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登岳陽樓》教學實錄(附反思)

本文已影響 1.17W人 

 一、讀杜甫圖片。

《登岳陽樓》教學實錄(附反思)

師:看杜甫的圖片,具體從神情、外貌角度來“讀”一下杜甫。

生:好像在思考。

生:眼神很迷茫。

生:看上去有點滄桑。可能是經歷了一些坎坷,可能仕途不順。

生:心繫某個地方,心情不是很好。

(執教者反思:此環節目的在於走近杜甫,爲下面讀詩創設一個情境,但是沒有利用好學生的生成資源,比如學生說經歷坎坷,仕途不順等,可以順勢讓學生談談所知的杜甫經歷,教師再簡單補充:這首詩寫於杜甫歷經滄桑,漂泊西南時期;然後拋出主問題:杜甫登樓看到了什麼?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對於詩歌所寫的景句把握會更明確,對詩境的體悟才能落到實處)

  二、讀詩。

師:我們從讀圖,走向讀詩。

師:自由朗讀,注意在詩歌的句意理解上有沒有什麼困惑?

生:基本上沒有。

師:憑軒涕泗流,什麼意思?

生:….

師:泗是鼻涕的意思,詞義上偏重“涕”,眼淚。

師:再讀一下,同桌之間互讀,注意提醒對方應該注意的地方。

師:讀詩要注意什麼?

生:停頓、重音、情感。

生:臉部表情。

師:停頓,就是詩的節拍。看一下這首詩的節拍。

生:二三停

師:情感,應該以怎樣的情感去讀這首詩?

生:孤獨、寂寞、辛酸。

師:總的來說,就是比較悲。

師:應該把握哪些具體的字詞。

生:無一字、孤、涕泗流。

師:還有沒有補充?

生:語調要拉長。悲傷。(情感複雜)

師:按照他的提示,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憑軒涕泗流。那杜甫到底緣何流淚。(PPT淚爲何而流?)

生:….

師:能不能用文中的詩句來講?

生:戎馬關山北。

師:還有嗎?

生:他想家了。“親朋無一字”,由於戰事,親朋流離失所。

生:他年老多病。

師:這一聯中,“無一字”“有孤舟”,他不僅傷時憂勢,也有對自己的悲傷情懷。(PPT當時背景:戰事頻繁)

師:所以大家說用悲情去讀是對的,那除了悲情,還還有沒有別的?

生:對親人的思念。

師:那也是悲啊。

生:還有無奈的情感….

師:這種報國無門的無奈,也是悲。

生:作者帶着喜悅的心情登上岳陽樓。以樂寫悲,比較複雜的情感。

師:那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寫景的詩句,給你怎樣的感受?

描繪一下這兩句詩所描寫的畫面,給你的感受,是不是像剛纔那位同學說的傳達的是一種“樂”?

生:一幅比較寬廣、宏大的場面。

師:你會發出怎樣的感慨?

生:會覺得自己很渺小。

師:那杜甫呢?

生:我剛剛就是站在他的角度。

師:用這樣一個宏大的景來襯哀情。

師:那這個景你是怎麼感受到他的宏大?

生:(分析)….從意象的角度。

師:意像的選擇本身就比較宏大,所以給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宏大的意境。

生:從地域上 ,“坼”,是分裂之意,吳楚被分裂,好像是領土處於分裂,而且吳楚地域廣,可見洞庭湖的寬廣。

師:這個意象“吳楚東南”象徵着國家的分裂,這是古代有人的一種解讀,表明精神上的一種宏大。

生:乾坤日夜浮,乾坤是天地,比較闊大。

(執教者反思:因爲這種理解有爭議,可以先肯定學生理解有獨創性,再導入有人對此理解的不同意看法與評價,讓學生功能對自己的理解 又有所反思,趨向於更主流的理解)

師:還是從選取的意象的宏大來考慮。

生:。。。

師:還能從哪些地方讀出它的宏大?

(執教者反思:此處學生沉默好久,如果引導的問題具體一點,如:除了意向的選擇,這句中還有那些地方讓你感受到畫面的闊大?學生是否可以更快更好地意識到,煉字的效果)

生:“浮”畫面朦朧、渺茫。

師:剛纔大家的`講述都扣緊了兩個字“坼”“浮”,感受寫景句的詩境除了從意象特點入手,還要抓遣詞造句特別獨到的地方。

師 :作者壯景襯以個人渺小無依的悲情,

(執教者反思:此處可以設置問題:造成杜甫漂泊無依的根源是什麼?以這個問題深化開頭“緣何流淚”,從而引導學生體會,不盡以壯景襯個人悲情,而是更以壯景凸顯憂國傷時的大情懷)

師:由個人無依轉而傷時憂勢,,最終還是抑制不住,“憑軒涕泗流”,眼淚到底爲誰而流?

生:爲自己悽苦的身世,爲國家的動盪不安。

生:爲親朋好友而流。

生:爲天下黎民而流。

師:因爲他心懷天下….

師:最後他憑軒涕泗流,是爲國,爲天下蒼生。就不僅僅是悲,還有痛、憤,悲憤交加。(朗讀指導:每一句應該怎麼讀)醞釀一下,一起來讀。

(生讀)

  三、讀詩之後再讀杜甫圖片,據你讀詩的體會,爲杜甫寫一段話。

展示兩生所寫。以偏重於內容,一偏重於對仗手法。

師概括:內容沉鬱,形式上頓挫,構成了杜甫詩風的沉鬱頓挫。

  教學反思:

這首詩上過三遍,每一遍設計的方案都不同。這實錄是最後一次的教學設計實踐。前兩遍都是從寫景句入手,第一遍是抓住登臨之作“繪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的特點,設問:詩人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眼前之景中可以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在對這兩個問題研討中引入不同的古人詩評加以比較。尤其突出“闊狹”的評價。但是由於缺乏讀的體會,學生很難入境。第二遍,直接入題,讓學生讀一讀,設問:登樓看到了什麼?(用自己的語言寫寫詩意)你面對這樣的景會有怎樣的感觸?杜甫又是怎樣的?爲什麼杜甫會如此?學生對於描繪詩境還是比較很模糊,基本上是一種翻譯。前兩遍教學比較後,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學生讀得不充分,再加上我的引導不到位,課堂時間也比較緊,因而纔有了第三遍的教學設想,還是要充分地讀。但是,第三遍教學,由情感再引向景與情地關係,好像對景的體會又不夠充分。綜觀三次教學,我的最大困惑在於:課堂時間都比較緊,置身詩境,到底要怎樣才能在教學中既好操作又有效?能不能通過一首詩的賞析,給學生總結置身詩境的一般性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