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小河邊》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

本文已影響 1.91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河邊》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河邊》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

《小河邊》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 體驗看懂圖畫帶來的樂趣,喜歡上閱讀。

2. 理解故事內容。

3. 學習文中的反覆句式,大膽說說故事。

4. 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5. 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文中的反覆句式。

2、大膽說說故事。

活動準備

1. 幼兒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冊。

2. 教師準備

大圖書,錄音帶,大頭飾{青蛙,鴨子,烏龜,河馬}。

活動過程

  一.預備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來上班經過小河邊,突然聽到“撲通”一聲,你們知道這是什麼聲音嗎?小河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揭示課題。

  二.大圖書閱讀

1. 老師簡要介紹故事,逐一閱讀,並依次出示頭飾。

2. 看第1頁,圖上是哪個小動物?它在幹什麼?

引導幼兒想象並說出青蛙跳入水中的聲音“撲通”。

3. 引導幼兒逐頁看大圖書第3~7頁。

4. 引導幼兒看第8頁讓幼兒猜測,小動物都去了哪裏?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小動物們都不見了?

5. 繼續看第9~11頁,讓幼兒對照猜測的結果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6. 教師在幻燈上翻書,幼兒聽錄音故事。

  三.自由閱讀

1. 提示幼兒看書及翻書的常規。注意姿勢和動作是否規範。

2. 給予充分時間讓幼兒自由閱讀。

四.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討論分享

讓幼兒談談自己讀這個故事的感覺,如高興,覺得有趣,都可以說一說。

  五.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共同收書,整理物品。

教學反思

故事導入部分一定要有趣味性,才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專注於故事,理解故事的內容。學習看書的常規,老師還要重點示範,以及如何翻書、如何收書,這些看似很平常的東西卻對孩子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習文中的反覆句式,還要孩子多說,善於表達。既鍛鍊了他們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膽量。

小百科:河邊是靠近河流的地方。

《小河邊》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2

一、教材簡解

喜歡動物是孩子的天性。動物們來到小河邊,“撲通”一聲跳下水,這有趣的象聲詞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孩子。動物們跳水時優美的動作讓孩子們充滿了期待,出水時的滑稽可笑又讓孩子們忍俊不禁。而且同樣的句式又能讓孩子們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二、目標預設

1、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發好奇心。

2、能完整的閱讀故事畫面的內容,並進行猜想。

3、喜愛閱讀圖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重點難點

是誰來到小河邊幹什麼的?讓幼兒用:XX來到小河邊,撲通一聲跳下水的.句式進行表述,而成爲這一活動的重難點。

四、設計理念

幼兒期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作爲幼兒老師要把握住這一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語言信息,自由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而幼兒園故事教學是幼兒特別是小班幼兒獲取知識、發展各種能力的手段、途徑和方法。《小河邊》這個故事能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和簡潔明快重複的語言,充分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視覺能力、注意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薰陶,可以爲幼兒的行爲、品德提供榜樣。

下午區角活動時,只見馬唯軼小朋友從圖書角中拿來一本書,指着上面的大河馬問我:“老師,這是誰?他會游泳嗎?”接着,程默涵小朋友也問我:“老師,牛會游泳嗎?”聽了孩子的提問,我覺得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引導於是,我想到了《小河邊》這個故事,旨在讓幼兒瞭解更多會游泳的動物。

六、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經瞭解青蛙、鴨子、烏龜、河馬的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

2、物質準備。

掛圖、音帶、青蛙等動物的圖片、一張小河背景(在小河中有個切口,圖片可以從中穿插)、故事課件,小圖書人手一冊。

3、環境準備。

在活動室牆面上佈置“會游泳的動物們”的主題展,收集會游泳的小動物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地上畫一個“小池塘”

七、活動過程

1、出示小河邊圖片導入:

師:這是哪兒?

幼:小河邊。

師:誰會來到小河邊呢?

幼兒猜想並討論。

(此處設疑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教師利用課件講述故事一遍。

師:有誰真的來到了小河邊?

幼:青蛙、鴨子、烏龜、河馬。

師:他們到小河邊幹嘛的?

幼:跳下水

師:發出了什麼聲音呀?

幼:撲通

師:你們想試一試嗎?

引導幼兒試着跳一跳

(幼兒動作的發展不僅對他們的身體發育,而且對他們的思維發展都有重要的價值。教師應充分理解和接納幼兒“邊做邊說”或“先做後說”的行爲,給他們用口頭和肢體語言一同來表達思想的機會,使他們生活得更愉快。)

3、理解活動

(1)教師發書,讓幼兒自主閱讀。

讓幼兒閱讀故事,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的內容。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和習慣閱讀圖書。

閱讀完後,幼兒有序收書。

(習慣的培養對於幼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任何活動中都不可少,當然,這裏也不例外。)

(2)集體閱讀。

教師出示小河的背景圖,插入青蛙等動物的圖片,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

講述:一隻小青蛙,來到小河邊。教師手持青蛙圖片跳到“水中”。依次用同樣的方式講述小鴨子、大烏龜、大河馬跳入“水中”。

結合掛圖,提問:爲什麼小動物都不見了?後來怎麼又出來了呢?

(3)教師將故事的內容完整地講述一遍。

4、故事表演。

教師提供頭飾引導幼兒邊講述邊進行故事表演。

(此處滿足了每個幼兒想動和說的慾望。既培養了幼兒的表演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5、拓展經驗。

師:除了青蛙、鴨子、烏龜、河馬回來到小河邊,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到小河邊呢?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纔是真世界。)

6、延伸活動:

教師將頭飾和小動物圖片放在語言區,供幼兒繼續講述和表演這個故事。

《小河邊》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幽默愉快的氣氛。

2.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文中的反覆句式。

3.能看懂畫面,並複述故事內容。

4.認讀重點字詞:小河邊、小、烏龜、撲通、大。

活動準備:

教師用材料:教學讀本1-3、大字卡第3張、頭飾“青蛙”“鴨子”“烏龜”“河馬”;收集動物在水中游泳的場景圖片。

幼兒用材料:幼兒讀本1-3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看一看,說一說,引出故事主題。

1.欣賞動物在水中游泳的場景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動物在做什麼。

2.介紹故事名稱,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小河邊》,在小河邊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一起來看看吧。

二、自由閱讀

自主閱讀,根據畫面猜測故事內容。

1、幼兒人手一冊幼兒讀本,師引導幼兒說一說畫面中都有誰,它們在做什麼。

2、給幼兒充足的時間閱讀,鼓勵幼兒和同伴小聲交流畫面的內容。

三、理解閱讀

集體閱讀,瞭解故事的角色和情節。

1.師翻開教學讀本,聲情並茂地講述故事一遍。

2閱讀封二,遮住第1頁,引導幼兒說一說圖畫內容,想象並說出青跳入水中的“撲通”聲。

師:小河邊來了誰?小青蛙跳下水會發出什麼聲音?

師:又有哪些小動物來到小河邊,它們在做什麼?小河邊會發出什麼聲音?

4.採用遮蓋法閱讀第8~11頁,感受閱讀帶來的驚喜和樂趣。

師:小動物們呢?它們在哪兒,讓我們一起把它們找出來吧!

5.請幼兒模仿小動物的表情和哈哈笑的聲音。

師:我們把小動物都找出來了,它們開心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可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將頭飾“青蛙”“鴨子”“烏龜”“河馬”擺在黑板上,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大意,同時還可隨機出示大字卡“小河邊”“小”“烏龜”“撲通”“大”,帶領幼兒認讀。

6.小結:小動物們一個個“撲通,撲通”地跳下水,又從小到大一個個地從水裏冒出來,它們在小河邊玩得真開心。

四、創意閱讀

複述故事內容,學說反覆句式。

1.師帶領幼兒翻閱教學讀本,講述故事一遍。

2.逐一出示動物頭飾,引導幼兒運用故事中的反覆句式進行講述。

如,師:誰來到了小河邊,“撲通”一聲跳下水?

幼兒:一隻小青蛙,來到小河邊,“撲通”一聲跳下水。

五、結束活動

教師評價幼兒講述情況,自然結束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