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

本文已影響 1.74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1

主要領域:

遊戲

相關領域:

活動目標

發展幼兒彈跳的能力

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0分鐘

活動準備:

平坦場地一塊

玩法:

幼兒兩人或三人一組,面對面戰立,遊戲開始,同時用力向上跳,落地時兩腳可任意成三種姿勢:

(1)腳併攏表示“石頭”

(2)兩腳左右開立表示“布”

(3)兩腳前後開立表示“剪子”。

注意:石頭勝剪子,布勝石頭,剪子勝布。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於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2

一、教材分析及目標定位:

石頭是一種十分容易獲取的教育資源,我們也曾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利用過它。它那形狀、大小各異的特徵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在和孩子們一起玩石頭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對小石子情有獨鍾,而且喜歡擺放。於是,我聯想到生活中的“鵝卵石”路,並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利用小石子這一主材料借用輔助材料的鋪墊,讓孩子們從發現、創造、體驗中感受到樂趣。同時,這也符合《綱要》中藝術活動:“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體驗創造的樂趣”的要求。

在活動目標的定位上第一是着重幼兒的動手能力的培養,定位通過看看、說說、玩玩,初步嘗試用石子鑲嵌出形狀不一的路,因小班幼兒的能力有限我只在於初步嘗試,沒有過多的要求。第二點確定爲情感目標:積極、主動地發現、感知石子的好玩、有趣,體驗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流程

活動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生活中熟悉的石頭小路做爲導入,預設了幾個問題:1、你看見了什麼?2、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直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又給了幼兒一個路的直觀感念,在實施的過程中,幼兒大多數都能說出這是一條由石子鋪成的路,幼兒的回答爲幼兒的操作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主要利用教師的示範講解,讓幼兒感知鋪路的方法和過程。這裏就是讓孩子在教師的示範操作下了解鋪路的基本過程及方法,我採用了自說自做的形式,而且採用了自己創編的一首簡單易懂的兒歌來讓幼兒進一步瞭解鋪路方法,效果還是可以的。課後同事們說我創編的兒歌不形象突出。(沒辦法誰叫我們不是文學家呢?呵呵)

第三部分通過觀看多媒體,讓幼兒進一步感知路的不同形狀,在有了一定的操作經驗後再來感受成型的作品,孩子們菜會又目的的發現並感知。同時幼兒還會因爲圖片的美麗激發幼兒的操作慾望。

第四部分是活動的操作部分。在觀察幼兒的操作的時候讓我很吃驚,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創作能力、想象能力是無限的,他們的作品超出了我原以爲的程度,孩子們大膽的藝術表達讓我再一次折服於孩子的能力(上課之前,我不是太有把握,因爲對於此班的幼兒的能力不夠了解,而且還聽說我上的這一半相對於那一半能力相對弱些)但事實表明沒有笨小孩,只有懶小孩最後以遊戲《石子路散步》的遊戲進行師幼共同評價,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自我分析

1、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我首先對活動的過程進行了深一步的挖掘,對每個過程都進行深入的研究,並預設了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而我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及迴應。雖然沒有試教以及對孩子也不夠了解,但縱觀整個教學流程還是比較順暢的。孩子們的回答也是比較積極,想象力也比較豐富,能夠及時的對於孩子的回答進行鼓勵及提升,正面的鼓勵也激發了孩子們的發言性。

2、雖然師幼互動比較好,但生生互動方面不夠熱烈。自己準備的PPT畫面鮮豔度不過,PPT的示範作品內容有點簡單,準備的小動物形象不突出。教師自己示範的作品太過於小了點。

不過沒關係,我想:正是一次次的活動、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磨練、一次次出現的問題,才能一次次的進步、一次次的成長。有了問題,就會有解決的方法,有了解決的方法纔會有成長的腳步,只要堅定不移的往前走,就會有到達成功彼岸的機會。套用“我愛記歌詞”中的一句話——希望就在前方!呵呵。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3

教學內容與分析:

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內容廣泛,不僅包括生活故事,還包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科學幻想故事等。它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內容簡介個大雪紛飛的冬日,好心的老爺爺擔心深山裏的兔子沒東西吃會餓壞,就將家裏的胡蘿蔔送給兔子吃。可是,看到堆成山的胡蘿蔔,兔子們卻你爭我搶,亂成團。最後,小兔子們能不能吃到蘿蔔呢?

(二)主題分析故事講述的是小兔們都想要得到胡蘿蔔,但大家互不相讓,你爭我搶,最後終於找到了分蘿蔔的好辦法。故事幫助孩子們知道,在集體中要遵守定的規則和秩序,要學會謙讓。

(三)情節分析故事開始,老爺爺打開窗,看到屋外漫山遍野的雪,他替山上的兔子擔心起來,形象地描繪出了老爺爺的善良、慈愛之心。兔子們看到堆積如山的蘿蔔,都從四面八方跑過來,這張畫面很好地刻畫出了兔子們看到蘿蔔時欣喜的神情和急切地想得到蘿蔔的心理,這正好與故事開始部分老爺爺的想法相呼應。在陣混亂中,兔寶寶的句話成爲故事的個轉折點,也是整個故事的靈魂。“排隊拿東西真快啊!"最後,當兔子們有序地排隊領蘿蔔,時,小兔子們感受和體驗到了排隊拿東西的快速和快樂。

(四)角色分析故事中的老爺爺慈眉善目,從他擔憂的表情、驚喜的神態,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是個充滿愛心的老人。小兔的形象天真可愛,就像羣剛剛融入羣體的娃娃。他們似乎只知道快樂地擁有,卻不懂得顧及他人,不懂得分享與謙讓,這正是生活中大多數幼兒的真實寫照。

(五)圖畫分析

1、畫面的構圖和顏色故事的畫面色彩主要以白色爲背景色,很好地凸顯出了這是個發生在寒冬的故事。整個畫面除了白色以外,還運用了紅色與咖啡色這兩種主色調,分別顯現蘿蔔和深山的景物,讓人目瞭然。

故事的構圖簡單而清晰,通篇以彩色鉛筆勾勒出人物造型。畫面充滿童趣,很符合小年齡幼兒的欣賞特點。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故事中的兔子爲了得到蘿蔔,上躥下跳,吵吵鬧鬧,這張畫面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兔子們的動作,猜測此時兔子們的心理活動。當畫面出現到最後幅,老爺爺看到自己的推車上裝滿了暖茸茸的兔毛時,他愣住了……看似簡單的畫面,卻蘊含了很深的教育內涵。

(六)語言分析本故事的語言簡單\精煉,易於被孩子們理解。而且,其中小兔的對話很符合小班年齡段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因此,可以讓孩子模仿這些話。

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要根據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開始對環境和老爺爺的講述可以慢點,隨後,爭搶蘿蔔時的語氣稍稍急促與緊張,與前面的安靜祥和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孩子對故事情節的發展充滿期待。最後小兔們有序拿蘿蔔,謙讓時的對話可以略微放慢,讓孩子從語句中感受到平穩、和諧和快樂。

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1、教學意圖對於小年齡的幼兒來說,規則意識的培養很重要。本故事通過簡潔、生動的情節,給大家講述了羣可愛的小兔子從爭搶蘿蔔,到有序排隊分蘿蔔的事情。它讓幼兒知道在集體生活中要有初步的規則意識。我們知道,幼兒的日活動有很多環節需要大家遵守定的規則,比如:人多時有序地排隊盥洗、飲水;活動結束時,有序地擺放物品。因此,在活動中設計簡單的排排隊的遊戲,使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游戲,並進步瞭解故事的主旨:在集體中要懂得謙讓,要遵守定的秩序和規則。這樣,才能體會到集體活動的快樂和有序。

2、教學目標

(1)傾聽故事,知道排隊可以讓活動變得更加快樂、有序。

(2)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表述小兔分蘿蔔前後的話語。

3、活動準備圖畫書《小兔子分蘿蔔》,教學課件(PPT)4、教學過程(1)觀察封面,引出故事畫面上有什麼?

這是在什麼季節?

誰愛吃蘿蔔?(引出書名:小兔分蘿蔔)小結:今天我們就起來聽個發生在冬天裏的故事,這是個關於小兔子和蘿蔔的故事。

(2)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①出示第2~9面:

老爺爺給小兔們送來了什麼?

小兔們表現得怎樣?(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出小兔看見蘿蔔後的動作,模仿小兔看見蘿蔔後興奮的話語)小結:能在大冬天吃上個蘿蔔,那可是件多麼開心的事呀!所以小兔們的話語充滿着興奮和喜悅!

②出示第10~11面:

小兔們在幹什麼?

它們可能會說些什麼?

③出示第12~19面(模仿學說小兔爭搶蘿蔔時話語):

小兔們想了哪些辦法來分蘿蔔?有誰得到蘿蔔了嗎?

如果你是小兔爺爺,你會怎麼分蘿蔔呢?(激發幼兒自由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④出示第20~25面:

最小的兔寶寶想了什麼辦法分蘿蔔?(引導幼兒說說排隊的重要性,模仿學說小兔排領蘿蔔互相謙讓時的話語)

⑤出示第26面~結束:

爲什麼兔子們會給老爺爺送禮物呢?

你喜歡老爺爺嗎?爲什麼?(引導幼兒學會謙讓和關心他人)小結:原來,學會排隊也是件開心的事。遵守秩序的人,誰見了都喜歡。

(3)排排隊小兔子們學會了排隊,你們會嗎?請你們聽老師的口令也來排排隊好嗎?(老師要求幼兒聽清地點再排隊)妹妹朋友請到盥洗室的門口排隊。(也可以要求幼兒在聽清對象和地點的基礎上排隊)剛纔小朋友排隊排得真好,老師想給你們吃好吃的東西,想吃嗎?請你們到老師這裏來拿吧!(引導幼兒要有排隊的意識)

(4)活動延伸請你們想想,幼兒園什麼時候也需要排隊?哪些活動需要排隊進行?

(二)教學設計2

1、教學意圖在第個活動中,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秩序的重要性,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並先後模仿了小兔分蘿蔔時不同的話語,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當然除了學會動口以外,還應該學會動手哦!

直以來,小兔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物,而小兔愛吃蘿蔔的形象也深入幼兒心中,何嘗不讓孩子們試試學做“胡蘿蔔”呢?或許這對小班孩子是次挑戰,趕快試試吧。

2、教學目標

(1)在泥工活動中,嘗試使用輔助材料。

(2)嘗試用搓泥的方法做蘿蔔。

3、教學準備《小兔子分蘿蔔》圖畫書,教學課件(PPT)彩泥,泥工板,泥工刀等綠色皺紋紙,小塑料棍

4、教學過程

(1)回憶故事出示堆蘿蔔:

這是什麼?它是誰最喜歡的東西?誰來給蘿蔔排排隊?

還記得《小兔子分蘿蔔》的故事嗎?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季節?他們的蘿蔔是從哪裏來的?

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

(2)聽聽講講:教師講述故事,在對話處引導幼兒起說故事中小兔們是怎麼分蘿的?(鞏固排隊的重要性)小兔子實在太愛吃蘿蔔,這麼多的蘿蔔都已經分完了,我們起動手再給小兔做些蘿蔔嗎?(引出主題“做蘿蔔")

(3)學做胡蘿蔔看看胡蘿蔔是什麼顏色的?長得像什麼?(重點認識錐形)還有什麼東西也和胡蘿H憊得很像?

示範:每人拿塊泥,和老師起團泥,團揉光滑後再搓泥。

請你們把泥放在手心,手掌邊用勁大,邊用勁小,搓出頭粗頭細的錐形。看看胡蘿蔔少了什麼?

示範:教幼兒使用小塑料棍將皺紋紙當做蘿蔔葉嵌插在蘿蔔頭上。

(4)送胡蘿蔔哇,會兒我們已經做了那麼多的胡蘿蔔,真棒!請你們把做好的胡蘿蔔放在籃子裏。(引導幼兒排隊有序放置)現在我們起去給小兔送蘿蔔吧?(繼續引導幼兒有序排隊)小兔今天非常開心,大家送的胡蘿蔔真多真好,小兔子說謝謝你們。

(三)活動拓展

1、活動名稱:水果寶寶(蔬菜寶寶)排排隊

2、活動意圖:引導幼兒根據物體的大小排列。

3、活動準備:各種大小不同的水果、蔬菜。

4、活動提示:引導孩子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如果色彩和品種有混合,但大小有序即爲完成任務。

(四)閱讀區的活動在閱讀區放置幾張孩子排隊的照片,每張照片排隊的人和數量都不相同(最好是本班孩子的照片)然後提供些場景:如洗手間、放置茶桶的地方、樓梯,等等。

引導幼兒將孩子排隊的照片放置在場景中,並向大家介紹:我們(或誰和誰)排隊(幹什麼),或在(地點)我們(或誰和誰)排隊(幹什麼)。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選擇了本有意思的圖畫書,進行閱讀,孩子們很喜歡,興趣點也很高。

不足之處:

1.提問瑣碎。

每個職業只提問兩個問題,問題不要太多,要有重點的進行提問。

2.有輕有重。

有的環節不需要進行的很細緻、詳細,重點環節要突出。

3.巧妙設計。

同樣的環節,同樣的設計,怎樣讓孩子又快又好的掌握,也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

通過本次活動,我又找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努力避免再出現這些問題。讓幼兒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體會到閱讀的快樂,以此促進幼兒早期閱讀的能力。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4

遊戲目標:

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和控制能力。

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遊戲準備:

熊頭飾、活動場地

遊戲玩法:

老師指定一個小朋友扮演熊,其他小朋友當石頭人,熊在前面走,石頭人在後面跟,所有小朋友一起邊走邊說:"熊和石頭人",當說到"人"字的時候,熊回頭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熊回頭時必須立即停止不動,保持原來的姿勢,裝作石頭,熊數5個數,在這個時間裏,熊如果發現誰動了就喊出他的名字,該幼兒要被熊帶走,不能繼續參加遊戲。接下來再如此反覆遊戲。

教學反思:

《熊和石頭人》以動靜交替的形式出現,很生動、有趣,而且讓幼兒有發揮想象的空間。初次接觸這首歌曲,首先想到,遊戲豐富又有極大的趣味性,孩子們一定很喜歡這種動靜交替的音樂遊戲活動。整個活動從掌握這一方面來看還不錯,歌詞簡單、易懂。在目標制定方面,我是根據課程上的活動目標而制定,也根據制定的目標展開來教學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到知識,完成目標。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根據生活經驗,講述石頭旅行的故事;

2、體驗玩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顏料、調色板、海綿、抹布;

2、小鵝卵石人手一塊,宣紙人手一張,把宣紙墊在襯衫包裝盒內(或其他淺一點的和盒子裏)。

活動過程

1、老師在來的路上碰到了一個好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想)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他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小石頭蛋蛋,你們知道他爲什麼要來咱們幼兒園嗎?

2、蛋蛋旅行記。讓我們來聽聽蛋蛋自己的說法吧!我十分羨慕小朋友們用自己的小腳丫走來走去,想到哪裏就到哪裏,我有一個當旅行家的願望,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就開始了我的旅行,在路上聽到小朋友們快樂的笑聲,我隨着笑聲就跟到了幼兒園,跟着周老師來到了小二班。小朋友們知道了蛋蛋來的原因,可是你們看他沒有手和腳是怎麼來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3、教師演示石頭滾畫過程:蛋蛋穿上漂亮的紅衣服(蘸上紅顏料),快樂的上路了(把石頭放在盒子內的宣紙上,隨意擺動盒子,讓石頭滾動),教師講述蛋蛋經過的地方。

4、一起去旅行。聽說蛋蛋這次旅行很開心,許多小石頭也想去旅行,你們願意帶着他去嗎?願意的話就讓蛋蛋的朋友們做我們的小夥伴和我們一起出發吧!

5、幼兒進行石頭滾畫,教師個別指導,提醒幼兒作畫時保持桌面乾淨。

6、編個旅行的故事:你和你的小夥伴去哪裏旅行了?說說你們的行走路線,結合滾畫作品,啓發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編個旅行的故事。

活動結束

帶我們的小夥伴到幼兒園裏參觀優美的環境,再次讓他們認識我們美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出發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石頭的特徵,知道石頭是多種多樣的。

2、通過觀察、討論,發現石的用途以及它們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瞭解石頭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課件:有用的石頭。

2、課-照片:岩石。

3、幼兒用水彩筆。

4、幼兒蒐集的小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圖片欣賞:漂亮的岩石。

教師提出疑問:漂亮的岩石是怎樣形成的呢?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展開。

1、教師講解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經過風吹日曬,又經過雨水、空氣等外力的作用,沉積成巖固結而形成的岩石。

教師:你們出去旅遊的時候看見過岩石嗎?想一想在哪裏見過岩石?(提示:海邊,山林等)

2、實驗。

出示:一團捏在一起的溼沙。

你們看這是什麼?現在,我們用吹風機吹一吹,看看有什麼變化?

小結:小球上的沙,由於溼度的變化和擠壓,可變成岩石。

老師告訴小朋友,岩石經過風吹、日曬或水浪的衝擊可變成大石頭呢。

3、瞭解岩石的沙化特徵。

課件演示:岩石和沙子。

教師:看看照片上是什麼?,你們知道沙子是怎樣形成的嗎?

小結:岩石被風化成爲小塊後,還必須經水流的不斷衝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進一步又可變成細沙。所以,可以說沙是石頭變的,石頭也是由沙變的。

4、引導幼兒在探索中認識石頭。

(1)讓幼兒自己玩自己的石頭(每人一塊,顏色、大小、形狀不一)

(2)啓發提問:

石頭是什麼樣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麼感覺?(粗糙、光滑)

你手裏的石頭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引導幼兒說出:石頭是多種多樣的,顏色有……,形狀有……)

5、討論:石頭有什麼用?

課件演示:《有用的石頭》

鋪路、鋪地、築防洪堤、做假山、石橋和石凳、石欄杆。

結論: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石頭。

三、結束。

引導幼兒在小石頭上作畫。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後繼續收集不同的石頭,瞭解不同石頭的作用,然後講給大家聽。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石頭在生活中的作用。

2、嘗試運用顏料進行裝飾,體驗在石頭上作畫的樂趣。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感受石頭畫的藝術美。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PPT。

2、石頭畫範例。

3、石頭若干、毛筆、記號筆、各種顏色的顏料,擦手小毛巾。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交流討論。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請你聽一聽,猜一猜,裏面會是什麼。

師:你在哪裏見過它?它可以用來做什麼?

師:小朋友說出石頭有那麼多的用途,那石頭還可以做成什麼呢?

二、出示課件,欣賞石頭畫。

師:原來呀石頭還可以做藝術品,在石頭上畫畫呢,看,你最喜歡哪塊石頭畫,爲什麼?

師:看了那麼多石頭畫,你知道這些是怎麼畫的嗎?

三、教師示範,講述要求。

1、教師示範石頭畫。

2、引導幼兒欣賞其他範例。

師:老師還畫了幾塊石頭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們想試一試嗎?老師也給你們準備好了工具,一起動手來畫一塊自己的石頭畫吧!

五、展示作品,講評。

師:你們的石頭畫真漂亮呀,誰願意來介紹一下。

六、活動延伸,欣賞藝術家作品。

師:謝謝你們創作了這麼富有童趣的作品,接下來讓我們來欣賞一些不一樣的石頭畫。

小結:原來石頭畫也可以這樣創作,成爲一件藝術品,孩子們,帶上屬於你們的藝術品回班級給同伴欣賞一下吧!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8

設計意圖

《小石頭變身記》是依據建構式課程小班下冊的主題《石頭大玩家》生成的活動。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發展存在着語彙量少,不願意大膽交流等特點,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我以語言活動《想長腳的石頭》和美術活動《石頭大裝飾》這兩活動爲基礎設計了綜合活動《小石頭變身記》,通過自編故事,以“小石頭借顏色”的情節爲線索引發幼兒樂意參與石頭的裝飾。在故事情境的激發下,學習“有禮貌地請求別人”,把語言、點數、美術創意進行了有效整合。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願望的喜悅心情。

2、嘗試有禮貌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學說短句“XX,請給我一點XX顏色好嗎?”

活動準備

鵝卵石若干、自制繪本、顏料、各種顏色水果及相關顏色圓點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小石頭的願望

1、引導幼兒和小石頭打招呼

2、瞭解小石頭的願望(小石頭看到小朋友穿了五顏六色的衣服,它也想要去找顏色)

二、小石頭找顏色

1、欣賞繪本,在邊說邊玩中和小石頭一起借顏色。

師:小石頭咕嚕咕嚕出門去找顏色,一擡頭看到了紅彤彤的太陽公公,它就對太陽公公說“太陽公公,太陽公公,請給我一點紅色好嗎”(教師語言示範,突出禮貌用語“請”)。

師:啊呀,太陽公公里我們太遠了,小石頭的話太陽公公它聽不清楚,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幫小石頭,一起說“太陽公公,太陽公公,請給我一點紅色好嗎”(鼓勵孩子一起練習短句)

2、小石頭借到紅色(引導幼兒)學說短句:“請給我一點XX顏色好嗎?”

三、賞一賞小石頭

1、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2、觀賞石頭變身的圖案,拓展幼兒創造想象的經驗。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在音樂A段小狐狸轉身和B段音樂小狐狸撓癢癢的地方控制住自己的身體保持不動並能創編各種造型。

2、能夠遷移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創編不同的動作造型。

3、體驗和小朋友們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檳果》。

【活動過程】

一、幼兒熟悉音樂

1、幼兒跟隨老師用點頭、拍手的方式熟悉音樂的第一部分。

2、講述故事:《狐狸和石頭》

森林裏住着很多的小動物,小動物們可喜歡在一起做遊戲了。一天,小動物們正在玩着,忽然看見好朋友小狐狸在散步,小動物們想,來和小狐狸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吧,先別告訴他。結果,小狐狸在前面走,小動物們悄悄的跟在後面,等小狐狸一轉身。小動物們就變成各種各樣的大石頭。

二、學習音樂遊戲《狐狸和石頭》。

1、自由創編大石頭動作。

嘗試在自己的座位上做大石頭造型。

創編更多的大石頭造型。

和同伴合作創編大石頭造型。

2、練習樂曲的第二部分“撓癢癢”動作。

3、完整遊戲一遍。

三、結束部分:多種形式複習遊戲。

教學反思

在本次的音樂評優課活動中,我選擇的是小班音樂遊戲《狐狸和石頭》。這次的音樂遊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在活動中積極性也比較高,玩的很開心。活動以故事導入,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緊接着讓幼兒聽音樂變造型,在這環節中我覺得幼兒聽音樂的次數不夠多,導致在遊戲過程中很多幼兒沒有很完整的跟着小狐狸走路。在帶領幼兒正式遊戲時,我可以手上拿一隻狐狸老師面對這小朋友,手上的狐狸背對着小朋友。這樣就可以觀察到每一個幼兒。

通過這次的評優課活動,老師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專業知識,感受了很多,認識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按ABAB的形式進行排序。(重點)

2、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準備

1、三角形、圓形小卡片人手一套

2、PPT過程

一、春遊--感知物體的ABAB排列規律

1、小朋友,美麗的春天到了,大家都去春遊啦。

2、點擊PPT。小朋友來到了公園裏,公園裏有些什麼?

3、樹是怎麼排隊的?

4、花是怎麼排隊的?

5、出示PPT2。啊呀,前面有條河,但是小石橋壞了。我們一起來修吧!

這些石頭是什麼圖形?他們是怎麼排隊的?接下去是什麼形狀的石頭?

二、修小路--運用ABAB規律進行排序

1、情境:路遇小兔,傷心的小兔說回家的路壞了,我們一起來幫小兔修路吧。

2、小兔訴說路的規律: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

3、教師演示。

4、幼兒操作練習。

5、師幼共同檢驗。

6、小兔送禮物,送給每位寶寶一個圖形延伸活動:

三、回家--嘗試運用ABCABC規律排序

1、哎呀,我們回家的路也壞了,怎麼辦?

2、看看我們有幾種圖形?三種圖形怎麼排?

3、師幼合作修路。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11

活動內容:

畫石頭路(重點領域:美術)

活動目標:

⒈以畫滿全紙的彩色圓形和橢圓形來表現石頭路的局部。

⒉體驗局部組合成整體的新奇感。

⒊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⒈幼兒作畫的油畫棒。

⒉白色小路操作紙每人一張。

⒊傾聽過故事《五彩石頭路》。

活動過程:

㈠導入,圓圓的彩色石頭來鋪路

⒈故事《五彩石頭路》中兔弟弟和兔姐姐給松鼠大嬸鋪了一條彩色的石頭路,漂亮嗎?石頭是什麼樣的?

⒉彩色的石頭真漂亮,圓圓的鵝卵石很光滑,走上去感覺很舒服。我們今天來畫一條五彩的石頭路。

㈡密密的石頭鋪滿路,以畫滿全紙的彩色圓形和橢圓形來表現石頭路的局部

⒈教師示範畫橢圓形的石頭,提醒幼兒畫封閉圓時儘可能畫得圓一些。

⒉請個別幼兒嘗試繪畫圓形、橢圓形石頭。

⒊我們要讓石頭鋪滿路,這樣的路走起來特別舒服,也好看。引導幼兒在白紙上畫滿大大小小的圓形、橢圓形石頭。

⒋用各種色彩給石頭塗色,也可以在一塊石頭上塗多種顏色。個別幼兒嘗試。

⒌幼兒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㈢長長的石頭路真好看,體驗局部組合成整體的新奇感和合作帶來的快樂

⒈我們來把大家的畫連起來,變成一條長長的石頭路。

⒉教師和幼兒一起,把幼兒的作品拼接成長長的彩色石頭路。

⒊欣賞合作完成的石頭路,感受成功的喜悅。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12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這次活動的選材就來源於生活。石頭是構成自然生態環境的一種無生命的物質,同時也是幼兒經常接觸的事物,比如在幾次戶外活動時,我看到有幾個孩子特別喜歡去撿石頭玩,用石頭在地面上、牆面上、花壇邊等各地方敲一敲,一邊玩一邊興奮地叫同伴一起過來聽石頭敲擊所發出的聲音。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成課程,於是就設計了這個小班的科學活動《奇妙的石頭碰碰響》,希望通過遊戲引起孩子們對探索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的興趣,引導他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求發展”,就如《綱要》中所說:“要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發現和感覺到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二、目標

從“新綱要”科學領域目標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意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綱要,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目標:

1、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樂意參加玩石頭的遊戲,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嘗試自由探索,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並願意大膽表述。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爲“通過探索,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探索比較法來解決難點,通過兩次探索比較讓幼兒發現這一特性。

四、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人手兩塊石頭;若干件硬的物品(木頭積木,塑料積木,金屬勺子);若干件軟的物品(海綿,毛絨玩具,毛線團);厚墊子,桌子等。

2、經驗準備:已學習節奏樂《閃爍的小星星》

五、過程

我通過三個環節“感知特性——探索比較——拓展經驗”來達到活動的目標。

1、感知特性

一開始以“石頭展覽會”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觀察發現石頭不同的顏色、形狀、質感,對石頭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的瞭解,爲後面的環節做好鋪墊。

2、探索比較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所在。通過兩次探索比較,讓幼兒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並願意大膽表述。第一次以集體共鑑的方式,初步感知軟硬物體與石頭碰撞產生的不同現象;第二次通過自主探索,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的判斷進行初步猜測,經過探索驗證進一步感知這一現象。

3、拓展經驗

這是活動的延伸環節,進一步增強幼兒對探索石頭的興趣。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沙,因此在本次的活動裏,孩子的興趣是非常高的,但是要怎麼在玩當中有目的的去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感受沙的特性,就是這本節活動的重點。

優點:

玩沙的工具還是比較充足的,並且,種類多樣,可以讓孩子用各種工具,用不同的方式去感知沙子的特性,感受到沙子的神奇之處。

不足:

孩子天性就是愛玩沙,但是,在玩之餘,還是缺少了些有目的的引導,回到班上沒有及時的做反思,這樣就達不到一個提升,這也是我下次活動必須要注意到的地方!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樂意參加玩石頭的遊戲,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嘗試自由探索,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並願意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兩塊石頭;若干件硬的物品(木頭積木,金屬勺子);若干件軟的物品(海綿,毛絨玩具);厚墊子,桌子等,PPt圖片。

經驗準備:已學習節奏樂《閃爍的小星星》。

【活動過程】

一、猜石頭。(通過猜猜的遊戲,激發興趣)

1、師:今天小林老師帶來了一位神祕的小客人就藏在這個袋子裏,你們猜猜它是誰呢?

2、師:聽一聽,有什麼聲音?(將包起來的石頭放在地上敲)

3、請出石頭朋友,問好。

師:想不想知道是什麼東西呀?(原來是石頭呀)小石頭,你好呀!

二、玩石頭——“石頭展覽會”。(通過玩石頭遊戲,充分的體驗石頭的特性)

1、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石頭展覽會,展覽會上的石頭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去展覽會有兩個要求,第一、到展覽會後可以選一個你喜歡的石頭,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個哦!記住了嗎?第二、就是拿到石頭以後要趕快回到你的座位上,看一看石頭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石頭上有什麼?然後再用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也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的發現。當你聽到叮叮叮的聲音,就趕緊把石頭輕輕的放在椅子下,然後把小門關緊,要不然小石頭就不跟你做朋友了。(引導幼兒聞一聞、摸一摸、再摸自己的臉,認識硬)

師:剛纔小朋友都玩了石頭,誰願意來說說你的石頭是什麼形狀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橢圓形)石頭有什麼顏色?(紅色、白色、黑色、棕色)石頭上有什麼呀?(有的小朋友還發現石頭上有花紋)石頭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呢?(硬硬的、冰冰的、粗糙的、光滑的)

小結:通過玩石頭的遊戲,知道石頭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而不同的石頭摸上去的感覺也不一樣,有粗糙的,有光滑的。

2、那我們給石頭取個名字吧?你們看這個石頭是什麼樣的,(大的)

(老師先取,引導幼兒根據大小、顏色。大大、小小、花花、冰冰)

三、找石頭。(通過找石頭的遊戲,瞭解石頭在哪裏,石頭有很多品種,造型,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石頭等知識。)

1、師:在生活中,你們在哪裏見過石頭?(工地,池塘邊,小溪邊,海邊,公園)

2、尋找遊戲:請孩子從照片中找出哪些是石頭變成的物品。

師:剛纔小朋友在很多地方找到了石頭,小石頭可調皮了它還想跟我們玩。你們看這是什麼?(石拱橋、石桌椅、房子、石雕:對,這是一種特殊的石頭,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壽山石。)是用什麼做的呀?(石頭)原來石頭會變成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東西。

四、石頭音樂。

1、石頭碰碰響。初步感知軟硬物體與石頭碰撞產生的不同現象

(1)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2)請個別講述小石頭與不同物體碰撞的聲音是否一樣,各是怎樣的聲音。

師:今天呀,班上還來了幾位朋友,你們看是誰呀?(勺子、積木、海綿、布娃娃)這些東西呢也想跟石頭交朋友,把這些東西跟石頭碰一碰你們猜一猜會發出什麼聲音?可以把你的發現告訴旁邊的小朋友。當你聽到叮叮叮的聲音,要馬上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現在請每個小朋友都幫你的石頭找個朋友吧。(小石頭與勺子碰碰,小石頭與積木,小石頭與海綿碰碰,小石塊與布娃娃碰碰)

師:剛纔小朋友都幫石頭找朋友了,是不是所有的東西跟石頭碰一碰都會發出聲音?(不是)那跟什麼東西碰一碰不會發出聲音?(海綿、布娃娃)用手捏捏看什麼感覺?(它們捏一捏是軟軟的,喔,跟軟的東西碰不會發出聲音)那什麼東西碰一碰會發出聲音?(勺子、積木)也用你們小手捏捏是什麼感覺?(硬硬的,對硬硬的東西碰在一起會發出聲音)剛纔小朋友都發現了石頭跟硬的東西碰一碰會發出聲音,那它們發出來的聲音一樣嗎?(有的小朋友說一樣的,有的小朋友說不一樣)我們來聽一聽吧。石頭跟勺子發出來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叮叮叮)石頭跟積木呢?(咚咚咚)

小結:原來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就沒有聲音;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但跟不同的物品碰碰發出來的聲音也不一樣。

2、石頭打擊樂《閃爍的小星星》

(1)音樂響了,我們用石頭跟着音樂一起演奏吧!

師:小石頭交了很多朋友可開心了,還想跟我們一起來唱歌。現在請每個小朋友上來找個你喜歡的朋友回到位置上,然後把石頭拿出來聽着音樂一起唱歌。(音樂響起,自然的敲擊)

(2)播放音樂,按節奏選擇石頭與石頭、石頭與勺子、石頭與小鐵塊一起敲擊。

(3)分成三組,分別用石頭敲擊不同物體,隨着音樂演奏。

五、活動延伸(洗石頭)

師:石頭累了,想睡覺了,我們帶他們去洗個澡吧!那邊有大盆和刷子,還要注意哦,洗完石頭要給他擦乾,不然會感冒的。我們也請爸爸媽媽一起來吧。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玩石頭的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能通過找、看、摸、聞等方式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與作用。

3、培養幼兒大膽、連貫、完整的表述能力。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大小不一、顏色不一、形狀不一、品種不一)的石頭若干。

2、請每位幼兒帶一塊石頭。

3、環境創設:收集各類石頭風景及石頭建築物的圖片在活動室內展貼。

4、石頭展區。

5、PPT(風景、玉、手鐲、石頭房子、石頭橋、石桌.....)

【活動過程】

一、以觀察“石頭展覽”談話引入:

師:今天我們辦了一個石頭展,小朋友想去參觀嗎?這裏老師提個要求:參觀時請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捏一捏,比一比、踩一踩,然後說一說,這些石頭的名字,有些什麼祕密?可以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伴小聲討論。

二、幼兒參觀“石頭展”,探究石頭的特性。

1、幼兒自由參觀石頭展,師引導幼兒從紋路、顏色、形狀、大小、軟硬光滑、粗糙等方面進行感知。

2、請幼兒自由挑選兩塊石頭,一塊是自己帶來的,另一塊是自己喜歡的。

三、幼兒集中交流,分享探究發現。

1、幼兒互相介紹手中的石頭。鼓勵幼兒自由與同伴交流,說出自己的發現。

2、師:小朋友參觀石頭展,誰願意來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石頭朋友(要求說出石頭的名稱)?你發現這些石頭朋友有哪些祕密?(要求說出顏色、形狀等方面的特性)?還有誰發現跟大家不一樣的祕密?

四、師幼一起小結石頭的特性及作用。

1、引導幼兒小結石頭的特性。

師:大家認識了許多石頭朋友,它們的顏色是怎麼樣的呀?(可用:五顏六色、許多顏色、五彩斑瀾……)

大小怎麼樣?(可用:大大小小、有大有小……)

用手摸一摸、捏一捏,你發現了石頭有什麼祕密?(有的光滑、有的粗糙、很硬……)石頭很硬小朋友玩石頭時要注意安全。

2、遊戲找石頭。瞭解石頭的作用:

①師:石頭有這麼多的祕密,現在石頭想跟我們小朋友玩捉迷藏,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它們。

②教師展示PPT請幼兒猜一猜。

③教師小結:原來石頭有那麼多的本領啊!它是一種很好的建築材料,可用來蓋房子、造橋、鋪路……有些可以經過工人叔叔加工成我們的日常用品,如石磨、茶几和漂亮的.工藝品石獅子、玉鐲、玉佩……

五、欣賞石頭風景圖(PPT)

1、師:還有一些石頭是我們不知道的,在大自然中,成爲美麗的石頭風景,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邊看邊想:這些石頭風景你見過嗎?是哪兒的?這些石頭形狀象什麼?

2、利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圖片,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同伴互相交流。

六、結束活動。

師:石頭不但作用大,而且很好玩,小朋友活動結束後可在各個區角中和石頭一起做遊戲,也可以回家把你們的發現石頭的祕密告訴給爸爸和媽媽。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

《石頭》幼兒園小班教案15

教案設計:

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孩子們都很喜歡玩。近來班裏的自然角中有家長爲我們送來了幾塊雨花石,那色彩斑斕的石頭更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正好我們小班開展了以故事〈五彩石頭路〉爲引線的主題活動。那麼如何挖掘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徵來對幼兒進行數學方面的教育呢一開始,我想到了數數。但純粹的數數活動僅僅把石頭作爲其他教具的替代,也沒有多大的意思,而且顯得很單調。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徵,圍繞它的特徵來開展活動。細細的觀察石頭,它具有不同的顏色,有大有小,有粗糙有光滑。因此我想就此入手,把活動的重點放在讓幼兒根據石頭的特徵來進行排序活動,並整合了有關數學方面數數和分類的知識。

教學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徵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石頭若干,每人一隻筐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爲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瞭解石頭的特徵,並突出了石頭特徵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爲後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爲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第一次讓幼兒撿石頭的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然後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使得幼兒對於石頭的這兩個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瞭解,又爲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裏,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裏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裏撿不同的石頭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爲後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於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爲後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爲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後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麼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徵的瞭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

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並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於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着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裏走過?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感知石頭特徵的基礎上,學習按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的一個數學活動。其中也整合了數學中的一些數量,分類等內容。

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頭,老師有意識的選擇不同特徵的石頭作爲本次活動的主角。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也是幼兒十分很感興趣的東西。通過這樣的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對石頭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同時也得到了數學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老師所提供的石頭數量應該更加充足,這樣在幼兒排序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的補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頭。

本次活動的材料是石頭,充分體現了材料的生活化。材料是數學活動的載體,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着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激發興趣的大小及開發智力的深度。而石頭本身具備的特徵比較多,適合幼兒進行分類和排序。同時這樣的材料來源於生活,準備比較簡單,不用化很多的功夫。體現了材料準備的簡單化,但雖然是簡單的材料但在用的時候卻是非常的實用。

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體現了方法的多樣化。操作法是提供合適的材料,教具,環境,讓幼兒在自己的擺弄,實踐中獲得數學感性經驗和邏輯知識,是小班幼兒學數學的最主要的方法;遊戲法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於幼兒感興趣的遊戲中,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習,有利於調動積極性和激發興趣,也是一種常用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就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遊戲的方法貫穿始終,同時又讓幼兒充分的操作,讓幼兒在自己的動手中獲取新的知識經驗。

在活動中始終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

在讓幼兒學習排序的過程中就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後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把孩子的原有的經驗進行提升。再讓孩子學習新的排序方法,獲得多種的排序經驗,得到發展。

教師指導做到三個"最":最少的干預,最多的觀察,最大的鼓勵。對幼兒來說,操作的過程要比結果更爲重要,教師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讓幼兒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然後鼓勵幼兒學習新的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