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後反思

本文已影響 3.56W人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後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教後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後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後反思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後反思 1

“同學們,《魯濱遜漂流記》這個富有離奇色彩的故事絕對不是我們一堂課所能讀完的,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欣賞的故事情節,也有許多值得品味的名言。它們需要我們反覆地咀嚼,用魯濱遜的經歷去咀嚼,用我們的生活去咀嚼,甚至用我們的一生去咀嚼……”

這是我在總結《一本男孩必讀的書》這課文的結束語,當我說完最後一句的時候,下課鈴響了。坐在講臺附近的小周同學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一句“老師,你的時間算得真準!”我的心裏也一陣高興,說實在的,這是我上到現在自我感覺最輕鬆的一堂課。高年級的課文幅長,立意深遠,教材方面我們難以取捨,生怕有萬一錯過的紕漏。課堂上,要教的內容又多,字、詞、句、段,什麼都要抓。講讀課文時我們更是力求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所以,感覺自己年紀不大卻囉裏囉嗦。再加上每上一課必須要完成各種本子上的作業,備兩課時的課文大多是不可能兩課時完成的。有時,真的有點懷疑自己究竟會不會上課。

着手備《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這課文時,我在想,這種課文用得着教嗎?課文層次相當清楚,內容通俗,隨便哪個層次的學生都看得懂。但是,教還是要教的,學生讀得懂的,我就不教,既然課文中提到的《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課外書,那我就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指導上。換句話說,教會學生如何讀課外書,是我這堂語文課設定的目標

整堂語文課,我抓了兩個問題:一、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二、爲什麼它是男孩子必讀的書?其中,重點放在第一個問題上,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滲透讀法指導。教學思路是這樣的:

一、讀故事梗概——走近書本

老師以講故事的口吻朗讀8—12小節,要求學生靜靜地聽。聽完之後,交流自己對這本書的初步瞭解。用課件出示老師的溫馨提示作小結: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我們可以像剛纔那樣先讀讀書的主要內容,對書的內容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這樣也可激發你閱讀的興趣。

二、品讀情節——讀進書裏

選擇課文第9節描述的情節,引導學生細細品讀,邊讀邊想象,在腦海中“放電影”,把書本文字變成一幅幅活動的畫面。學生在交流中,閃現了魯濱遜砍伐樹木製造木筏、運輸物品、忙着驅趕野獸、搭建帳篷、想辦法鑽木取火、生火做飯等生動畫面。一個堅強、勇敢、勤勞的魯濱遜出現在我們眼前。

接着,要求學生選擇課文所描述的其他簡短的情節按邊讀邊想象的方法進行閱讀。想想,在這些描述中,你看到了哪些畫面,又認識了一個怎樣的魯濱遜形象。在學生的交流中,主人公的形象愈發豐滿,書中的魯濱遜是一位頑強堅忍、機智勇敢、勤勞善良的成功者,是一位英雄。

三、欣賞名言——獲得啓示

以“剛纔我們閱讀了書的主要內容,並通過欣賞一些故事情節感受到人物的形象。這樣讀書還不夠,我們還得關注書中那些非常簡短但蘊含一些道理,能給予我們啓示的名言”這樣小結引出另一教學板塊。

出示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或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體會。學生很會理解,有的通過魯濱遜的經歷來說明人的精神不能被困難和危險擊垮,要勇敢地嘗試實踐;有的結合自己溜冰、騎車的經驗來談,有的則講述了自己嘗試玩蹦極等刺激遊戲的經歷,看來這句名言帶來學生的啓示很深刻。

接着,我又補充了本書中的另一句名言“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能重新振作起來。”引導學生理解、記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出示另一條閱讀提示給學生:讀書的時候,我們必須有一雙慧眼,去發現這樣的能給予我們啓示的名言,從中獲得教益。

四、總結課文——迴應課題

很明顯,本堂課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其實已經在我們閱讀過程中迎刃而解了。但是,還是有必要在總結課文時提一下,旨在迴應課題,突出重點。我設計了一個問題“爺爺和爸爸送給我的僅僅是一本書嗎?”拋給學生,學生的語言表達雖然不盡相同,但大體的意思是一致的,即這一家人是在傳承一種勇敢頑強、學會獨立、學會生存的精神。

本着“用教材教”的.觀念,我大膽取捨,裁剪教材,改變思路,將一堂講讀課上成了課外閱讀指導課。課堂上,教師上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簡簡單單教語文”吧!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後反思 2

一、 聯繫課文,體味生存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他獨立生活28年,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啊!同學們,你能想象嗎?請仔細閱讀課文8—12小節,聯繫課文內容,想想魯濱遜在荒島上會遇到哪些困難?”

學習這一段,我沒有讓學生直接從文中找出他如何在孤島生存的語句,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他的生存方式,來想象他曾經遇到過哪些困難。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並且仔細研究內容,有根據地想象出他曾經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沒有衣服穿……再聯繫課文得知他是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樣,進出課本變得自然、有效,好象反過來學習課文內容,其實三句不離本行。

二、 積累名言,啓發回味

“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這是書中的一句名言,我先舉了個黑夜一人在家的例子,引起學生共鳴,再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最後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實際上就是沒有戰勝苦難的勇氣與信心。接着我又給了另一句名言:“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來。”再讓學生猜測一下當時魯濱遜的處境,並聯系自己的生活談談理解。學生邊積累,邊回味,明白讀書還要有慧眼。

三、 摘選段落,激發興趣

在教學緬兒想象魯濱遜這個人物前我補充了一段小說片段:“我現在既已登上了陸地,平安上岸,便仰臉向天,感謝上帝令我絕處逢生,因爲幾分鐘之前,我還幾乎無一線生還的希望。現在我相信,當一個人像我這樣能死裏逃生,他那種心蕩神怡,喜不自勝的心情,確實難以言表。我也完全能理解我們英國的一種風俗,即當惡人被套上絞索,收緊繩結,正要被吊起來的時刻,赦書適到。這種情況下,往往外科醫生隨赦書同時到達,以便給犯人放血,免得他喜極而血氣攻心,暈死過去:狂喜極悲,均令人靈魂出竅……”學生讀着讀着就笑起來了,忍不住交流起來。這時適當的引導,孩子對小說的興趣大增,課後就會主動去借閱,並對下文人物形象的教學起到了過渡作用。

當然,文章不僅僅是描寫《魯濱遜漂流記》。走出小說,我讓孩子們明白了家傳的期望,寫寫緬兒的贈言,討論女孩子要不要讀這本書,如何寫一讀書筆記。但是正因爲小說已經深入人心,後面的教學才能順利地進行,才能讓文章學得有滋有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