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粵教版選修《寒風吹徹》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教學目標

粵教版選修《寒風吹徹》教案設計

1、理解本文所表達的對生命、生活真諦的獨特感悟。

2、懂得本文在敘述中使用時空交錯結構所產生的表達效果。

3、品味文章質樸而雋永的語言特色。

4、領會人生經歷與人生感悟之間的特定關聯。

 教學重點:

能感受生命本身的嚴酷與無奈以及抵禦寒風吹徹的艱難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文章中沉重陰冷的基調。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風乍起,吹皺一池湖水”,或許在生活閒適的我們眼中,風是精靈,喚起我們詩意的遐想。然而在作家劉亮程的筆下,風的寒意太巨大了,有着透心的寒冷。劉亮程,出生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裏,在那裏度過童年和少年時期。長大後種過地、放過羊,當過十幾年鄉農機管理員。勞動之餘寫點文字。大多寫自己生活多年的一個村子。在這個人畜共居的村莊裏,房子被風吹舊,太陽將人和牲畜曬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葉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敘述着一種人類久違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該書在99年引起巨大反響。被譽20世紀最後的文學景觀。

 (二) 學生默讀課文。作者對生活對生命有是如何理解的。用一句話概括你對這篇文章的看法、評價或者感受。

  (三) 課文賞析

思考:文章第二節有這樣一句話—‘我’在這樣一個雪天,“圍抱火爐,吃鹹菜啃饃饃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遠而入神”。作者從所想的人和事中,體味到了“冬的寒冷”“冬的寒風吹徹”。請找出(1)作者想到了哪些人和事?(2)不同人生階段的“我”對於冬的描寫和思索。

探討1:面對無所不在的寒風(寒冷)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溫暖和關愛——作品中的我是否得到了這樣的溫暖和關愛?“我”能否對抗這樣的寒冷?似乎不能——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當我在冬天拉着半車柴禾回家是父親那責備的語氣。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如何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

探討2:你覺得作者是在強調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悲觀嗎?

我們常說“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你認爲作者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爲什麼?面對寒風吹徹我們能怎麼樣呢?

也許我們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燦爛陽光下,無法體會那遙遠地方艱難的生存處境,也很難理解那種弱小而又卑微的個體在殘酷的生命歷程中不由自主和無可奈何,但我們必須直面這樣的淒冷和悲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對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對這樣的困頓與孤獨無助,也許我們需要一點溫暖,只是,這溫暖來自哪裏?那就是我們自己!文章中有至少是對溫暖的嚮往“烤熱着漫長人生的一個時刻”,生命的火爐總是燃着的,哪怕火再少,光再弱,“我才三十歲,肯定能走過冬天”。作者藉助獨特的“寒風體驗”,透視生命,同情自己,關懷他人,抒寫着徹骨的生命寒意,平靜的表達着悲憫情懷,富有人性的光輝。

佳句點評(學生自己尋找並品味)

例:雪落在那些年雪落過的地方,我已經不注意它們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開始降臨到生活中。

我已經習慣了自然界的冬天,一年年的來臨,我已經習以爲常了。我深深地感悟到,不僅自然界有冬季,每到冬季,萬物凋零,大地蕭殺,一些生命會相繼死去;人生中也有生命的冬天,人總是要因疾病或衰老而死亡,我雖人才到中年,可我分明感到生命的冬天已經悄然來臨。

每年下雪之前,都會發現有一兩件顧不上幹完的事而被耽擱一個冬天。

人生總會一些計劃做而沒有做完,每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人生總是會有一些難以彌補的遺憾,令人痛心。

從那個夜晚我懂得了隱藏溫暖——在凜冽的寒風中,身體中那點溫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個隱祕得有時連我自己都難以找到的深遠處——我把這點隱深的溫暖節儉地用於此後多年的愛情生活。我的親人們說我是個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僅有的溫暖全給了你們。

從我被凍壞一條腿以後,我徹底認識了寒冷的厲害,從而也形成了對困難與挫折的深刻認識,一個人去盲目地對付巨大的困難與挫折,其實是作無謂犧牲。一個人要懂得積蓄自己的力量來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對於與自己的終身伴侶更要懂得相濡以沫,要用全部的愛去溫暖他人。…

  (四) 總結:寒風有哪些意味?面對這樣的個體人生?我們如何生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