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文言文《滕王閣序》精品教案

本文已影響 2.27W人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公元653年)始建,後閻伯嶼爲洪州牧,宴羣僚於閣上,王勃省父過此,即席而作。文中鋪敘滕王閣一帶形勢景色和宴會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之感慨。

文言文《滕王閣序》精品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的:

1、 通過反覆朗讀,領略駢文的神韻之美。

2、瞭解本文寫作背景

 學習重點:

1、 不同形式對偶句的朗讀,特別是句讀的切分。

2、 認真朗讀,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學習難點:

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學習方法:

朗讀法,講解法

教具學具:

Ic課件

講課前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課文,通讀課下注釋並思考下列問題。

1、敘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寫景是哪幾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幾段?抒發了什麼感情?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有聯贊曰:“洞庭月,衡岳雲,巫山雨,

波撼氣蒸,攬天下風光,堪稱獨步;崔灝詩,範相記,王勃序,兩樓一閣,數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學習新課。

1、作者簡介:王勃,字子安。初唐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稱“初唐四傑”,王勃的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爲名作,名句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境開闊,甚相慰勉。《滕王閣序》在唐代已膾炙人口,傳爲佳話。

唐高宗在位期間,爲王勃之才一嘆二嘆,乃至於三嘆,在初唐時即被傳爲佳話。王勃十四歲不到就去應幽素舉。應試之日,到禁衛禁場的考場,用眼四觀,見全是年長的公子、束髮秀才、白首童生,唯獨自己還是一個孩童。當主考官點名點到王勃時,見其長衫拖地,乳臭未乾,一臉稚氣,心中頗有幾分不快。王勃非常聰明,見狀,連忙上前叩拜施禮,說:“宗師爺在上,學生龍門王勃前來參拜領教。”這幾句話聽者頗覺順耳。主考官這時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藍衫拖地,怪貌誰能認!”王勃仗膽反譏:“紫冠沖天,奇才人不識。”主考官笑,再戲謔道:“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主考官竊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龍門神童,準考。”

王勃赴考高中後,授朝散郎,成爲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後,才思泉涌,筆端升花,撰《宸遊東嶽頌》《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聖聽。高宗見此兩篇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爲,驚歎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爲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並推爲首位。

2、 寫作背景:讀註釋(1),瞭解本文成篇背景。

《新唐書·文藝傳》記滕王閣詩會爲:“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誇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可見當時王勃年輕氣盛,才華橫溢,揮毫潑墨,語驚四座的情景。

3、駢文的特點。課後短文級投影總結。

4、教師朗讀課文。(注意字音)

 三、鞏固新課。

齊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二。

 板書設計:

滕王閣序

王勃

字音:

翼軫 甌越 棨戟 襜幃 潦水 驂騑 繡闥 甍 紆 睇眄 帝閽

宗愨 叨陪

 教學後記:

①《唐摭言》卷五載:“王勃著《膝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

而周公意屬於婿盂學土者爲之,已宿構矣。乃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雲:‘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談’。又報雲: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②勃往省覲,途過南昌。時都督閻公新修膝王閣成,九月九日,大會賓客,將令其婿作記,以誇盛事。勃至入謁,帥知其才,因請爲之。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酒酣,辭別,帥贈百繒。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掌握一些文言實詞的詞義和一些文言虛詞的用法。

2、 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掌握一些文言實詞的詞義和一些文言虛詞的用法。

教學難點:

文章思路。

 教學方法:

點撥法。

 教具學具:

Ic課件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

 二、理順文章思路。

1、第一段。

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先寫歷史悠久,再寫地域廣闊,寫地理位置的重要,由“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引出參加宴會的衆多傑出人物,還有一個“童子無知”的“我”。

此段爲敘事。

2、第二段。

前往滕王閣處觀景及登臨時見到的自然景觀。

3、第三段。

在滕王閣上俯視所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4、小結二、三段。

這兩段爲寫景。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並閱讀前三段,鞏固字詞及句式。

5、後四段作者抒情,作者抒發了什麼感情。懷才不遇。

第四段,狀宴會之盛況——述“興悲”之情懷

第五段,寫作者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態度。

第六、七段,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6、閱讀後四段,積累字詞,掌握典故。

 三、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四、佈置作業。

背誦二三段。

板書設計:

滕王閣序

王勃

1、概寫洪州的地理風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2、寫三秋時節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觀。

3、狀宴會之盛況——述“興悲”之情懷。

4、寫作者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態度。

5、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

教學後記:

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鋪敘美景之後,以騰挪跌宕的筆勢,由逸遊的豪興,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報國無門卻壯志不墜的執着態度。“望長安於日下”四句抒寫了遠離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從關山難越,念及英雄失路,連用屈原、賈誼、馮唐、李廣四人的典故借懷才不遇的人物表達自己有志難伸的悲憤。至“所賴”一提,振起全篇。“老當益壯”幾句,勉勵同仁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爲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鵬”作比,表明凌雲之志,又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時,又反用“貧泉”“涸轍”、阮籍之典,說明處困頓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壯志彌堅。

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揚升沉的情感發展軌跡,披露了交織於內心的希望與失望,追求與痛苦,奮進與失意的複雜情感。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 理解《滕王閣》詩。

2、 準確記住名句,切實理解成語典故。

3、用典的作用。

  教學重點:

用典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滕王閣》詩。

 教學方法:

點撥法。

 教具學具:

IC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檢查背誦二、三段。

 二、學習新知識。

1、閱讀《滕王閣詩》,背誦《滕王閣詩》。

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弟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高高的滕王閣靠着江邊,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了。早上,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黃昏,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閒雲的影子映在潭中,時日悠悠不盡,事物變換,星座移動,渡過幾個春秋。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在哪裏呢?只有那欄杆外的長江空自流淌。

(1)對這首詩文的理解,錯誤的一項:A

A、第一句點出滕王閣的形勢:高閣臨江;第二句寫出滕王閣的現狀,依然歌舞不休。

B、三四兩句中的“朝”“暮”和“雲”“雨”是從宋玉的《高唐賦》“旦爲朝雲,暮爲行雨”化用而來,這兩句寫出了閣之高之靜。

C、第五句寫閣外景象,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雲倒影在潭水中,天天悠然漂浮。

D、最後三句的意思是說:物象更換,斗轉星移,如今閣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長江空自奔流。

(2)對這首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一二兩句總起,三到六句對滕王閣分層描述,最後一句

以議論作結。

B.第二聯對仗極爲工穩自然,毫無斧鑿之痕。

C.最後一句以寫景作結,與李白敵視“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相似,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D.這首詩融情於景,抒發了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永恆的感慨,詩的基調抑鬱但不消沉。

2、本課應掌握的成語。

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鐘鳴鼎食

高朋滿座 龍飛鳳舞 逸興遄飛

萍水相逢 投筆從戎 長風破浪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注意:龍飛鳳舞

3、用典的作用。

加強論證 抒情含蓄(以古比今、借古寫懷) 內容充實 聯想豐富 語言簡練 風格典雅。

  三、課堂練習。

1、對對聯:馮唐白首 老當益壯 司馬青衫 窮且益堅

儼驂騑蟾宮折桂 御舸艦蓬萊訪仙

2、用一副對聯概括課文內容(可以選擇某一方面)

 四、佈置作業。

練習冊課內練習。

 板書設計:

滕王閣序

1、《滕王閣》

2、成語

3、用典的作用

 教學後記:

1、作者的人生道路與文章主旨有密切關係,“知人論世”對理解作品內容不無益處。除課文註釋外,補充介紹下列知識:王勃14歲應舉及第,授朝散郎。曾爲沛王府修撰,爲沛王李賢侍讀時因撰《檄英王雞》文而被逐,入蜀後補虢州參軍時又因擅殺官奴曹達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爲交趾令。作者經歷的介紹有助於提高自讀效率,幫助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典故及作者的“牢騷”。

2、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請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陽城東道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