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本文已影響 1.34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快樂地在豆豆上進行赤足遊戲活動,利用豆豆按摩幼兒的足底,保持身體平衡,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2、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體驗,瞭解豆豆的特性,並探索嘗試利用豆豆搬運重物,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場地:軟質地

2、場地佈置:方形地墊圍成一個長方形,豆豆50公斤左右均勻地鋪在長方形中間。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赤足自由地在豆豆上玩一玩,體驗一下腳與豆豆接觸的感覺。

師:這裏有許多豆豆,豆豆想和小朋友做遊戲,在豆豆上玩會怎麼樣呢?請你們赤腳上去試試看,注意安全。

師:你們是怎樣玩的,感覺怎樣?

[引導幼兒以各種方式在豆豆上玩,體驗與豆豆接觸的感覺,按摩足底。]

2、穿上鞋子游戲,與赤足玩進行比較。

師:請大家穿好鞋子,再到豆豆上去玩一玩,感覺一下有什麼不同?

[用比較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到平而硬的鞋底更滑,我們不必講解摩擦等深奧的物理知識,只讓幼兒獲得生活經驗即可。]

師:怎樣才能保持平衡,不摔倒?

[引導幼兒探索出較合適的平衡動作,爲下面的活動鋪墊。]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烏鴉的窩》講述了一個溫馨的烏鴉窩裏發生的故事——幾隻小烏鴉在這裏出生、成長,最後離開曾經的家......這是烏鴉成長的過程,這是愛和希望延續的過程。讀本看似簡單,卻蘊含着父母與孩子間真摯的情感。“烏鴉反哺”這一特點對幼兒是一個很好的情感教育題材,通過閱讀活動,讓幼兒感受父母的艱辛,學會感恩,激發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習逐頁觀察畫面,能從封面、圖文了解圖書內容,較完整地講述圖書內容。

2、在閱讀中發展觀察能力和對故事情節發展的預期能力。

3、感受烏鴉的成長過程,體驗烏鴉媽媽爲孩子付出的艱辛與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烏鴉的窩》

“烏鴉反哺”的相關錄像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封面,引出故事。

1、書的封面上有什麼?在什麼地方?

2、猜猜這是誰的窩?

  二、師幼共同閱讀大書:

逐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小烏鴉的變化,理解故事內容。

圖一:圖上有什麼?

圖二:這是誰?它在幹什麼?烏鴉媽媽是怎麼孵蛋的?

圖三: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烏鴉媽媽的蛋發生了什麼變化?

小寶寶是什麼樣子的?(豐富詞彙:光禿禿)

圖四圖五:小烏鴉越長越大,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圖六:烏鴉寶寶長大了,一個個從窩裏飛了出去,它們會去幹什麼?

小烏鴉長大了,它們的爸爸媽媽怎麼樣了?小烏鴉會怎麼做?

圖七:最後烏鴉的窩裏還剩下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三、 藉助課件,完整閱讀大書。

引導幼兒完整閱讀,幫助幼兒運用“一天天長大”,“越來越大”等短句將圖書內容連貫完整地講述出來。

  四、續編故事,經驗遷移。

1、爲什麼烏鴉的窩裏只剩下一根羽毛和一片枯樹葉了?小烏鴉去哪了?

2、小烏鴉還會再來嗎?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預期結局。

3、欣賞“烏鴉反哺”的錄像,讓幼兒完整感受烏鴉媽媽與小烏鴉間的愛。

  五、延伸活動。

小烏鴉這麼愛它的媽媽,你們會怎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呢?你們長大了會怎麼做?爲爸媽做些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聽動物叫聲,藉助圖片創編故事。

2、發展幼兒連貫、完整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注意傾聽,願意表達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森林、草地。

2、圖片—動物。頭飾若干。

3、聲音—動物叫聲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辨別、回憶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

1、遊戲:猜猜我是誰

教師:你是怎樣猜出他(她)的?讓幼兒感知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每個人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

2、引起幼兒回憶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

(1)播放聲音

教師:你聽到了什麼聲音?除了這些聲音外你還聽到過什麼聲音?動物爲什麼要叫呢?

(2)引導幼兒瞭解動物的叫聲就是動物的語言。

教師小結:原來動物的叫聲就是小動物們在說話呀。

二、學動物叫聲,想象動物語言,說一句完整話。

1、師幼共同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叫。

教師:小青蛙在說什麼呢?

幼兒自由想象說一句完整話。

2、教師扮演小羊,(痛苦地)咩咩咩叫。

讓幼兒通過觀察教師的表情、動作想象小羊怎麼啦?它在說什麼呢?

三、聽動物叫聲編故事。

1、教師:你們聽誰在說話?它們在說什麼?

2、播放聲音:

鳥叫(悠閒的);老虎叫;鳥叫(急促的);大象叫;老虎叫;鳥叫(悠閒的)

3、提問:這聲音是從哪裏傳來的?(出示森林背景圖)

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它們都在說什麼呢?

4、師幼共同創編故事。

5、出示草地背景圖片

教師:這是什麼地方?這三座房子是誰的.家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6、播放聲音

小雞叫;小貓叫;小狗叫;小雞、小狗、小貓交替叫。

教師:剛纔它們在說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提醒幼兒創編故事的條件,請幼兒把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結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共同感受編故事的喜悅,從而激發幼兒對創編故事及講述故事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一個男孩兒幸運地遇到了一棵因愛而給予,因給予而快樂的大樹。大樹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兒一生,爲他創造了一生。男孩兒曾因成長而離開,但他在生命的開始與結尾都和大樹爲伴,爲此,大樹幸福不已。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愛的國度,長輩們無私的關愛就像是一棵棵無私的大樹,讓孩子們感受幸福和快樂、儘可能地給予成了家長們最大的滿足和心願!爲了讓孩子在體會愛與被愛幸福的同時,激發他們對身邊人的關愛,從小學會感恩,特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故事內容,理解大樹每一次的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體會愛與被愛的幸福。

3.製作愛心卡,積極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動準備

1.教具:"愛心樹"課件、圖譜;音樂:讓愛住我家;2.學具:心形紙卡、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提問:今天老師想做一個關於你和爸爸媽媽之間的調查:請你認真仔細地想一想,爸爸媽媽爲你做了什麼事會讓你感到快樂,他們也很快樂?

(二)播放課件,感知理解故事情節1.動畫裏有誰?

2.一棵大樹和一個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跑來樹下做些什麼?

3.隨着時光流逝,男孩一天天地長大,大樹感到了什麼?什麼叫孤寂,那你有過孤單寂寞嗎?

4.後來,男孩一次一次來看大樹,對大樹說了什麼?大樹是怎麼做的?

5.大樹到最後只剩下老樹墩,但是她的心裏感覺怎麼樣?

小結:一棵大樹,從枝繁葉茂滿是蘋果到最後只剩下老樹墩,他的一生都在付出、給予,從不求回報,但是她還是很快樂。你覺得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原來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是一棵愛心樹。

(三)幼兒討論:你喜歡他們中的誰?爲什麼?

(四)結合生活實際,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提問:小朋友的身邊有誰也像大樹一樣在付出、在給予,在愛着我們呢?

(五)製作愛心卡,表達感激之情1.提問:你最愛誰呢?你會爲她做些什麼事讓她也感覺到快樂?

2.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製作愛心卡3.幼兒相互交流4.在音樂"讓愛住我家"中結束:愛心卡裝載着我們小朋友無限的愛,讓我們把愛送給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讓全世界的人都擁有愛,讓愛永遠住在我們幸福的家。(音樂起一起舞蹈)活動延伸:

在語言區爲幼兒提供"愛心樹"小圖書,供他們區域活動時欣賞閱讀。

活動建議:在本活動開展前,可以進行相關話題的討論:如爸爸媽媽爲你做些什麼事、你爲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你最愛的人等等。

★活動點評:

本次活動爲幼兒創設了一個積極有效的語言互動環境,首先以幼兒古老的故事---回憶爸爸媽媽對自己關愛的事例導入話題,勾起了幼兒真實的感受與回憶,然後故事本身的感染和教師巧妙的設問給了孩子更多思維的空間,使他們已有的經驗不斷加以擴充拓展,形成新的經驗;同時活動還以生活中永恆不變的"愛"爲題材,讓孩子在感受愛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愛身邊的人,相信孩子們通過製作與交流能夠真切地感受愛別人的快樂與如何愛別人的行爲上的觸動,這是教育的真諦所在。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嘗試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數的方法數數,提高數數能力。

2、願意與同伴一起下飛行棋,初步體會規則的意義。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骰子、飛行棋譜、停機坪學具、飛行棋。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骰子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呀?(骰子)上面有什麼?(點子)一起來看點子數數。

2、報數遊戲

(1)師:今天我們要用這個大骰子來做遊戲,做遊戲之前我們先來從1到6進行報數,1、2、3……報到6以後怎麼辦?對,再從1報起。好,我們從這裏開始報數……(速度要快,有錯糾正)

(2)等幼兒報數完畢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報到的是數字幾。

(3)說明遊戲規則:教師擲骰子,擲到幾,該點數的幼兒就跑出來到老師身邊,反覆遊戲幾次。(問:你是怎麼知道這個骰子的點子數的?)

二、學習接着數

1、師:這個骰子玩什麼遊戲時要用到?你們玩過飛行棋嗎?喜歡玩嗎?那我們一起來玩吧!

2、出示飛行棋棋譜,看看飛行棋少了什麼?

3、出示飛機,原來小飛機都停到停機坪上去了,剛剛我們數骰子點數時都是用眼睛看的,現在停機坪上停了這麼多小飛機,你有什麼辦法數得又快又對?(請個別幼兒示範來數)

4、誰還有更好的辦法?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肯定接着數的辦法,並引導其他幼兒共同接着數。

5、你是怎麼接着數的?(引導幼兒觀察停機坪上的飛機,從顏色、形狀進行目測)輔助提問:爲什麼這幾架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幾架飛機?

6、繼續用接着數的辦法數停機坪上的飛機。

師:請你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停機坪上都停着9架飛機?你有沒有找到不一樣的答案?請你用接着數的辦法數數看。

7、請個別幼兒說說、數數。

師:你是用什麼好辦法數的?一共停了幾架飛機?還有人找到不一樣的嗎?

8、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停機坪上的飛機有的停了9架,有的停了10架,同時出示數字卡9、10。

9、幼兒練習接着數。

師:請每個小朋友用接着數的好辦法,數數自己的停機坪上停了幾架小飛機,然後送到它的家裏。幼兒人手一張操作卡,練習接着數,並把它貼到相應數字下面。(教師隨意走動,聽聽幼兒數的方法,個別引導用接着數的方法。)

師:先請9架的來貼,再請10架的貼。一起來看看,都送對了嗎?教師隨機請幾個(2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麼數的,再請他帶領其他幼兒一起數。

三、集體學習下飛行棋

1、出示飛行棋譜,飛機候位。

師:接下來有了骰子、棋子,我們要下飛行棋了。

2、骰子第一次骰:4

師:骰到幾?走幾格?走到哪裏?(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走到什麼顏色?)

請一個幼兒示範走4格,你們有沒有不用數就走4格的辦法?(如果有,請幼兒介紹,教師補充,沒有直接引入:老師有一個好辦法,你們想知道嗎?)

教師示範直接走4格,骰到4爲什麼不用數就能直接走到?你發現了什麼祕密?(顏色,教師以手勢引導幼兒發現)

3、骰子第二次骰:5

師:骰到5,可以怎麼走?你用什麼辦法一下子走5格?(從4接着數1格)

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演示小結:我們可以兩個辦法一起用,先走到相應顏色(4格),再接着數到5。

四、幼兒分組下飛行棋。

1、說說下飛行棋的規則。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四個孩子一組下飛行棋,誰來說說下飛行棋有哪些規則?在幼兒說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簡單小結,並強調在下的過程中可以用上剛纔的好辦法。

2、幼兒分組下飛行棋。

五、結束

師:我們大家都愛下飛行棋,下棋的時候還想出了很多好辦法讓我們下得又快又好,真棒!我們還可以把我們接着數這個辦法去教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貼的方法來製作雨棒,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提高幼兒的動手製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一個雨棒。

2、衛生紙筒、黃豆、彩紙、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教師自制的雨棒。

教師:這是什麼?有什麼用呢?是用什麼來做的呢?(衛生紙筒內裝黃豆等,兩頭粘上圓紙片.用力晃動後發出聲音)

二、觀察操作材料和製作步驟,瞭解製作雨棒的方法。

(1)觀察材料,瞭解其用途。

(2)觀察製作步驟,瞭解製作雨棒的方法。

(3)討論活動規則。

三、幼兒操作。

幼兒進區域,選擇材料,嘗試用剪、貼、方法來製作雨棒。

對雨棒進行裝飾。

手搖雨棒,相互欣賞。

四、延伸活動:

開展《搖雨棒》的遊戲,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計算活動——神奇的水 託班下學期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不同類材料的東西。(木頭類、鐵類、塑料類、石子類)

2,初步瞭解水的神奇力量:東西放在水裏有沉有浮。

3,喜歡觀察和做水的實驗。

活動準備:

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絲螺母和分類盒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類材料

1,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先看看這個盒子裏放的是什麼。這個? 幼:乒乓球、……

2,這個盒子裏的東西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是塑料還是鐵?幼:塑料

師:對,這個盒子裏的東西都是塑料做的,這是塑料類的東西。(依次分類介紹)

二、沉浮實驗

1,沉的實驗:現在老師拿出來一盆水,我們放一個鐵類的東西,看看會有什麼變化,鐵質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幼:下面

師:對,鐵沉到了稅的下面。

2,浮的實驗:現在我們再放一個塑料類的東西在水裏,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老師請一個小朋友從塑料的東西里選一個放水裏。(幼操作)塑料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幼:上面。

師:對,塑料的東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齊操作

師:我看到很多寶寶都在做實驗,現在老師看哪個寶寶坐得最整齊,先請他拿一個東西放水裏,然後告訴老師你拿的是哪一類東西?是沉還是浮。現在請小朋友一起說說這是什麼類東西?幼:塑料類(依次說分類,然後分批操作)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名稱

有趣的樹葉

二、材料

1、三棵不同形狀的樹的輪廓。

2、各種不同的樹葉及影子、各種數字。

三、玩法

玩法一:樹葉找朋友——各種形狀、大小的樹葉及影子,教師在樹葉上貼上數字。

●幼兒根據樹葉的影子找出它的好朋友,並將其按順序排列。

玩法二:數數有多少

●幼兒嘗試統計不同形狀、大小、顏色的樹葉各有多少。

玩法三:樹葉排排隊

●幼兒嘗試有規律地進行排列,如ABAB、ABBABB、AABAAB等。

四、觀察要點

1、幼兒是否能根據葉子的影子找到與之匹配的樹葉。

2、幼兒是否能正缺數出各種樹葉的總數。

3、幼兒是否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

五、提示

1、在《在秋天裏》的主題中,認識各種樹葉的形狀也是認識各種植物中的一個知識點,教師利用這一內容結合益智區,創設了有趣的樹葉的情境。充分利用樹葉這一材料,將圖形、數數、排序串聯在一起,發展幼兒不同層面的能力。

2、材料投放先後順序像是一個闖關遊戲,必須先正確找到樹葉的影子,然後再進行統計數數,最後是有規律地排序,體現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