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初三語文《散文家談散文》課堂實錄(附反思)

本文已影響 2.4W人 

師:我們今天要學的《散文家談散文》是由大文學家郭沫若寫的《白鷺》和文學評論家曉雪寫的評論文章《關於散文〈白鷺〉》兩篇構成。白鷺在我們生活中是常見的,也學了不少寫白鷺的古詩,同學們能舉幾個例子嗎?

初三語文《散文家談散文》課堂實錄(附反思)

生:一行白鷺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鷺飛

師:這裏有一首專門寫白鷺的古詩,同學們一起朗讀一遍。(師引導學生朗讀課前已抄錄在黑板一角的杜牧《鷺鷥》“雪衣雪發青玉嘴, 羣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師:杜牧的《鷺鷥》詩中有畫,四句詩就是四幅畫:白鷺肖像圖、碧溪釣魚圖、白鷺驚飛圖、一樹梨花圖。

  [第一環節,師生暢談白鷺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還記得第一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嗎?

生(齊聲):吟哦諷誦而後得之

師:散文在內容上雖然或狀物,或記人,或寫景,但所寫的總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同學們朗讀課文時思考作者觀察了白鷺後,對白鷺的美有怎樣獨到的認識,對生活有怎樣獨特的感悟。在文中勾畫出相應的語句。(生齊讀《白鷺》後自由發言)

生1:對白鷺的美的獨到的認識是: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師板書)

生2:對生活的獨特感悟是:白鷺“因爲它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師板書)

  [第二環節,吟哦諷誦而後得之]

師:同學們還記得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嗎?

生(齊聲):感悟•品味•欣賞

師:詩中有畫,散文中也有畫,現在由秀雲同學來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默讀,一起來欣賞文中四幅畫,看看作者是用哪四幅畫來表現白鷺平常而被人忘卻的美、表現白鷺韻在骨子裏的美。(秀雲朗讀全體默讀後自由發言)

生(雜然答道):白鷺肖像圖、清田釣魚圖、清晨望哨圖、黃昏低飛圖。(師板書)

  [第三環節,感悟•品味•欣賞]

師:同學們說說第四單元的主題是什麼?

生(齊聲):閱讀要有獨特的感受

師:閱讀中要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可以對文章的語言表達、思想內容、藝術手法等方面發表自己的獨特認識。(板書)同學們在不看曉雪的評論文章的情況下,花三分鐘時間小組討論,初步形成對散文《白鷺》的獨特認識。

師:時間到。剛纔同學們的討論都是各自對散文《白鷺》的獨特認識,也一定是正確的,現在暫時擱在一邊,等我們學了曉雪的評論後,對剛纔的討論進行修改,然後再展示你們修改後的討論結果。

師:同學們預習了《關於散文〈白鷺〉》沒有?

生(齊聲):預習了。

師:具體寫對散文《白鷺》評論的是哪一段?

生(齊聲):第4段。

師:齊讀第4段,說說曉雪是怎樣評論《白鷺》。(生齊讀後自由回答)

師生:語言上,“非常精彩,極其簡練”,用白鷺一樣樸素的語言寫成的僅500字的精巧美文;思想上,“獨特的感受,獨到的認識”,將白鷺比作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的獨特感受,發現了白鷺因爲它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的對生活獨到的認識;藝術上,“絕妙地描繪”,用四幅國畫表現白鷺平常而被人忘卻的美、表現白鷺韻在骨子裏的美。第4段由兩部分組成,前半段是對《白鷺》的評論文字,後半段是摘舉文中原句來支撐前文的評論觀點。

師: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這裏還有兩段對散文《白鷺》的評論文字。(下發材料並指名朗讀)

附材料1:再評《白鷺》

《白鷺》這篇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雖沒有華麗迷人的'詞藻,也沒有濃妝豔抹的渲染,顯得那麼樸素無華。但是,它正是運用瞭如白鷺一般樸素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蘊含的美!作者僅僅對白鷺寥寥數筆的描繪,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文末說“白鷺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 突出了白鷺的平凡而美好、樸素而高潔的特點,讚頌了白鷺的美。

這使我想起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由此不禁問一句,生活中還有多少事物本不該被漠視,卻被漠視掉了呢?還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這個思想牢籠裏?

所以,我們得善於發現美,追求美,更要創造美。蓬勃的小草,人們幾乎是視而不見,但是它們綠遍天涯;牆角的花,誰能在意,但它們美化了一角天地。黃昏中散步的老人,往往與你擦肩而過,但是它們卻是一道絕美的意蘊深沉的人生風景。

附材料2:也評《白鷺》

散文《白鷺》以粗線條的勾勒和大寫意手法描繪了白鷺肖像、清田釣魚、白鷺望哨、黃昏低飛四幅圖畫,用講究神似、追求意境的國畫傳達了白鷺美在骨子裏的氣韻、傳達了因爲平常而被人忽視的美。爲散文開闢了一條以國畫寫氣韻、以氣韻寫平常美的創作道路。

師:材料1對《白鷺》的語言評價是“如白鷺一樣樸素”,並調動了生活積累,聯想到劉白羽的《白蝴蝶之戀》、蓬勃的小草、牆角的花、黃昏中散步的老人,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感悟:生活中還有多少美被囚禁在“平常”這個思想牢籠裏?材料2則僅從藝術手法上進行評論。

  [第四環節,閱讀要有獨特的感受]

師:現在花10分鐘時間小組討論,將剛纔已討論並形成對散文《白鷺》的初步的獨特感悟寫成一段100左右的評論。(小組討論)

師:時間到,請組長展示討論成果。

生1:在這隨意性的文字中,有豐厚的內涵、深刻的主旨,看似無心構畫卻又不枝不蔓緊緊圍繞骨子裏的韻展開,這就是郭沫若的《白鷺》。清素、淡雅、大氣而不拘束,全文僅500字猶如白鷺一般精巧雅緻,有着如歌的優美,如詩的神韻。白鷺肖像、清田釣魚、清晨望哨、黃昏低飛四幅畫展現在讀者面前,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撼人心魄,回味無窮。

生2:作者以獨到的視角發掘了生活中美麗、優雅而被人忽視的白鷺,向我們展示了四幅唯美的白鷺圖,整篇文章無不散發着一股柔婉清麗、秀美含蓄的氣質。文中的描寫僅是數筆勾勒,如蜻蜓點水般掠過,渾然天成,但意境深遠。欣賞《白鷺》實在是一種享受,像在清幽的竹林深處品一杯香茗,任其餘味繚繞舌尖,恬淡而沁人心脾。

生3:作者以一文人的敏感,意化白鷺爲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表現了白鷺因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只有細細品嚐才能察覺:飄落的葉,人視而不見,其化爲春泥,譜寫生命續篇;小小火柴,人視而不見,其燃燒自己,燭照他人。世間還有許多因常見而爲人忘卻的美麗,只是缺少善於發現美的明眸。

師:豔婷同學的“全文僅500字猶如白鷺一般精巧雅緻”,黃曉同學欣賞《白鷺》像在清幽的竹林深處品茗般悠閒,讓我想到立於樹的絕頂的白鷺的悠閒姿態。絕美的比喻道破獨特的感受。陳函同學的評論則調動了生活的積累,進行了合理的聯想和想象。

  [第五環節,討論•探究•演練]

師:本課通過大量接觸評論文字,讓同學們學會在吟哦諷誦、感悟、品味、欣賞中調動生活積累,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並能用百來字將這種獨特的感受表達出來。

師:今天的作業就是將討論結果做在作業本上交進來。下課,同學們再見。

  [第六環節,小結•作業]

  [教學反思]

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編排了三篇文學評論文。如果直接教學文學評論文,對於初中學生顯然太深奧了。幾個同事聊起這一單元的教學都很迷茫,所以我選擇了《散文家談散文》上公開課,希望在評論文的教學上有所突破。

《散文家談散文》是由大文學家郭沫若寫的《白鷺》和文學評論家曉雪寫的評論文章《關於散文〈白鷺〉》兩篇構成,文字容量大,涉及文學評論專業知識多,教學難點多。針對上述教材特點,我大膽採用刪繁就簡、大題小做的辦法,從單元主題“讀書有獨特的感受”出發,將本課的教學與中考試題中讀書筆記的“感悟聯想”結合起來,把“學會在閱讀中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的獨特感受,並會用百來字表達自己這一獨特感受。”作爲設計這節課的核心理念。確定“形成獨特感受,表達獨特感受”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整節課安排了兩次課堂活動和三次朗讀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而幾個問題的設計正體現了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活動作爲本節課的主要環節,也貫徹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習得”的教學原理

不足之處是:整節課容量大,節奏快,學生需要在充分預習的情況下才能跟得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