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本文已影響 1.74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慢、快拍球的動作要點。

2.初步掌握原地慢、快拍球的動作;能夠隨節奏拍球。

3.能積極嘗試慢、快拍球;善於動腦筋,並能仔細觀察教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動作。

4.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1.原地單手拍球比較熟練。

2.會玩“慢、快跑遊戲”。

3.皮球若干,《兔子舞》音樂。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熟悉球性遊戲。

1.教師帶領幼兒玩遊戲:聽哨音,抱球“慢、快跑”遊戲。

2.熟悉球性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做關於球的基本動作,引導幼兒學習抓球、壓球、託球、拋球、轉球的動作。

複習原地單手拍球

3.複習原地單手拍球的動作要求。

師:小朋友都能和皮球很好的玩遊戲,那麼我們一起來單手拍球10下,看誰能夠連續不斷。準備好,一起數。

二、嘗試並探究慢、快拍球。

1.觀察、比較兩種不同的拍球方法。

(1)教師示範兩種拍球方法,請小朋友說一說兩者的區別。

(2)師:怎樣能夠把球拍的快,怎樣能夠拍的慢呢?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

2.幼兒自由分組,初步嘗試練習。

3.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動作,引導幼兒說出慢、快拍球的要點。

教師總結:慢拍球的時候拍的時候用力,等它彈的很高再拍下去,拍快球就要重心低拍的越低就越快。

三、學習快、慢拍球。

1.幼兒根據教師口令慢、快拍球。

師:聽好口令,我說慢你們就要拍的慢,我說快,馬上加快速度拍,準備開始!

2.教師再次小結要點,引入哨音節奏概念。

師:拍的慢一定要記住讓球彈的很高以後再拍下去,拍快球就要拍的低,今天老師準備了一個哨子,聽好哨子聲音,吹的短拍的快,吹的長拍的慢。

3.幼兒根據教師哨音慢、快拍球。

四、聽音樂拍球遊戲,感受拍球的節奏感。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聽音樂,感受節奏。

2.初步嘗試跟隨音樂節奏拍球。

師:你可以試一試聽好音樂節奏,跟着節奏拍球,就像我們打節拍一樣,一定要仔細聽音樂哦!

3.教師請小朋友休息說一說怎麼跟着節奏拍球。

4.分析好以後再次嘗試跟隨音樂節奏拍球。(教師可以幫着幼兒打節奏)

五、放鬆運動。

1.放鬆手臂和手指,體前屈和蹲起跳練習。

2.指導幼兒甩甩手,拍拍腰,捶捶背等動作。

【活動反思】

1 通過以上的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在過程中學到的遠遠不只是拍球的技能,而是遇到困難,自己會思考

2 在過程中幼兒展現出了不怕困難,勇於嘗試,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像這樣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冷靜思考,充分展現我們的想像力,調動我們的思維,想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3對於這一節課達到的效果很好,雖然有一些幼兒拍得不是很有效,但是可以看出他們很認真,用心。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找出解決方法。

4 如果重新上這一節課,我會讓幼兒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讓幼兒們有思考的空間,而不是從一邊引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爲:

1、初步瞭解蝴蝶的一生。

2、激發幼兒對昆蟲探索的慾望

3、嘗試畫出蝴蝶一生的演變過程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蝴蝶。

2、物質準備:卵、毛毛蟲、蛹、蝴蝶圖片若干、課件(各種各樣的蝴蝶圖片、蝴蝶一生轉變過程的碟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1、興趣引入:

小朋友們好,我是快樂的蝴蝶姐姐,今天我想邀請大家到我們美麗的蝴蝶谷去做客,你們想去麼?(想)於是,在歡快的音樂中,我帶領幼兒飛到活動室中間坐好。

2、感受蝴蝶種類的多樣性瞧,美麗的蝴蝶谷到了。(課件出示蝴蝶谷圖片)快看呀,我的好朋友都來歡迎大家啦!出示課件蝴蝶幻燈片。(在悠揚的《化蝶》音樂聲中,一隻只漂亮的蝴蝶映入幼兒眼簾,把幼兒帶到了一個美麗的蝴蝶世界。)

(二)設置疑問小朋友

你們剛纔看到的只是我們蝴蝶家族當中的一小部分。因爲我們蝴蝶可是一個大家族,分佈於世界各地,一共有好幾千中呢!咦?小朋友,你知道我小的時候長得什麼樣麼?

“我小時候到底長得什麼樣?真的像小朋友說的那樣麼?現在我給大家看一看我小時候的照片吧。這時教師逐幅出示:蛹、卵、毛毛蟲、蝴蝶的圖片讓幼兒觀察,並讓幼兒猜名稱、特點。到底哪一張是我剛出生時的照片?我慢慢長大又變成什麼樣子呢?

(三)猜想驗證

1、猜想:請幼兒分組自由按順序排列,並說一說理由。(教師可以從幼兒的排列順序瞭解到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

2、驗證:到底哪一組排列的對呢?還是請大家看一看我的生長錄像吧。(播放課件:蝴蝶的一生。)

3、教師提問集體訂正。

(1)媽媽把我生在哪裏?爲什麼把我生在葉子的背面?這時大家叫我什麼名字?

(2)我從卵裏鑽出來變成了什麼?我喜歡吃什麼?

(3)我變成大毛毛蟲以後會做什麼事情?大家給我起了什麼名字?

(4)我從蛹裏鑽出來又變成了什麼?

(四)自由創作

根據所掌握的知識,自由創作。在音樂中畫出蝴蝶一生的演變過程,回家講述給家人聽。

教學反思:

由於蝴蝶的生長過程比較長,幼兒不易觀察到,而且,毛毛蟲變蝴蝶的特殊性對於現階段的幼兒來說難於理解,因而在活動中我運用了標本、圖片以及ppt的科普小故事,從中發揮其優越性,服務於教學活動。形象的標本、圖片,生動有趣的科普小故事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可視、可聽、易感知、易理解,使幼兒在探索中瞭解了蝴蝶成長的規律和變化。 教學活動爲幼兒提供了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機會。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突出幼兒爲主體,我只是在適當的時機加以引導,爲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幼兒看、想、說、做等,充分發揮了幼兒各種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兒的各種能力。同時我還重點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達,爲幼兒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把說的權力交給幼兒,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時候起着啓發、引導的作用,並且在幼兒有需要的時候,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努力使每個幼兒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看看說說小豬尋找"女朋友"的經歷,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幽默、快樂。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推測和想法,初步理解"合適的纔是最好的"。

教學重點

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幽默,大膽表達自己的推測和想法。

教學難點

理解"合適的纔是最好的"。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

教學課時:

一教時

教學理論依據:

5~6歲幼兒的自我人格已逐漸形成,而且是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成長的關鍵期,怎樣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促進幼兒良好性格、社會性發展呢?於是在大班《我自己》的主題活動背景下,我選擇了《小豬的愛情》這本繪本,它畫面色彩鮮明,動物特徵凸顯,故事情節簡單,易於大班幼兒觀察、推測和表達,在幼兒進一步鞏固認識一些動物(小魚、小蜜蜂、長頸鹿、大象等)的主要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的同時,希望藉助作品情節的展開,通過看看說說、猜猜議議,瞭解小豬尋找女朋友的經歷,讓幼兒充分感受作品中幽默與快樂,感受動物之間的"愛情"(友情)並初步感受合適的纔是最好的,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和"愛"。

活動中,根據大班幼兒的已有的情感認知經驗,我從和孩子聊聊心中愛的話題開始導入,隨後藉助媒體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豬哥哥找女朋友的過程,鼓勵他們在故事情境中利用認識經驗想象、推測和表達,初步感悟到什麼纔是合適。最後,通過觀看各種動物的有趣動畫,瞭解其他動物之間的友情,從而遷移經驗、拓展經驗,引發幼兒後續探究與發現動物奧祕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聊聊孩子們心中愛的話題,引出故事導入主題1、交代故事名字:《小豬的愛情》。(播放PPT1)2、重點問題:你們知道什麼是愛情嗎?

小結:愛情的味道是甜甜的、暖暖的,就像爸爸媽媽在一起一樣,相親相愛,好幸福啊。

二、說說豬哥哥找女朋友的過程,感受合適纔是最好重點問題:

1、(播放PPT2)你們猜豬哥哥會想找一個怎樣的、特別的女朋友呢?

2、(播放PPT3)小魚妹妹會答應豬哥哥的請求嗎?它會怎麼說呢?

小結:(播放PPT4)哦,看來小魚和豬哥哥生活在一起倒真不合適,因爲小魚生活在水裏。

3、(播放PPT5)豬哥哥對小蜜蜂說什麼?小蜜蜂爲什麼一聲不吭的呢?它是怎麼想的呢?

小結:(播放PPT6)是呀,他們的本領和生活習慣那麼不一樣,生活在一起好像是不合適哦!

4、(播放PPT7)看,豬哥哥又找到了誰做他的女朋友呀?你們覺得他會成功嗎?

推進:如果它們生活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呢?(引導同伴交流,大膽表達)小結:(播放PPT8)長頸鹿個子太高,大象體形太大,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

5、到底誰才合適豬哥哥、能做他的女朋友呢?

6、(播放PPT9)瞧,誰來了?你從哪裏看出這是豬妹妹?(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與表達)

7、(播放PPT1-10)完整欣賞配樂故事(完整故事附後)這個故事你喜歡嗎?覺得哪裏非常有趣?

現在豬哥哥幸福嗎?爲什麼?

●小結:豬哥哥找到了合適自己的女朋友……

三、觀看各種動物的有趣動畫,進一步感受遷移經驗重點問題:小豬在尋找合適自己的女朋友,其他動物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專家點評(上海市黃浦區教師進修學院幼教教研員肖燕萍):

《小豬的愛情》是從海豚繪本花園系列中,尋找到的一本外國繪本。繪本畫面色彩鮮明,動物形象特徵明顯、故事情節簡單生動。而且每一頁上的文字寥寥無幾,更是讓孩子通過對繪本畫面的觀察,盡情地發揮想象。這樣一節活動可以說是幸福、溫馨,並充滿生活情趣的`繪本教學活動。

一、目標定位清晰,價值取向準確這本繪本作家所傳遞的是"只有適合自己的東西,纔是最好的",這一有助於幼兒情感、社會性發展的話題放在大班比較合適。於是根據大班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的發展情況,邵老師最終把活動的價值點定位在: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幽默、快樂,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推測和想法,初步理解合適的纔是最好的。並將其作爲本次活動的目標,旨在通過看看說說豬哥哥找女朋友的過程,鼓勵孩子在故事情境中利用認識經驗想象、推測和表達,初步感悟到什麼纔是合適。同時,在觀察、猜測動物過程中,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認識一些動物(小魚、小蜜蜂、長頸鹿、大象等)的主要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因此,本次活動的價值取向比較準確,在語言活動中注重了思維能力、社會性的發展,使語言教育的整合功能得以充分體現。

二、注重有效提問,引發多元互動有效的提問應該圍繞和緊扣主流目標。邵老師根據目標尋找故事的重點內容、放大重點畫面的觀察來設計關鍵提問。在設計重點提問時,邵老師遵循了一個原則:如果是同一答案的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問,從而激發幼兒不同思維。當師生互動的時候,教師更要關注幼兒敢說嗎?想說嗎?會說嗎?繪本教學中既重視幼兒表達能力培養,更注重了幼兒積極思維能力的培養。體現在以下幾點:

1.猜想式提問讓幼兒想說邵老師借《小豬的愛情》的有趣畫面,讓幼兒猜測故事中重要情節,如:當故事開始得知豬哥哥要去找特別的女朋友了,於是她馬上讓幼兒猜測:"你們猜豬哥哥想找個怎樣的、特別的女朋友呢?"幼兒的思維會馬上被調動起來,通過觀察圖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有的說"會找個漂亮的、聰明的",有的說"善良的",他們能從多元的維度回答。又如:小蜜蜂爲什麼一聲不吭的呢?這樣的問題一下子使幼兒積極動腦,通過分析、綜合、尋求多種答案。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也有利於幼兒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參與的意識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

2.開放式提問讓幼兒敢說幼兒繪本活動中的提問要講究開放性。教學的提問要把握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運用符合他們思維特點的表達方式爲中介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意願、思想。從而體現提問的開放而不封閉,也就是變單一的問題爲多樣性的問題。在《小豬的愛情》活動中,邵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魚妹妹會答應豬哥哥的邀請嗎?她會怎麼說呢?"而不是直接問:她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雖然只是用詞的不同,但沒有固定的答案不侷限於故事原文,幼兒敢說,不怕說錯,能讓幼兒多發表自己的見解。

3.遞進式提問讓幼兒喜歡說這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要重培養幼兒思維邏輯性,增強思維活動的密度和深度並形成完整的語言。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幼兒的思路還有助於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能力。比如說,在觀察到豬哥哥找到長頸鹿和大象的畫面時,邵老師沒有再用前兩個找小魚和蜜蜂情節的提問方式,而是注重了迴歸生活情趣,問道:"如果它們生活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問題一拋出,幼兒的思維更積極了,有的說"長頸鹿家的門把手太高,小豬個小夠不着"、有的說"大象的個子太大,小豬和他生活在一起會被壓死的",還有的想到了上洗手間說"馬桶太高,豬哥哥爬不上去;馬桶太大,小豬會掉進去的。"顯然,幼兒表達時語言更豐富了,同時對清晰和連貫表述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鍛鍊,越來越喜歡說了。

三、把握活動現場,體現適時迴應繪本教學中,當幼兒回答完整清晰時,邵老師及時肯定幼兒"說得真清楚"、"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聽就明白了"。在幼兒猜測時,她用"有可能"、"有道理"、"真有趣"等正面、積極的迴應,鼓勵幼兒繼續大膽推測、想象,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又如在豬哥哥非常苦惱環節"誰才適合豬哥哥呢?"個別幼兒馬上說道:"豬姐姐、豬妹妹",於是邵老師馬上將個體的回答拋向全體幼兒,"豬妹妹?!同意嗎?是你們說的那樣嗎?"從而引發同伴的共鳴,調動積極情感。

四、善於以情動人,注重情感體驗繪本教學中情感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而根據情節發展需要巧用音樂背景,對烘托活動氛圍是非常必要的。在《小豬的愛情》活動PPT的設計中,故事的開頭"小豬洋溢着幸福的喜悅"環節需要用歡快的音樂襯托,到了豬哥哥苦惱"找女朋友怎麼這麼困難"情節時就要用比較悲傷的背景音樂,最後"豬哥哥和豬妹妹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結尾處,節選了一段悠揚的進行曲。的確,在欣賞繪本故事時,能配上這幾段不同性質的音樂,能讓幼兒更身臨其境,進一步得到了更強情感體驗。所以繪本教學中"溫情"是不可缺的元素。

一節優質課的精彩是可以製造出來的!要製造精彩,必須要有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積澱;要製造精彩,必須要有幼兒前期豐富生活認知經驗的積累;要製造精彩,必須要有教師現場迴應的智慧。三個必須都無法一朝鑄就,而是要在平時多積累、多實踐、多創新。希望邵老師能繼續做個智慧的教師,不斷地創造精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並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學經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籤的商品圖片佈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裏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裏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麼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麼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麼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麼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麼?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後,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麼?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後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遊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麼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乾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並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後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爲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主題性綜合活動,引導幼兒認識時鐘,知道時針、分針的名稱和用途,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2.在活動中,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和探索問題的興趣。

3.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愛惜時間,珍惜生命。

4.感受到時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難點是半點的認識。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鐘錶兩隻、掛圖

學具:小鐘表模型人手一個、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並簡單認識鍾及其作用。

1、 引入並簡單認識鐘的種類及其作用。

教師調鬧鐘鬧鈴引入

提問:⑴你們猜猜是什麼聲音?(鬧鐘的鬧鈴)

⑵裏還有哪些鍾?是什麼形狀的?

(有鬧鐘,手錶,掛鐘和大座鐘)

⑶鐘有什麼作用?

(鐘不停的走,告訴人們幾點了,人們就按照時鐘上的時間進行學習休息)

2、簡單認識鐘面。

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鐘,看看它是什麼形狀的?(圓形)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麼?

總結:有兩根針和12個數字。

提問:⑴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長度不同)

教師: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我們在看看數字,

提:⑵正上面的是數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數字多(6)

二、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教師:今天呀,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依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摘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請你們猜猜誰回贏?好,比賽就要開始了,預備— 開始!(教師操作鐘表)

提問:⑴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麼祕密呢?教師反覆操作。

總結:分鐘走一圈,時鐘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半點

教師:那麼分針和時針指的數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看鐘的時候,先看時針,在看分針。當時針正指着一個數字時,分針有正指着12時,就表示“幾點了”邊撥鍾邊和幼兒一起“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六點鐘”以及“一點半、兩點半、三點半……六點半”撥鐘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撥,順時針的方向就是鐘面上的數字從小到大的方向。

四、請個別幼兒練習。

練習撥7點,7點半,8點,8點半,9點,9點半,10點……12點

五、全體練習。

請幼兒按照一日生活時間表“早上7點起牀,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飯,下午4點放學,晚上9點睡覺”另外請小動物來檢查。

六、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1、講遊戲規則:老師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呢就雙手拿着一個鐘,然後撥的時間,,小羊一起說幾點了。如果老狼撥到6點,那就要吃小羊了。

2、請幾名幼兒和老師先示範一次。

  教學反思

根據我們班幼兒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設計了認識時鐘的主題活動,並預設了活動的目標:

1、瞭解表現時間的各種不同方式。

2、感覺時間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認識時鐘時,我利用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強的特點,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科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我爲幼兒準備了時鐘模型和關於幼兒園的一些時間安排,說明時鐘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在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爲活動成功的關鍵是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提高,身心獲得發展,主要體現在知識的呈現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這節教育活動的開展,孩子們不但了感受到時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認識了整點和半點的表示方法,而且從中激發幼兒學習情趣和學

習動機,促進幼兒主動去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小百科:鍾,酒器,也是盛酒容器的一種,盛行於漢代,”亦作爲古代容量單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