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複習教案

本文已影響 1.72W人 

同學們,第二單元的課文已經學完了,該如何對其進行歸納整合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複習教案

一、有的放矢

1.瞭解小說的一般特點,掌握小說的基本要素。

2.瞭解小說的來龍去脈,弄清人物活動的大舞臺。

3.通過人物的言行,結合人物所處的環境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4.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評價。

二、積土成山

1. 豐富的字詞

(1)生字:亨 硯 羼 蘸 舀 綻 皸 捺 鍥 赳 臼 黠 咂 捋 戳 窘 惘 忐忑 矜 侃 靦腆 籲拗 恬 舐 嚏 擤 癟 瞟 盅 滷 熠

(2)詞語:

闊綽 不屑置辯 頹唐 筆硯 附和 惋惜 分辯 間或 懲罰 皸裂 吝惜 挑剔 脫臼 雄赳赳 纖長溫文爾雅允諾 借花獻佛 窘迫 憂鬱 忙不迭 矜持 檢點 溫馨 勃然大怒 戰戰兢兢 鍥而不捨 釋然 湛涼 聲色俱厲 斬釘截鐵 秉公 脫臼 兀自 狡黠 斑駁 內疚 冥思苦想拘謹 彬彬有禮刁難 哽咽 謾罵 哀兵必勝 侃侃而談 靦腆 氣喘吁吁 執拗 恬淡 諂媚 霹靂 戰慄 忌諱 熱衷 光彩熠熠 呵叱 乖覺 嘀咕 哆嗦

2.精彩的句子

(1)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賞析:“短衣幫”與“長衫客”之間等級森嚴,隔着鴻溝。孔乙己“站着喝酒”,說明社會地位低下,應屬“短衣幫”;而他“穿長衫”,總想保持讀書人架式,卻窮困潦倒,不能“踱入”房裏,與長衫並起並坐。孔乙己經濟狀況、社會地位與思想意識的嚴重矛盾,充分說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短短一句話點明瞭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點。

(2)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賞析:“竊”與“偷”本是同義詞,所不同的一是文言,一是白話,可孔乙己卻認爲不能相提並論。在他看來,“竊”比“偷”似乎高人一等,何況他“竊”的是與讀書人關係密切的書,這就更高人一等了。其實這是強詞奪理,是自我解嘲。個性化的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出一個迂腐可笑、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讀書人形象。

(3)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兒子,隨着小也的步伐,這目光像柔軟的蠶絲從繭中抽了出來。

賞析:把目光比喻成“柔軟的蠶絲”,隨着兒子的身影或長或短。目光中包含着一個母親所有的愛、快樂和欣慰,像蠶絲那樣綿綿不絕,這樣的比喻多麼獨特而有韻味啊。

(4)小也,你離兩位爺爺再近點,我什麼都不圖,只請兩位爺爺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講清楚,告訴孩子:媽媽沒有錯……

賞析:這個結尾很令人感動,主人公一切的努力只是要孩子明白:媽媽沒有錯。一個竭力維護人格尊嚴,立場堅定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讓我們不由讚歎一聲: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麼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試一試嗎?請做仿寫練習:

(1)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母親或父親的特點。

我的母親(或父親)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人。

(2)模仿第(3)句話,描寫一個人物的神態和語言,要能表現出人物的性格或內心世界。

(3)第(4)句話把母親的目光比喻成“柔軟的蠶絲”,母親的目光還能比喻成什麼?請完成下面的仿寫。

母親的目光像柔軟的蠶絲,隨着兒子的身影越抽越長;母親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親的目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彩的語文常識

(1)會晤作者

畢淑敏,當代女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1952年出生於新疆。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紅處方》、《崑崙殤》、《血玲瓏》等。

(2)瞭解歷史

① 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爲《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爲《四書》。《五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② 古代科舉制度

是古代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自隋朝行科舉制。以下各朝或繼承或變化。大凡參加科考的,一般必需經歷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程序。其中,童試合格後叫做“進學”俗稱“秀才”,通過童試才能參加鄉試。鄉試考取者稱爲舉人,進了舉人才能參加會試。會試中試者叫做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成爲貢士以後纔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考中後成爲進士。

凡具有鄉試以上功名者,皆具備了做官資格,且成爲鄉里士紳。

加入中考學習小組 更多超值免費精華資料等着你!

Section targeting

三、點擊中考

[試題回放] 閱讀下面小說選段,完成問題。(2002年河南省中考試題)

(甲)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着火,也須穿上棉祆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櫃檯下對了門檻坐着。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着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櫃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 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笑着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櫃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裏,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着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啦!我中了!”說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衆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衆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大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麼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衆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範老爺。這裏衆人家裏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爲商酌。”

(1)請各用一句話分別概括(甲)(乙)兩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2)孔乙己和范進都是熱衷功名的讀書人。二人境況不同,周圍人對他們的態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對孔乙己的態度是: ,衆鄰居對范進的態度是: 。

(3)孔乙己被摧殘的直接原因是 ,范進發瘋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二人如此境況的根本原因是: 。

(4)甲段文字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表明作者對孔乙己的態度是: 。

乙段文字創設了一個滑稽可笑的場景,表明作者對范進的態度是: 。

(5)(甲)(乙)兩段文字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刻畫人物性格。請從上邊兩段文字中摘抄一例你最爲欣賞的動作或語言描寫的句子進行賞析。

[題型解析]

這道閱讀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對比閱讀能力。第一題要求概括兩段文字的主要事件,考查的是整體感知能力,閱讀文段可知,甲段主要記述了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事,乙段描述了范進喜極發瘋的事,表述時把人物及其事件交代清楚即可。第二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先細讀課文找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即重點語句),然後對這些語句進行分析、歸納、提煉,最後歸納出人們對兩個人的不同態度。第三題也需在篩選信息的基礎上,結合寫作背景去探究悲劇的原因。甲段由人們的談話中可知,孔乙己的悲劇產生的直接原因是被丁舉人打折了腿;乙段范進發瘋的直接原因是中舉。結合背景和原文內容可知,范進和孔乙己悲劇的根本原因是科舉制度造成的。第四題要求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態度。甲段悲涼的氣氛暗示我們作者對孔乙己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滑稽可笑的諷刺性場面則表明作者對范進的諷刺批判態度。最後一題考查對語言的賞析能力,開放性很強。要注意選擇那些精彩的動作描寫或語言描寫進行賞析,通過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體會作者的用語之妙。

參考答案:1.(甲)孔乙己最後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進因中舉而發瘋。2.冷嘲熱諷(冷漠無情);趨炎附勢(阿諛奉承)3.偷東西被打;因中舉而喜極發瘋;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會的毒害等)4.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尖銳的諷刺,無情的嘲弄。5.例如: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語言描寫,表現了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格特點。又如: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二聲,道:“噫!好了!我中了!” 動作語言描寫,表現了范進熱衷功名,利慾薰心的性格特點。(舉一例即可)

四、口語交際:中學生看電視利弊談

訓練目標

1. 能圍繞一個觀點,言之有據、言之成理地進行闡述,並能結合自身體會、自身實例,以增強說服力。

2. 辯論時要做到有理有節。

3. 發言時要注意口齒清楚,條理分明,觀點鮮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