想吃掉小羊。故事中的狼和小羊的對話,是指導的另一重點,生動的對話把主人公的特點表露無遺,狼的蠻橫無禮,故意找碴兒;小羊溫和而又據理力爭的特點,與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的感情基礎再上一個高潮。

指導朗讀是培養語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低年級尤其是這樣。本課中,我便創設情境及抓住關鍵詞句,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促進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和體驗的。

(2)組織演誦,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的內化。

在有趣的學語文、用語文的實踐中,讓學生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比如課例中讓學生加上動作學着狼的樣子讀出狼說的話及戴着狼和小羊的頭飾進行表演等。

(3)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

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也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教學中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的感情基礎上了一個高潮,這時的孩子們,他們的情感是豐富的,這時我提出又一個問題: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麼呢?

此時孩子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還是不難的,現實的課堂教學中能說的孩子還是挺多的。另外,課文最後的省略號使孩子的思維又得以一擴展,結合學生的心情我再又提出:狼向小羊撲去會有哪些結果呢?你最希望是哪一種呢?此時教室裏一下子熱鬧了,孩子們的機智是嚇人的,各種各樣的辦法讓我不禁爲讓這一羣可愛、天真、善良的孩子而感動,那一刻我是真的感動了······——孩子的想象能力是驚人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