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初中課文雨說優秀教學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教學目標

初中課文雨說優秀教學教案設計

1、知識目標:

⑴ 瞭解詩歌語言的凝鍊性。

⑵ 體會詩歌思想的豐富性。

2、能力目標:

⑴ 根據詩歌凝練的語言,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像,進入詩歌的意境。

⑵ 能夠品味詩歌,感悟詩歌豐富的內涵。

3、情感目標:

塑造博大、寬廣的胸懷,以造福於人爲自己最大的幸福。

  【教學建議】

1、思想主旨:

雨在本文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她漸漸瀝瀝、綿綿密密,殷勤探訪大地每一個角落,既滋潤萬物,又滋潤孩子們的心地,讓孩子們讀出了勇敢,讀出了希望,讀出了快樂。

2、結構特點:

作品以“雨說,我來了”作爲每一個部分的開頭,雨來的時間,雨來的目的,雨來的去向,雨來的效應……一一寫得眉目分明,結構整齊而富有韻律美。

3、對本詩副標題的理解:

這首詩有一個副標題“爲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透過這個副標題,我們就可看出詩歌所要揭示的主旨,即主要爲了表達兒童在春雨到來之際的歡悅、欣喜之情。副標題起了一個揭示主旨的作用,給了讀者一把解讀這首詩歌深刻含義的鑰匙,使人在欣賞這首詩時有一定的方向性,從而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深刻內涵。

4、擬人化的手法:

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把事物“人化”。本文把雨寫成了有情有義的,生動形象而又表意豐富的愛的使者。全詩洋溢着一種生動活潑的靈氣,瀰漫着輕快、喜悅、清新的氣息。

5、朗讀教學建議:

學好詩歌,首要條件是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深入體味詩歌所創設的優美的意境,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內涵。要做到正確的朗讀,應當掌握好詩歌的停頓,把握詩歌的節奏,還要注意詩歌的重音及押韻的特點。《雨說》這首詩,一韻到底,節奏明快,語調輕鬆,清新自然,朗讀時應注意體會。

教學設計示例】

一、明確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熟讀成誦,體會擬人手法運用的好處,加深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雨說》這首詩以擬人的手法,運用生動的筆觸,讓我們感受到久違的春雨所帶來的歡樂幸福與甘甜。全詩語言生動、活潑,有如一陣清新的春風拂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

 三、教學過程

1、由簡介臺灣詩人鄭愁予導入課文

2、配樂範讀全詩,要求:

⑴ 聽準音。

⑵ 聽朗讀節奏與朗讀時的感情基調。

3、指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4、指導分析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

明確:感情基調是喜悅的。朗讀語調是輕快的。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6、指導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熟讀成誦。

7、指導分析詩歌中的形象:

⑴ 整體感知詩歌中塑造的“雨”的形象特點。

明確:文中的“雨”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而淅淅瀝瀝的雨點是她探訪大地的殷勤的腳步。

⑵ 課文中突出運用什麼手法來塑造“雨”的形象,這種手法運用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詩歌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這種手法拓深了“雨”這個形象的深層含義,而且全文洋溢着生動活潑的情趣。

⑶ 理解詩歌開頭括號中的話的含義。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明確:“四月”點明時間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對春雨的渴盼。

四、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主要從指導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領悟詩中傳遞的思想與情感來學習了《雨說》這首詩。

春雨已經對我們說了這麼多的話,現在,我們不妨也對春雨說幾句話,說幾句你心裏最想說的話或寫幾行詩都行。

【擴展資料】

一、鄭愁予簡介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1933年生於山東濟南。

鄭愁予童年時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內地,避難途中母親教讀古詩詞。鄭愁予15歲開始寫詩,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邊學習邊寫作。1955年臺灣中興大學畢業後,在臺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1963年成爲現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1968年,鄭愁予35歲那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現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

鄭愁予的詩多描寫旅人心緒,故稱“浪子詩人”。詩風豪放豁達而不失婉約情韻,其詩在臺灣傳唱的程度,據說不亞於李後主、李商隱,其名作《錯誤》被譽爲“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二、鄭愁予其人其詩

鄭愁予其人其詩都給人一種神祕感。他本人是一個運動健將,但詩中表現的卻是一個多情書生;他有着極深的文學修養,但他卻畢業於法商學院;他身爲現代派的主要干將,但他的詩卻處處流淌着古典韻味;他的詩婉約猶如李商隱,但豪放起來酷似李白。

鄭愁予比較有名的詩作,比如《錯誤》、《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爲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稱爲“浪子詩人”。對此,鄭愁予不以爲然,他說:“因爲我從小是在抗戰中長大,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裏,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的仁俠精神。”也許正是仁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魅力。

楊牧對鄭愁予則作出瞭如下評價:“自從現代了以後,中國也有些外國詩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學寫他們的‘現代感覺’,但鄭愁於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協作,形象準確,身來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這個評價應當說是十分中肯的。

鄭愁予自己則說,他寫詩,試圖把現代詩表現技巧所有的可能性,儘量的展現出來,“這些技巧可以表現任何的主題,只是看你的技巧能否達到某一種程度”。

三、鄭愁予詩選讀

《錯誤》(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 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唉呀妹子你那如泣如訴的琴聲

可曾挽住你那幽怨哀傷的夢)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 是個過客

(唉呀妹子你那溫柔纖纖的玉手

可曾挽住那似鐵郎君的心 )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注:括號中的四行爲羅大佑所加。

《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鄭愁予)

焚九歌用以煉情

燃內篇據以煉性

煉性情之爲劍者兩刃

而煉劍之後又如何 就

煉煉火的自己吧

煉自己成爲容器

不再是自己而是

大實若虛

此所謂爐火純青

是容飛鵝即興闖入

過癮而不

焚身

《最後的春闈》(鄭愁予)

今晨又是春寒,林木悄悄

一鷹在細語中抖翼斜飛

置書笈在肩上的書生,收拾遠行

仰望著,一天西移的雲雨

此去將入最後的春闈,啊,最後的一次

離別十年的荊窗,欲贏歸眩目的朱楣

畢竟是別離的日子,空的酒杯

或已傾出來日的宿題,啊,書生

你第一筆觸的輕墨將潤出什麼?

是青青的苔色?那捲上,抑是迢迢的功名?

今晨又是春寒,林木寂寂

一鷹在細語中抖翼盤旋

置書笈在肩上的書生,佇足路上

被阻於參差的白幡與車馬

啊,赴闈的書生,何事驚住了你?

那只是落葬的行列,只是聲色的冥滅

豈因這行列竟如一陣風

使繁華的沉落,會發爲生者的寒噤

西移的雲雨停歇,杯酒盈盈

荊扉茅檐,春寒輕輕地蹭過

卸下書笈的書生,呵手而笑:

喜我頓悟於往日的癡迷,從此,啊,從此

反覆地,反覆地,哼一闕田園的小曲

【習題精選】

一、《雨說》閱讀測試題

閱讀《雨說》節選,完成後面的練習:

(雨說: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

等待久了的魚塘和小溪

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着種子

牧場枯黃失去了牛羊的蹤跡

當魚塘寒淺留滯着游魚

小溪漸漸哨啞歌不成調子

雨說,我來了,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

我來了,我走得很輕,而且溫聲細語的

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

我呼喚每一個孩子的乳名又甜又準

我來了,雷電不喧嚷,風也不擁擠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將潤如油膏

去看牧場就要抽發忍冬的新苗

繞着池塘跟跳躍的魚兒說聲好

去聽聽溪水練習新編的洗衣謠

1、選詩的第三節與第一節有什麼關係?

2、選詩的第二節抓住雨的什麼特點來寫的?“我來了,雷電不喧嚷,風也不擁擠”,該怎樣理解這一詩句?

3、選詩的第二節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申明作用?

4、如果你是“新苗”是“魚兒”是……,你會對雨水說些什麼呢?

5、請從選段或原詩中任選一處賞析,或描寫成一幅畫面。

〖參考答案

1、一一照應

2、輕盈、綿綿不斷、溫柔等,側面寫的輕盈、溫柔。

3、比喻、擬人;形象生動、溫柔可親,像愛的使者。

4、略

5、略

二、鄭愁予作品閱讀分析題

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錯誤(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過客

注:跫(qióng)音:腳步聲。

A、這首詩題爲“錯誤”,對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個錯誤,“我”不該在“你”久盼“歸人”的時候響起“達達的馬蹄”聲,表現了“我”內疚的心情。

B、這首詩像一個濃縮的故事,詩人用了倒敘的寫法,先寫結局,再寫經過。其實是“你”知道“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後,“容顏”才“如蓮花的開落”。

C、詩的第二節連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緊掩的窗扉三個比喻,細緻地表現了“你”思念“歸人”的孤寂的心境。

D、“東風不來”“柳絮不飛”“跫音不響”“春帷不揭”,寫的是“你”因不見“歸人”而心中了無春意。這樣的表達增強了詩的抒情性。

〖參考答案

B(注:本題是成人高考題)

三、短詩閱讀分析題

1、閱讀小詩《鍾乳》,選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友人送我一石鐘乳,/我愛它一滴滴凝成非凡氣度。/我把它擺在桌上細細地觀賞/驀地,聽見它深情地傾訴:/十萬年後,我該是一架大山,/人類的愛,是我的痛苦。

A、石鐘乳沒有生命,詩人卻說“聽見它深情地傾訴”,從思維的角度看,這屬於想象;從修辭的角度看,這是擬人手法。

B、“十萬年後,我該是一架大山”前面省略了表示條件的句子,補上去,可以這樣寫:如果我仍舊生長在原來的地方。

C、這首小詩是說,要讓事物按自身的規律去發展,而不應持主觀主義態度。

D、這首小詩的主旨應當是:愛,應有正確的態度,應採取正確的方法。

2、讀戴望舒的《贈內》一詩,選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空白的詩帖,幸福的年歲;/因爲我苦澀的詩節,只爲災難樹里程碑。

即使清麗的詞華,也會消失它的光鮮,/恰如你鬢邊憔悴的花,映着明媚的朱顏。

不如寂寂地過一世,受着你光彩的薰沐,/一旦爲後人說起時,但叫人說往昔某人最幸福。

A、這首詩是贈給妻子的,全詩樸實無華,卻情真意切,抒寫了詩人爲自己有這樣一位美麗而又賢惠的妻子相伴一生而感到無比幸福之情。

B、詩人總是以“苦澀的詩節”敘寫災難的人生,而對幸福的愛情生活卻沒留下詩行,爲此,他深感遺憾。

C、詩人以比喻和映襯的藝術手法讚美妻子的容顏,着重表現的是妻子的外在美。

D、詩人願薰沐妻子的光彩,寂寂地度過一生,這是直接抒情;“但叫人說往昔某人最幸福”,則是間接抒寫感受,含蓄地表現了妻子的內在美。

3、閱讀小詩《紅葉》,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風,把紅葉,/擲到腳跟前。/噢,秋天!/綠色的生命也有熱血,/經霜後我才發現……

A、前兩句寫出了秋風勁吹、枝葉稀疏之狀,是一幅簡潔的秋景秋色圖,從這個圖景中看不出詩人明顯的愛憎。

B、詩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詩人的領悟:已是深秋,並點明對此景有獨特的感受。

C、此詩迥異於他人的新發現在於“綠色的生命有熱血”,即賦予綠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長之意。

D、詩的末句虛實兼備,既寫了樹葉經霜變紅的事實,也喻指作者經受了風吹雨打、霜欺雪壓的考驗。

〖參考答案

1、C(該詩詩眼是最後一句,點明瞭主旨)

2、B(沒深感遺憾意)

3、C(錯在對“綠色的生命也有熱血”的解釋。正確的解釋應是:作者把綠色與流血、奮鬥犧牲聯繫起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