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中選修《擬行路難》導學案

本文已影響 3.47W人 

  【學習目標

高中選修《擬行路難》導學案

1、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詩中渲染愁緒的用意

4、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鑑賞方法,提高詩歌鑑賞的能力

5、學會比較閱讀

  【學習重點】

1、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詩中渲染愁緒的用意

 【學習難點】

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鑑賞方法,提高詩歌鑑賞的能力

 【學習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知識鏈接】

(1)作者介紹

鮑照,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南北朝文學家,擅長寫樂府詩,聞名於世,年青時就樹立遠大的政治抱負,自認爲有非凡的才華,但由於出身寒門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輩子憤憤不得志,最後死在戰亂中

《擬行路難》18首,表現了爲國建功立業的願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

(2)寫作背景: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主要由數十個大家族(士族)統治當時的社會,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藉門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級官職他們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他們即使才華橫溢,也很難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爲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3)解釋題意

《行路難》:樂府舊題,主要是抒發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的感情

有些學習漢魏樂府的作品的題前多冠一“代”或“擬”字

  【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朗讀全詩,要求富有感情

2. 學生結合註釋,理解大意

3. 請嘗試翻譯本詩,要求創設意境,語言優美,表述連貫通順

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貴賤窮達是不一致的),怎麼能行時嘆息坐時愁?

喝點酒來寬慰自己,因要飲酒而中斷了《行路難》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麼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說什麼

 二、把握情感

1、全詩突出了一個什麼字?試結合詩的內容加以分析

明確:全詩突出一個“愁”字

這首詩的開頭以常見的自然現象作爲起興,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門第不同,命運也不同這兩句中,隱含詩人的不平之氣但是這種現象,像大自然一樣,很難改變詩的第三、四句,詩人以“命”來自我安慰,聲稱不要“行嘆復坐愁”不過實際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詩的第五、六句,詩人就借酒澆愁,用唱歌斷絕憂愁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於是,詩的第七句:“心非木石豈無感?”用反問句式,直說“人心有感”,發出了抗爭詩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澆愁、用歌斷愁,第七句是一個大轉折,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緊接着第八句,又是一個急轉,“不敢言”第七句那麼慷慨激昂,第八句卻如此無可奈何,在對比中表現出詩人精神上極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負重

全詩突出一個“愁”字,所嘆者愁,酌酒爲消愁,悲歌爲斷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潛所說,此詩“妙在不曾說破,讀之自然生愁”(《古詩源》)

2、詩歌開頭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怎樣的哲理?

這個比喻是說,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這是古代的血統論

(分析:作者運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說,這起首兩句,通過瀉水的尋常現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實社會裏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描繪,造成了一種令人驚疑的氣勢正如沈德潛所說:“起手萬端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這正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由於激憤不平而一瀉無餘的心情)

3、“安能行嘆復坐愁”和“心非木石豈無感”兩個反問句,在表現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

【明確】“安能行嘆復坐愁”這個反問句,從字面上看,是說人生苦樂自有命,怎麼能行時嘆息坐時愁呢?應該學會自我寬慰實際上,語言中蘊含着不平之氣這個反問句,詩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還比較平穩

“心非木石豈無感”一句,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大轉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來寬慰,以不言愁來消愁,感情還能剋制到借酒澆愁,其結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開始奔涌到“心非木石豈無感”,感情沸騰,在這句達到了高潮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麼?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明確】從詩歌本身看,作者所說的“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麼樣的門第就有什麼樣的遭遇作者認爲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出憤怒的控訴

5、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明確:本詩即是詩人的不平之鳴,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三、延伸拓展

1、從思想內容和語言風格方面,說說此詩對李白的《行路難(其一)》有哪些影響?

【明確】

作者的《擬行路難》對李白的《行路難》很有影響

從思想內容看,都是寫懷才遇的悲憤不平的感情

從語言風格看,都得力於漢樂府的影響語言質樸,用近乎口語的文字表現深邃的詩意

2、談談你對古代文人懷才不遇現象的認識

 四、當堂檢測

默寫《擬行路難》

  五、學習反思

2、推薦閱讀: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1)找出這首詩的詩眼?

【明確】憂思

(2)詩人是如何表現他的憂思的?

【明確】開頭兩句通過動作描寫(夜晚失眠,起來彈琴),婉約表達了詩人心中的隱憂三、四、五、六句通過“明月、清風、孤鴻、翔鳥”以動寫靜,渲染出一種悽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爲襯托來抒寫內心的孤獨和憂思最後兩句直抒胸臆,點破憂思、傷心

(3)詩人爲什麼會如此傷心,如此憂思?(引導學生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解答)

【明確】三國魏晉時人公元249年,司馬懿殺曹爽,專國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專權公元254年,司馬師廢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馬昭殺曹髦,立曹奐死後,由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阮籍就是處在司馬氏與曹氏激烈鬥爭的政治漩渦之中爲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虛與周旋生於亂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當時複雜的政治鬥爭中保全自己

(詳細內容見補充資料)

  六、作業佈置

附:鑑賞資料

1、《擬行路難》

《擬行路難》着重表現詩人在門閥制度壓抑下懷才不遇的憤懣與不平

詩歌開首兩句由瀉水於地起興,以水流方向的不一,來喻指人生窮達的各殊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比喻,它能夠從平凡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即以水流方向各別來顯示人生遭際的殊異,耐人咀嚼,叫人感悟

次二句承接上文:既然人的貴賤窮達就好比水流的東西南北一樣,是命運註定、不可勉強的,那又何必煩愁苦怨、長吁短嘆不已呢?表面上,這是叫人們放寬心胸,承認現實,其實內裏蘊蓄着無限的酸辛與憤慨這關鍵就在一個“命”字上大“命”當頭,誰還能強爭強求?只能聽憑它貴者自貴,賤者自賤但反過來問一聲:“命”就真的那麼公正合理嗎?爲什麼人人必須服從它呢?低頭認“命”,原是無可奈何的事;把社會生活中一切不正常的現象歸之於“命”,這本身就包含着無言的控訴

再往下,詩思的發展仍然循着原來的路子認了“命”,就應設法自我寬解,而喝酒正是消愁解悶的好辦法我們的詩人於是斟滿美酒,舉起杯盞,大口大口地喝將起來,連歌唱《行路難》也暫時中斷了,更不用說其餘的牢騷和感嘆

那末,矛盾就此解決了?詩還用得着寫下去嗎?“心非木石豈無感”一句陡然翻轉,用反詰語氣強調指出:活着的心靈不同於無知的樹木、石塊,怎麼可能沒有感慨不平!簡簡單單七個字,把前面諸種自寬自解、認命聽命的說法一筆抹倒,讓久久掩抑在心底的悲憤之情如火山般噴射出來,其熱度和力度足以令人震顫

我們彷彿看到詩人扔下手中的酒杯,橫眉怒目,拍案而起,正要面對不公平的命運大聲抗辯可是,他並未由此再進一步發泄這種感憤,卻輕輕一掉,用“吞聲躑躅不敢言”一句收結全詩,硬是將已經爆發出來的巨大的悲慨重又吞嚥下去“不敢言”三字蘊藏着無窮的含意,表明詩人所悲、所感、所憤激不平的並非一般小事,而有着重要的社會政治內容;愈是不敢言說,愈見出感憤的深切經過詩篇結末兩句這樣一縱一收、一揚一抑,就把詩人內心悲憤難忍、起伏頓宕的情緒,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了套用一句老話,謂之“筆力足以扛鼎”

這首詩在音節上也有它獨到的地方它不像前面第一、第三首詩採用純七言句,而是用的長短相間的雜言體雜言似乎不及七言整齊,但有個好處,就是能靈活組織句子,便於選擇合適的聲腔,以配合文情的傳遞本詩頭上六句正是巧妙地運用了五七言句式的交錯,建構起一短一長、一張一弛的節奏形式,給人以半吐半吞、欲說還休的語感而到了結尾處,則又改爲連用七言長調,有如洪水滔滔汩汩地涌出閘門,形成了情感的高潮聲情並茂,可以說是鮑照樂府歌行的一大特點,它對唐人歌行體詩篇也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細心玩味

——選自《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第759—760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擬行路難》導學案學生用案

 【學習目標】

1、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詩中渲染愁緒的用意

4、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鑑賞方法,提高詩歌鑑賞的能力

5、學會比較閱讀

 【學習重點】

1、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詩中渲染愁緒的用意

 【學習難點】

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鑑賞方法,提高詩歌鑑賞的能力

【學習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

  【知識鏈接】

(1)作者介紹

鮑照,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南北朝文學家,擅長寫樂府詩,聞名於世,年青時就樹立遠大的政治抱負,自認爲有非凡的才華,但由於出身寒門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輩子憤憤不得志,最後死在戰亂中

《擬行路難》18首,表現了爲國建功立業的願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痛苦、報國無門的忿懣和理想幻滅的悲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貧寒士人的生活狀況

(2)寫作背景: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主要由數十個大家族(士族)統治當時的社會,士族制度下的門閥士族特別是高級士族憑藉門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級官職他們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他們即使才華橫溢,也很難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爲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3)解釋題意

《行路難》:樂府舊題,主要是抒發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的感情

有些學習漢魏樂府的作品的題前多冠一“代”或“擬”字

 【學習過程】

 一、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朗讀全詩,要求富有感情

2. 學生結合註釋,理解大意

3. 請嘗試翻譯本詩,要求創設意境,語言優美,表述連貫通順

  二、把握情感

1、全詩突出了一個什麼字?試結合詩的內容加以分析

2、詩歌開頭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怎樣的哲理?

3、“安能行嘆復坐愁”和“心非木石豈無感”兩個反問句,在表現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麼?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5、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三、延伸拓展

1、從思想內容和語言風格方面,說說此詩對李白的《行路難(其一)》有哪些影響?

2談談你對古代文人懷才不遇現象的認識

 四、當堂檢測

默寫《擬行路難》

  五、學習反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