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項脊軒志》優秀教案(第二課時)

本文已影響 3.06W人 

  教學目標:

《項脊軒志》優秀教案(第二課時)

1、檢查基礎知識的掌握。

2、學習本文善於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細節和場面,借平淡的生活瑣事,表達真摯感情的方法。

3、分析歸有光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檢查。

1、學生試背第一自然段

2、指名學生試翻譯下列句子

(1)、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3)、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珊珊可愛。

(4)、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

 二、分析課文

1、第二段首句“然予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

過渡句,承上啓下。承接上文軒修葺之後讀書生活之喜,引起下文家事中落變遷之悲。

2、根據文中的喜與悲填表。

3、文中如何表現對母親、祖母、妻子的情感的?

細節描寫

(1)寫母親--突出“慈愛關懷”

作者8歲喪母,對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卻巧妙地通過曾在項家居住的兩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親那對兒女的慈愛之心。作者共記敘了母親兩件瑣事:一是母親當年曾經來過軒中,二是大姊在老嫗懷中呱呱啼哭,母親聞聲問飢問寒的情景。尤其是後面這一細節描寫,生動傳神。繪形繪聲地再現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引起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懷念,眼淚也禁不住潸然而下。

要注意抓住“扣門扉”的典型動作細節,“兒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語言細節來分析。

(2)寫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這件事是作者親身經歷的,寫法與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爲敘事主線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個生動感人的細節來描寫的:

之一:祖母過來探望“我”,看到孫兒靜靜讀書軒中,笑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話語中既有疼愛之情,又有讚賞之意。

之二:祖母離開時,輕手闔門,自言自語:“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一個小小的動作,表露出祖母對孫兒的關切之情;喃喃自語中,尤其一個“久”,一個“待”,寄託了祖母對歸家多年功名無望,而今終於從孫兒的埋頭苦學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動和喜悅之情。

之三:頃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情真意切,語重心長,話語中寄託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寫到這裏,回顧自己多年來科舉路上的坎坷(35歲才中舉人,8次參加殿試,60歲才中進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場呢?

(3)寫愛妻:--突出“恩愛情深”

正面寫情:“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時”,時常,經常,有“問”就有“答”,有“學”就有“教”。字裏行間,彷彿能聽見項脊軒中不斷傳出來了歡聲笑語,能感受到他們夫唱婦隨,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場面。

側面寫情:“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此語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轉述的是諸小妹的話。諸小妹怎麼會問起“閣子”的事呢?無疑是“吾妻”經常在她們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還可以推出,“吾妻”在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僅是“閣子”,更有“閣子”中的人,“閣子”中他們親密無間的生活。

“其後六年……其後二年……”這一層,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後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卻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與開頭形成鮮明對比:項脊軒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獨居陋室,悠然自得,其樂無窮。如今,因爲“吾妻死”,室壞也不想修了。作者沒有直寫妻死後的傷感,但我們從文章前後的對比中,自然能體會到作者對亡妻深深的懷念之情。二、三句寫兩年後重修項脊軒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時日,但復葺舊室,已全然沒了當年的熱情,平實的語言中,無限傷感溢於言外。

借物抒情:文章到此,看似結束。可作者筆鋒一轉,又起波瀾:巧妙地以描寫庭院中亭亭如蓋的枇杷樹來收束全篇。這看似隨意的一筆,卻使文章餘音繚繞,意蘊無窮。“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樹,自然想當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聽到了妻子的歡聲笑語。而如今,物猶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樹已“亭亭如蓋”,有如自己對妻子的濃濃的懷念之情與樹俱增,纏綿不盡。作者明寫樹,實則託物抒情,寄託自己對亡妻的懷念之情。

 三、分析人物。

1、 項脊軒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充滿懷念的古屋、家道中落的見證、親情愛情流溢的空間、生活學習的樂土。

2、 歸有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歷經磨難的一生、堅韌頑強的一生。

3、 歸有光所帶來的人生啓迪?

當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挫折時,心灰意冷時,我們應該回頭看一看歸有光,他還在毅然的拼搏着,我們爲什麼要選擇放棄呢?

 四、作業。

利用第一段中的優美語句,寫一篇小練筆,自主立意,字數不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