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初一語文上第19課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教學過程

初一語文上第19課世說新語二則教案

一、新課導入

設計1.

我們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關於他們的故事,至今流傳。你知道哪些關於機智兒童的故事呢?(如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甘羅十二歲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設計2.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在項羽的麾下有個將軍叫季布,因爲他多次圍困劉邦,在項羽兵敗後,劉邦便出千金捉拿他。由於季布平時重承諾,深得人心,所以人們冒着誅九族的危險來藏匿他。當時楚國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最後劉邦只好特赦了季布,並升他爲江東太宗。這就是“一諾千金”和“季布一諾”的典故。可見,誠信是多麼重要啊!今天就來認識一個不守信用的人,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小元方是怎樣對待他的吧!出示課題《期行》。

二、自主學習——預習與展示

1.生字注音

尊君在不(fǒu)

2.作者名片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現在江蘇徐州)人。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世說新語》就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3.作品簡介

《世說新說》,古代筆記小說集,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主要記述了東漢末年到晉代之間士大夫請高放誕的言談逸事。

三、合作學習——探究與交流

(一)整體感知

1.誦讀課文

(1)教師教讀《期行》;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學生齊讀。

2.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句意、文意。

【點撥明確】請大家在討論時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詞:

(1)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期:約定。乃:才。

(2)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約定。委:丟下,拋棄。

(3)元方入門不顧。顧:回頭看。

(二)內容探究

齊讀課文,深入理解,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如:

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區別?

【點撥明確】“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家君”是對別人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詞。

2.從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什麼樣的人?

【點撥明確】不守信用、沒有禮貌、暴躁、易怒的人。

3.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點撥明確】這個問題是探究性的,學生可以發表不同見解。認爲元方並非無禮的理由是: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一個失信於人、不知自責且當子罵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認爲元方確實有失禮儀的理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爲有識之人,怎麼能因人的一時之錯便徹底否定一個人呢?原諒一個知錯能改的人,不正表現了一個人胸襟寬廣和有涵養嗎?

(三)誦讀練習

教師出示省去標點的原文,學生試讀,然後背誦。

1.投影展示: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2.請一名學生嘗試讀課文,應讀出停頓、語氣來。

3.全班齊讀,背誦。

(四)走進寫法

通過研讀這篇短文,其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點撥明確】敘事簡潔,敘中有議;語言凝練,辭意雋永;咫尺萬里,辭近旨遠;小中見大……(教師不必評判,學生讀後有得,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

四、拓展延伸

積累有關誠信的名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民無信不立。——孔子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期行》讓我們結識了一個不講信用的人。不講信用的人,連七歲的小孩都看不起,可見“信”的重要性。今天,我們來結識另外兩位朋友,看看他們是怎樣待人處事的。

二、自主學習——預習與展示

1.生字注音

華歆(huà xīn) 輒(zhé) 拯(zhěnɡ) 邪(é)

2.文言詞語

(1)重點詞語

輒:當即。

幸:幸而,恰巧。

尚:還。

可:肯,同意。

拯:救助。

賊:這裏指作亂的人。

所以:……的原因。

納:接納,接受。

邪:相當於“嗎”,表示疑問。

(2)詞類活用

歆輒難之(意動用法,對……感到爲難)

(3)特殊句式

何爲不可?(賓語前置句,

“何爲”是“爲何”的倒裝)

(4)古今異義

寧 古義:難道。(寧可以急相棄邪)

今義:寧願,寧可。

三、合作學習——討論與展示

(一)整體感知

(1)誦讀課文

教師教讀《乘船》;學生自由朗讀;學生齊讀。

(2)疏通文意

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句意、文意。

(3)複述課文

(二)深層理解

1.這則短文主要寫了幾個人物?是怎樣刻畫他們的?(語言)角色朗讀,從文中找出對比(寫作手法)的句子,從兩個人這兩次行爲的對比中,你能看出這兩個人有怎樣的性情品質呢?

【點撥明確】原句(略)王朗輕諾寡信,不負責任。華歆重諾守信,考慮周全,救人救到底。

2.同學們查找過《世說新語》中記載的這個故事嗎?題目是什麼?你認爲哪個題目好?爲什麼?

【點撥明確】《救人救到底》。

“救人救到底”這個題目好,它揭示了的主旨。

3.這篇短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點撥明確】一個人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任,不能輕諾寡言。

4.你們從這篇短文中還悟到了什麼道理?

【點撥明確】不能在危難關頭捨棄別人。越是在危難的時候,越是能檢驗出一個人品質的高低。

四、拓展延伸

《世說新語》中還記錄了有關華歆的故事如下:

《割席絕交》:管寧和華歆一起在菜園種菜,看到地上有塊金子,管寧把金子當瓦片石頭一樣,不管它,仍舊揮動鋤頭;華歆則撿起金子,把它扔得遠遠的。又有一次,他倆曾同坐一張席子讀書,門外有乘坐華麗馬車的貴官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丟下書本跑去看熱鬧,管寧就割斷席子,跟華歆分開坐,說道:“華歆,你不是我求學問道的朋友!”

聽了這則故事,你又該怎麼評價華歆這個人呢?

【點撥明確】一分爲二,追求富貴,不專心讀書,但也有可取之處,在本文中救人救到底的品質就非常令人敬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