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8篇

本文已影響 3.88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美術教案集合8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內容:設計思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爲自己化妝”入手,讓幼兒主動、自主地帶着個人的審美觀點,去創作自己想象中的自己,使幼兒在動口、動手、動腦的同時,獲得快樂、獲得發展。

目標

1、通過幼兒創作爲自己化妝,使其獲取直接經驗,提高審美情趣。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想法。

材料: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化妝舞會的圖片、故事、圖書

2、粘貼材料(包含身體、頭髮、服裝等)

3、繪畫工具、漿糊、剪刀

4、範例

過程:一、欣賞討論

1、什麼是化妝舞會?

2、我們來開個化妝舞會好嗎?

3、你想怎樣打扮自己?

4、出示範例:這種化妝方法好嗎?爲什麼?

5、出示教師形象,討論用什麼方法爲老師化妝。

二、創作要求

每人爲自己創作一個化妝舞會的形象

三、幼兒創作

1、按興趣選擇服裝、頭飾等

2、鼓勵幼兒大膽創新

3、選用多種表現手法

四、遊戲講評

1、介紹自己的作品

2、遊戲:化妝舞會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標誌的設計要求,嘗試用簡單的圖案來設計天氣標誌。

2、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設計標誌,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常見的天氣符號、不同天氣圖片、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師:什麼是標誌?標誌是一種什麼樣的圖案?說說你知道的標誌。

(2)教師出示常見的標誌讓幼兒觀賞。

(3)請幼兒說說這些標誌的特徵。

小結:標誌是生活中人們用來表明某一事物特徵的記號。它簡單、色彩單一、讓人一看就能明白。

2、設計天氣標誌

(1)今天我接到一個任務,氣象站的叔叔阿姨要請我們小朋友幫她們設計天氣標誌,你們有沒有信心設計?(2)今天設計的天氣標誌有暴雨、颱風、高溫、大雪的天氣標誌,請你們分組設計。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分成若干組設計一種天氣標誌圖。

3、標誌展示,幼兒互相評價和欣賞。

活動延伸

1、幼兒在合適的地方張貼天氣標誌。

2、設置天氣播報欄,值日生每天輪流記錄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棉籤在指定範圍內點畫圓點,表現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2.注意將棉籤放回指定的顏料盤中,保持手指和畫面的乾淨。

3.對用棉籤添畫的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畫好的狗圖片。

2.棉籤若干,黑色顏料、抹布。

3.斑點狗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狗圖片,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老師出示小狗的圖片(以小狗的口吻):嗚嗚……

2、師:這隻小狗在幹什麼?(哭)

3、師:你們猜它爲什麼要哭?(肚子餓、沒衣服、和別的小狗打架。)

4、師:那我來問問它啊。

5、師:你怎麼啦,小狗?

6、小狗:我……我把衣服丟了,現在這樣回去媽媽肯定不認識我了。

師:原來這隻小狗把衣服弄丟了,它這樣回去的話,它媽媽肯定不認識它了,所以它急的哭了。我們怎麼幫助它呢?(給它買件衣服、幫它畫一件。)

師:我們先來幫它找找,看是不是掉在地上了。

師:(老師僞裝找一找,可是沒找着)找不到哎。這樣吧,我們來幫它做一件,好嗎?這裏正好有幾張小狗以前的照片,我們看看它的衣服什麼樣子的,我們照着做一件。

2、出示斑點狗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斑點狗。

師:它的衣服什麼樣的啊?(白的,有一個個黑點。)

師:哦,是的,狗的衣服是有一個一個黑黑的圓點的。你知道這種狗叫什麼名字嗎?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斑點狗。

二、幼兒學習用棉籤畫圓點,表現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1.師:(老師出示棉籤,啓發幼兒用棉籤蘸上黑顏色在小狗身上點黑色斑點)寶寶們知不知道老師手裏的是什麼呀?(幼:棉籤棒)

2.師:猜猜看我們今天用它來幹什麼呢?

3.教師示範

師:棉籤怎麼畫呢?我來試一試。(不蘸顏色,直接塗。)

幼:看不出來,沒有顏色。

師:沒有顏色怎麼辦呢?

幼兒1:老師,那碗裏有顏色蘸蘸再畫。(他看見了,我放在一邊的顏料)

師:哎呀,我怎麼忘了這不是蠟筆是棉籤,用棉籤作畫得先蘸好顏料。

教師蘸好顏料,先在小狗身上塗畫了兩個黑斑點。

師:老師畫得好嗎?棉籤上沒有顏色了怎麼辦呀?

幼:再到碗裏,蘸一蘸吧。

師:好的(教師再次正確示範)

師:誰願意來幫我畫畫?

幼兒舉手上前,老師請一到兩名幼兒繪畫黑斑點。

師:他們畫的真不錯,把黑色的斑點都畫在小狗的身上了,沒有畫到外面去。他們的小手真棒,你們的小手能這樣做嗎?

2、師:好的,老師知道你們現在都想去爲小狗設計衣服了對吧?老師已經在每張桌子上都準備好了棉籤和顏料。畫畫的時候,要小心自己的身上,也不要把棉籤畫到別人的身上。棉籤畫好了,我們仍然得放在盤子裏好嗎?

幼:好的。

師:現在請小朋友可以到位置上爲小狗設計衣服了。

三、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操作要求:

1.引導幼兒在輪廓線內畫黑斑點,給小狗穿上一件漂亮的斑點衣服;

2.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點畫完將棉籤放回盤內。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舉辦斑點狗比賽

師:今天,我們來進行一場斑點狗選美比賽吧!(教師簡單講評,表揚畫面整潔的幼兒)

師:我們小朋友幫斑點狗穿的斑點衣服都很漂亮,它們呀都是漂亮的斑點狗!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利用各種廢舊瓶蓋以及輔助材料,進行粘貼組合,使其成爲各種不同的造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在做做玩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動手、動腦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

3、根據幼兒自己的能力差異,自由選擇。

【教學準備】:各類塑料瓶蓋、橡皮泥、泥工板、卡紙、油畫棒、剪刀、彩色、透明膠、雙面貼。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各種廢舊物製作的玩具圖片,供幼兒欣賞,以拓展幼兒的思維。

1、提問:師:瞧!這些是什麼?他們使用什麼做成的?怎麼做的?幼兒回答。

2、提問:老師今天爲你們準備了許多瓶蓋,我們要用瓶蓋來製作各種東西,請大家自由交談,相互討論,看看能用瓶蓋搭出什麼東西。

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幼兒回答,自己想創作的物品,並簡單介紹想用什麼方法創作。

二、幼兒操作過程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今天我們分了三組,看看你們誰能利用瓶蓋在紙上創作出一幅漂亮的圖畫;另一組看看誰能利用瓶蓋和橡皮泥創作出畫,還有一組請大家動動腦筋,看看能用瓶蓋做出有趣的玩具。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區域,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3、提醒幼兒可以發揮想象,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形象,注意粘得要牢固一些。

4、在巡視過程中,對於想象力豐富、製作細緻有耐心的幼兒給予肯定。

三、作品展示

在展示臺上展出幼兒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賞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活動反思:本課的學習內容是讓幼兒用熟悉的瓶蓋製作出漂亮的作品,對他們來說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極大地調動孩子們參與的主動性。課上我利用電腦圖片欣賞導入,被人們廢棄的東西也有美的地方,扔掉了很可惜,在美術上就把它利用好,出示用廢舊材料製作的作品讓幼兒欣賞,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儘管在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但是還是出現了一些失誤。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還是不夠到位,應該讓幼兒做之前說一說想做什麼,怎樣做,去開拓幼兒的思路,應鼓勵幼兒大膽去創新。課堂上語言不夠精煉。在介紹製作材料的時候,教師也沒有交代清楚,以至橡皮泥的一組幼兒,創作的不夠理想。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細心考慮和完善修改,才能很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二】《有趣的瓶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瓶蓋的特點,利用廢棄的瓶蓋進行創作。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

3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習慣,培養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如何利用廢棄的瓶蓋進行設計組合拼貼圖形或製作玩具。 教學難點:利用瓶蓋進行製作的方法技巧。

教具:瓶蓋,示範作品,剪刀,雙面膠,彩色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和大家一起來上課,大家看看這是誰呀?

生:喜洋洋。

師:喜洋洋聰明嗎?可是聰明的喜洋洋也有解決不了的事情,要請你們來幫忙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喜洋洋遇到了什麼難題呢?(屏幕出示),誰來想個好主意幫幫喜洋洋呢?

生:可以做成玩具,裝飾畫;可以利用起來。

師:你們真厲害。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舊物利用,共同學習《有趣的瓶蓋》一課,來幫幫喜洋洋吧!

二、講授新課

1.下面老師來考考你們的觀察力,請同學們把課前收集到的瓶蓋拿出來,我們比較一下,這些瓶蓋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生:瓶蓋的形狀不同,瓶蓋的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2.說的真好!我們見到的瓶蓋大都是什麼形狀的呀?

生:圓形。

3.那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是近似於圓形的呢?

生:雙面膠、糖葫蘆、皮球、西瓜、蘋果……

4.說的非常棒。我們的瓶蓋是圓形的,生活中還有這麼多物體也是圓形的,那我們可以用瓶蓋把這些物體做出來嗎?

生:可以。

5.開動腦筋想一想,一個瓶蓋可以做出哪些形象呢?請同學們拿出一個瓶蓋看看。

生:球、手錶、烏龜殼、蘋果......(教師可以適當提示) 那兩個瓶蓋像什麼呢?(可提示有多種排列方法)

雪人、眼鏡、數字八……

三個瓶蓋或更多的瓶蓋又可以排列出什麼物體呢?(生思考)

6.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瓶蓋作品,仔細觀察它們都是由哪些材料做的呢?(學生欣賞屏幕作品,並說說用了那些材料)

生:卡紙,瓶蓋,豆粒,橡皮泥等。

7.說的太棒了。今天老師把一些由瓶蓋帶來的作品請到了我們身邊,大家來看看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呀?

生:蛋糕:由三個瓶蓋組成,從下往上越來越小,最後在上層粘了幾根卡紙做的蠟燭;蘋果樹:用卡紙剪棵樹,最後在樹上粘上紅色的瓶蓋…….

8.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老師還有個問題:如果我的瓶蓋不好看該怎麼辦呢?(引導學生裝飾瓶蓋)怎樣畫出一個圓形,多個圓形呢?(引導學生利用瓶蓋畫圓,通過對摺方法可以畫更多的圓形)

9.看了這麼多作品,你們想做了嗎?想做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製作要求吧!(請一位同學大聲朗讀製作要求)

對自己有信心嗎?下面請同學們開始動手吧!

三、學生製作,教師指導。(播放音樂)

四、作品展示。

表揚好的作品,並找出不足。

五、小結:

同學們做的真棒,喜洋洋看了可高興壞了,覺得都沒你們聰明呢,爲此,喜洋洋專門寫了一封感謝信要謝謝你們呢!(生讀喜洋洋感謝信內容)

六、課後拓展

我們能用小小的瓶蓋都能做出這麼好的作品,那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廢舊材料可以用,請同學們下課收集更多的材料,做出更加漂亮的作品來裝點我們的生活。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夢》,引導幼兒發現美並體驗這種感受。

2、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孩子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3、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夢。

2、幼兒作畫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畢加索的作品《夢》,師生共同欣賞。 師:有一個國家叫西班牙,那兒有一個大畫家名字叫畢加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一幅畫。

二、通過賞析:引發感受和體驗

1、師:畫家畫了一位什麼人?她在做什麼?(點擊鼠標,出現作品《夢》)生:畫家畫了一位阿姨靠在沙發上睡得好香,她在做夢呢? 師:我們來學學她的樣子。

2、師:紅紅的,軟軟的沙發,襯托出阿姨粉紅色的手臂,畫家把它畫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調子,小朋友,你們能感覺到紅色和黃色給人一種什麼感覺? 生:暖洋洋的。

3、師:阿姨正在做夢,我們看看好夢見了什麼?(點擊鼠標,背景出現藍色夜空) 生:夢見了藍色的夜晚,現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調子裏,不但睡得溫暖、香甜,而且還很安靜。

4、師:她還在做夢呢?夢見了她睡在沙漠裏,紅色爲主的沙漠給人什麼感覺?(點擊鼠標,切換背景) 生:炎熱的感覺。

5、師:她還夢見了什麼?(點擊鼠標,切換背景) 生:綠色的草地,以綠色爲主的草地,讓我們感覺空氣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師:她還夢見了什麼?(點擊鼠標,出現背景) 生:她夢見自己睡在海邊,藍色的海水,讓我們感覺海邊好像有風要吹過來,很涼爽。

三、啓發幼兒作畫 小朋友,阿姨還夢見了什麼?比如:她在陽臺的月光下,或者綠色的花園裏,不同環境的背景色調給我們的感覺不同,請你試試看,等會兒,我讓阿姨搬到你那裏去,好嗎?

四、過程指導

1、對沒構思好的幼兒,幫助其建立構思。

2、對不太敢表現的幼兒,鼓勵其大膽表現。

3、通過表揚提示幼兒大膽使用色彩,塗畫背景。

五、評價 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幼兒作品,請全班幼兒一起體驗背景變化後的感受。

課件設計思路與教學活動反思

一、設計思路 封面 以藍色泡泡模板爲背景,依次出現美術欣賞、夢、設計者、製作者。

圖片一 以盒式向內收縮出現名畫《夢》,供幼兒欣賞,感受《夢》的意境。

圖片三 用photoshop對圖片進行剪貼,去掉人物的背景

圖片四 人物不變,插入藍色夜空背景,讓孩子感受藍色給人冷、安靜的感覺。

圖片五 人物置於頂層,插入沙漠背景,讓孩子感受紅色給人暖、熱的感覺。

圖片六 人物置於頂層,插入綠色草地背景,讓孩子感受綠色給人空氣清馨的感覺。

圖片七 人物置於頂層,插入海邊背景,讓孩子感受淡藍色給人涼爽的感覺。

圖片八 出現名畫《夢》、圖片四、五、六、七,供幼兒欣賞,鼓勵幼兒大膽用色塗畫背景。

封底 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現多謝指教等字樣。

二、教學活動反思

本節課的目標是名畫欣賞,畢加索的《夢》,引導幼兒發現美並體驗這種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兒對色調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幼兒運用色調進行表現的興趣和能力。

首先,設計的課件《夢》色彩鮮豔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體驗了美感,課件取代了傳統教學法中的圖片,讓圖片活了起來。其次,名畫的背景採用蒙太奇式的切換,讓孩子充分感受隨着背景色調的變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這樣幼兒很容易將抽象的色調理解轉化爲直觀感受。課件取代了幻燈片的不覆蓋性、多變形,名畫的色彩明亮、課件製作巧妙,在這裏課件發揮了它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對背景的設計大膽而豐富,小部分孩子畫的非常有創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卻難以表達。孩子們很喜歡創作畫,今後我將多設計想象畫課題,開拓幼兒的思路,啓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蘋果、梨、香蕉等水果的外形特點,理解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係。

2、運用繪畫表現觀察到的水果,並嘗試表現各種水果重疊的關係。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蘋果、梨、香蕉、柿子、石榴等水果實物。

2、課件PPT一藍水果。

3、繪畫好籃子的圖畫紙一張、蠟筆、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主題。

師: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

二、觀察討論,瞭解水果的外形及其重疊的關係。

1、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請幼兒觀察外形特點。

2、再次觀察,發現水果之間重疊的關係。

(1)看看這些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2)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麼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後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爲什麼好看?

三、學習繪畫一籃水果。

1、教師示範繪畫。

2、教師介紹繪畫要求。

(1)先畫在前面的水果,再畫後面的水果,依次由近到遠。後面的水果一部分看不到的就不用畫,從看得到的地方開始畫。

(2)畫好水果外形後再塗色。

(3)塗色的時候注意從左往右塗。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要把水果畫在籃子裏,先畫前面的水果,後面看不到的部分不用畫。

(2)指導幼兒畫出水果的外形特徵。

(3)提醒幼兒認真仔細塗色,保持畫面乾淨、整潔。

(4)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繪畫。

四、欣賞、講評。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2、交流、講評。

師:你們喜歡哪一幅作品?爲什麼?

3、教師根據幼兒的介紹進行總結。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爲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剪、貼、卷的技能在紙杯上製作木偶。

2、鼓勵幼兒克服製作中遇到的困難,堅持做好木偶。

3、體驗克服困難後取得成功的快樂。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紙杯、彩色臘光紙、布頭20cm×20cm、剪刀、水彩筆、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杯木偶,引起幼兒興趣。

(二)介紹製作材料:布——做衣裳;紙杯——做頭;臘光紙——做頭髮等。並觀察由教師提供的半成品所表現紙杯木偶製作的步驟。

(三)提出製作要求:

1、在規定時間內做好紙杯木偶。

2、遇到困難時能自己動腦筋或與同伴商量解決。

3、要和老師做的不一樣:表情、年齡特徵等。

(四)幼兒動手製作:

1、教師進行觀察,看幼兒是怎樣解決遇到的困難。

2、對能力差的鼓勵他想辦法完成。

(五)結束活動:將做好的作品展出,進行評價:

1、哪個木偶最漂亮?

2、你做的時候覺得哪裏最難做?後來你是怎想辦法的?

3、表揚做得又快又好的幼兒,鼓勵沒做完的幼兒在遇到困難時能多想幾種辦法,這樣就能動作較快地做好木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有趣的拓印

中班美術活動:有趣的拓印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尋找並學習用不同材料製作拓印版畫,並在操作過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樂趣和美感,喜歡參與制作拓印版畫。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周圍放置一些可供幼兒製作拓印版畫的材料。

2、紙風箏一個,宣紙、油畫棒、輕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變個魔術,好嗎?

2、我手中有張紙,兩面都是空白的,(師出示一架風箏)現在老師要把這架風箏變到紙上去,告訴我,你想要什麼顏色的?

3、教師變“魔術”。瞧,一架風箏變出來了。你們猜猜老師是怎樣變的嗎?幼兒猜後教師將紙挪開,揭示謎底。豐富詞:拓印。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們的教室裏有哪些東西或漂亮的圖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變到你的紙上。

2、幼兒嘗試、操作。

三、集體欣賞、交流、討論拓印的經驗。

教師引導幼兒展示作品並互相欣賞評議,對畫面清晰、整潔、造型和底。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均對幼兒園美術教育做了全面具體的闡述,既要求幼兒園通過各種手段,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美的體驗,豐富幼兒對美的想象、美的創造,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美、創造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