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誨人不倦》練習題(附參考答案)

本文已影響 3.2W人 

  【《誨人不倦》原文】

《誨人不倦》練習題(附參考答案)

17·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7·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15·39子曰:“有教無類。” (成語“有教無類”)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1·3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7·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成語“誨人不倦”)

16·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成語“詩禮之訓”)

7·8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成語“舉一反三”、“一隅三反”)

5·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成語“聞一知十”)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成語“切磋琢磨”、“告往知來”)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成語“繪事後素”)

11·22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7·19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成語“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9·15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成語“各得其所”)

《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啓發誘導、因材施教的原則、方法及思想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概述】教學原則: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教學態度:誨人不倦

教學方法:啓發誘導,注重身教

治學原則:述而不作

 【相關練習】

  (一)閱讀下面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面對子路、冉有的同一問題,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華很困惑。孔子的解釋體現了他怎樣的教育思想?

如果子貢問同樣的問題,孔子會如何回答?爲什麼?對孔子的這種教育思想,你有什麼體會?

  (二)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後問題。

17·2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17·3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孔子一方面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一方面又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兩種說法之間有什麼矛盾?從孔子的言行看,他實際更傾向於哪種觀點?

  (三)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面對子夏帶有刁難性的問題,孔子是如何啓發教育他的?

(2)本來是孔子在啓發子夏,可爲什麼孔子卻說“啓予者商也”?

  (四)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5分)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這段文字生動反映了孔子作爲老師和作爲父親兩重身份的教育特點

(1)從這則材料中看,作爲一個老師,孔子有怎樣的教育教學思想?請簡要回答。(2分)

(2)作爲父親,孔子這樣教育兒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溫情?請你就此談談看法。(3分)

  (五)閱讀《論語》中的幾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7.1)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孔子的治學態度、教學思想等受其政治傾向的影響較爲明顯。

(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話最能體現孔子的治學態度?(1分)

(2)依據上述對話,你認爲孔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治學態度和教學思想?(3分)

  (六)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7?34)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8)

細析這兩章內容,對於教育學生之事,孔子的態度有何矛盾之處?如何理解此矛盾?

  (七)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16.13)

1.選文中“問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別是指什麼內容?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 分)

2.本章說明了孔子怎樣的教育原則?(請用一個成語概括。)請談談你對這一教育原則的認識。(2分)

  填空題:

子曰:“不憤不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不復也。”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____________________?”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________________’。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____________;由也兼人,______________。”

  《誨人不倦》參考答案

(一)因材施教。聞斯行之。因爲孔子認爲子貢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他是能夠把握好做事的度的。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爲他經常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對每一位學生的才能特點、性格特徵都心裏有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予不仁”“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等。

(二)“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強調後天因素的重要作用,是反映論,實踐論的觀點;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強調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驗論、天才論的觀點。

孔子重視教育,主張因材施教,以與人爲善的態度鼓勵 “難與言”的.互相人進步,這些都說明孔子在實踐中是基本堅持反映論的。

(三)(1)孔子說再好的畫也是要畫在潔白的底子上,告誡子夏再好的文學也應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捨本逐末。

(2)孔子這裏就是在教育學生做人要樸實,要以內在德行爲務,少一些外在虛僞的花裏胡哨的東西,他一啓發,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師的教誨並且能舉一反三、啓發老師,而老師肯定並謙虛地接受他的這種理解,這是一種讓人羨慕的和諧的師生關係。

(四)(1)方法上,孔子重視啓發誘導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思想。內容上重視詩教與禮教。(2)示例一:我不認爲孔子對兒子缺乏溫情。孔子“遠其子”是不偏愛兒子,說明孔子教學上不偏私,有教無類,對學生一視同仁。“遠其子”實際上是對子女的嚴格要求,是君子愛子的體現。

示例二:我認爲孔子對兒子確實比較疏遠。無私,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無情。對兒子惜言如金,大概也缺乏耐心吧。一方面可能工作確實忙,對兒子的學習有些顧不上;另一方面,可能孔鯉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限,對他的期望值不高,甚至可能有些灰心。從最終的結果看,孔鯉學無所成,是不是也可證明孔子教育兒子並不成功。(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即可。)

(五)(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因爲孔子的政治傾向比較保守,主張復古,推崇周禮,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學態度、“予欲無言”、順乎天理、歌手禮樂等教學思想,與他的基本政治傾向是想和相應的。(第24題4分,第一個採分點1分,回答“述而不作”即可。第二個採分點3分,只要能分析指出“孔子的治學態度、教學思想和他的政治傾向是一致的”即可,語言組織不必過分拘泥)

(六)⑴在第一章中孔子強調自己教育堅持“誨人不倦”的態度;在第二章中孔子卻有“則不復也。”(即不再教他)的態度。(1分)

⑵這兩章裏體現孔子的育人態度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從“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可見孔子非常注重學生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他強調學生首先需要進行思考,嘗試表達,只有在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基礎上,老師纔會對學生進行啓發誘導。只有在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的時候,他才“則不復也”。如果學生自身有求學之心,他就會誨人不倦。(3分)

(七)1.“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對自己的兒子進行偏私的教誨。“三”指的是:得知學《詩》的重要性,得知學《禮》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對自己的兒子無所偏愛。

2.有教無類 人有差別,如貧富、貴賤、智愚、善惡、親疏之類。就教育來說,應該進行平等的、一視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誘,其背後滲透着一箇中庸的理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