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二年級《狼和小羊》教學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2.35W人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狼和小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狼和小羊》教學反思

二年級《狼和小羊》教學反思1

課文對於學生來說,一點兒都不陌生,孩子們老早就知道,也能流利地講下這個故事,而本文作者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讓孩子會懂這個故事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能通過讀,明白道理: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找藉口做壞事,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怎樣讓孩子明白呢?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朗讀。所以整個教學環節,都是圍繞朗讀展開的。在揭示課題後,直奔課文的兩個主要人物,“狼”和“小羊”在你的印象中,它們各是什麼樣子的?激起孩子原有的感情基礎,激發孩子的愛憎之情,同時也爲理解課文作鋪墊。帶着已有的點點情感,進入課文的朗讀中,朗讀學習課文,緊緊扣住“找碴兒”這個關鍵詞。

首先,理解它,“找碴兒”就是“找藉口,挑毛病”的意思,那麼“故意找碴兒”又是什麼意思呢?“故意找碴兒“就是“故意找藉口、故意挑毛病”的意思,”誰對誰故意找碴兒?(狼故意找碴兒),“一共找了幾次碴兒?”“每次它都是怎麼找碴兒的?”問題的層層推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更清楚、更深刻地認識到狼的面貌,狼的故意找碴兒就是想吃掉小羊。

故事中的狼和小羊的對話,是指導的另一重點,生動的對話把主人公的特點表露無遺,狼的蠻橫無禮,故意找碴兒;小羊溫和而又據理力爭的特點,與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的感情基礎再上一個高潮,這時的孩子們,他們的情感是豐富的,這時提出又一個問題: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麼呢?此時孩子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俄還是不難的,現實的課堂教學中能說的孩子還是挺多的。

另外,柯文最後的省略號,使學生思維的又一拓展,結合學生的心情,提出“你願意小羊死嗎?”孩子們都回答不願意,“你能想想辦法救救小羊嗎?”此時的教室裏一下子熱鬧了,孩子們的機智是嚇人的,各種各樣的辦法讓我不禁爲這一羣可愛、天真、善良的孩子而感動,那一刻我真的感動了。

二年級《狼和小羊》教學反思2

有專家將語文味界定爲“在語文教育過程中,以共生互學的師生關係爲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位等手段,讓學生體驗到的一種使之陶醉的審美快感。”所以,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缺一不可。

《狼和小羊》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一篇課文,講的是狼爲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力爭,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幹壞事的,對狼這種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結構凝練,寓意深刻,作者通過對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的着力描寫,刻畫了角色性格,展開了故事情節,揭示了深刻哲理。在教學第二課時時,我制定了以下兩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2、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讓學生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是找藉口做壞事,他們是不講道理的。並從學生實際出發,確立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

1、理解“找碴兒”的意思,知道反問句表達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讀出狼和小羊不同的語氣變化。現在重新審視我的教學設計,其中不乏成功之處,當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品味語言,指導朗讀。

語文課很簡單就是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讀是基礎,是內化的過程,怎樣引發學生內在的閱讀動機,讓學生滿懷激情和思考到課文中去神遊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想還是一步一個腳印抓住重點詞句引領孩子們讀出語言的形象,讀出語言的`情味,讀出豐富細膩的語感,讀出對語文的興趣。

如第2自然段中“很想”一詞表現了狼看見小羊時的心態,我讓學生通過給“很“換一個詞來體會這種心態,從而爲後面對小羊的找碴兒作了情感鋪墊。在指導讀第一次找碴兒時小羊反駁的話時,我抓住了兩個表示小羊神態的詞語“吃了一驚”、“溫和”,來讓學生讀好小羊的話。可喜的是孩子們不僅體會到了小羊說話時語氣很溫和,而且還很有禮貌。他們一下子就從小羊的話中找到了“親愛的狼先生”、“您”等詞,跟我的意圖不謀而合。

要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必須建立在學生能正確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有當學生正確理解詞語,受到感染,課文中抽象的文字彩繪變得富有感情的色彩。而低年級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及應用能力是比較差的。在課堂上,這就必須得從引導學生從正確理解詞語開始,這樣纔會逐漸地使學生的朗讀水平有所提高。

二、學法指導,自主學習。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文講了狼爲了吃小羊,一共找了3次碴兒。在學習第一次找碴兒(課文第2、3自然段)時,我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學法指導,而且指導得比較詳細。先投影出示狼說的話:“你把我喝的水弄髒了!你安的什麼心?”我讓學生注意一下標點符號,第一句用的是——(!)第2句是一個問號,那應該怎麼讀?自己想想練練,自由試讀。學生能從標點符號中體會出狼兇的語氣。在理解完小羊說的話後,提問:“面對狼的胡攪蠻纏,小羊有沒有生氣?哪個詞看出來的?”學生馬上找出“溫和”一詞,我立即讓女學生溫和地來讀一讀小羊的話。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對對話朗讀的方法已有所瞭解。於是,在學習第二此找碴兒(課文4、5自然段)時,我又對剛纔的學法進行了小結:剛纔我們通過文中的標點符號、提示語來體會狼和小羊的對話,讀得很不錯。對話朗讀就要這樣體會。下面就請小朋友繼續用這種方法自己學習4、5自然段。怕有學生不懂,我又解釋了“提示語”,在說之前的一些詞語,比如剛纔的“溫和”一詞就叫提示語。學生們若有所悟地讀起來。當請學生來朗讀狼說的話時,他們抓住了第一句話後的“!”和“氣沖沖”一詞讀出了狼比第一次找碴兒時更兇的語氣。而小羊的話則是從“可憐、喊道、啊、呀!“等詞中逐漸體會出害怕、驚慌的表情和語氣。

三、突破難點,貴在無痕

常常很欽佩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無論是指導朗讀,還是理解難點,都是那麼的不露痕跡,在自然而然中生成。本課中的“找碴兒”一詞對學生來說理解有困難,我也效仿了一把,自覺頗爲成功。“找碴兒”一詞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就已經出現了,但我沒有直接問學生它的意思,也沒有急於把詞的意思(找藉口)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在一步步的學習中逐漸得出。在理解小羊第一次說的話時,學生們已經明白它是不會把狼喝的水弄髒的,理由是: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是不會倒流的。於是,我趁勢提出:“所以小羊怎麼可能把狼喝的水弄髒呢?明顯狼是在沒事找事,用書上的一個詞兒就是——?(找碴兒)”並出示這個詞語再次讓學生朗讀,此時已無需多說,學生就明白了它的意思。我又追問:“找碴兒就是找——?”(藉口)有學生回答出了。就這樣循序漸進地引出了它的意思。爲了讓學生明確本課是狼不斷地在找碴兒,當學完4、5兩個自然段時,我又再次提及:“(因爲去年小羊還沒有出生呢,怎麼可能說他的壞話)狼這樣沒有道理地捏造瞎編,就叫——(找碴兒)。”這樣,再次讓學生鞏固了詞的含義,也更讓學生加深了印象。

四、閱讀感悟,培養能力。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而,閱讀教學要將“讀”貫穿始終,引導學生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解。在本課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解決問題。如小羊說的那句:“我怎麼會把您喝的水弄髒呢?”當我問學生這句的後面是問號,那小羊是在問狼嗎?學生不理解,有的說是,於是我讓學生自己朗讀,在數遍後問小羊的意思是——學生明白過來:小羊不會把狼喝的水弄髒。其次採用多種形式的閱讀,如:自由練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當學生自學完4、5自然段後,我採用了這樣的問法:“小朋友,從他的朗讀中你們感受到了什麼?”並引導學生參與朗讀評價,做到了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說”。既培養了閱讀的能力,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還不夠充分,尤其是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另外,學生們對文章的結尾很感興趣,一個……讓他們猜測不已,他們很想知道最後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沒有。由於教案中沒有設計,故而繞開了這個話題,學生有些失望。對於全文的分角色朗讀,可讓學生帶着表情加上動作來讀,可能更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效果也會更好。

理解決定設計,設計決定呈現,呈現決定效果。的確,要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從中得到深刻的感情體驗。

二年級《狼和小羊》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本課“狼、髒、洶、憐、嚷、辯、逼、討、厭”等九個生字;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和記憶“狼、憐、髒、厭、討”。認讀並積累“故意、藉口、溫和、弄髒、可憐、逼近、討厭、爭辯”等詞語。能聽寫課後練習中的句子。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按要求讀出帶點字詞語的語氣,並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懂得跟狼這種蠻不講理的壞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識記本課的生字,讀準“髒、嚷”字的讀音。

2.按正確的筆順描摹和記憶四個生字“狼、憐、髒、厭、討”。

3.按要求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揭示課題。

1.瞧,誰來了?(出示狼和小羊的圖片)

2.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們嗎?

狼:惡狠狠、兇惡、殘忍……

羊:溫和、膽小、溫柔……

2.兇惡的狼遇到溫和的羊會發生什麼事?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第20課。

(出示:狼和小羊)齊讀課題

3.看書聽課文錄音,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二、學習生字,理解課文。

1.聽了課文錄音後,請你說說狼和小羊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2.再讀課文,想一想:什麼叫“藉口”?狼爲了吃小羊,找了幾次藉口?分別是課文的哪幾節?

(第一個藉口:2、3節第二個藉口:4、5節第三個藉口:第6節)

3.學習2、3節

(1)同桌一起讀,再說說狼的藉口是什麼?羊是怎麼解釋的?

(2)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4.學習4-6節

(1)學習生字,重點指導

A.氣勢洶洶:是一種生氣時的樣子。

B.齜牙咧嘴:“齜、咧”都是形聲字,注意“齜”的書空,做動作理解。

C.逼近:注意“走之底”的字的筆畫規則。

D.嚷:注意右半部分的書空,近義詞是“叫”

(2)小組合作學習:狼又是如何找藉口的?小羊又是怎麼說的?

(3)朗讀指導

(4)找合作伙伴演一演。

  三、複習鞏固,課外拓展

1.複習生字和詞語

遊戲:摘蘋果

2.找好朋友合作,讀讀課文

3.小結:看來,對於像狼這樣不講理的人光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4.編故事:小羊應該怎樣對付這隻狡猾的狼?

教學反思:《狼和小養》是“讀短文了解內容”單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學生通過閱讀,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跟狼這種蠻不講理的壞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這一單元旨在讓學生通過整體閱讀來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有較多的機會來反覆閱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不斷加深理解。

二年級《狼和小羊》教學反思4

  本文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能意識到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對狼這樣的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引導在生活中能聯繫實際加以運用。

2、能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通過朗讀有關語句來正確認識文中狼和小羊的本性。4、培養想象、分析句式等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悟出一定的道理。

2、找出關鍵詞語,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我的教學設計圍繞這樣的設定目標進行設計

。如:爲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能意識到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對狼這樣的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這樣的道理。我先是讓學生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接着和他們逐一分析狼的三次找碴兒的經過,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通過對他們各自的語言和動作分析,通過引導他們合作學習,幫助孩子們有層次、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讓狼和小羊的本來面目清晰的呈現在學生們的心中,也就清楚地認識了狼和小羊的本性,最終總結出:對待像狼這樣的壞人,光講道理是不行的。最後再引申到生活中,如果遇到像狼一樣的壞人,我們應該機智勇敢的應對。進行了文本和生活的有機結合,達到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另外,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注重了一些學習語文方法的傳授,比如:句子的比較,抓住關鍵詞有感情朗讀的技巧,在文本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課堂上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等。

當然,在授課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如課堂上的教育機智欠缺解決等問題,還有待自己地不斷研究和努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