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雖有佳餚同步測試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訓練·達標檢測

雖有佳餚同步測試及答案

  一、雙基積累

1.解釋下面各句中加點的詞語。

(1)雖有嘉(佳)餚 (    )

(2)雖有至道  (    )

(3)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    )

(4)然後能自強也  (    )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雖有嘉(佳)餚    (雖然)

B.不知其善也 (代指“道理”)

C.故曰:教學相長也 (所以)

D.然後能自強也 (句末語氣詞)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譯文:

(2)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譯文:

4.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

A.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B.教然後/知困

C.然後/能自強也

D.不知/其善也

  二、課內閱讀

  閱讀《雖有嘉(佳)餚》,完成5~7題。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不知其旨也  (    )

(2)然後能自反也  (    )

(3)教然後知困  (    )

(4)雖有至道  (    )

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譯文:

(2)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

7.這篇課文對你有怎樣的啓發?

答:

  三、美文品析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題。

【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爲先。

【乙】《雖有嘉(佳)餚》(正文略)

【丙】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8.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

(1)人不學,不知道  (    )

(2)弗食,不知其旨也  (    )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譯文:

(2)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譯文:

10.【甲】【乙】【丙】論述的重點各有側重,請概括各段論述的重點。

【甲】

【乙】

【丙】

11.舉例說明選文運用的兩種論證方法。

(1)

(2)

  答案解析

  1.答案:(1)美味的菜 (2)最好的道理 (3)所以 (4)自我勉勵

  2.【解析】選A。“雖”是“即使”的意思。

  3.答案:(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益處。

  (2)知道不足,然後就能反省自己。

  4.【解析】選B。正確的朗讀節奏劃分應爲:教/然後/知困。

  5.答案:(1)甘美 (2)反省自己 (3)不通,理解不了 (4)達到極點

  6.(1)答案: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後才能勉勵自己。

  (2)答案: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

  7.答案:教和學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應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8.答案:(1)明白道理 (2)甘美

  9.(1)答案:所以,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過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2)答案:善於學習的人,(教他的)老師通常比較安閒,而且取得的效果是雙倍的,(而這些成果)又歸功於老師教導有方。不善於學習的人,(他的老師)勤奮卻沒什麼效果,而學生會因此埋怨老師。

  10.答案:【甲】教學爲先 【乙】教學相長 【丙】進學之道

  11.答案:(1)比喻論證: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2)對比論證: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附【譯文】

  【甲】玉石不經過琢磨,就不能用來做器物;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國家,治理民衆,都把教育當作首要的事情。

  【丙】善於學習的人,(教他的)老師通常比較安閒,而且取得的效果是雙倍的,(而這些成果)又歸功於老師教導有方。不善於學習的人,(他的老師)勤奮卻沒什麼效果,而學生會因此埋怨老師。善於提問的老師(提問時)就像要伐下堅硬的樹木,先從容易的開始,然後再伐它的堅硬的枝節,等到一定的時候,(樹木)就會迎刃而解。不善於提問的老師與此相反。(老師)善於回答提問的人就好像撞鐘一樣,(你)用小力氣叩擊鐘,那麼就給你小的鳴響;(你)用大的力氣叩擊鐘,那麼就會有大的鳴響;從容地叩擊鐘,它也會給你從容的鳴響之聲。不善於回答(提問的人)與此相反。這些都是進學的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