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5篇

本文已影響 1.47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5篇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同學們:課前,我們預習了16課《威尼斯的小艇》,翻閱了大量資料,初步瞭解了課文的一些知識。這節

課我們繼續學習《威尼斯的小艇》(板書)。看題目,誰能根據題目提出問題呢?

2.圍繞課題提問。

教師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威尼斯是個怎樣的城市?威尼斯的小艇有什麼特點?它在這個城市有什麼作用

?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讀課文並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篇課文主要講威尼斯小艇的特點,船伕的駕駛技術和 小艇的作用)

二、檢查自學情況

檢查分段,概括段意。

三、佈置自學,提出要求。

讓學生根據課後思考題,自學課文,圈點、勾畫,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思考題:

1.威尼斯的小艇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具體寫出“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

3.小艇和威尼斯城市關係密切,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四、檢查自學,相機點撥。

1.威尼斯小艇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1)“窄”、“深”,用“獨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

(2)“翹”,用“掛在天邊的新月”比喻小艇兩頭翹起的樣子。新月兩頭尖尖的,彎彎的,很美,作者用 “新月”比喻小艇這一特點,形象地描寫出小艇獨特的美。

(3)“快”,用“田溝裏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動起來輕快靈活。水蛇在水裏遊動,行動靈活自如,用水蛇

比喻小艇行動快,就更能使人形象地體會出小艇這一特點,從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導朗讀,體會小艇的特點。

2.坐在這樣的小艇裏,那將是什麼樣的情趣?

(讓學生讀第3自然段,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坐在這樣小艇裏的樂趣)

五、作業。

1.複習鞏固課後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分析課文第三、四段,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威尼斯小艇有什麼特點?

二、學習第三段。

指名讀,學生思考:

1.這段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與下文是什麼關係?

(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與下文是總分關係)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具體寫出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

(1)速度快,來往船隻多,能夠操縱自如;

(2)非常擁擠時,能左拐右拐地擠進去;

(3)極窄的地方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還能做急轉彎。 最後從坐船者的感覺來說明船伕駕駛技術的高超 。

3.有感情地朗讀,把船伕高超的駕駛技術充分表現出來。

4.船伕高超的駕駛技術與小艇自身特點有什麼關係?

三、講讀第四段。

自由讀。思考:小艇和威尼斯城市關係密切,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作者是抓住了哪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來寫的?說明了什麼?

(商人、年青婦女、小孩、老人,說明了男女老少都離不開小艇)

(2)作者抓住哪兩個不同的時間?說明了什麼?

四、齊讀全文,思考。

1.爲什麼說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小艇等於街頭的汽車)

2.作者寫威尼斯小艇是爲了什麼?

(爲了顯示水上城市的特有風光)

五、總結中心。

六、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老科學家爲了科學事業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偉大精神。

3.認識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理解“透、盤、吐、蜷、擡”幾個描寫毒蛇動作的詞,並能準確運用。

教學難點:

通過對文章細節描寫的理解,體會老科學家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教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教學課件和電子白板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來看一個詞語“血染”解釋,引出課題。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文意。

2.檢查生字

燥熱 噪音 花崗石 蜷 捐軀 殷紅

讀準這些詞語,老師相信同學們再讀課文時一定會更加流利。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精讀感悟。

1.看視頻,問:想到哪個詞?現在就請同學們到課文中找一找,課文是怎樣描寫這種南北洲毒蛇?(指名讀)

2.請畫出描寫毒蛇動作的詞語(透、盤、吐、蜷、擡)

3.從這些動詞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4.蛇這樣兇猛,誰能通過你的朗讀來展示?

5.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做實驗的時候,施密特博士不小心被蛇咬傷了。被蛇咬之後,實驗室裏空無一人,在求救無果的情況下,施密特博士又是怎麼想?怎麼做的?

6.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不”字後的標點符號?表明感情怎麼樣?(堅定、強烈)

7.那麼你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你來試一試。(生讀)

8.作爲一個經驗豐富的動物學家,施密特博士當然知道被毒蛇咬傷意味着什麼。他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也沒有懊惱無法和親人做最後的道別。而是要記錄這次特殊的實驗?你是怎樣理解特殊這個詞的?

9.默讀4—5自然段

要求:用“——”勾畫出博士所做的實驗記錄的內容。

再用“ ”畫出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記錄的,並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

(1)師:誰來說一說你所畫的第一處記錄。

生:“體溫很快升到了39.5℃……胃劇痛……”

師:你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經發過高燒?什麼感覺?

生:發熱、頭痛、四肢乏力、渾身痠痛,很想睡覺。師:然而施密特博士想到過休息嗎?爲什麼?

(2)博士是在什麼情況下繼續堅持記錄的呢?

課件出示“汗水在他那佈滿皺紋的臉上……但他還是

頑強地記錄着

師:能說說讀完這段話的感受嗎?

師:此時我們彷彿看到了那老人痛苦的表情,博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艱難地記錄,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打溼了實驗報告。我們被這一幕感動了。誰能帶着自己的理解再讀這一部分。(生讀)

(3)師:施密特博士忍受着這樣的劇痛繼續記錄着,那麼他所做的第二處記錄是什麼?

(4)師:真讓人心痛吶!時間啊,你過得快一點,讓老人別在忍受這樣痛苦;時間啊!你過得慢一點,讓老人完成最後的心願吧。可惜,時間聽不到我們的祈求。誰來讀一讀這段話?

師:你從哪裏感受到老人記錄的艱難?你能再讀一讀這句話嗎?

(5)師:疼痛不斷加劇,記錄越來越費勁。但是施密特博士沒有放棄,他艱難的寫下了最後的記錄?

師:讀完這段話你有什麼感受?

師:施密特博士,七竅流血,渾身乏力,還不忘寫下這最後的感覺。

10.我們回頭再看這份珍貴的實驗報告。你發現什麼?從這些省略號中你能讀出什麼?

11.在被蛇咬傷五個小時後,博士手中的筆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在人生的最後五個小時裏,他忍受了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們無法估量的困難。

四、情感昇華。

同學們,這位可敬的老人竟這樣離開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樣匆忙,竟來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樣艱難,忍受了我們無法想象的痛苦。此時,凝視着卡爾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說些什麼?

師: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卡爾·施密特博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重於泰山的真正含義。其實像他這樣的科學家還有很多,課後請同學們查閱資料,下節課彙報。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通詩歌,讀懂節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童年的童真、童趣,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法:

引讀法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錄音磁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引出課題

1、播放兒歌《童年》。

同學們,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你會想到些什麼呢?

板書課題:多夢的季節

2、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感知意境

1、聽錄音:

配樂詩歌朗誦。

2、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2)圈畫出生字、生詞。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詞義。

(4)思考: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什麼?

3、學生自學課文。

4、學生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1)、指名讀詩歌,師正音。

2)、認讀生字詞。

3)、交流對詞義、及問題的理解。

三、品讀詩歌,感悟意境

1、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配樂範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再讀詩歌,理解內容。

(1)學生齊讀詩歌,說說詩歌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特點?

(開頭和結尾一樣,這樣寫首尾呼應,使主題明確。)

(2)引導想像:走在這樣一條很熟悉的路上,你們會想些什麼呢?(學生自由交流)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節詩。

四、課堂。

一下自己這節課學習的收穫吧!

作業:

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豐富語言積累。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通詩歌,讀懂節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繫生活實際,感受“一天天長大的童年”。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教學法:

法自讀自悟、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背誦第1、5節

二、精讀詩歌,感悟意蘊

1、學生自由朗讀2—4節。

投影出示自學思路:

1)、每節詩都寫了些什麼?

2)、你對詩歌中的那些句子印象最深?

3)、你從詩歌中感悟到了什麼?

2、分組合作、探究、賞析。

3、全班交流彙報。

第2節寫“我們”慢慢地長大。

第3節寫“我們”對長大充滿好奇。

第4節寫“我們”有許多夢想。

4、課件示句子。

A、只是太陽驚奇,我們有了沉默的白天。

B、只是月亮發現,我們有了多夢的夜晚。

啓發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

5、這首詩歌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擬人、比喻)

三、品讀詩歌,感悟情趣

1、自讀:這首詩歌語言生動活潑,共有5節,你最喜歡哪一節?爲什麼?

先自己練習讀。

2、同桌讀:

同桌交流讀,互相糾正、指導。

3、齊讀:

要注意讀出詩歌的感情來。

四、拓展延伸

以小組爲單位,以“童年趣事”爲主題,開個小小故事會。

五、課堂。

說一說自己“一天天長大的童年”。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全詩共五個小節,首尾的內容一樣,有相互照應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應以學生朗讀爲主,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快樂的童年。並能掌握詩的感情色彩,帶着感情來讀,要讀的有節奏,熟讀以後,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背誦。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4

一、抓傲理線索:約2~3分鐘

請同學們速讀全文,找出全文有多少個“傲”字?(8個“傲”。)

——引出“傲”串全文的線索美。

二、挖傲悟組材:約8分鐘

請同學們找出“傲”具體表現在哪五個方面,請仔細讀原文後回答。

分四組搶答,看誰最踊躍最精彩。

①一傲在伸長脖頸左顧右盼總領下文;②二傲在叫聲;③三傲在步態;④四傲在吃飯;⑤五傲在昂胸凸肚跨方步看野景照應開頭。

——根據發言,然後引出“傲”在總分總的佈局美。

三、扣傲賞妙語:10分鐘

請同學們找出文中寫“傲”的具體描寫句子,看誰找得快又能說出其精妙處。

教師示例:

⒈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用“動作、神態、旁人的心理寫“傲”,妙在前正後側式,如在目前。)

⒉而在它的叫聲、步態、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種傲慢之氣。

(妙在三個方面的概括來寫“傲”,作用:叫聲、步態、吃相,兩字短語構成段首排比,有氣勢又總領各段。)

請同學們用“從來寫“傲”,妙在”格式來分析。(發言摘要)

1.鴨的“軋軋”,其音調瑣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鵝的“軋軋”,其音調嚴肅鄭重,有似厲聲呵斥。……狗的狂吠,是專對生客或宵小用的;見了主人,狗會搖頭擺尾,嗚嗚地乞憐。鵝則對無論何人,都是厲聲呵斥;要求飼食時的叫聲,也好像大爺嫌飯遲而怒罵小使一樣。(妙在鴨鵝對比來寫“傲”,與大爺類比,妙在對比類比突出了中心。)

2.它傲然地站着,||看見人走來簡直不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前總後分,前概後具式來寫傲,語言精緻。)

3.等到鵝再來吃飯的時候,飯罐已經空空如也。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這時我們便替它添飯,並且站着侍候。(怎樣來寫傲?寫鵝的“神態、動作”來寫傲。)

4.因此鵝的吃飯,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誰能表演“架子十足”的神氣)

………………

——引出語言有生動美。

四、評傲說做人10分鐘

⒈“因爲它對我們,物質上和精神都有貢獻,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歡它,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白鵝》教學設計》。”

教師示例:這裏寫到的物質上的貢獻無非是下文提到的可以給人們生蛋,而精神上的貢獻,則在於主人主母小孩撿蛋時的“哈哈”的喜悅之情,其中充滿了人情味,更寫出了農家小院的愜意生活。(教師扣關鍵詞:“物質”和“精神”來展開評點。)

⒉“望望那鵝,它正吃飽了飯,昂胸凸肚地,在院子裏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氣了。但我覺得,比吃鵝蛋更好的,還是它的精神的貢獻。因爲我們這屋實在太簡陋,環境實在太荒涼,生活實在太岑寂了。賴有這一隻白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

學生評點活動:用“假設:我們的自己家中沒有養雞鴨狗等動物,你回到家裏一般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假如我們自己家中養了雞鴨狗等動物,你回到家中又會有什麼感覺?(備用啓發故事:我自己兒時躺在地上打滾,爲的是纏母親買兩隻小兔子養,我可沒有想到要吃這個兔肉,而是覺得蠻有味,纔要在地上打滾的。引出養鵝,實則趣味無窮也。不單單是爲了有鵝蛋吃哦!)

——引出語言有哲理美。

五、拓展有趣味:約10分鐘

1、扣“狗”話題說話活動:說與“狗”有關的俗語詞句;

2、說說你有關“養狗”的趣事;

3、聯讀活動:①王維的《謂川田家》;②《白鵝》完整篇章自讀。(注:教材只是部分節選)

——引出讀後拓展有趣味。

板書設計:

農家小院雞犬相聞

——豐子愷《白鵝》美讀把玩

形傲

導:析題學擬題。題有色彩美

一、抓傲理線索。叫聲文有線索美

二、挖傲悟組材。步態文有總分美

三、扣傲賞妙語。吃相言有生動美

四、評傲說做人。言有哲理美

五、拓展有趣味。讀後廣聯繫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3自然段;背誦2自然段。

2、能用“價廉物美”造句。

3、感受小鎮的恬靜和熱鬧,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體驗導入:

1、上一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小鎮的早晨》,(出示課題)你覺得這課文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複習第一自然段

2、看來同學們很會品味文章,那麼這節課咱們就細細的品位一下小鎮的早晨。

二、品讀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想想小鎮的早晨的第一大特點是什麼?找到這句話。“恬靜”是什麼意思?改成“安靜”、“寧靜”行嗎?爲什麼?咱們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找恬靜”從哪些句子體會到。

2、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做準備。

3、指名讀,學生評。(師適時出示學生所朗讀的句子,並對關鍵詞語、句子進行點撥,出示的句子順序可以隨學生的回答而改變)

a、學生讀,師出示: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着片片銀鱗;河水靜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

(銀鱗指什麼,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

b、學生讀,師出示: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隻緊挨着一隻。一些油光發亮的烏蓬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從這些句子能看出什麼?)

c、學生讀,師出示: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座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 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鑽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飄”換成“駛”,哪個好,好在哪裏)

4、 朗讀:讓我們邊讀邊想象,感受一下小鎮早晨的恬靜美麗吧!(自由讀課文,並試着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5、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遍,有能力的可以背一背!

學習方法:1、抓重點詞;理解 2、找重點句;體會 3、讀出感受

三、研讀第三自然段

請同學們學着剛纔的朗讀方法試着去處理第三段。(學生自由讀後進行小組合作——互相指導朗讀。)

1、抓住了哪個重點詞?也是小鎮的早晨的第二大特點,那就是——熱鬧,這似乎有點矛盾?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是不是作者搞錯了?

理解重點:

①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地隨着擁擠的人流向前走去。(理解“不由自主”,爲什麼“不由自主”能看出熱鬧?)

②沿街擺滿了各種土特產:………大白鵝……

③……甜甜地訴說……價廉物美。 (理解“價廉物美”)

說話練習:農民是怎樣訴說的,也學學農民訴說一番。

同桌一起說,一人當買主,一人當賣主。

5、齊讀這一段。

6、 仔細觀察2、3小節,他們在方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總分)

7、你能不能學着作者的這種方法去嘗試着寫一段話?

可以寫陶莊的早晨,村子的傍晚……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6

教學內容:

分析第一單元試卷,四年級語文試卷講評教案第一學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講評試卷,檢查出學生不理解或沒掌握的知識點,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答題規範和答題技巧的原則。

3、德育目標:教育學生在答卷時要認真審題,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重點:關聯詞語的運用;修改病句;閱讀。

教學難點:修改病句;改寫句子。

教學方法:講解法、練習法、討論法。

教具:投影

課型:試卷分析課

教學過程:

一、試卷分析:

本份試卷共有十道題,其中字詞佔23分,句子佔30分,段的訓練佔5分,閱讀佔16分,作文佔25分。總體來看,題量適中,但題目難度較大,不少同學考得不夠好,九十分以上的同學較少。

二、題型存在問題及試題分析:

1、字詞:

(1)第一題看拼音寫字詞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全對的佔三分之二。其中錯得比較多的是"書塾"的"塾"(下面寫成"灬"),"毽子"的"毽"(寫成"毯"),"瘦小"的"瘦"(寫成"廣"字旁)。

(2)第二題組詞學生完成不夠理想,主要是"詞語接龍"出現很多錯誤,有不少寫錯別字。

(3)第三題詞語邊線,絕大部分學生能做對,個別學生"清澈的泉水"和"清晰的字跡"連錯。

2、句子:

(1)第四題給句子填上適當的關聯詞語,學生做錯的比較多,主要是沒有弄清題意,按要求寫關聯詞語,不少同學把這道題當作一般的補充句子來做,填上去的不是關聯詞語。

(2)第五題補充完整句子,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完成,但比較粗心,有不少寫錯別字,還有一些同學沒有加上標點符號。

(3)第六題改寫句子,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前兩題("把"字句和"被"字句),後兩題改反問句爲陳述句較多學生答錯。可以看出不少學生還沒有掌握好改寫反問句的方法。這題應作爲重點講解。

(4)第七題修改病句,學生做錯的比較多,主要是第3小題做錯。答案有兩種:①周總理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②周總理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段的.練習:

第八題排列文段,大部分學生能做對,個別學生由於邏輯思維較差,幾乎全部排列錯誤。

4、閱讀:

第九題閱讀文段,學生做得不夠理想,扣分較多。原因有①不認真審題,沒有按要求做,或者漏做;②沒有掌握分段的方法,還有些學生分段分在句子中間;③閱讀能力較差,未能理解短文內容,正確回答問題。

5、作文:

作文由於是單元練習寫過的作文題目,大部分學生能按要求寫,但總體來看,內容較平淡,篇幅也較短,有些學生書寫潦草。

三、總結以後複習和答題中應注意的問題:

1、繼續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鞏固,特別是生字詞語的掌握。

2、要加強句子的訓練,特別是關聯詞語的運用和修改病句的訓練。

3、加強閱讀訓練。

4、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檢查的習慣。

四、作業:

改正試卷中的錯處,重做第4、6、7題。

教學後記:

1:通過講評試卷,學生能改正並正確掌握相關知識,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但反問句的改寫還有些同學做得不夠好,還要多加練習。

2:通過講評試卷,學生能改正並正確掌握相關知識,並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懂得做得不夠好,要在今後加強練習。

3:通過試卷分析,學生髮現了自己考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能進行改正,不過閱讀方面學生還存在較大困難,主要是分段和概括段意不夠準確。有些學生對待考試不認真。

4:通過試卷講評,大部分學生能把自己答錯的習題改正過來,並積累到了不少的答題方法,但有一部分學生由於閱讀面不廣,詞彙積累少,所以做閱讀題時障礙多。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7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熊熊大火、圍困、掙扎、熄滅、噴火、缺少、冶煉、液體、大盆、金光四射、雲霞”等詞語。

2.複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爲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

瞭解女媧爲拯救人類,怎樣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課前準備:收集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件神奇的禮物,想知道是什麼嗎?(出示圖片)

2、這圖片裏藏着一個神奇的故事,誰知道它的名字?

3、這些故事都是古代人們用豐富的想象力來征服自然的結果,我們把這樣的故事稱爲——神話。

4、(出示插圖)你們知道這幅畫裏藏着的又是一個什麼神話故事嗎?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再一次走進神話世界,去感受古人那豐富的想象和女媧神奇的力量。

5、板書課題:女媧補天。

6、介紹女媧。

7、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麼想知道的嗎?

8、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歸納問題:爲什麼補?(起因)怎麼補?(經過)補後如何?(結果)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自由讀課文。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詞語:燃燒、窟窿、塌下、掙扎、熄滅、冶煉、歡歌笑語、熊熊大火、金光四射。指名讀。齊讀。

(2)(生字變紅色)這幾個字是本課要求會認的,誰能帶大家讀一讀?

(3)這裏有幾個生字是帶有同一個偏旁的,請同學們找出來。

指導書寫帶火字旁的字。

(4)還有一個字的偏旁也表示火的意思,能不能找出來?“熊”。

(5)把詞語放回課文中,你們還會讀嗎?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指名說說故事的內容。

三、品讀課文,體驗“慘景”

1、同學們,你們想象過如果天塌了,會是怎麼樣的嗎?

2、那麼,古人又是如何想象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3、當時天塌了的情景是什麼樣的?課文是怎麼說的?(指名讀相關語句)

4、現在,天就是塌了,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師範讀。

誰來說說,你剛纔彷彿看到了什麼?

看—(播放課件)

此時,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表達心裏的感受嗎?(可怕)

5、出示相關語句:“……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着熊熊大火,田野裏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裏掙扎。”

(1)看到這樣的畫面,大家都忍不住驚歎一句:天哪,太可怕了!(齊讀)

(2)指名讀,師引:你看,天塌了……

師評價

(3)男女生讀。

(4)當時的情況危急嗎?想象一下,處於危險之中的人們會怎麼求救?

(5)這時候的人類真的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這種慘痛的求救聲,讓我再次想象到那可怕的場景。齊讀。

4、女媧創造了人類,人類就是她的子女呀,看着自己的孩子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聽着他們悲慘的求救聲,女媧的心情怎麼樣?她是怎麼做的?

(1)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2)師引讀:女媧,你的心情怎樣?提醒讀出女媧的難過和着急。(指名兩人讀)

(3)我看到難過和着急的女媧了,你們看到了嗎?齊讀第二自然段。

5、就這樣,人類的災難解除了嗎?要怎麼做才能徹底拯救人類呢?接下來又會有哪些神奇的事發生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四、板書設計:

女媧補天

天塌 可怕

女媧 難過 着急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含義。

2、體會詩人的寫作動機,感受秋天的美麗,懂得生活總有其美好的一面,我們要積極地去面對。

3、欣賞情意豐富的古詩,能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含義。

2、體會詩人的寫作動機,感受秋天的美麗,懂得生活總有其美好的一面,我們要積極地去面對。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明確主題

1、同學們,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來到我們跟前。關於“秋天”,我們以前學過不少課文,你還記得嗎?(學生背誦相關片斷)

2、總結自己對秋天的經驗。

按句式說話:“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詩人蘇軾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贈劉景文》。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配樂範讀,想象畫面。

2、讀準、讀通詩句。思考討論:詩中寫出哪些景物?

3、通讀全詩,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三、賞析詩句,把握詩蘊

1、夏日荷花是什麼樣子的?(當學生說不清時,可引導背誦已學課文《荷花》片斷,板畫“荷葉”理解“擎雨蓋。)到了秋末,荷花又變成什麼樣了?(出示“荷盡”圖,理解“盡”。)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時與夏日的荷花有什麼不同?(出示“菊殘”圖,理解“傲霜枝”)

3、比較兩圖,讀前兩行詩。你體會到了什麼?

4、“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詩人對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實更以她沉甸甸的收穫,令詩人對秋天偏愛有加。

(出示詩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讀詩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

(學生說不出時,可引導背誦《秋遊景山》片斷“這裏的果樹果實累累。……”)

再讀詩句,說說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四、誦讀全詩,體味詩情

1、學生自由吟誦,配樂朗讀、背誦。

2、討論:詩人贈給朋友劉景文的是什麼?除了這首詩,還有什麼?

3、閱讀現代文《秋天的窗口》。

4、補充句段,或寫一段話。

沒有春花的明豔,沒有夏日的蔥鬱,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麗的。

雖然秋風蕭瑟,秋葉飄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五、抄寫古詩。

六、課外延伸。

查找有關蘇軾及其作品的資料,進一步瞭解蘇軾其人其文其事。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9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讀自悟,小組交流探究的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懂得幸福來之不易,要不畏艱險,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才能得到的道理。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朗讀課文。

教具:課文朗讀帶生字卡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質疑

1、同學們,你們對世界上的鳥有多少了解呢?說說你知道的內容。

2、有一種能給人類帶來幸福的鳥,你知道是什麼鳥嗎?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自學生字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認識卡片上的字。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平坦、鋒利、摸索

3、檢查朗讀情況,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聽課文錄音朗讀,這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故事的開端、發展、結果分別是什麼?

1、先讀課文,邊讀邊討論。

2、小組討論

3、彙報

五、

1、學生本節課的學習。

2、師:旺嘉在尋找幸福鳥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0

教學目標:

1、讀懂習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寫按自己心願設立的一個節日,而不是現實中的一個節日。

2、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重點: 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難點: 想象人們怎麼渡過節日的情景,交待具體。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1、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節日很多,大家說說看,你知道哪些節日?

2、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

3、教師相機詢問節日的來歷、傳說或節日裏的特殊活動,學生交流。

4、師:每個節日的創設無不寄託着人們的美好情感與願望,剛纔大家說到的那些節日,寄託了人們怎樣的情感呢?

5、學生知道哪個就說哪個。

二、展開想象,指導說。

1、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自己聯想是要設立什麼節。

(1)設立“愛鳥節”——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2)設立“豐收節”——農民們慶祝豐收。

2、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想想還可以設立什麼新的節日。

(1)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兒,確定一個節日的名稱。

(2)集體交流。(重點指導學生爲節日取一個恰當的名字。)

(3)啓發學生髮現問題:要想讓大家對你想設立的那個節日也感興趣,進而贊同你的意見,你認爲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一下你的想法呢?

A、爲什麼要設立這個節日?

B、想象自己或別人怎樣渡過節日的情景。(節日當天的特殊活動)

C、節日設立的意義。

3、學生練習口頭表述。

(1)自己根據以上幾點組織語言。

(2)四人小組內說一說,然後互相提建議。

(3)指名說,集體評議。(強調“聽”,圍繞上述幾點評議,修改)

(4)教師讀範文《快樂的體育節》,學生聽後談收穫。(*要把想象的過節時的情景說具體。)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三、理清條理,練習寫。

1、師:我們把自己想要設立的節日說出來了,下一步,咱們就要把說的內容寫下來。回憶一下,你認爲想寫好這篇習作,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2、學生回答,補充。

(1)寫出設立什麼節日,設立的原因,過節時的情景,以及節日帶來的意義。

(2)由條理地寫,語句要通順。

(3)寫完後要認真修改。

3、學生獨立完成習作草稿,教師巡視,相機個別指導。

四、師生評議,完善習作。

1、請寫得快的學生念自己的習作草稿,採用師生、生生互評的方式,評議習作的優點與不足。

2、學生修改習作,然後定稿、謄寫。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裏”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並從中受到啓發;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準備】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27課。(板書:魚畫到了紙上)

學生:老師,您寫錯了,是“魚游到了紙上”,不是“魚畫到了紙上”

老師:(故作愕然)不對吧,魚怎麼會游到紙上呢?

學生之間的爭議引入課文。

二、檢查預習

上一節課老師已經佈置同學們預習這篇課文,現在檢查一下預習情況。

1.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是什麼?

(“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殘疾青年,他每個星期天都來這裏畫金魚。“魚游到了紙上”意思是說這位青年畫的金魚十分形象生動,像活的那樣在紙上游動。學生可以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只要大致說出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就行了。)

2.你是怎麼知道這位青年是聾啞人?找出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從來不說一句話”“沒有任何反應”,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廠”的廠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聾啞青年。如果是會說話的人,不可能從來不說一句話;如果是聽得見的人,那麼在衆人的讚歎、議論聲中,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福利工廠”一般是專爲殘疾人開辦的工廠。)

三、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裏”的句子。

2.輕聲朗讀課文,試着給課文分段,想想每段講了什麼。

3.指名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段意。學生討論。

第一段(1—2自然段)講“我”常去玉泉觀魚。

第二段(3—4自然段)講“我”在金魚缸邊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

第三段(5—8自然段)講“我”通過看這位青年畫金魚,對他有了更多瞭解。

第四段(9—13自然段)講“我”對這位青年產生了敬佩之情。

4.出示生字生詞卡片,用指名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致”是翹舌音,“聾”是後鼻音。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教師糾正讀音和停頓不恰當的地方。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第一、二段

二、提問

1.“賞心悅目”是什麼意思?作者在玉泉觀魚時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賞心悅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賞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暢。因爲玉泉的“池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這樣美好的情景看在眼裏自然覺得心情舒暢愉快。)

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話引出下文?(“十幾缸金魚”。)

3.“舉止”的意思是什麼?“我”是怎樣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舉止”,動作、神態。“我”是在金魚缸邊認識那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的。他“特別”的地方就是“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即愛魚達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

三、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二、三、四段,思考問題:這位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找出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2.學生討論思考題。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有時……有時”“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爲一體了”“太陽快下山了……那位青年還在金魚缸邊畫畫。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爲了畫好金魚……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等)

3.提問:

(1)“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指的是什麼?說明了什麼?

(青年畫的魚彷彿活的一樣在紙上游動,引起了人們圍觀和讚歎。說明他對魚的特點非常瞭解,畫得非常像。)

(2)“融爲一體”的意思是什麼?說明了什麼?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魚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魚,這正是達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現。說明這位青年畫魚非常勤奮、專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裏”是什麼意思?魚“游到了心裏”和“游到了紙上”有什麼關係?

(青年對魚的特點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經形成了金魚的清晰、準確、生動的形象。一個“先”字點明瞭“游到了紙上”和“游到了心裏”兩者之間的關係。要把魚畫得像,畫得活,必須反覆觀察,使頭腦中的金魚形象、生動。魚“游到紙上”是“游到心裏”的結果,魚“游到心裏”是“游到紙上”的前提和原因。這位聾啞青年之所以能使魚“先游到”自己的心裏,是他勤於觀察,刻苦練習,達到忘我境界的結果。)

四、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注意讀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所表達的語氣。

2.教師範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討論下面問題:

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作者與那位青年“只是碰到過幾次”,卻發現了他的“特別”之處,對那位青年愛魚愛到忘我境界的準確描寫以及發現那位青年是聾啞人,都能體會出作者觀察的細緻入微。正因爲作者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所以文章寫得具體、生動)

2.聾啞青年又是怎樣觀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說明他觀察事物十分專注、刻苦。從“有時……有時”可以看出他觀察時抓住了金魚的特點,因此,畫出的金魚才能做到彷彿在紙上游動。)

3.你從中受到哪些啓發?

(教師可從兩方面加以引導,一是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積累,並說說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二是談談如何學習那位聾啞青年的勤奮、刻苦的精神。)

三、佈置作業

①抄寫生詞兩遍,提示難點:聚、聾、啞。

②先寫出帶點字的意思,再寫出詞語的意思:一絲不苟、賞心悅目、融爲一體。

附:板書

27.魚游到了紙上

聾啞青年 舉止特別(忘我)游到紙上 先游到心理

“我”

認識 瞭解 敬佩

教後記: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的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的品質,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2

教學目標

1、培養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2、學習從媒體及身邊的生活中獲得信息,並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

培養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學習從媒體及身邊的生活中獲得信息,並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圖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學《世界真奇妙》。

二、看

認真觀察兩幅圖,說一說他們都在幹什麼?

三、讀

讀一讀討論的內容。

四、說

你知道哪些新奇事,給大家講講,你是怎麼知道的?

五、寫

選擇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寫一寫。

要求:

1、時間,即在什麼時候。

2、地點,即在什麼地方。

3、你發現的是什麼事物。

4、有條理地敘述出來。

六、評讀一讀評價內容

1.根據評價內容自己對照文本思考。

2.落筆書寫。

七、作業

總結本學期你所學到的知道情況。

板書設計:世界真奇妙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3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蝙蝠圖片)認識它嗎?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飛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溼的洞裏,是哺乳動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雷達可以使飛機安全航行;雷達可以搜索敵機;雷達可以觀測天氣情況……)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貼蝙蝠圖片)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貼雷達圖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爲什麼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2.交流後展示並齊讀一遍。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3.小結並質疑。

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圍繞這個主要內容,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可能提出: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麼啓示?蝙蝠是怎樣探路的?爲什麼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4.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這些問題老師都明白,那麼是老師告訴你們呢?還是——

(自己讀書自己解決。)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你們對蝙蝠有什麼認識?(了不起、本領大、飛行靈巧……)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夜間”“還能”“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極細”等)。

3.指導朗讀。

①從我們剛纔找到的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領可真夠大的!我們讀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點詞語朗讀時要加重語氣。

過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麼來探路的呢?爲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也來當回科學家,做一做試驗。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閱讀4、5兩個自然段,看看需做幾次試驗(三次)

2.分組試驗。

第一組:負責試驗場地的佈置莫

第二組:負責第一次試驗

第三組:負責第二次試驗

第四組:負責第三次試驗

各組都要填寫好試驗報告

附試驗報告:

試驗次數 試驗方法 試驗結果 試驗證明

1矇眼睛

鈴鐺一個也沒響

不靠眼睛

2塞耳朵

鈴鐺響個不停

靠耳朵

3封嘴巴

鈴鐺響個不停

靠嘴巴

(楷體字由學生填)

3.學生讀書、討論、填寫報告。

4.每組選一個代表上臺介紹試驗情況,同時展示試驗報告所要填寫的內容。

5.理解“配合起來”。

第二次試驗證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試驗證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還是靠嘴巴呢?小結:對!這就是我們三次試驗所得出的結論。

6.屏示、齊讀。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質疑過渡:對這個結論你們滿意了嗎?產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疑問。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2.讀懂了嗎?誰能把這四張卡片:嘴巴、耳朵、發出超聲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指名貼卡片。

4.能看着這個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嗎?

5.拓寬知識。

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銳。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

6.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發出無線電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比較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麼相似之處。

①指名進行比較。

②師生評議、補充。

③各自進行比較。

七、編演童話故事

1.創設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飛出來找吃的,突然它,發現了一架飛機在空中飛翔,非常奇怪,仔細觀察原來是雷達幫助飛機夜間飛行。他是如何幫助飛機安全飛行的呢?蝙蝠決定去拜訪雷達。見面時,他們倆會說些什麼呢?(討論準備)

2.學生表演。

八、總結

其實,人類在生物的啓示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你們還知道些什麼?

(飛機——鳥,潛水艇——魚,降落傘——松鼠尾巴……)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生物界的不斷認識,還有更多的東西等着我們去發明、去創造。希望同學們從小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將來成爲一名真正的科學家。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4

教學目標:

1、 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

2、 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一段話,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的深刻含義。

3、 初步學習“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

1、 緊扣爸爸說的一段話展開朗讀體會,讓學生認識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寫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 學習本文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的寫作方法,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試着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花生生長示意圖;石榴、蘋果圖片;生字卡片。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討論課題,簡介作者。

1、 師板書課題《落花生》。

2、 師:“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爲什麼叫它“落花生”呢?

(出示花生開花結果的示意圖,加以說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黃色,花受粉後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 師:同學們喜歡吃花生嗎?喜歡什麼口味的?(讓生暢談。)

4、簡介作者許地山。作者也喜歡吃花生,而且在自家的空地上種花生。居然收穫了,他們一家人高興地聚在一起過收穫節。同學們願不願意和作者一起來分享他的喜悅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落花生》。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出示小黑板,指名認讀,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

開闢:本課指把荒地開墾成可以種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類的東西蓋的亭子。

愛慕:由於喜歡或尊敬而願意接近。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體面:(相貌、樣子或穿着)好看;有氣派。

榨油:用力壓出物體裏的汁液。

實用:本課指有實際使用價值。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2、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讀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三、分角色朗讀,理清文章的脈絡。

1、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思考課後第一題,說一說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2、再默讀課文,用“//”標出各內容的起止部分。再說說其中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爲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爲過收穫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到最後),寫我們和父親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的品格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

4、 小組討論後彙報,在4個方面的內容上,“種、收、嘗”寫得很簡略,而“議花生”寫得具體。因爲作者寫作的重點放在“議”上,想從“議花生”中引出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種、收、嘗”寫得很簡略。

5、 師小結:全文重點突出,主次分明,讀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二、再讀課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

1、你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課文的學習。

2、集體讀第一段,瞭解種花生、收花生。重點體會“居然”一詞。

(1)讀出花生收穫後一家人的意外、驚喜。聯繫生活,用“居然”造句。

(2)種了就是想收的,爲什麼收了卻又說沒想到?沒想到什麼?爲什麼沒想到?感悟、體會花生頑強的生命力。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花生頑強的生命力令我們驚喜、讚歎,同樣也讓母親高興,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話表現了母親的高興,誰能幫我們找出來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2、讀一讀3—11自然段,看看這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一家人是如何邊吃邊議論花生的?

再次分角色朗讀“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

師過渡: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視的特點,而這容易被人忽視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3、 默讀父親的話(小黑板出示父親說的一段話:花生的好處很多,……)

(1)要求:讀這段話,你能讀懂什麼?還有沒有不懂的?

(2)抓重點詞展開對比理解(師相機板書)

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

矮矮地 埋在地裏 高高地 掛在枝頭

挖起來才知道可貴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3)明確花生的可貴之處:有用卻默默無聞。

(4)生談自己的看法:要做一個怎樣的人?爲什麼?

4、反覆讀一讀“我”說的話:“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聯繫生活,深入體會父親對我們的期望。

四、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朗讀最後一段,找一找從哪一個詞可以看出父親的話給“我”很深的印象?體會“印”字用得準確,體會父親的話對“我”一生的影響。

五、指導課後練筆。

1、明確練筆要求。

2、師生共同開拓思路。

(1)掃帚:它擁有默默無言,寧可自己一身髒,換來環境乾淨清潔的特點,表現不爲名利的精神。

(2)蠶:它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特點,寫它的獻身精神。

(3)粉筆:它擁有一再掏出心來工作的特點,寫一心一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

3、選擇以上或其他生活中的事物寫一個小練筆(模仿本文,寫清該物寓含的道理)

七、作業。

1、繼續完成小練筆。

2、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3、注意觀察生活中像花生這樣的人並向他們學習。

板書設計:

種花生:買種—翻地—播種—澆水

落 收花生:居然收穫了

花 嘗花生: 做成好幾樣食品

生 好處:味美、榨油、便宜

議花生

特點:埋在地裏,不好看,但很有用。

四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5

(一)(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一)(二);

3.能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陶冶愛美的情趣。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一起

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酷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並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自身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並猜測一下詩文會寫些什麼內容?

2.教師範讀全詩,同學小聲自讀並考慮: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麼?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第一首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身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身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晝。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裏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參與。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同學試着解釋全詩:

白晝除田草,夜裏搓麻條,村裏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着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後兩句表示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爲,目的是什麼?(有力地烘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同學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局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安排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瞭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 培養同學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鑑賞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交流資料

互相交流查閱的有關唐代田園詩歌並與范成大的田園詩歌比較

(二)朗誦詩歌體會詩歌意境

指名朗讀、分組朗讀並進行指導。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詩描寫晚春農村的自然景色。表示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熱愛。這

首詩歌表示的樂趣在於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詩歌前兩句寫了什麼內容?明確:前兩句寫了晚春江南農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確:典型的事物描繪。(金黃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麥花處處)

3、三、四句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正午時分的幽靜的景象。

4、四句中寫“蜻蜓蟲夾蝶飛”顯得田野靜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確;以動寫靜。

5、詩歌的寫法

明確:1 點面結合

2 動靜結合

三、練習:

1、朗讀詩歌 2、背誦並默寫詩歌

四、小結:

1 詩歌的朗讀 2 詩歌內容的理解 3 詩歌的寫法

五、作業:理解背誦默寫兩首詩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